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检测新趋势

2021-04-22 06:56冯渊
关键词:审美运用思维

冯渊

摘要:以“八省联考”语文卷两道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为例,结合2020年上海、山东等省市高考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与探讨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新空间。研究发现,可能出现的检测新趋势是:幽微绵渺,关注情感律动;针对多文本设置试题,注重检测运用能力;侧重检测审美能力,也注重考测思维水平。

关键词:八省联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审美;运用;思维

文学类文本阅读检测的能力一般有以下几种:

(1) 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2) 概括作品内容、对象特点、作品主旨、结构特点、行文线索和思路;

(3) 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文本选材组材的特点、文本各部分间的联系、人事景物与情志理的关系、作者的情感、写作的背景和意图;

(4) 赏析作品的语言特点、构思特点、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艺术形象;

(5) 评价作品使用的手法、内容、思想的意义和价值,根据作品内容,进行联想想象;

(6) 探究作品内涵,形成自己的见解。

以上能力的排列顺序,代表能力层级的逐层加深。但并不是说后列能力的难度一定大于前列,即探究题的难度不一定大于理解题。因为有些试题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探究,并不需要复杂的思维过程就能得出结论;有些词句的理解则可能需要丰富复杂的背景知识和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

多年的命题实践显示,一般情况下,理解分析层面的试题相对稳定,变化很小,变化空间有限。而赏析评价探究等运用和综合性试题则变化较大,命题的空间也在不断拓展中。

2021年“八省联考”卷分冀、鄂、粤、辽卷和苏、湘、闽、渝卷两份,除名句默写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外,其余相同。下面,试以两道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为例,结合2020年上海、山东等省市高考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对可能出现的命题新空间做出分析和探讨。

一、幽微绵渺,关注情感律动

文学类文本在检测审美鉴赏能力时,多半要求考生赏析某句(段)话,或赏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类试题本身并无问题,但难以激活学生的感受,缺乏生动可感的赏析过程,答题思路相对固化,教学和评价都容易走向模式化。

苏、湘、闽、渝卷文学类文本选文是川端康成的《秋雨》,为审美鉴赏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川端康成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这样描述其风格:“川端康成被誉为细致入微描写女性心理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显示出锋利非凡的观察力,以及组织细小而神秘的价值观的整个结构。川端康成的作品使人联想起日本的绘画,他崇拜纤弱之美,崇拜描绘自然界生命与人类命运的忧伤语言。”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曾入选语文教材,但其作品独特的美学趣味对普通高中生而言,仍然是很大的挑战。《秋雨》情节并不复杂,但由于我们不了解日本的传统观念,很难深入其作品的核心。

下面简单还原一下这篇“掌小说”(日文名称,即短篇小说)的情节:

十多年前我在医院住院,一个心脏需要手术的五岁的小姑娘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因为病房邻床的孩子做了手术死了,遂不愿意再做手术。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去看她(十多年前并无多深交往,分开后也没有任何联系,现在上哪去找?为何要找?——从现实主义角度看,这个情节很怪异,但川端不会关注这些,他一百四十多篇“掌小说”都是这种风格,重在表现某种感受、营造某种情调),律子已经成为一名服装模特。我远远看到她,她正用不和悦的眼光盯着新郎和新娘。

从未接触过川端“掌小说”的读者,看到这些内容可能会一头雾水。幸好前面两道选择题的备选项对解读文本起了一些提示作用。本文集中笔墨讨论后面两道简答题。其中一题是:

8.小说写到小姑娘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的细节,又写律子作为模特参加新年和服表演会,这样写暗示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说中和服出现两次。第一次是那个不幸病逝的小姑娘,因为做过心脏手术,胸前缠着绷带,衣裳必须宽松,所以,裹着山茶花图案的和服。第二次是十多年后,律子参加新年和服表演会,要穿着新娘礼服。

这种描写在别的作家笔下也许仅仅就是客观描写,但在情节本来就淡弱的川端康成“掌小说”里,则具有象征、隐喻、映衬意味。

山茶花的鲜艳,隐喻生命力的旺盛;穿山茶花图案和服的小姑娘生命即将凋零,与之形成强烈对照。

新郎新娘甜蜜相依的画面,跟律子的形单影只形成对照。沈从文在《边城》里也有类似的写法:

