李慧 乌兰图雅 屈原明 杨景元
摘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2019年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来袭,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目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重大疫情防控体系改革的方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但可以预防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还可以有效防控疫情,遏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而完善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需要加强法律政策建设、完善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建立风险研判决策机制。
关键词: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257-0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指导、及时救治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的关键点,同时也是疾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大疫情有效防控的前提和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对健全内蒙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一、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2003年在经历SARA危机后,国务院颁布了我国首部公共卫生突发应急处置政策文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4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2005年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这些文件为我国突发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法律政策指导。2008年我区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随后每年自治区卫生管理部门都会印发全区卫生应急工作要点及重点任务目标,成为我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导性文件。但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发现在应急预案制定、应急物资保障、应急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上依然有需要完善和补充的部分[1]。首先,完善应急预案的法定报告制度。虽然目前国家、省级应急预案的制定在逐步完善,但是对于县区一级的应急法规仍存在空白,由于社区、农村等基层才是第一道预防关口,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符合本地区的应急法规及预案,有力于提高预警敏感性,更好的完成事前风险评估工作。其次,细化应急物资的法律保障制度。自治区卫健委2018年发布《卫生应急基本装备物资储备目录》,以保障突发卫生应急事件的物资供应,但此次疫情反映出,应急物资的储备不仅仅是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更需要政府的统一领导及多部门的协调合作才能更好的保证供应。各级政府需要对应急物资生产厂家进行统一管控,建立物资供应企业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在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候,建立由政府统一协调、卫生部门制定储备和使用计划、工信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原料准备、采购、运输等工作的法律保障制度,真正做到应急物资可以应急。第三,加强应急队伍的法定演练制度。从2005年国家提出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到2019年自治区卫健委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应急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方案》,应急队伍的培训在逐步健全,但是应急实践操作能力仍需要提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应急队伍需要将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外的,医疗救治机构、海关、铁路等其他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构都纳入到应急演练中来,以提高综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尤其需要设计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场景,真正做到预防为主,排除各种公共安全隐患和风险。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组织机构建设,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953年国家政务院批准在全国各省、市、县建立卫生防疫站,开展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宣教科研等工作。2001年,在明确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与任务后,将卫生监督功能划出,卫生防疫站重新更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2005年原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成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处理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应急办公室,负责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运行机制,指导和应对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等工作。至此,疾病预防控制及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但是,2003年和2020年两次大的疫情暴发让我们发现,经历过不断改革的疾病预防控制及应急管理体系仍然呈现出对现有资源整合及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面对整个体系力量薄弱的问题,首先横向上,需要明确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与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能及分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新设立的应急管理科室与传统的传染病控制科室以及传染病信息管理科室之间的合作协调机制,这样可以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现有卫生资源进行统一管控,发挥效能最大化。纵向上,除了已经建立的自治区、市(盟)、县(旗、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应急管理部门外,还应该重点加强乡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将预防关口大步前移,提高第一道防线的应急处理能力,真正建立起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三位一体”疾病防控工作体系。
三、加强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支持主体,包含了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监测检测评价等职能,发展方向是向科研型、公益型、服务型机构转变,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同时具备技术应用与科学研究能力。但由于目前全国医学类高校每年培养的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本科、硕士、博士),规模不足一万人;我区仅有两所医学类院校具有培养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的资格,因此公共卫生人才的产出远不能满足当地公共卫生领域的需求。同时,由于机构编制管理问题,造成各级疾控中心存在人员储备严重不足的情况。有的市(盟)疾控中心甚至出现超过十年没有考录一位专业技术人员、一位工作人员负责三四个科室工作的情况。这样的队伍现状很难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要求。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与卫生行政部門需要要开通人才招录绿色通道,保证有足够数量、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公共卫生人才能够进入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奠定发展的基石。在工作管理方面,要推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管理与绩效管理同时进行,不能因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服务性、公益性而导致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明显低于同等级别医疗机构工资薪酬,要引入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使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从定性逐步向定量转化,缓解人才流失情况,保证公共卫生队伍的人才梯队建设。在专业方面,围绕着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需求,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以加强队伍专业素质,提升技术和科研能力为目标,时刻保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技术领导力和竞争力;不断发展技术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使公共卫生专业领域覆盖到突发事件处理、新发传染病处置等方面,同时需要不断完善卫生应急工作制度,有针对性的进行大数据信息化等方面的人才能力培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四、完善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决策机制。
疾病监测预警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疾病的动态变化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资料,评估事件发展趋势,发出警报,以便相关部门尽快做出反应,预防或降低事件的影响和危害[3]。在我国主要的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和国家疾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系统。我国这三种最重要的疾病监测系统全部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管理和使用,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国家-省-市-县四级网络传输,实现了各类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审核查询、数据分析等功能,是我国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力工具。此次新冠肺炎作为甲类管理的强传染性疾病也是通过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的2小时以内的网络报告管理制度进行上报的,同时,新冠肺炎作为不明原因肺炎也依据2012年国家卫健委出台的《突发时间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试行)》开展风险研判工作。虽然此次疫情已经依据我国现有监测预警系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还是出现了由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没有公布法定传染病数据的权利而导致的部分地区出现的漏报、瞒报现象以及监测数据分析应用滞后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在完善监测体系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扩大监测系统覆盖面,力争将更多可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纳入到监测系统来,同时对不同监测系统的信息进行串联、整合,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监测系统基层单位的数据上报质量和及时性,提高报告的敏感性,从而全面提高监测系统的监测能力;要明确监测信息的上报主体责任和义务,改革目前的疫情发布政策,保证监测数据可以起到预警作用同时做到及时向公众公布;要加强监测案例分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推理工作,通过多部门合作,提高监测信息分析的宽度和深度,真正做到在疾病监测的基础上进行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识别、研判、并最终得出风险评价结果发布预警报告。
健全内蒙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需要完善全区重大疫情防控体制。立足当前,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上,我们需要科学精准分析,加强法律政策建设、完善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建立风险研判决策机制。放眼长远,我们更需要通过这次疫情发现短板和不足,抓紧完善、落实、建立,总结经验教训,为健全内蒙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廖青虎.完善法制建设,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N].天津日报,2020-03-2.
[2]连漪.从“防疫站”到“疾控中心”[N].中国卫生,2018-12-05.
[3]杨维中、祖荣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6):427-429.
1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蒙古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010030 2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010010 3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010059 4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