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鑫
南方的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茂盛,活泼。到过潮汕和福州,两座城市的气质里带着相似的烟火气,就像这里的人_样,务实、勤勉、精明。潮汕地理位置属于广东,文化民俗却与福建更相近,食物也是。想起这里的时候,尤其记得那种茂盛而浓烈的绿意,与世俗生活中的烟火气杂糅在一起,是温柔的,生动的,让人感到踏实的。
潮汕
夏天,游潮汕
去年十月,中秋节后的第二天,我从厦门坐高铁,路过漳州、云霄,在潮汕站换乘,又坐了二十分钟的高铁,来到汕头。这是我第—次来到潮汕。
十月的南方还是夏日,强烈的太阳光线晒得人睁不开眼,一边抱怨天热,一边赶紧从包里拿出太阳镜戴上。从汕头站出发,换上出租车,抵达市中心时代广场旁边的酒店。
潮汕印象
我经常想起保罗·索鲁笔下的美国南方之旅。来潮汕前我就喜欢南方,迷恋南部亚热带的绿意和烟火气。与别处不同,走在潮汕老城区的街巷里,你会更强烈地感觉到潮汕这个地方骨子里透着的那种世俗的热闹。我相信保罗·索鲁写的,一个人若有爱,感到自己是自由的,并已对这个世界有些许认识,旅行对他来说就会容易、愉快得多。而陌生地方带来的好奇与惊喜,对超出自身经验之外事物感知的渴望,总是轻易就帮助我抵消旅行中的舟车劳顿。
陈晓卿形容汕头是“中国美食界一个特别宝贵的孤岛”,一个美食家如果没去过汕头,就不能叫美食家。我对潮汕的印象自然也是潮汕牛肉火锅、海鲜、各式各样的粥、功夫茶……也许正是日常生活中丰盛的美食与人情,赋予了这片潮汕平原独特的烟火气。写过潮汕故事集《小镇生活指南》的青年作家林培源,他的家乡在潮汕平原的一个小镇上,他说,如果大家提到潮汕,都在讲美食、大男人主义,那都是一些刻板印象,他会选择说他们重视的人情往来。他眼中的潮汕平原是“厝边头尾”、潮汕民俗、乡音俚语、贩夫走卒,是祠堂、宫庙、街巷、榕树、稻田,更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所构成的礼俗社会。
潮汕地区,旧时称作潮州,地处粤东沿海,现在指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城市。虽然地理位置归属广东,这里的文化民俗却与福建更相近,是客家文化与潮汕文化融合之地。汕头,潮汕地区最大的城市,这里常年沐浴在亚热带海洋季风中,高温湿润的气候造就了丰饶的物产。潮汕人会吃,他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
游老城区
午后从酒店出来,在烈日下我跳上一辆公交车,沿着海滨路往西去老城区,南方灿烂的阳光、海风和满眼茂盛的绿树很久之后想起来还是会心动,我的第一站是小公园。这里是汕头开埠区的地标,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中国内地面积最大的骑楼群,是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街区建筑中西合璧,有修复后的百货大楼、邮局、老妈宫戏台等。汕头小公园的骑楼比榕城的更破更旧,但这并不影响这里成为汕头的热门打卡地。穿过热闹的人群,我走进升平路与外马路十字路口的一家百年老字号店“老妈宫粽球”,门口站满了慕名而来的人,粽球有各式稀奇古怪的搭配,我点了一份正常的招牌双烹粽球,份量大,实在,吃起来并没觉得多惊艳,也许因为在江浙,这是常见的食物,只不过我们叫它“粽子”。潮汕老城区旧旧的,慢悠悠的,街边的小食店、小卖铺像极了八十年代的样子,当地人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让我想起在福州和厦门的时候。小公园的美妙之处也是这家常的烟火,“一股这都不算啥,埋头过日子的气质”,这就是潮汕给人的抚慰。糅子、海鲜与牛肉火锅
傍晚五点半,走在路上我给汕头的朋友发了一条消息:福合埕牛肉火锅必须打卡?
