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瑶 王枢文 王梓通 FU Yao,WANG Shuwen,WANG Zitong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我国目前阶段主要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为依托,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服务的主流养老形式。在我国整体经济条件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背景下,大多数城市存在居家养老设施缺乏、内部空间设置不合理、设施分级混乱、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既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又因仅考虑任务指标数量上的达标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导致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是顶层设计的“模糊”,在建设领域表现为现行养老建筑设计标准对于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定的不明确性、缺乏指导性意见和刚性约束。现有的规范性文件从城市总体规划、场地规划、建筑空间设计标准等层面对养老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与指导,但针对各类设施中不同功能空间究竟如何设置,仍需深入研究。
一般的养老设施研究侧重于对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情况分析,而作为老年人陪伴者和赡养者的其他人群常常被忽略。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明显不同,当前居家的老年人生活具有社群性,生活的重心具有代际关联的特点,比如0~17岁的人群需要老年人帮助看护与照顾,而且大多数居家老年人生活能自理,希望被尊重和看重,希望被融合而不是被孤立。2020年3月,国家提出完整社区的概念,在完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要求下,满足其他人群生活服务需求,探索一种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养老设施,不仅能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还能整体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与效率。但其他人群对生活服务和养老设施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了解全龄需求是更好实现高质量养老服务的基本保证。
笔者对沈阳地区居家养老设施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向当地各年龄段人群发放问卷《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使用及需求情况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对“需要何种类型的功能空间”与“到达这类功能空间可以接受的最长时间”两个层次的问题进行耦合,结合城市生活圈概念,对居家养老设施“如何分类”“如何使用”“怎么建”这些建筑学问题进行了探究。
功能空间设置是指设置一个建筑的功能房间并确定其数量和面积。这类研究属于建筑策划学内容。功能空间的设置有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两种约束,而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是内部条件的核心内容,需求度的排序是功能空间设置的充分条件,可接受的距离选择是功能空间设置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以沈阳为例,将调研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样本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但从需求角度看共性化特征鲜明。
影响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功能空间设置的因素很多,结合对全龄人群的访谈和对居家养老设施的实地调研,首先通过全龄人群对设施空间需求的分析,整合各类需求情况的数据,然后进行空间优化分配与权重计算,最后得到不同类型设施中各功能空间的设置构想(图1)。
1 研究路径图
在居家养老设施的需求分析中,影响使用者选择偏好的主要原因为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及到达设施所花费的时间两个方面,根据AHP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的两个层次。在第一层次中将全龄人群所需要的设施空间概括为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与其他辅助类空间4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28类小空间。将需求情况划分为“非常需要、较需要、一般、偶尔需要、不需要”5个等级,并给与1~5的评分,根据加权平均法得到全龄人群对不同功能空间的需求系数。第二层次中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对居住区等级的划分标准将全龄人群到达各类空间可以接受的最长时间划分为<5min,5~10min,10~15min三个等级,以等权重计算得到全龄人群对不同功能空间可达性的需求,记为对应设施空间的时间等级得分。
将需求系数与时间等级得分进行数据耦合,得到不同功能空间在不同时间等级中的得分,并对设施空间进行优化。将各类功能空间按照需求情况划分到不同类型的居家养老设施中,最终根据整合后的需求度得到不同类型的居家养老设施不同空间的设置构想与空间权重。
根据居住区生活圈等级划分标准,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沈阳市12个小区中的42所居家养老设施(图2)。共发放调查问卷825份,收回有效问卷745份。根据《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年份2018年)》中关于沈阳市市区人口年龄构成的统计数据对调查问卷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其中年龄在0~17岁的受访者问卷67份、18~34岁102份、35~59岁215份、60岁以上128份,总计512份(图3)。
基于上述问卷数据,根据AHP法将人群对养老设施空间的需求分为对不同功能空间的需求和此类空间的可达性需求两个层次,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全年龄段对具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空间的需求情况,从而反映出居家养老服务的多样性以及全龄人群对养老设施的需求特点。
2 调研目标小区与周边居家养老设施分布表
3 沈阳市市区人口年龄组成与问卷分层抽样结果
表1 全龄人群对居家养老设施空间的需求分析表
第一层次:统计全龄人群对不同功能空间的需求情况,根据式1得到不同功能空间需求的得分,定义为需求系数p(其中n为调研对象总数,xn为选项得分,fn为选择此类选项的人数),并计算此类空间的需求系数平均值,记为平均系数。
第二层次:统计全龄人群对到达不同功能空间所需时间的需求情况,根据式2计算各时间等级在此类设施空间中选择人数占样本总体的百分数,得出全龄人群对不同功能空间可达性的需求,定义为时间等级得分b(a1、a2、a3为三个时间等级的选择人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1)生活服务类空间
生活服务是满足全龄人群生理心理需求的基础,平均需求系数在各类功能空间中最低,但此类服务能否满足需求对其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在表1的生活服务类空间中,餐厅与理发店的需求系数较高,为3.96和3.62,而法律咨询服务与心理咨询的需求最低。在到达时间的需求方面,大部分人会选择5~10min或10~15min到达,但均未超过半数。此类空间的需求系数差距较大,但普遍对时间的需求较低。
