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霞 熊啸天
(贵州大学 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基于文本相似度同义词挖掘方法,将专业检索设定为“SU=(民族团结教育+民族进步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精准把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动态,将“CSSCI”与“中文核心”数据库作为文献检索来源,剔除重复文献、论坛报道、相关通知和征稿启事等,从1992年1月1日至2020年12 月15日,共得到有效样本文献331篇。
使用CiteSpace5.6R5软件,设定文献数据的起始年限为1992—2020,年限分割为1,在每个时间分割段中提取50个被引频次最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展现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相关知识单元之间的网络、结构、互动和衍生关系。
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能反映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热点的时间路径,展现关键词出现年份在时间轴上的演变过程,可用以判断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热点整体发展趋势和受关注度。从图1可知,在研究区间内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图1: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
1. 系统部署阶段(1992—2006 年)
这一阶段发表的文献数量为38篇,总体占比11.5%。1992年1月首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民族团结工作的重大成果,提出切实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保障少数民族同胞的基本权利的要求。从图1可知,这一时期文献的关键词为“民族团结”与“中小学”,与当时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目标任务相契合。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提供了政策依据,对学界将目光投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研究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如有学者从汉藏学生的“结对子”活动中探寻民族团结的友谊之花[5],余海波在《教会孩子尊重多元文化》中鼓励儿童自小接触并适应多元文化[6],还有学者认为在中小学历史课程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7]。
2. 深入推进阶段(2007—2014 年)
2007 年“民族团结教育”“国家民委”等大量新关键词出现,反映出当时的民族政策特点以及国家民委的特殊职能。从政策上看,2007—2014 年期间,国务院、教育部办公厅和国家民委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教学的意见》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明确要求在民族院校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将民族团结课程列入地方教学的专项教育中,确立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促使学者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层次领域思考,如张爱琴的《民族团结教育与乡土教材开发》,黄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民族团结教育“三进”的思考》,这些对教学活动、课程设计的研究,记录、总结并积累了一定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经验。
12. 6σ管理模式是系统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主要包括一个流程改进模式,即DMAIC模式,其中M表示________
3. 快速发展阶段(2015—2020 年)
2015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作为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形成的前沿阵地,必须将国家观和民族观作为高校民族团结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由于受政策的影响,近五年来,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文献数量快速增多,共161篇,占比48.6%,显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其中,有53篇是以大学生和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为研究对象,再次表现出相关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如论文《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 《新时代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循证思考》和《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 等均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为研究对象。
按照质性研究、实证研究和混合研究的方法分类,采用Excel图表工具对样本文献的具体类型进行归类统计(见表1),发现样本文献使用质性与思辨方法文献、量化与实证方法文献之比为240:81。在质性研究方法类别中,概念性研究多从学理的层面出发,路径实践研究以地方性为主,感悟性研究颇多,成果的信度和效度有待进一步确证。在实证研究方法类别中,个案研究偏向于以学校为单位,文本分析研究倾向于对政策的解读,调查分析以调查问卷为主要调查方式,经验性总结较多,理论性归纳较少;另外,混合研究成果总量较少,仅占总数的3%。有效文献大多从政治学、民族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如《从文化认同与涵化视角看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深化》中,常永才以民族学的族际互动关系理论和文化认同理论为基础,强调涵化心理学成果以此来促进民族团结与整合[8]。在《民族团结教育逻辑论纲》一文中,韦兰明以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心理学派的文化模式论为理论基调,论述民族团结教育的认知逻辑、过程逻辑和实践逻辑[9]。
表1: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方法统计表
研究者之间交流合作的程度是民族团结教育研究成果和学术共享情况的直接反映,根据研究作者知识图谱(见图2) 可知,目前我国从事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学者主要有严庆、青觉、焦敏、刘刚、邵晓霞、徐柏才等。严庆的研究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多涉及传播学、心理学领域,如《大众传播视角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艺路径探析》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共情”视角》等等。青觉偏好于从学理层面分析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轨迹和形成机理。焦敏主要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选择。刘刚则从公民和社区文化视角切入民族团结教育研究。邵晓霞利用教育学经验,探讨民族团结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相适应情况,如《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 《论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学理论及其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启示》。徐柏才的研究多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分析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性质,进而提出优化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方案,如《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等。
图2:研究作者图谱
从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图3) 可知,目前,中央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5所高校在该研究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中,中央民族大学为署名单位的文献共31篇,占比9.4%。其他文献多来自民族类高等院校,以及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系所。
图3:研究机构图谱
从学者和研究机构的数据来看,我国民族团结教育领域的合作网络密度比较稀疏,节点连线不多,反映出校际合作网络松散,规模性研究群体尚未出现,在民族团结教育研究领域尚未形成高凝聚力的学术群体,今后需尽快搭建学术交流和成果共享平台,加强跨地区、跨学校、跨单位的学术交流合作。
图4: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
关键词共现频次的多少与图谱中所代表的节点呈正相关,圆圈越大,关键词频数也就越大,而节点之间的连线能直观展现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不同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借助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图4) 可知,“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权利主体”等节点较大,说明在样本文献中出现的频次较多,是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同时提取频次最高的10个关键词,按照频次的多少依次排序(见表2),可发现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在连接点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频次最高,与图2所示内容一致。这些热点关键词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对特殊主体研究,主要包括大学生、民族院校、民族地区、中小学等;二是对研究偏好的划分,主要有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权利主体等。
表2 关键词共现频次、中心性和相关时间分布表
关键词聚类是基于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以共线强度作为研究的计量单位,对于给定的关键词分类聚合的研究方法。从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图5) 可知,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内容集中在“高等院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基础教育”等五个方面,顺序从#0到#4,数值越小,聚类包含的关键词也就越多。成像后的聚类模块值(Q) 为0.6427,一般Q值大于0.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聚类平均轮廓值(S) 为0.6374,一般S值大于0.5说明聚类可信度合理;网络密度值(Density) 为0.0635,表示得出的聚类结构较为松散,反映出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内容涉及面较广,但深度不够。通过二次整合,文献质性分析可将文献的主题归纳为以下四个部分。