我觉得随便吃就好,哈哈,他回。
在外地人眼里,提到“潮汕”最直接想到的无疑是潮汕牛肉火锅。潮汕人对牛肉火锅有一种偏爱,仅汕头就有上百家潮汕牛肉火锅店。有统计,潮汕地区每天要消耗10万公斤牛肉。潮汕人吃火锅讲究“鲜”和“本味”。最新鲜的牛肉也只用清汤寡水来煮,因此潮汕牛肉火锅的汤底一般使用牛骨和新鲜的南姜一起熬制,有时会加些萝卜、玉米、牛肉丸。潮汕人最喜欢的几样调料也体现了他们对咸、腥、鲜的追求:肠粉之魂萝卜干、成腥之王鱼露、潮汕版味增普宁豆酱。
有一个说法,潮汕归来,三个月内不吃牛。在潮汕,牛肉火锅店选用的都是刚屠宰完4小时以内的牛肉,有些甚至可以做到2—3小时内就上桌,因为这是牛肉最新鲜、多汁的时候。为了让牛肉发挥最大风味,潮汕人会将牛肉切成十几个不同部位,根据不同部位决定涮的时间。但是记住:不管吃什么,刷8秒左右是最佳時间。
美食节目里说,每天早上,1/3的汕头人都会选择这样一份早餐:牛肉丸粿条汤。这种食物在潮汕落地生根已有—百年的时间。天黑之后,我刚好路过福平路上的福合埕牛肉丸店,和当地人坐在一起吃了一碗牛肉丸粿条汤,味道清淡,牛肉丸蘸一点沙茶酱,极鲜。经手工反复捶打制成的潮汕牛肉丸被称为“可以冷冻的潮汕味道”。从牛肉丸店出来后,往小公园方向走,离开的时候,升平路上的老妈宫戏台门口聚集着排队买票的人群,我看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脸庞,他们热闹地聊着天,等着下一场戏开场。
在汕头街上,除了火锅店,到处也可见各种各样的甜汤店、糅子和粥、肠粉店…..骑共享单车在街上找了几家朋友推荐过的美食店,我更喜欢在陌生的城市里骑车,自由自在,像当地人一样。打卡了福平路的老福合沟无米粿甜汤店,这是汕头老市区最出名的一家甜汤粿品店,门前有一棵很高的榕树。排队等待的时候我的前后站了从广州或周边城市过来的游客,他们讲着流利的广东话。在潮汕,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加工制成的食品,都叫做糅。在汕头看到的各种小吃几乎都是粿衍生出来的,无米粿、萝卜粿、荷兰薯粿、水粿……应有尽有。潮汕气候炎热,口味偏甜,当地人就发明了甜汤,五菒汤、白果汤、姜薯汤、百合汤、薏米汤、绿豆汤……
林培源在一篇《潮汕“生猛”二三事》的文章中这样写:“提起潮汕美食,大多数人想到的是牛肉火锅、卤鹅、砂锅粥等。潮汕人讲究吃食,饱餐一顿后喝上几杯功夫茶,再惬意不过。这其中,海鲜的吃法也有门道。”潮汕地区拥有蜿蜒的海岸线,海鲜生产常年不断,由此衍生出独特的烹饪方法,追求“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这一点受闽粤两地饮食习惯影响。海鲜的吃法有许多,炒薄壳、烙薄壳(类似闽南一带的“蚵仔煎”)、生腌海鲜、鱼饭….-在汕头吃海鲜,这里的打冷集中了潮汕各地风味。打冷,在潮汕话里是“宵夜”的意思,在这里你总能找到许多美味的海鲜大排档。潮汕沿海每年出产薄壳250万公斤,不同于福建等地的纯海水养殖,南澳地区咸淡水交替,这里的薄壳风味独特,成为潮汕人的首选。在汕头我没有吃到海鲜,心里想着下一个夏天再来。
“潮汕菜像潮汕人”
在汕头待了两天,有一个晚上我沿着海滨路的观海长廊散步,海上月亮很圆,夏夜南中国的海风,成湿而又动人。这条步行道上也有许多和我一样的外地游客,当地人在跳广场舞,年轻的情侣并肩吹着海风,讲着悄悄话,有一种世俗的豐盛和热闹。我的两个潮汕朋友用“务实、勤勉、精明”和“世俗、勤劳、传统”描述潮汕和潮汕人身上的感觉。潮汕菜的气质就像这个地方,“有传承,不装,圆融,很活泼,没什么界限,生命力旺盛”。然而,即便一样的菜谱,离了潮汕,估计也做不出这里的味道,食材和水土更重要。
维基百科中这样定义岭南文化,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构成了岭南文化的主体。而岭南的湿热、夏天的台风、咿咿呀呀的潮剧、人们喝功夫茶、讲潮汕话、卤烧鹅、青梅酿酒、牛丸粿条,以及那些写不尽的“生猛”的潮汕民俗,都是看得见的潮汕风味。
