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建民
吴悦石署“写意甲骨”
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艺术家而言,我们所处的那个艺术启蒙时代与今天繁荣正统的艺术教育时代有天壤之别。这种时代错位,使我在探索学习书法的道路上久经风雨,难见彩虹。没有目的性选择,没有可供学习书法的基础条件,闭门造车式地心领神会,封闭的信息严重制约着我的书法学习。尽管那个时期走过许多“弯路”,但同样地也给予了我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澎湃激情。
我初学唐楷,其庄严遒劲、大气磅礴的书风,一度使我浸淫此道,不能自拔。长期临习唐楷,既是提高技法之径,又是制造审美转移的障碍。这种矛盾是我们那个时代多数自学者都能感受到的。时代给予我们的最大奖赏是精神支撑,放弃的人则永远放弃,坚持不懈者方能突出重围奔向灯火阑珊处。
杜建民 陶渊明《桃花源记》 69×200cm 纸本 2009年
1974年,我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从沃土中原踏上红土高原,走进火热的军营。凭着艺术特长,我在部队电影队画黑板报、电影海报,书写标语。随着视野的开阔,我的书法逐步转向对行书、隶书的研习。我徜徉于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海洋之中,没有忘记对绘画的研习,其时练就的绘画造型能力,使我在以后的篆书创作上受益匪浅。
其间我临了大量的汉碑、行书诸帖。虽然其时对书法的理解尚停留在一味追摹上,然而通过临写实践,使我深感到中国书法的博大深邃,虽穷一生所学,尚不及沧海一粟。随着审美眼界之提升,我摆脱掉一味求工整庄严、刻板匠气的唐楷用笔积习,领悟出笔下情趣横生的美妙之感。其间有幸求访名家指点,聆听教诲,使我在困惑中得以茅塞顿开,在疲惫中重新振作。
1986年我转业到地方电视台任美术编辑工作,新的工作环境,使我的创作激情再次高涨,我的审美点聚焦于对篆书的研习与创作上,先后临习过大篆《散氏盘》《毛公鼎》等。当我的书法作品参加“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作品展”时,我很欣慰“十年磨一剑”的回报。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深感地域和时代对自己的制约和局限,必须走出去接受新鲜事物,用“充电”的方式补充完善自己以后的创作。2009年我有幸成为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成员。
杜建民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30×69cm 纸本 2010年
新的学习环境、新的思维方式,使我深刻意识到必须深入一家、力求突破。我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采用自下而上通篇疏理的方式,系统化的对古代篆书作品精临。秦篆、石鼓、金文、甲骨,是我每日必修之课。数月后,我深感笔下气息通畅,神采飞扬,自知这种系统化训练学习与平时业余自修有明显差异。我又选择从民国开始上溯清代诸家篆书,黄宾虹、陆维钊、潘天寿、赵之谦、吴昌硕、邓石如成为我心追手摹的对象。大量临摹先贤圣迹,熟悉了笔性,强化了造型,笔性和造型意识的觉醒,为我定格在以甲骨文创作为主体起到决定性作用。
课题班两年的基础临创训练,是我脱胎换骨、凤凰涅槃期,最终使我尤为喜欢甲骨文原始本真、粗犷峭峻、欹侧多姿之美。黄宾虹篆书结体颀长秀丽,面目清俊,画意盎然,用笔疏朗,字字清萧,于不经意间力透纸背。我立志在甲骨文和黄宾虹的篆书上深下功夫,力求突破。
当代书法创作需要开拓视野,依照自我定位的方向延伸。而对一种不太大众的书体创作更需精心布局,深掘完善,其难度很大,因前无可借鉴之模式,后无可参照之品样,近二十年可比照的成功之道是章草和楚简的兴盛作为佐证。今天的书风创作形式已由书斋自赏型转换为展厅悬挂型,甲骨四堂及潘主兰的创作模式已不适合今天纯粹展厅式的审美需求,对原生态甲骨文的改造和对形式章法的把握至关重要。我深知学别人的技法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笔墨当随时代的论调实践必须打破固有思路,通过学习别人技法转换为自我认知再重新组合才有出路。通过不断探索、否定,我将甲骨文在创作形式上先作章法设计,一改固有的创作形式,使其产生美感。
因甲骨文文字稀少局限了书法创作的自由度,而有选择性的设计模式可以弥补其章法的单一和僵局,后通过反复书写创作以臻完美,再百里挑一,寻求精品,附以长跋书论点缀其间。在章法的探索实践中我悟出写意甲骨的用笔旨在以写传神,力求还原甲骨本质的精神面目,即锲刻之物必然大刀阔斧、畅快淋漓、毫无重复之嫌,与此相对应的创作精神实质是以笔为刀、落墨大方、草意融之。
甲骨文自发现至今,一代代书家都在探索书写甲骨之精神,由简单之临摹转化为纸质之复制,始终没有摆脱其形象之制约,因字形之高古简约,不易跌宕起伏、自由奔放而造成误读之险,故而使甲骨文书法创作一直处于小众化徘徊的尴尬窘境。随着时代变迁,艺术审美取向的变更,由书斋到展厅环境的变迁,由纯粹的书写到放纵自由的写意,从写意甲骨的立意到创作模式的定位,对比十多年来我创作作品的优劣,或许对我默默以求的心灵是一种慰藉。■
杜建民 子孙戎马五言联 纸本 2009年
杜建民 洛阳孔庙五言联 纸本 2009年
杜建民 大观楼长联 240×52cm×2 纸本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