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银鹏,李瑞英
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综合药房,北京 100069
临床中将妊娠12 周前出现妊娠终结的现象称为先兆流产,在女性妊娠早期该症状容易出现,属于妊娠期多发并发症之一[1]。 在关于先兆流产的研究中,有研究[2]显示,导致先兆流产的原因比较多,如免疫功能异常、胚胎染色体异常、黄体功能异常、母体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及全身基础性疾病等,均可能引起先兆流产的发生。 在发生先兆流产后,孕妇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腹痛、阴道出血等,如患者症状较轻,通过一般治疗、休息后症状均能缓解,但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如不及时进行干预,则会引起流产发生,甚至对孕妇生命安全产生影响[3]。 当前,临床中对先兆流产治疗中, 主要通过补充孕激素、 黄体支持等治疗,如地屈孕酮、黄体酮等药物,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 基于此, 该次对2017 年6 月—2019 年6月期间120 例先兆流产患者进行研究, 对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囊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选取120 例先兆流产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 例。 对照组中,患者年龄最小22 岁,最大38岁,平均(29.3±3.7)岁;孕周最短6 周,最长12 周,平均(9.1±0.6)周;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3 h,最长22 h,平均(12.2±2.8)h。 观察组中,患者年龄最小21 岁,最大39 岁,平均(29.8±3.5)岁;孕周最短5 周,最长12 周,平均(9.3±0.5)周;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4 h,最长24 h,平均(12.8±2.6)h。 纳入标准:所有入院患者均处于妊娠早期,妊娠时间不足12 周;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腹痛、腰酸及阴道出血等症状,经B 超、妇科检查,确诊为先兆流产;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脏器系统疾病者、血液系统疾病者、生殖系统肿瘤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者、多胎妊娠者及对该次研究用药过敏者。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初始剂量40 mg 地屈孕酮片(H20130110)口服治疗,间隔8 h 后减少用药剂量至10 mg,2 次/d,连续服药至妊娠12 周。 观察组给予100 mg 黄体酮胶囊(H20040982)口服治疗,2 次/d,连续服药至妊娠12 周。 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合理控制睡眠时间、保持绝对静卧休息,避免劳累。
对两组患者腰痛、 腰酸及阴道出血等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对比;对两组治疗前后雌二醇、睾酮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指标水平进行对比; 对两组保胎成功率进行对比;对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与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腰痛、腰酸及阴道出血等症状缓解时间方面,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s),d]Table 1 Comparison of symptom relief time between two groups[(±s),d]
表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s),d]Table 1 Comparison of symptom relief time between two groups[(±s),d]
组别 腰痛 腰酸 阴道出血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 值P 值3.22±0.97 5.27±1.55 8.684<0.05 3.48±1.28 8.52±2.16 15.549<0.05 3.73±1.16 6.57±2.52 7.930<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雌二醇、睾酮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hormo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hormo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 时间 雌二醇(pg/mL)睾酮(nmol/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mIU/mL)观察组(n=60)对照组(n=6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95.76±20.54(726.17±67.28)*#296.13±19.86(581.05±51.53)*50.95±7.08(77.42±10.67)*#51.06±7.01(68.23±8.55)*2 534.64±113.62(8 661.19±157.63)*#2 536.95±112.88(6 458.27±135.69)*
在保胎方面,观察组中57 例成功,成功率为95.00%(57/60),对照组中50 例成功,成功率为83.33%(50/6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
在用药不良反应方面, 观察组为6.67%, 对照组为1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先兆流产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流产者中,先兆流产占80%以上,属于多见妊娠并发症[4]。 有研究[5]显示,25%左右的先兆流产孕妇均存在黄体功能异常情况, 表现导致孕妇出现先兆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黄体功能异常。妊娠7周内,黄体分泌对妊娠维持有决定作用,此时如孕妇机体分泌的黄体酮水平降低,则极易诱发先兆流产发生;只有黄体酮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范围, 孕妇妊娠才能保持正常,胎儿也才能正常发育[6]。 在引起黄体酮功能异常的因素中,孕妇分泌黄体酮不足是主要原因,所以为提高孕妇保胎成功率,对先兆流产孕妇需积极进行治疗,对孕妇机体黄体酮水平进行改善是关键。
以往临床中对先兆流产孕妇干预时, 主要通过一般治疗、休息等方法进行干预,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保胎的目的。 但对于病情严重者,保胎成功率非常低,且对子宫可能造成损伤,孕妇在出现自然流产后,因子宫内残留妊娠组织无法排除,还需进行清宫处理。 作为早期孕妇体内黄体功能评价的主要指标, 血清黄体酮水平还可作为胎盘发育的评价指标,血清黄体酮水平越高,孕妇妊娠成功率就越高;反之,则可能出现子宫内膜发育迟缓,妊娠异常,甚至流产[7]。 所以,对患者实施黄体酮治疗目前在先兆流产中应用比较多, 地屈孕酮及黄体酮胶囊均为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先兆流产治疗常用药物。 孕酮属于卵巢、胎盘及肾上腺素分泌的类固醇激素、 孕酮的释放能够保证受精卵成功着床,还可使子宫平滑肌兴奋性降低,使子宫平滑肌处于舒缓状态[8]。 地屈孕酮为天然孕激素药物,与内源性孕激素结构类似,可结合孕激素受体,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淋巴细胞有刺激作用,促使子宫功能恢复,使妊娠效果得到维持[9]。 黄体酮属于天然孕酮制剂,对孕妇子宫内膜可产生直接加速子宫内膜增殖, 对因黄体酮功能不足或激素缺乏引起的先兆流产有明显改善作用[10]。黄体酮胶囊也属于天然孕激素药物,通过卵巢黄体分泌,可从形态方面对雌激素继发过的子宫内膜产生影响。 药物进入人体后,可加速子宫内膜从生殖器转化至分泌期,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子宫血氧供给[11]。同时,黄体酮胶囊还可加快糖原沉积、蜕膜生长,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营养,保证了胎儿的健康生长。 从该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腰痛、 腰酸及阴道出血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体酮胶囊在先兆流产孕妇临床症状改善速度方面明显快于地屈孕酮, 证实了黄体酮胶囊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二醇、睾酮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黄体酮胶囊在改善先兆流产孕妇机体激素水平方面效果更理想;在保胎成功率方面,观察组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黄丽清[12]在其研究中显示,对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黄体酮进行治疗,保胎成功率达到94.73%,明显高于地屈孕酮保胎成功率的81.29%, 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在先兆流产治疗中,黄体酮胶囊有更好的保胎效果; 两组在用药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先兆流产治疗中,黄体酮胶囊与地屈孕酮的用药安全性均比较高。
综上所述,在先兆流产治疗中,通过对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显示黄体酮胶囊能够对患者症状尽快缓解,对患者机体激素水平改善明显,保胎成功率较高,且用药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