南方的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茂盛,活泼。想起南方的时候,我尤其记得那种茂盛而浓烈的绿意,与世俗生活中的烟火气杂糅在一起,是温柔的,是让人感到踏实的,我也喜欢潮汕的自由,在汕头吹过的夏夜海风,我想我很愿意再来这里。
福州
坊巷、鱼丸与西洋建筑群
福州没有秋天,夏天好像总是很长。这座城市四季常青,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街头很多上百年的大榕树总是充满着浓浓的绿意,显得生机勃勃。福州城中遍植榕树,因此又被称为“榕城”。独木不成林,只有榕树例外,它们落地生根,独木就可成林。福州2200多年的建城史不光只能在古迹里找寻,这历史也鲜活地生长在枝头。
一位生活在厦门的福建朋友说,她印象中的闽南气息是糅杂的、热闹的又温柔的。按地理位置来说,闽南指厦门、漳州、泉州一带,而福州、宁德确切地说属于闽东文化。比起因鼓浪屿、厦门大学而引得游客蜂拥而至的网红城市厦门,福州太过低调了。这里的生活节奏给人的感觉是安逸,保守,平和,这样的感觉在福州的大街小巷,或多或少你都能感受到。
坊巷与咖啡馆
闽江穿城而过,将这座城市一分为二。北边的鼓楼区、台江区保留了很多过去的老街坊,南边的仓山区有师大,有上个世纪的西洋建筑群,是另一种风情。重建于1996年的解放大桥连接着台江仓山两区。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必去的景点,没去过三坊七巷相当于没去过福州。三坊七巷位于鼓楼区老街,福州城的中心。在福州高楼大厦的森林中,这个白墙黑瓦的古代建筑群被完好的保存下来。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这里保留着明清以来几近完美的古建筑特色,南后街是中轴线,由北往南依次排列,西边三个坊,东边七条巷,占地600多亩。坊巷内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筑,是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纵横排列的街巷里,走出了许多声名远播的人物,林则徐、严复、林觉民、冰心。乘坐福州地铁1号线在东街口站下车即可到达三坊七巷。错开游人如织的路线,三坊七巷的精髓不在南后街,而在坊巷深处的一条条巷子里。
苏州平江路、杭州河坊街、成都宽窄巷、南京夫子庙、长沙坡子街….-而在福州,南后街几乎囊括了福州所有的百年老店,永和鱼丸、同利肉燕、鼎边糊、后街捞化等,以及一些传统手艺的老店。在福州,逢年过节必吃鱼丸肉燕。“无鱼丸不成席”“无肉燕不成席”这个习俗已经流传了上百年。在福州人眼里,相比佛跳墙的浓郁荤香,鱼丸这样的小食松软弹性,不粘牙,不油腻,鲜得恰到好处,远比佛跳墙要亲近平和得多。
达明路夜市,相比游人喧嚣的南后街,或许是一个更能体会这座城市鲜活市井的地方。整条街从晚上10点—直开到第二天早上6点,地处东街口商圈,缺点是价格稍贵,但是种类齐全。夏天凉爽的夜晚,在大排档喝着啤酒,吃着海鲜、烧烤等当地美食,可以感受到市井里的福州夜市。在达明路168号,还有一家闹中取静的SU COFFEE咖啡馆,没有明显的招牌,但是在这里能喝到当下最受瞩目的、好评的咖啡牌子,老板喜欢淘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温暖亲切的环境吸引了许多都市青年人光顾。
