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姿默 LI Zimo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在贵州的传统苗侗村寨中,由于地形与气候的影响,建筑形式多为干阑式(侗族)或由干阑式建筑演化而来的吊脚楼(苗族)。聚落的布局也大多顺应地形,依山面水,有较好的自然条件。而由于农耕文化的影响,聚落中会出现较为独特的粮仓建筑群,它们或因防火需求集中布置在聚落外,或集中布置在聚落中心开挖的浅水池上。粮仓建筑群大多采用干阑式的建筑形式,与民居一样都考虑了湿热气候条件下的建筑环境,架空的粮仓不但下部具有良好的通风,屋顶也大多山墙镂空,粮仓内部的湿热空气能很快被排走,有利于粮食的保存。
此外,粮仓建筑群的出现与延续至今也和贵州苗侗聚落的传统文化有着紧密关联。数千年的稻作文化,直到今日还保留着现舂现煮的习俗,所以除了用于居住的干阑建筑底部通常会有的碾磨工具,保存粮食的粮仓也是必不可少的。从位于聚落中心的粮仓建筑群联系到这些民族对于聚落中寨心即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视,可以看出粮仓对于一个聚落的社会意义。
中国西南地区从地理、历史以及文化、民族性来看,大致在行政范围上包括川、滇、黔三省和重庆一市,这一地区有着较为统一的地形、气候、民族以及文化特点,但又各自有其独特性。贵州作为中国西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与复杂地形环境的限制,现在仍有地方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方式,存留着传统聚落的实体和文化,这使得贵州成为研究西南传统聚落文化的重要部分。
贵州高原虽然被称为“高原”,但大部分土地并不平整,山丘占比达97%,因此贵州有着较为丰富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相对的建筑也有丰富的形式。地形地貌不仅对聚落布局和建筑形式有深刻影响,对建筑建造的选材也有重要影响,如在贵州的雷公山、清水江和都柳江流域,碎屑岩的地质特征有利于高大树木的生长[1],因此杉树成为苗侗聚落的主要建造材料,产生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干阑建筑——吊脚楼、风雨桥等;而在南北盘江流域,由于当地地质主要以石灰岩为主,于是这一地区产生了主要以石灰岩石板为建筑材料的特色石头建筑。
贵州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虽然由于贵州高原整体由西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倾斜,不同地区气候会有所不同,但是整体湿度大、温度高的特点决定了贵州传统聚落布局和建筑形式。
以稻作农耕为主的聚落分布在平地、水网或者河谷地区,而旱地烧耕的聚落则分布在高山或者丘陵地带。不管哪种劳作方式,聚落大多都分布在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地方,高大的树木能够带来更多的阴翳,提供阴凉的环境。复杂的地形使建筑布局高低错叠,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聚落内部的通风。苗侗聚落的建筑形式多为干阑式,苗族更多的是吊脚楼,干阑建筑在底部架空的同时,还具有较为宽敞的外廊,不仅增大了散热的表面积,还成为了由开敞、明亮、湿热的室外向封闭、幽暗、阴凉的室内过渡的空间,同时也担任着除了火塘之外的家庭活动和接待客人的重要空间。干阑建筑及其周边环境从内到外形成了建筑—外廊—树木三个较为舒适的层次与生态梯度[2]。
原生的贵州苗侗建筑的建筑特点与现代湿热带建筑结合传统建筑风格的立面形式设计原则相吻合,都具有空间开敞通透、为保证通风效果建筑布局与形体较为简洁完整、入口设有雨棚连接开敞外廊和建筑形体有强烈的虚实对比等特点[3],这也体现了贵州苗侗聚落建筑形式的自然生态科学性。
苗侗聚落的粮仓主要有两种布置形式:以巨洞侗寨为代表的集中布置在居住聚落外的粮仓群(图1,2)和以雷山县苗族新桥村为代表的集中布置在聚落中心的浅水池之上的粮仓群(图3,4)。
侗族聚落具有较强特征的建筑以风雨桥和侗族鼓楼为代表,尤其是侗族鼓楼,更是作为一个聚落的几何中心和精神中心,加之考虑到火灾等灾害发生时粮食的安全,巨洞侗寨就将粮仓集中布置在距离聚落30m左右的距离,分为几个组团,有的布置在山坡上,有的一直延伸到了水边。
苗族聚落没有像鼓楼一样的大型中心建筑,聚落的中心更多是广场等空间,另外苗族聚落大多坐落在地形更为险峻的山上,而且防御性较强。雷山县苗族新桥村现存建在水上的粮仓有40多座,迄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以新桥村为代表的苗族聚落将粮仓建筑群布置在聚落中心的浅水池之上,这样的布置方法为防盗、防鼠、防火创造了有利条件。历史上的新桥村曾经历过两次大火灾,粮仓却毫发未损。粮仓下的水池除了防火的作用之外,还作为水体调节了聚落内部的微气候,创造了更加宜居的自然条件。无论是哪种布局,粮仓群都在聚落中具有强烈且鲜明的生态性。
1 巨洞侗寨粮仓群分布
2 巨洞侗寨两侧山坡上的粮仓群
3 新桥村水上粮仓
4 新桥村聚落中水池与粮仓布局
5 新桥村水上粮仓群石基础
6 新桥村水上粮仓群木结构与露空山墙
7 西班牙“霍里奥斯”玉米粮仓