图5: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1.关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
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校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等对大学生群体的历史观、民族观具有重要影响,对大学生能否树立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实践的人生观、职业观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讨论其理论意义和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在理论意义方面,多数学者从国家、民族的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层面阐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极少有对被教育者个体意义研究。如王建华等认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助于维护边疆稳定、巩固国防实力和维护国家统一[10]。王丽霞认为学校因其承载民族团结教育的功能,创新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实现国家政局稳定和“中国梦”,避免陷入民族中心主义和“极端分化”[11]。周燕等认为全面开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宏观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进国家认同,中观上有利于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问题,微观上能提升个人民族团结意识和正确认识民族问题的素质[12]。在实践路径方面,学者们较能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新方法,提出课程教学之外增加社会实践的建议。如蒙运芳认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创新[13];张立辉以西南民族大学为实践主体,提出了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相结合的路径[14];王华敏认为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实效性,需要从领导机制、课堂教学、学生活动和相应个体发展这四个方面展开[15];蔡诗敏提出采用“课堂+讲座+课外活动”、不同民族学生协同合作、线上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融入思政课践行活动[16];青觉认为新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如:论坛、聊天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17]。
2. 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背景研究
民族团结问题是一个“时谈时新,时谈时需”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贯穿到高等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既有理论知识,也有案例活动等;师资从非专业、兼职为主发展为专兼职共同发展等。但是体制机制不健全、载体方式不适应等薄弱环节仍然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对时代背景的深刻洞悉成为民族团结教育路径方法内容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性研究越来越多。如严庆认为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四个转变,即领导重心由中央下放到地方;教育学生的方式从被迫输入转移到自觉实践;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情谊与利益并重;教育模式从两元向多元发展[18]。还有学者认为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功能体现在“文化”“德化”和“教化”三个方面[19]。
3.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价值追求。基于“五个认同”,陈智将增强国民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作为首要路径[20]。王鉴从心理认知、情感和意识能动性的视角出发,在“话语”和“自觉”两者互动的过程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认为认知可以内化为情感,从而外化成自觉行为[21]。张学敏则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政策的演绎历程,提出普及民族共同语,搭建民族交流平台,实现民族教育自治化等措施[22]。蒋文静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23],学前教育阶段启蒙爱国主义意识,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共同体认同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强调实践与意识并重,知行合一。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学者从心理认知的探索发展到物理实践的融合,在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的,同时,也在共塑新时代的“石榴籽”精神。
4. 基础教育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2008 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和国家民委颁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小学至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一直没有间断。青觉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层面、自我与他者关系层面和传统与现代关系层面三个理论维度论述新时代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24];严庆从问卷分析入手,发现当前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存在施教、教材落后等问题[25];彭寿清研究武陵山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后,指出重建其组织生态、文化生态、教育生态对于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具有实效性[26];卢贵子分析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后,认为在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中贯彻落实民族团结意识有助于形塑中小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促进中小学生正确认识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27]。总体上看,关于基础教育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成果较多,研究方法体现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互补,研究结论形成了共识。
通过对样本文献的分析,结合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需要,发现近30年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文献呈现出总体数量很少、研究偏好多受政策文本直接影响,研究背景以新时代为多,研究起点以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研究理论多依赖政治学、教育学学科理论,研究主体多在高等院校与民族学直接相关的学科群体中,研究对象中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占较大比例,研究的热点集中在“高等院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基础教育”等五个方面。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国民族团结教育也应当进一步深化研究,以便提供更多更新的理论成果,推动和指导实践发展。根据当前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趋势,提出如下四个前沿性问题。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传统场域过渡到新型场域,相关主体、客体和研究方式都在变化[28],思想多样、多变的特征也更加明显,这在互联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2020年中国的网民规模已到达9.04亿[29],信息化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已经成为时代命题。因此,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要积极回应“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号召,扭转在民族地区面对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主动适应信息变革,探索互联网为媒介的民族团结教育新模式,把网络空间拓展为有价值的民族团结教育空间,形成全民化、信息化的民族团结教育系统。
“民族的居住形式决定着民族的交往频率”[30]。我国人口“大杂居”“民汉散居”是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基本情况,民族地区的节日文化、双语教学等教育实践对推动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对新型民族杂散居社区的建立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这不仅加快了人口流动,更加速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因此,加大对民族地区因城镇化产生的杂散居社区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研究,将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新课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为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路径。我国民族地区已经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推进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实践要求。因此,要把提升民族团结教育的政治性、针对性、时代性与民族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并与“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实践状况相适应,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教育的载体多种多样,就学校教育而言,教材是最核心的、最基本的。受到研究视角的限制,学者们还未对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开展系统性研究,忽略民族团结教育教材与历史、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民族知识的相关性研究,使得民族团结教育的整体面貌落后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现有理论和实践。因此,拓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载体研究,使之反映新时代面貌、融入新时代内容、适应新时代要求,与师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将会对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