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山长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
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此后,“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元代时,各路、州、府都曾建有书院,设山长。明清沿袭元制,乾隆时期曾一度改称院长,清末仍叫山长。
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
师傅是古时老师的通称。“师傅”一词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因为这些职位负责教习太子,所以师傅也成为老师的代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师傅这一称谓迄今仍在使用,但一般指工商曲艺戏剧等行业的老师。
西席也称西宾,是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其来源为这样一个典故:汉明帝刘庄当太子时,曾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他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听桓荣讲经。汉代席地而坐,室内座次以靠西向东为尊。汉明帝虽贵为皇帝,仍然给桓荣安排坐西面东的座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此后,“西席”或“西宾”就成了对教师的尊称。
宗师原为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汉书·平帝记》:“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后逐渐演变为众人所崇仰、堪称师表的人。
北宋孔平仲《谈苑》卷三:“石介,字守道,徂徕山人也。文章学术,天下宗师,皆呼为徂徕先生。”
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
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始设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学以及明清两代的府学也都设有教授。
学博原为唐代府郡的学官。唐代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这人大是不同。不但无学博气,尤其无进士气。”
讲郎原为讲授经书的官员。《后汉书·儒林传》:“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
教谕原为宋代京师小学和武学中的学官名。
明清时期,县设“县儒学”作为一县之最高教育机构,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是指辅助教谕的助手。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
《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
先生:《礼记·玉藻》:“(童子)无事,则立主人之北南面,见先生,从人而入。”孔颖达疏:“先生,师也。”
园丁:常喻指教育工作者。柳仲甫《园丁之歌》:“好花要靠园丁育。”
蜡烛: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蜡烛有牺牲、奉献的象征意义。所以,常用作对老师的尊称,可谓是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春蚕:李商隐在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致,人们便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高度的评价。著名教育家朱光潜说:“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
春雨:教育是一场春雨,而老师就是这布施“春雨”的使者,当这“春雨”知节发生之时,便能滋润心灵,呵护成长,收到润物无声之效。
人梯:指为别人的成功而作自我牺牲的人,现亦用来做对老师的最高评价。如:他甘当人梯,言传身教,培养青年一代。
孺子牛:“孺子牛”出自《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来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词原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他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此,“人类灵魂工程师”成为老师特定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