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晟 吕颖仪 蔡宁 廖思琪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年前,深圳等城市开展了类似“社区规划师”的实践探索,广州在白云新城、国际金融城等项目中尝试了地区规划师的制度。为建立高强度开发城市中心商务区长期有效的地区城市设计及地块开发控制,加强项目过程中的协调作用,并合理分配相关设计与管理任务,最终实现公共空间设计愿景与建成效果的一致,广州率先于琶洲西区施行“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并相继于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以下简称为“C2单元”)、白鹅潭中心商务区新隆沙—陆居路片区(以下简称为“新隆沙—陆居路片区”)开展相关城市设计与实施管控工作。项目团队结合各片区的定位需求和实际建设现状,以“针对控规的城市设计优化”和“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平台下的实施管控”为工作内容,推进片区城市设计的实施。
1 琶洲西区区位
琶洲西区地处琶洲岛西侧、珠江前航道南岸,是广州在“十三五”时期重点打造的城市中心片区,与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共同构成中心城区集聚高端要素的“黄金三角”。琶洲西区用地面积约2.1km2,北至珠江、南至黄埔涌、东至华南快速路,其中海洲路以东、双塔路以北为0.5km2琶洲互联网集聚区。琶洲西区以互联网创新集聚、电商、总部办公等功能为主导,规划建筑面积566万m2,毛容积率2.7。
2 从珠江北岸俯瞰建设中的琶洲西区
3 琶洲西区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4 琶洲西区城市设计模型
面向产业转型与创新集聚的发展需求,“紧凑、集约、高效、复合”成为琶洲西区的城市发展理念:通过优化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集约用地,提高产业集聚,打造广州紧凑型新CBD;打造有文化底蕴、岭南特色、开放魅力的总部商贸区。
设计团队在前期通过研究基地现状特征,分析原控规方案的不足,对比期望与诉求,梳理出城市设计与控规优化项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原控规地块尺度较大,用地较粗放,造成了土地价值的浪费;2)基地内的自然、人文要素丰富但缺乏活力;3)如何在城市中心区延续生态及人文特色,并塑造场所活力;4)如何在持续实施过程中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品质。为应对难点与挑战,城市设计和控规优化提出了一系列规划策略。
1.2.1 “加”——加大市政公服密度
(1)加密市政路网。通过城市设计优化,对标先进案例,将琶洲西区路网密度由11.07km/km2提升至12.9km/km2,增加交通可选择性与便捷性,同时提高地块可达性,增强交通疏导能力,形成兼具效率与弹性的方格网道路系统,降低交通能耗成本。
(2)加大公共交通覆盖。琶洲西区坚持公交优先,重视换乘衔接,站点枢纽化。公共交通承担80%以上的客运机动化出行,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区建筑800m范围内的覆盖率达到91%;降低小汽车配建指标,并对地块停车泊位数采取上限控制,限制小汽车的出行比例,鼓励绿色交通和公交出行。
(3)加大配套设施投入。在原规划居住、市政等配套设施的基础上,重点增加商务、商业、酒店、休闲等设施,为西区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如生活类(增加社区活力)、商务类(提升企业服务)、市政类服务等。
1.2.2 “加”——加强场所和景观营造
(1)一江两岸整合联系。琶洲西区与珠江北岸通过猎德大桥、华南快速相联系,预留过江隧道;沿琶洲西区北侧布局游船码头与海心沙等城市节点;沿江景观带视觉体验丰富,贯穿南北的绿廊加强一江两岸的有机联系。
(2)多层次丰富天际线。根据距离珠江远近,形成三组层次的天际线。
(3)生态特色要素延续。通过对园艺场涌保留改造,使得基地原有水网格局得到了保留,生态特色得以延续。设计结合公园景观绿地,将珠啤特色工业构筑物保留改造,并活化区域景观,促使地域文化、精神得以传承延续。
5 紧凑开发的琶洲西区
6 琶洲西区与经典案例街区尺度对比
7 控规优化前后琶洲西区公共交通系统对比
8 琶洲西区结合自然水系、工业遗产设置景观节点,塑造三条主街
9 对开发地块建筑高度、密度的弹性控制
10 控规优化前后琶洲西区地下空间系统对比
11“小街区密路网”理念下实施的琶洲西区
12 珠啤旧址作为工业遗存成为城市重要组成元素
13 保留工业遗址改造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
(4)主街场所营造。沿琶洲大街和琶洲南大街分布三种不同尺度的骑楼,通过绿化带和活动广场衔接,形成连续的骑楼系统,极大增加步行的舒适性及区内的景观连续性。
(5)功能混合立体多元。主导功能商务办公(B2)原则上建筑面积不少于75%,鼓励兼容商业属性(B1)如零售、餐饮、娱乐、创意产业、文化商业、酒店等,建筑面积不超过25%,其中可配置员工宿舍建筑面积不超过10%。
1.2.3 “高”——高效紧凑的土地开发
(1)集约紧凑的土地开发与小街区密路网的开发模式。加密支路网至12.9km/km2,增加交通可选择性与便捷性,同时提高地块可达性,增强交通疏导能力,形成兼具效率与弹性的方格网道路系统,降低交通能耗成本。营建80m×120m标准街区,增加积极街道界面,提供更多消费休闲场所及就业机会。