(2)文化娱乐类空间
文化娱乐类空间分为文化娱乐与体育活动两类。从需求内容来看,室外活动、其他简单运动、书报阅览是位列需求系数前三的空间,而科普教育空间的需求系数最低。从功能空间的可达性来看,室外活动空间与其他简单运动对距离的要求较高,但均未超过半数,而科普教育的距离要求最低,其余空间则对距离的要求相对模糊。这类空间是全龄人群普遍参与其中的设施空间,其中人群对室外活动、其他简单运动、棋牌室这三项空间到达时间的要求较高,应布置在服务半径较小但分布较广的设施中,而科普教育类空间则布置在服务半径较大,服务类型较全面的设施中即可。
(3)医疗卫生类空间
全龄人群对医疗卫生类空间的需求主要为两个层次:一是由专业医务人员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二是不需要专业人员的较为简单的医疗服务。从需求项目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疗保健室需求系数较高,心理健康咨询室的需求系数最低。从可以接受的到达时间来看,普遍集中于5~10min。由此可知,此类空间需求度较高,但对距离的要求偏低。
(4)其他辅助空间
其他辅助空间包含社区内部的行政管理、教育以及其他空间。行政管理空间主要提供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帮助解决居民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类空间的平均需求系数在四类空间中最高,但对到达时间要求较低。对于教育类空间,很多老年人表示无法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他们对于老年大学的需求度很高,平均需求系数仅次于行政管理类空间,选择在10min内能到达的人群居多。综上分析,全龄人群对这类空间的需求度高,但对到达时间要求较低。
居家养老设施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一类,应当按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标准分级。结合全龄人群到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三个时间层次,对应居家养老服务点、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三类设施,并根据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通过设施类型与城市生活圈的关系,计算不同功能空间的需求度并对其进行优化设置。
根据需求系数与时间等级得分的计算与分析,将两个层次的分析结果进行耦合,根据式3计算各功能空间在不同类型设施中的需求度,记为dn(pn为对应空间的需求系数,bn为对应功能空间的时间等级得分),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全龄人群对各功能空间在各设施类型中的需求度,对各类空间进行优化,计算各类空间的需求度平均值,以及各类空间在不同类型设施中的需求度和需求度平均值的差与需求度平均值的比值,并记为相对需求差值,当需求度平均值较大时记为“-”,而需求度平均值较小时记为“+”,并对数值进行分析。
根据全龄人群需求,结合最新修订的《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 50437—200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等所规定的各类设施的释义与服务内容,对各类空间进行分配。相对需求差值取值最高的一项记为该空间最优的设置情况,次之则按实际情况设置。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点来说,因其相对服务半径较小、面积有限,根据相关规范对此类设施功能定位的阐释,非必要空间的相对需求差值≤-10%,如果某类功能空间相对需求差值>-10%时,记为按实际情况建议设置,而相对需求差值≤-10%时,记为不推荐设置;对于设施面积较大、服务面较广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除最优设置情况外均为按实际情况设置。各类设施层级与不同功能空间的对应情况如表3所示。
根据上文中对居家养老设施需求情况的整合,得出不同功能空间在不同类型设施中的设置情况。本节对各功能空间的需求权重做进一步分析,通过计算各功能空间在不同设施类型总需求度中的占比,得到对应的权重值,并结合其特点提出设置建议。
根据需求度情况,将各类功能空间划分于不同类型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中,根据式4计算不同类型居家养老设施中各功能空间的权重,记为e(n为所包含功能空间的数目,dn为目标功能空间的需求度)。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应建设成集老年人文化教育、教育保健、家政服务、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福利设施,面向整个服务半径中的各年龄段人群。选址宜处于辖区的功能服务中心,并且是交通便利、环境良好的地方,需要包括社区服务、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其他辅助空间的全部内容。因本层级为服务半径最大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根据不同功能空间在不同时间等级上的需求度,其包含的功能空间最多,提供的服务最为全面,除最优设置情况外,其他功能空间可参照区域内其他两个设施层级的布置情况酌情添加(表4)。
表2 全龄人群对各功能空间在不同设施类型中的需求度分析表
表3 各类设施层级与不同功能空间的对应情况表
表4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功能设置权重表
表5 居家养老服务站功能设置权重表
表6 居家养老服务点功能设置权重表
居家养老服务站是全龄人群认为服务半径最为合适的设施类型,关注度最高。居家养老服务站应为集医疗、文化娱乐、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居家养老设施,提供较为多样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由于服务对象面向300~500m范围内的人群,除考虑选择在区域中较为安静且交通便利的位置,也要考虑老年人在该区域的主要分布位置,尽可能减小步行时长,让老年人可以方便快捷地享受服务。该层级主要包括社区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三个项目的内容(表5)。
居家养老服务点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最小的服务单元,主要服务于区域中的部分片区,可设置使用人群需求量较大且对距离要求较高的服务内容,以解决使用人群日常生活中面临较多的问题。居家养老服务点因其规模最小、可达性最高,可根据该区域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需要分散设置于社区内部,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对距离的需要。居家养老服务点主要包括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内容,并以社区服务功能为主(表6)。
随着沈阳市老龄化速度加快,建立更为合理的养老服务设施功能空间构成体系至关重要。居家养老模式提高了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质量,有效缓解了沈阳市当前的养老压力,对缓解区域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沈阳市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出发,结合对全龄人群需求的调研分析,提出优化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体系的思路和建议。由于调研的局限性,文中的相关数据略显不足,但主要是探讨一种方法,为不同类型设施内部空间资源分配提出量化建议,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最基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