(宋家堡的新娘只有十五岁,这天正在迎亲)祖父拉船,翠翠却傍花轿站定,去欣赏每一个人的脸色与花轿上的流苏。拢岸后……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邊来。

这类笔法精微,需用心体会,方能感受其中幽渺之味。

外物的热烈,他者生命的旺盛,与“我”的病弱孤单形成对照。偏偏这种对照在作者笔下却是淡淡的、不经意的呈现,而非强势渲染对比,读者看上去,觉得幽幽的、静静的,好似中国画的闲笔。这是外物与人的映照。

另外,川端强调住院时遇到两个女孩,一个已经死去,一个还活着。这两个女孩也形成了对照。死去的小姑娘仿佛随时在提醒和警示律子的命运。这更让人难以忘怀。

再看最后一题:

9.这篇小说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氛围?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氛围的?

川端康成的“掌小说”常常抒发苦涩、忧郁、寂寞的情感,表现了他对爱的渴望和这种渴望不能实现的悲哀。这种情感特色与川端的整个创作倾向是一致的,只是“掌小说”的形式显得便捷轻灵,意蕴更含蓄,构思更精巧。

这篇小说写出了律子对生命的渴望、对命运的抗争,以及艰苦抗争过程中的感伤(如她总是噘着嘴,神色不开朗)。为了传达这种忧伤而又执着的情感,小说有意营造了暖色调的氛围,如“红叶”“火团”等意象,如敲打在车窗玻璃上流动着的一滴滴雨点构成的幻影,这些都在诉说一份哀伤但不放弃的情感。

作者与律子的关系若隐若现,这并非故事的重点,作者不过是借律子的故事表达了对青春生命的关注,对无端被摧毁的美好人事的无限怜惜。

这些幽微细切的情感,这些对美好而不幸的生命的感伤,可能与川端的身世有关,也与日本的传统美学有着复杂而深切的关系。对普通的高中生而言,这个审美挑战虽然很陌生,却是有必要的:不能在答题模式上绕圈子,而应关注心灵能否与文学作品一起律动。

二、针对多文本设置试题,注重检测运用能力

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阅读多文本已是常态。我们如果对某个话题感兴趣,往往会搜寻多位专家的文章,了解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我们阅读重要的文学作品,也常常想看看专业人士是如何评价的,借此矫正或者印证自己的感受与评判。

一则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考测应与阅读现状相匹配,二则试卷中社科类多文本阅读已出现多年,三则教学过程中,援引文学批评文章的观点分析文学作品,并不鲜见,因此,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出现多文本,不仅应该,而且必要。

这次冀、鄂、粤、遼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除了金克木的小说《国文教员》外,还有作者对自己文章的评论,两个相关的文本构成了微型的“多文本阅读”。

文本一《国文教员》塑造了几个民国时期极具个性的教员形象。文本二指出以上作品属于中国传统小说,然后追溯了中国小说的发展传统:中国小说从一开始就出自“非正史”的“稗官”小说,“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然后有了《世说新语》这类记名人轶事的小说,继而有了清末民初的各种小说。

两个文本之后设有四道题,两道客观题针对文本一设置,与往常无异,此处不讨论。还有两道主观题,值得一说。一道是:

8.作者自评“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请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目中传统小说的特点。

本题运用的能力动词是“分析”,要求考生根据文本二来概括中国传统小说的特点。这道考题仅仅针对论述类文本设题,未能将这个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组合命题,似与社科类文本阅读有重复之嫌。如果试题关乎两个文本,就能充分体现多文本阅读的特点。我们可以参看2020年上海春招卷一道类似的试题:

前一篇文章《小说家的情感流溢》的第⑧段提出,小说不要有作者意图的“强势入侵”。你认为《踩星星的孩子》符合这一要求吗?请加以评析。

命题者将这份试卷的社科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前后勾连起来,要求考生以社科类文本提出的文学批评的观点评价文学类文本的审美特点,既没有无谓地增加阅读量,又能从多文本阅读的角度设题,可谓很有意义的探索。当然,这类试题“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因为如果形成固定模式,每份试卷在命题时都要寻找两个相关度很高的文本,不符合阅读的真实状况,有削足适履之嫌。