(2)弹性控制地块指标。根据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对开发地块的建筑高度、密度进行弹性控制,其中建筑高度可上下浮动15%,建筑密度控制在48%~70%范围内。
(3)协调连通的地下空间。地下空间采取单元式与整体式结合的开发方式,并结合绿地广场进行布置。地下空间可分层开发,同时便捷有效地进行交通与商业衔接。
明珠湾区是南沙中部组团的湾区核心,目标是打造与港澳合作发展高端商贸、特色金融与专业服务、科技研发、总部经济和文化创意的载体。明珠湾起步区规划面积33km2,是明珠湾区先行开发建设的区域。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位于起步区灵山岛尖东侧,西至凤凰大道,东至蕉门水道与上横沥水道交汇处,总用地面积164ha;以金融商务、总部办公等功能为主导,规划建筑面积260万m2,毛容积率1.59。
14 明珠湾起步区C2 单元总平面图
15 明珠湾起步区C2 单元鸟瞰效果图
16 明珠湾起步区C2 单元城市设计模型
17 明珠湾起步区C2 单元通过细分路网、地块腾挪形成新增公共绿地
18,19 明珠湾起步区C2 单元标志性场景塑造
伴随着粤港澳合作交流不断加深,结合C2单元不断提升的地区定位,针对C2单元的城市设计实施提出如下愿景:构建高效优质的公服体系、灵活弹性的管控体系;实现适应未来建设需求变化动态调整的高效、人性化、生态城区;更新规划理念,实现土地经济效益,适应自贸区新时期发展要求,提升C2单元地区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在设计团队介入时,C2单元路网及公共地下空间已开始施工,主干路网结构已基本确定。结合建设进展和专项研究,确定了设计目标及策略,开展针对控规的城市设计优化。
2.2.1 岭南特色、精细化、国际化魅力CBD风貌
(1)引入街区开发精细化的新理念,匹配区域商务中心区定位;针对地块尺度大的建设现状,结合路网形态优化,调整开发地块的可建设范围,腾挪空间用于新增公共绿地。
(2)岛尖标志性场景塑造。结合场地位于岛尖这一区位特色,设置门户空间、城市绿地、岛尖地标三处标志性节点,促进高层建筑布局和形态优化,提升地块价值和城市风貌。
2.2.2 24h活力、便捷、宜人的城市街道
(1)优化街区尺度,形成片区互联互通的骑楼灰空间街道体系。
(2)结合地铁站点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地铁站点步行5min范围内便民设施全覆盖。
2.2.3 智慧、生态、多层次的城市绿化
(1)通过开敞城市绿地,衔接、优化重构C2单元公共空间体系。
(2)单元绿量平衡,引入建筑立体绿化鼓励措施。增加公共集中绿地后,按单元总体绿量平衡,优化建筑绿量指标下限(≥20%)及组成(立体绿化不多于5%折抵),为地块的设计团队提供更好的创作空间。在确保建筑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条件下,公共可进入的立体绿化水平投影面积按其覆土深度对应折减系数折算绿地面积,优化建筑节能性能,提升片区生态效益。
20 明珠湾起步区C2 单元结合慢行系统、地铁站点的公服设施配置
21 明珠湾起步区C2 单元城市设计优化慢行系统
22 白鹅潭中心商务区区位
23 白鹅潭中心商务区核心区城市设计鸟瞰图
24 白鹅潭中心商务区核心区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2.2.4 功能复合、互联互通的商务区建筑
(1)建筑内24h公共开放路径设置。结合广州市计容办法形成鼓励措施,打造建筑内24h公共开放步行路径,包括地下大堂、垂直交通核、二层连廊、骑楼、商业空间等,在地块层面形成与城市整体结构的耦合互动。
(2)鼓励地块建筑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如结合公交首末站布置商业及相关公服配套设施,结合地下层和沙嘴东路公共地下空间布置社会停车场等,形成功能、空间复合的24h活力商务街区。
2.2.5 韧性、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形态
(1)通过对岭南地区气候特点及传统街区、建筑形态的研究,提出适应岭南气候的街区形态控制目标——降低建筑能耗、设计连续步行友好空间、增加建筑抵御灾害能力。从街区和建筑两个层面,对15项控制要素进行分类把控。
(2)通过对岛尖内河涌堤岸导控,减少硬质垂直驳岸,增强河岸腹地蓄洪潜力。
白鹅潭中心商务区是广州重要的发展平台与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以现代商务和总部经济为主导,聚焦发展产业金融,是实现广佛地区同城化发展的中心枢纽。核心区包括新隆沙片区、陆居路片区、芳村站周边片区,其中近期开发片区为新隆沙、陆居路片区,总用地面积76ha,建筑面积225万m2。
白鹅潭片区长期以来是广州重要的工业发展区,其中国有工业旧厂夹杂着旧村、旧城用地,土地权属错综复杂,亟需通过盘整用地推进招商引资进程,引导项目落地,引领地区建设发展,提升地区空间环境品质。同时,基地现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邻近沙面和白天鹅酒店等重要城市地标,未来片区内将布局“三馆合一”的重要公共建筑,也对项目实施提出了片区整合的要求。
25 白鹅潭中心商务区结合场地线索塑造高品质场所空间
26 白鹅潭中心商务区结合地铁换乘枢纽的地下空间开发
27 白鹅潭中心商务区城市开敞空间与滨水空间的耦合衔接
28 白鹅潭中心商务区结合地铁换乘枢纽的城市立体空间系统
设计团队根据定位需求,从面向实施、面向招商的角度对开发条件已较为成熟的地区进行城市设计深化,具体包括规划地块细化、交通组织优化、空间形态优化等策略。
