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性自觉的学校道德共同体构建

2021-04-22 11:09徐光斌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德性班子成员班子

徐光斌

重庆市梁平区梁山小学是梁平教育的一张名片。学校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其景融融,其情和乐,70年的办学传承凝练出“活教乐学、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形成了温暖明媚的教育文化。学校坚持以德治校的理念,挖掘道德领导力的基本架构,以强有力的道德领导力,促进学校道德管理的发展,积极构建学校道德共同体,建设一所有德性的卓越学校。

一、内外兼修,以德立身

1.立根传统,正人正己

学校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重德、立身的精髓。正身方能立身;德性先于才能。“弘毅、德操、大行、大节、节全”“守身必从大义,为人重在大節”等传统德性节操直接影响学校的管理效果。管理者只有自身德性高尚,才能与被管理者产生道德上的感应与共振,学校才会有灵魂。

2.孕育情怀,修己安人

道德可以产生力场,其中蕴含着润物无声的力量。道德的力场孕育出教育的情怀,有了情怀,教育就少了功利,校园内外就多了人性的光芒。炽热的教育情怀,可以催生校园文化的生长。

(1)孩子站在正中央。在学校,老师是孩子们的大朋友、小伙伴,是知心哥哥姐姐、知心叔叔阿姨,是学习的引导者,也是精神导师。每一个孩子都站在老师们心灵的正中央,也站在学校的正中央。

(2)教师捧在手掌心。学校规模较大,教师人数较多,无论老师们有什么困难,学校校长和行政班子成员都会想方设法在人力、物力上极尽关怀,倾力相助,从细节上感化教师,给教师创设幸福的人文环境,让每一位教师找到职业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二、知行合一,以德施教

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学校注重课程领导力的建设,通过以德施教,努力去影响师生的德行。

1.课程建设中倾注道德领导力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儿童的生命成长为核心,着力建设全面育人的校本课程。

(1)以“人文情怀、活动实践”为主线开发主题类教育课程。开设道德故事大讲堂,体系化设计讲堂内容:讲中华传统文化;讲历史文化名人的道德故事;讲身边人、身边事等。

(2)开发个性鲜明、融合兴趣爱好的活动课程。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都渗透责任、担当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艺术等基础课程中融入德育思想,实现五育并举、全面育人。

2.以身示范中引领专业成长

以行动激发行动、以行动引领行动是道德领导的要诀。

(1)“会上课、上好课”的校长带动“会上课、上好课”的教师。学校坚持校长深入教学第一线,认真上课、专心听课、及时评课。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静心读书、潜心钻研,朝着“用思想教书、用智慧育人”的方向努力。“会上课、上好课”的校长带动教师成长为“会上课、上好课”的教师,学校出现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智慧的骨干教师,学校也成为有影响力、有魅力的当地名校。

(2)“能赛课、敢赛课”的校长带动“能赛课、敢赛课”的教师。长期坚持一线教育教学的经历给了校长参加赛课的底气和勇气,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校长的以身示范是对教师专业成长最好的引领。全校教师“能赛课、敢赛课”,在赛课中成长,在赛课中提升,学校拥有了一大群德才兼备的名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愿景领导,以德立校

真正杰出的领导者,会有清晰的愿景,并能鼓舞他人、达成愿景。构建学校宏观愿景,既要思考学校的发展,也要思考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班子成员的发展,更要思考教育的未来。

1.知人善任,激发愿景

学校全面统筹,用其所长、补齐所短,把每一位教师放在最适合本人发展的位置上,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工作内驱力,充分利用群体的优势促进个体的更好发展。学校一位年轻的语文骨干教师,曾获全国作文赛课一等奖。但因个人原因阔别语文讲台后,信心不足,渐生懈怠,不愿从教语文。学校坚持不懈、不厌其烦地与她谈心,勉励她能力不因时间而失去,荣誉还需再接再厉;同时,学校语文团队也不遗余力助她一臂之力。最后,这位老师又走上了语文讲台,在语文教学中重放异彩,再次收获了家长和学生的尊敬、老师和社会的赞誉。

2.敢于放权,达成愿景

学校愿景应与班子成员愿景结合起来,了解班子成员的个人发展情况及个人发展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校长敢于放权,放手让班子成员独当一面,创设良好的管理氛围使他们找到工作成就感,达成工作愿景,助力班子成员在自己分管的领域做得有声有色,成为学校的业务排头兵。

四、德性自觉,道德共建

要实现学校宏大愿景及个人愿景,仅靠校长道德领导力及班子影响力是不够的,必须创建学校道德共同体。在道德领导力的催化下,激活班子的道德影响力,班子团队又持续不断地激活师生的道德自觉、认同自觉、责任自觉和参与自觉,形成情感共融、使命共担的共同体。

1.道德影响,凝聚合力

在校长德性的辐射下,以校长为核心,协调好班子成员间的工作,围绕学校发展通力合作。学校工作决策在校长,执行在班子,成绩在学校。校长主持全面工作,既要围绕中心,又要统筹兼顾,既要忙里忙外,又得务实务虚。对于分管工作,各处室酝酿形成初步意见,一般性的日常工作与校长沟通形成实施意见,重大事项须事先与校长沟通后提交班子会集体研究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让校长做到心中有数,有利正确决策,更能提高班子会的效率,凝聚合力解决重大问题。

2.道德催化,勤政务实

学校班子以身作则,力求工作务实高效,校长服务班子、班子服务教师、教师服务学生。为很好地实现这一理念,学校创新性地提出了“五制”,即研究工作的提前预告制、分管工作的每周汇报制、日常工作的五分钟自省制、进入校园的五分钟巡视制、防范化解矛盾的及时谈心制。“五制”较好地规范和约束班子成员严格执行、提高效率,保证了行政工作的信息畅通,加强了班子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道德与制度的双重约束下,班子成员基本能做到围绕师生所需倾情奉献,不计劳苦,对学校工作总结全面及时,通报到位。班子成员的勤政务实,带动老师们踏实肯干,催生了学校良好的教风、学风。

3.道德共建,构筑德性学校。

(1)构筑芬芳的道德环境。学校通过文化长廊、乐学驿站、乐读吧、文化墙等展示相关故事、名言、作品,营造道德文化情境;通过梦想天地的故事大讲堂,让师生沐浴在道德文化的氛围中,自觉感悟,达到内化自觉的德育效果。

(2)构建学校道德生态链。学校的德性关键在德性的校长,校长的道德领导力在教师、学生多主体协同活动、共同成长中体现。有德性的教师成就有德性的教育,有德性的教育成全有德性的学生,有德性的学生构筑有德性的学校。所以德性学校是一个“校长—教师—学生—学校”道德生态链体。全体师生都在德性生态链中借助团队精神督促和激励自己,自觉自发地散发出道德感染力,感染自己,感召他人,营造出德性良好的校园氛围

以德治校,成效显著。近三年,梁山小学学生参加全国和重庆市各类现场比赛,获特等奖、一等奖80余人次。学校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作文名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校”“全国数学文化实验学校”“全国巾帼文明岗”“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绿色学校”“重庆市艺术特色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等近百项国家级、市级荣誉。

以德育人,充分发挥道德领导力的作用,以德立德,以德立身,构建基于德性自觉的学校共同体,让梁山小学成为一所有温度的“德性学校”。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德性班子成员班子
珍惜与维护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团结的实践与思考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浅谈班子成员分歧的类型、成因及分级管控机制
试论如何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网格员进“班子”
渭滨区检察院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
基层班子成员相处共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