我们的意见是,如果呈现了多个文本,就要尽量勾连起来设置试题。譬如第9题:

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这道题颇堪玩味,与上面列举的上海卷试题有相通之处。要求考生以社科类文本提供的方法、观点,来评论第一篇文学类文本的特点,对未经训练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第一,我们要概括出社科类文本所持的观点,即,中国传统的“世说”类小说的特点是记人言行,品评人物。

第二,要分析金克木的《国文教员》是否符合上述观点,这篇小说也是简洁记录人物言行,描摹其风神;只是“世说”写的是名流,本文写的是普通人事。

第三,对金克木的小说创作追求进行评价,金克木的这篇小说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小说的继承和创新,继承了“世说”风格,创新了小说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在设置多文本(可以如上面由一个文学类文本加一个论述类文本,也可以是多个文学类文本,甚至可以跨越现代文与文言文的边界,跨越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边界)之后,试题要覆盖多个文本,或比较多个文本主题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或以彼文印证、阐释此文,或以此文观点为据,质疑彼文之手法,等等。

针对多文本阅读设计的试题,不能指向一般意义上的概述、分析,或对单个文本的封闭性的赏析,而是要在多个文本阅读基础上比较鉴赏,更重要的是要求考生在获取某项方法、策略、技能之后,能运用其去解决审美评价中的问题。

三、侧重检测审美能力,也注重考测思维水平

2020年高考山东卷选择的文本是于坚的《建水记(之四)》。

第一、第四题为常规试题,分别检测考生的概括、解释、分析能力,此处不展开讨论。

第二题要求选择“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备选项涉及描写角度、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的表达效果、结构安排、语言特色等四个方面,综合性较强。

第三题最值得思考。内容如下: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这道题用的能力动词是“理解”,实际检测的更偏向“评价”能力,即对文本运用材料的特点进行解释和评判。按照常理,记建水城,重点宜写水城的建设过程、建制规模、城建特点等,但文学类文本的写法并无定规,常因作者之才情和喜好而变化,甚至因作者一时一地之情绪而超出常规之外,而这往往是文学类文本值得咀嚼的地方。所以,欣赏和评判这类作品的结构布局、材料选择和运用的特点,一定要对文学类文本这种“弹性体制”有准确的了解。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笔下看似偏离主旨的材料,究竟是如何与主旨发生联系的?譬如,文章写饮食,代表的就是这一地的风物及历史传统,是居民的日常生活,显示的是城市的烟火气息,所以,写饮食其实并未偏离水城特点。

2020年上海市秋季高考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也有类似的试题:

本文重点写村民就医,而②③两段描绘集市场景,这种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请对此加以赏析。

命题者用的能力动词是“赏析”,指向的构思特点,实际追问的也是某些看似“溢出”主题之外的描写与主题的关系。

学生看到这样的设问,一般能够揣摩出命题者的意思,给出的基本是正面评价。但对于文章为何呈现这种“溢出”主题之外的描写,却限于鉴赏能力,无法准确分析和阐释。大部分学生能回答材料看似与主题不匹配,实际也起到了为主题服务的作用。学生往往很快学会了“写A其实是为了写B”这种答题套路,至于如何起作用,与标题、作品的风格及作者追求的审美特色是什么关系,则很难回答出来。这类试题要求考生有较高的审美品质和思维水准,即对文本的审美特征有细切的理解和精微的感受,对文本的主旨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判断,这对那些在教与学中只会追寻答题模式的师生,是死穴。

让我们重温一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学业质量水平”(思维发展提升的第四层级)的相关表述:在理解语言时,能准确、清楚地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检测除指向审美鉴赏之外,还指向思维发展,要求考生对文本主题、结构、情感等作出有理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叶丽新.“情境”的理解维度与“情境化试题”的设计框架——以语文学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9(5).

[2] 桑哲.中国高考汉语言测试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2).

猜你喜欢
审美运用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