3.2.1 优化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细化路网,增加地块。优化高效紧密的内部交通组织,提升地块可达性。新隆沙片区新增7块开发用地,陆居路片区新增6块开发用地,新增两处绿地。
(2)功能复合,弹性开发。开发地块间可弹性组合,提升招商灵活性;允许同类性质地块间适度腾挪开发量,允许不同开发主体利用道路的立体空间建设空中连廊,在保证城市空间效果的前提下提升开发灵活性。
(3)扩大地下开发范围,鼓励互联互通,增加兼容弹性。结合4线换乘地铁枢纽辐射范围进行商业布局,拓展地块地下空间开发范围,通过地块配置将要点前置,预留公共廊道,鼓励协同开发。
(4)梳理地面街道、地下通道空间的立体慢行系统,强化立体城市空间的交互与衔接,激发空间活力。
3.2.2 优化开敞空间设计引导
(1)重新梳理场地要素,挖掘场所记忆,保留场地肌理,结合历史建筑、公共服务设施、街道营造具有场所感的公共空间。
(2)结合文化公建、轮渡码头、创意街区进行高品质滨江开敞带设计,构建滨江慢行步道,提升滨江连续性与通达性,通过轮渡与珠江对岸的沙面历史文化街区、长堤产生便捷联系。
3.2.3 优化关键节点滨水岸线设计
(1)丰富城市天际线。新隆沙片区沿江一线地块建筑高度维持控制在30~35m,二线地块建筑高度提升至60~80m,优化滨江空间尺度,丰富天际线层次感。
(2)增设滨江公共平台,形成标志性构筑物和城市共享空间,提升滨水岸线标志性和步行可达性。
3.2.4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空间形态设计
(1)结合岭南湿热多雨的气候,新隆沙片区沿江一线地块要求建设骑楼,并细分为强制与建议两类,落入城市设计图则与导则。
(2)打造垂直于水岸的城市绿地,改善微环境,兼具调蓄雨洪功效。
在城市设计优化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结合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城市设计实施,强化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的对接,优化行政审批效率。该制度中,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及其团队以地区规划管理单元图则、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城市设计导则为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文件,为规划管理部门提供行政审批的辅助决策及设计审查的技术服务。地区城市总设计师的审查意见,也作为规划管理部门进行行政审批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以公共利益和绿色低碳为核心目标,走向“精明设计、精细管理”的途径;全程参与土地出让后的“方案咨询、方案报批、深化实施核实”等环节。针对地块方案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建筑风格、建筑高度、骑楼、连廊等提出审查意见,其中建筑间距、建筑高度和密度指标根据城市设计图则、导则进行弹性控制。制度施行过程中,工作主要特点为:
29 城市总设计师制度流程平台
(1)要点前置——提供地块设计条件。配合规划管理部门出具地块出让条件,并组织开展宣讲会,协助开发地块实时了解地区动态和建设要求。
(2)设计把关——地块方案设计审查。城市总设计师团队参与、组织专题技术协调会议或提供书面技术咨询意见,对地块方案进行设计审查,重点关注涉及公共利益与环境品质的内容。
(3)动态收集——结合地区建设现状,摸查统计公共空间建设进展,对空中连廊等地块间公共空间设计、报建、投资、建设、管理等方面提供建议,为地块设计提供工作参考。
自2014年团队启动琶洲西区城市设计优化工作以来,不断以“精细化实施”为目标持续推进不同片区的城市设计实施工作,促进地块出让和建设,同时保证了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精细化营建,在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为城市提升了多方面效益。
城市设计优化阶段,通过紧凑高效的用地划分,增加可出让地块数量,提高土地开发潜力;土地出让阶段,总师团队配合规划管理部门提供地块设计条件,并组织开展宣讲会,协助地块实时了解地区动态和建设要求,加快土地出让进度;实施管控阶段,通过弹性管控和多方协调机制,推进地块方案不断优化,促进相邻地块间的建设协调和资源共享,降低建设成本。以琶洲西区唯品会和黄龙4个地块为例,在小街区、密路网的开发模式下,突破单个地块、单个小基坑的局限,相邻不同地块共同开挖形成一个大基坑,共用地下防护墙,减少基坑建设成本约4 500万元。
通过互联网创新集聚,2017年琶洲西区带动海珠区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9.73亿元。2015年6月后拍地的企业中,已有15家企业开展实质性业务,2018年琶洲西区入驻企业实现主营业收入超过180亿元。截至2020年12月,琶洲西区已出让地块47个,用地面积约50万m2,总建筑面积约354万m2,合计17家地块已完成封顶,其中4家已竣工;设计团队推进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25个地块的出让与设计管控,单元内已建成地块3个,建设中地块17个。结合地块咨询实际情况,总师团队增设咨询指引,提升咨询效率;概念方案阶段多方案比选的流程基本成熟,审查综合时效显著提升;新隆沙—陆居路片区也已陆续开启地块对接工作。
30 琶洲西区建设成效