在福州,还有这样一些巷子,它们在市井深处,烟火气十足,像宝藏一样却又永远不会出现在热门旅游指南里。华林路255号的华塑小区,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这里的住户大部分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回来的归难侨。刚回国时,他们大多进了当时的华塑工厂工作。2000年,华塑关闭工厂,很多人被迫下岗。为了生计,他们在小区内做起了小摊生意,卖一些从东南亚进口的特产以及自制的东南亚美食。这里的食物都带着浓浓的南洋风味。华塑小区的食物都是限量的,只有早起的清晨才吃得到。
走在上下杭
清晨的老街,宁静中透着悠闲。在一些人心中,福州是一个念旧的城市,并不在意多么高级的现代化建设,而是像古老的榕树般肆意地按自己的节奏生长。在台江区的双杭,仍然能看到这种宁静安然的市井生活。双杭指台江的上杭路和下杭路及其附近街区,从小桥头到大庙路之间的两条平行的横街,早年曾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与三坊七巷住的都是官宦家族不同,这里在过去生活的就是商人们与平民百姓,反映着市井生活的另—方面。2016年,改造后的上下杭依然保留了老福州的记忆,同时引入了一些城市新元素。传统的砖楼、西式建筑,以及三捷河两岸的很多老建筑都被保留下来。
走过星河巷,来到隆平路,便能看到民国时期高大的砖楼建筑,配上蓝色橱窗,一派复古感。隆平路上有很多这种旧时建筑,里面居住着当地人,这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模样。穿行在上下杭的街巷中,不经意间还能遇到一处处庙宇。事实上,在整个福建,都能看到民间的祭祀习俗、对神明的敬畏,这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当地风俗。
有当地人说,三坊七巷的文化在深宅大院里,双杭地区的文化就在街头,在马路边。仓山建筑群
生活在福州这个饮食文化偏甜和爱虾油的城市中,因为生活节奏安逸,会有一种闲适的慵懒感。当地人有时候只上半天班或只做半天生意,剩下的时间就用来喝茶,聊天,打麻将,如此消磨时间。福建是茉莉花茶的源产地。因此这里的人也爱喝茶。春末的时候,城市的街角有时会闻到茉莉花的香味,据说卖花的妇人就把茉莉花别在头发上。
在闽江的南岸一一仓山,这里则是一番不一样的老福州味道。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都有说不完的故事。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福州被定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仓山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得先后有美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典等17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建教堂、办学校,开邮局和洋行、建别墅等。到今天,仓山还保存着外国领事馆、教堂、洋行等西洋建筑、园林,被称作“万国建筑群”。这些老洋房主要位于仓山烟台山一带,它们见证了福州的近代史。
乐群路上的美国领事馆建筑是保存最完好的一栋,里面住着不少当地人,其他领事馆大多已经被拆除。康山里的生活气息依然浓厚,康山里的小巷里密集的分布着那些西洋建筑群落……漫步在这些狭长、斑驳的巷子里,到处是复古的市井气息,在仓山,你看到更多的是人文。
平凡生动的市井、食物最能反映一座城市的性格。在福州这个南方靠海城市,就像当地人爱吃鱼丸甚过佛跳墙一样,因为这座城市的气质就是低调、平和、精细的。但是精细中有执着,一如古老的大榕树,它们兀自生长,有自己的热闹,充满旺盛不息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