8 葡萄牙林多索谷仓布局
9 新桥村水上粮仓群与聚落广场布局
贵州苗侗聚落粮仓用材多为杉木,木材在生态性方面与其他材料相比有着显著优势。首先,木材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导热系数远远小于由普通烧结砖砌筑而成的干燥砖墙的导热系数。其次,也是木材最具特色的就是其不可替代的可持续性,不仅是粮仓的主体结构,屋顶有时也会使用杉树皮。在环境养护得当的情况下,森林便可以生生不息。聚落的人和树具有相仿的生长周期,前人栽树,后人便可以乘凉和建造房屋,这也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模式。
水上粮仓的基础采用天然的石块,比水面略微高出一些(图5),可以延长粮仓主体木材结构的寿命。粮仓下面的水池还可以兼具养鱼养鸭的作用,同时也作为聚落的防火水池。
木材作为粮仓主要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弹性和韧性都比较高,在冲击和动力荷载下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的鲜明特点,即“墙倒屋不塌”。此外,木结构的建筑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加上可以就地取材,是对于贵州这样的山地地区比较理想的一种建筑形式。
干阑形式通过将建筑抬起地面解决了多种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首先是气候,底层架空的建筑更加开敞,比普通建筑增加了底面的面积,在良好的通风环境下能够更好地散热,更加适应西南地区湿热的气候条件。另外坡度较大的屋顶也是对西南地区多雨的一种回应。
粮仓建筑一般架起约2m,高3.5~4m,由4根或者6根胸径30cm左右的木柱支撑,每仓面积15~25m2,可以储存2 000~5 000kg的粮食。与一般干阑式民居不同的是,粮仓的屋顶山墙面是开敞的(图6),更有利于通风防潮和粮食储存。
干阑建筑是中国西南地区千年农耕文明的现代遗存,尤其在地形多为复杂山地的贵州地区,能够开垦的平原农田非常有限,多数耕地都是在比较平缓的坡地上开垦的梯田,为了节省有限的耕地面积,很多聚落选择将基址选在更加陡峭的山地上,干阑建筑便成为这一地区适应地形的建筑方式。加上干阑民居底层具有饲养家畜和储存的功能,无一不是农耕文明背景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粮仓作为农耕文明更直接的体现,不仅出现在黔贵的农耕地区,在其他以农耕为主的地区也有分布,而且聚落形态与粮仓分布也有相似之处。在一些把食物看作是神明所赐而不是工业产品的社会里,谷仓建筑是非常神圣的地方,不熟悉的人会误以为是宗教建筑。无论是在伊比利亚半岛、苏丹或者日本,虽然此类建筑的尺度很小,但是都具有永恒的纪念性。鉴于其伟大的风格纯洁性及其内涵,我们将其称之为“半宗教建筑”(Quasi-Sacral Architecture)[4]。贵州的干阑式粮仓自古以来就基本上是现在所看到的这种形态,“别置仓社,有栏槛,脚高数丈,云避田鼠也。上阁如盖状”就是南诏时期对于黔地干阑粮仓建筑的描述,与现在别无二致。在欧洲的农耕地区我们也能看到粮仓的身影,如位于利比里亚半岛西北角西班牙加利西亚省的谷仓,粮仓修建的像是桩桩礼拜堂,线条严整,体现农民对于制作面包材料的敬畏之心。这些粮仓虽然材料采用大型花岗岩石板与黔贵地区不同,但是形态上与黔贵地区粮仓极为相似,都采用了架空处理,而且在架空桩柱顶部放置了圆形石头,也起到了防鼠的作用(图7)。而粮仓在聚落中的分布,在欧洲农耕文明地区与黔桂地区极为相似,都是将粮仓与聚落中的居住空间分开,聚集性地建设在位置优越的地方,即有利于储藏粮食的通风,也方便在遇到特殊情况如战争、火灾时及时将粮食转移,降低聚落的损失、保证人们的生存(图8)。
苗侗聚落等少数民族聚落不同于汉族聚落,他们有更多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也反映了他们自古以来更强的族群集体意识。例如苗族的铜鼓,“遇丧集亲族男女,击铜鼓唱歌”描述的就是苗族的重要风俗;芦笙作为苗族和侗族的重要乐器,也反映了苗侗聚落丰富的集体生活(图9)。另外侗族在新聚落形成时会先建造简易的居住用房,然后便会倾族群之力建造象征聚落及家族的鼓楼,在鼓楼建造结束后才会重新改造或者重建自己的住屋,这也表现了他们的集体意识。这种突出的集体性格也是黔贵居民自古以来的传承。“介楚之区,其民夸;介蜀之区,其民果;介滇之区,其民鲁;介粤之区,其民蒙。大率皆质野少文,纤啬而重利”[5]是对贵州人性格的描述,周边省份的人也有与其对应的性格特点,但大体上都是直率不羁。
粮仓群作为一个集体农耕文化的表现,也是苗侗聚落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可以用来储存粮食,也可以进行交际、钓鱼、纳凉等休闲公共活动,是苗侗聚落族群集体文化的一种表现与传承。
从贵州现存众多保存完好的传统聚落中,我们可以窥探到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的历史与风俗。粮仓作为苗侗聚落对自然生态的呼应,见证了千年稻作农耕与聚落文明,根据所处地区环境自然形成了鲜明的类型特征(表1),在人工痕迹愈发深刻的现代社会是弥足珍贵的。
表1 苗侗干栏粮仓特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