城市设计优化过程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育,通过河涌的保留、规划绿地的整合及建筑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的增加,使生态环境更具可持续性。琶洲西区恢复保留河涌长度逾940m,绿地水域面积由41.3ha增加至45.1ha,绿化面积(含屋顶绿化)超过71.2万m2。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对开发地块内总长602m的滨水驳岸进行标高控制,同时通过集约用地与绿地腾挪,新增绿地广场面积6.64ha,极大提升了城市蓄洪排涝能力;岛尖设置区域能源站,提高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年减碳4 537t。新隆沙—陆居路片区将原控规的两处绿地增加至四处,并形成面积分别为7 000m2和2 000m2的连续城市绿地。
实施管控过程中,在总师制度的支撑下,各地块方积极投身于绿色建筑的落实中。琶洲西区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3.4%;相对于《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 51161-2016)的能耗约束指标,各类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指标相比低 9%~14%,单位面积碳排放量相比低8.8%~13%。
城市设计优化过程中,通过对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开敞空间、慢行空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升片区的可达性和步行连续度;通过促进多元功能混合和城市立体空间营建提升片区生活便捷性。实施管控过程中,特色总设计师制度的弹性与城市设计导控综合体系推动了极富创意方案的落地;在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团队审查地块方案的过程中,鼓励地块为社会贡献公共空间,提高地区绿化容量,实现精细化、品质化的城市空间价值。
截至2020年,琶洲西区新增和落实大量24h开放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其中新增骑楼长度2 000m,骑楼面积4.2万m2;共落实设置15条空中连廊,长度逾1 600m,结合滨江公共立体平台,连接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各个地块的首层和二层,并通过公共垂直模块联系地面首层、地下公共空间,实现片区内公共空间的互联互通。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内落实24h开放的公共空间共7 367m2,其中已实施的骑楼总长299m,建筑面积2 009m2;已实施建筑通廊总长305m,建筑面积4 473m2。
31 琶洲西区通过总师制度鼓励地块方案创意化、品质化,为城市提供公共空间
32,33 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城市设计模型
34,35 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地块建筑模型
36,37 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建设成效
38 琶洲西区从“1:6 000”到“1:1”的设计实践
39 国内外顶尖团队参与琶洲西区地块方案设计
40,41 琶洲西区地块方案模型
42,43 琶洲西区地块建设成效
针对控规的城市设计优化,通过精细化的系统设计为后续实施提供技术性依据;结合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实施管控,以其特有的弹性和协调机制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不断优化和落地,促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城市设计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趋向最优解的动态过程。“针对控规的城市设计优化”与“结合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实施管控”,两者密不可分,共同促进城市设计实施不断向精细化、品质化方向迈进。
注释
1 “广州琶洲西区绿色紧凑高效的都市营建”获2019 年Construction21 可持续城区解决方案奖国际特别提名;“广州市琶洲西区城市设计及控规优化”获2017-2018 年建筑设计奖城市设计专项一等奖、2017 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2017 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琶洲西区“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与运行”获2017 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表扬奖、2017 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2 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 单元内“广州南沙灵山岛片区”获2019 年Construction21 国际可持续城区解决方案奖国际入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