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利君,何丽娟,王纤云,由淑萍,宫海燕
(新疆医科大学1公共卫生学院,2护理学院,3第五附属医院,乌鲁木齐830011)
我国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烟草导致的相关疾病[1]。吸烟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2]。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吸烟人数逐年增加,初次吸烟年龄提前,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吸烟是当前控烟工作的重点[3]。2012年底,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对全国高等院校的调查显示82.62%的高校无烟环境不合格[4]。本研究选择795名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吸烟行为的关系,以及高校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无烟校园相关政策,针对影响因素介入干预提供相关依据。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2019年2-6月,抽取5所高校大一至大五年级在校生,共发放问卷795份,问卷出现漏填、误填、未作答者予以剔除,回收有效问卷782份。
1.2 方法 采取面对面匿名自填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参考李玉环[5]问卷,结合本研究进行修订,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α系数为0.904 9。问卷当场发放、填写后当场收回。
1.3 样本量的计算 我国大学生的吸烟率为36.5%,μβ=μ0.10=1.28。如果吸烟率上升≤10%,认为μα=μ0.05=1.645效果不大,即π0=0.465;如果吸烟率上升≥20%,认为效果不差,即 π ˆ1=0.565。根据公式:
N=816,整群抽样考虑到数据流失,将样本扩大50%,即N=n+1/2n=1 224。
1.4 吸烟的判定标准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荐的吸烟行为界定标准:只要吸过1口烟即为尝试吸烟;每周吸烟至少1次,且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的判断为吸烟。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采用双人录入法。应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i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高校大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共发放问卷795份,回收有效问卷782份,调查有效率为80.21%。其中女生512人,男生270人;大一223人,大二212人,大三214人,大四及以上133人;生源地城市210人,县城148人,乡镇132人,农村292人。详见表1。
2.2高校大学生吸烟情况的单因素分析782名调查者中吸烟者142名,吸烟率18.2%;男性大学生吸烟率为43.7%,高于女性大学生;吸烟率以大学二年级居多(19.8%),其次为大学三年级、大学一年级,分别占18.2%、17.9%;月生活费情况中,吸烟率以1 500元及以上居多,占38.6%,其次是1 000~1 499元为22.2%;生源地情况中,吸烟情况以城市和县城居多,分别为21.9%、18.9%;家庭月收入情况中,吸烟率以1万以上较高,占39.5%,其次为3 001~5 000元,占17.8%;调查对象的母亲文化程度情况为文盲的吸烟率较高,为35.0%,其次是大学或以上、大专,分别占31.9%、21.3%;调查对象的父亲文化程度情况为大学或以上较高,为25.0%;班级同学有吸烟情况的大学生吸烟率较高,为21.4%;宿舍同学有吸烟情况的大学生吸烟率较高,为43.7%。性别、月生活费、家庭月收入、母亲文化程度、班级及宿舍同学吸烟情况不同的大学生在吸烟行为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1高校大学生基本情况
2.3影响高校大学生吸烟行为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月生活费、母亲文化程度、班级同学吸烟情况、宿舍同学吸烟情况纳入到二分类Logisi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月生活费、宿舍同学吸烟情况对吸烟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是吸烟的高危人群,宿舍同学有吸烟情况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吸烟的危险因素(OR=2.987),月生活费1 500元以下相对于月生活费1 500元及以上均是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见表3。
表2 高校大学生吸烟情况
表3 影响高校大学生吸烟行为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吸烟是一个复杂心理、社会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次调查样本中的高校大学生吸烟率为18.2%,低于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中的吸烟率27.7%[6],其中男生吸烟率(43.7%)高于女生(4.7%),与孟宪涛[7]的研究一致,受社会文化因素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传统观念中对男孩吸烟的负面压力要小得多[8]。大学生中男生吸烟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进入大学后社交范围扩大,集体生活使得向同伴学习的可能性较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行为主要集中在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可能由于大学生活中会面临新的学习任务和新的生活环境,当面对压力、重荷或情绪烦扰的时候,他们认为吸烟可以释缓压力、放松心情和缓解情绪,把吸烟作为应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8]。调查对象生源地为城市和县城的大学生吸烟行为较为明显,与金鹏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由于出生在城市和县城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可能会导致其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增多,增加其吸烟行为。
月生活费是大学生吸烟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每月生活费1 500元及以上的大学生吸烟率较高。研究表明,可支配月生活费较高的大学生,其吸烟行为更为普遍,吸烟率更高[10-11],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家长适量地控制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改善大学生吸烟行为的一个重要方式[12]。
本研究还发现学校社会关系对吸烟行为有重要影响,宿舍同学有吸烟情况是影响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张丽丽等[13]和Scalici等[14]对青少年吸烟危害因素的研究显示,同一班级、宿舍的学生往往倾向于相同的信念和行为,同伴吸烟以及同伴提供香烟劝吸,加之对吸烟成瘾性认识不足、缺乏吸烟抵制技能等,致使学生间相互模仿开始尝试吸烟。
综上,本次调查的高校大学生吸烟占有一定的比率,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说明男性大学生是控烟、戒烟干预的重点对象。个人特质(包括性别、经济水平等)以及周围环境(宿舍)均是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吸烟行为的产生不仅与个人特质有关,也与人际之间的关系及周围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5]。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应积极采用讲座、宣传栏、发放手册、同伴教育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交际方式,同时在大学校园开创无烟环境的建设,保证控烟措施的贯彻落实有助于预防并控制大学生吸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