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空间和智慧:海马宫村茶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2021-04-21 14:31杨昌儒李少鹏
贵州民族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制茶海马汉族

杨昌儒 李少鹏 杨 凯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当人与人产生关系时,物质作为一种链接,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而本文研究的茶,便成为人们文化意义之网上的象征符号,在“世俗空间”和“文化空间”里相互转换,这种被人赋予的时空感,并非是茶生长的本意,但是当其打上了人的烙印,茶不但在不同时间里影响人的行为,也以社会交往和礼仪等形式对人形成制约,在维系社会关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一、茶的时空:物的“文化空间”表达

对于物的使用、认知乃至于研究,诠释物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表达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来体现物的时空概念,分析物作为人与人关系的链接,发现物作为人链接社会的结构关系是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传统。早期的人类学家行走于“他者”世界,用民族志书写这些社会里的物(动植物和人),然后提炼成一整套的文化,用以揭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结构关系。于此,笔者通过对海马宫村茶文化的人类学考察,借助相关人类学理论,探寻人是如何通过物来影响和塑造自身社会的文化现象。

通过梳理,人类学的早期研究便已遵循着“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思想,摩尔根以物的发明和发现为标准把早期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3个阶段,其中蒙昧阶段,以水果、坚果、鱼类等作为食物,使用火、弓箭为标志;野蛮阶段以制陶兴,但初期东、西大陆有所不同,东大陆以驯养家畜为象征,西大陆是以灌溉培植食用植物和用石头及阳光晒干的砖为标志;到铁的使用和人类拼音文字的发明及文献记录,人类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1]。这些物质的客观存在和划分社会进化的重要依据,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象征。拉策尔特别重视物质文化,提出标记文化特质的方法,描绘人类及其文化的地面分布图。弗罗贝纽斯和弗·格累布奈尔也通过文化间相同元素量的标准收集比较发现了“文化圈”,根据元素的标记和重叠,推算各文化层的时间顺序和文化转移路径[2]。后来,施密特提出了“连续的标准”和“亲缘关系程度的标准”进一步发展了弗·格累布奈尔的标准。在讨论物背后的结构上,杜尔干强调“集体表象”或“集体意识”,并解读了我们应该怎样认知社会现象,他说:“一切社会过程的最初起源都必须从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去寻找,要解释社会现象,先找到事物产生的原因,然后研究事物的功能。”[3]杜氏的学生莫斯则是通过对北美西北部印第安人“波特拉赤”和太平洋美拉西亚人库拉圈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古老的交易方式,反映了人们对于物的赠与-收受-回报的三重义务和根植于人心中的互惠平等原则,维系着人类集团和个人之间的关系[4]。同样,首次用功能主义描绘了“库拉”交易的马林诺夫斯基,在其研究中表明库拉圈不仅是一种交易体系,也是一种社会-经济构建体系的形成过程,人们通过物与物的交换,注重的关键不在于经济效益,而是物的展现获取社会名望,从而在此过程中建立社会关系。不可忽略的是马林诺夫斯基和莫斯都强调社会现象的整体性,但是其对整体性的评价是一个相对封闭体里的整体,而不是现在研究意义上开放的整体,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其研究中也强调整体,他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整体的结构上,认为各部分具有功能,形成了真正意义的结构-功能理论。历史学派博厄斯在研究物的时候,也认为部分研究的目的要服务于整体。对整体和部分的认识,在其学生R.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5]中得到体现,同样,对于文化区域的研究,克罗伯掌握了他的老师博厄斯利用物质文化标准的人类学分类方法。在把文化区域上升为一种研究范式时,威斯勒提出了“文化丛”“文化型”“文化带”等多种文化结构层次,给我们带来研究从物到文化的方向路径。而在现实物的研究上,结构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给我们呈现了非想象概念的真实物研究,他将原始民族对于动植物的分类与图腾制度联系起来,列举了土著民族对动植物和自然现象分类的例子,说明图腾的分类同罗马、希腊的植物分类象征系统更相似,并把图腾定义为自然的名称系统,图腾制度则成为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为了使他的观念解释更加的合理,他利用符号是形象和概念之间的中介物的研究思路,寻找现象背后的深层结构以解释现象,研究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在他的《图腾制度》中指出“所谓图腾制度只是依据动物和植物的名称所构成的特殊命名系统的一种特殊表达,它所具有的唯一特性,就是通过其他方式所阐明的相关和对立。”[6]新进化论者怀特认为文化是延续生命过程的手段[7],但他把全部文化同各种象征等同起来,则过于绝对。笔者认为人类对于一些文化的创造首先不是考虑给予其象征的意义,比如饲养牛,人们是为了食用,而非就是为了祭祀和娱乐。在观照现实生存实际的应用中,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强调了几个重要概念,包括文化核心、文化类型、社会文化整合力等,其中文化类型的概念是基于共时的、功能的、生态的因素以及为一个特定的历时的或发展水平所代表的文化特征。把文化核心解释为组成文化类型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为文化生态适应的规律所决定,体现了社会文化整合力的相似水平。日本石川容吉等在评论斯图尔德文化领域的概念时说:“斯氏否认了自威斯勒以来仅仅根据文化要素重合来确定文化区的方向,那种方法缺乏结构和发展的观点,只能标准文化要素的地理分布界限,无法决定最重要的文化要素而且所说的文化类型不过是指分布中心的类似。”[8]

笔者以为,人类学视域下的“文化空间”实质上是“物质文化的符号象征”和“社会关系结构的载体”,包含了社会的一套行为标准和物流动过程中的“时空概念”,在关注物符号象征意义的同时,也把重点放在了人类行为机制与逻辑组合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上以及物所呈现的明显时间性和空间性、人为性和特殊性。它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相似,布迪厄这样说:“我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和形构。”[9]我们理解场域,不能把它等同于一般的领域,它是有生机,有潜力和立体的存在,同时,场域是人们按照特定的逻辑要求共同建设的。在文化人类学世界,笔者认为关于“文化空间”的研究应该呈现为一个三维的模式向度,三个坐标分别是地理、时间和社会,形成物在“文化空间”的三维流动。与苏贾在其著作《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10]中“第三空间”隐含的空间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不谋而和。威斯勒在其研究中,从文化区域概念向年代-区域概念转变给了我们研究文化既要考虑时间,也要考虑空间因素,从而得出文化是时与空交叉的思考。“文化空间”研究除了地理空间影响,不应该忽略时间上的关注,前文之所以用历时的方法梳理,就是在大量的空间研究中观照时间的维度,在现实空间里,海马宫村茶的流动经历着时与空的流动。“文化空间”也不仅只关注地理和时间,同样应关注社会关系结构,而且社会空间应该是三个维度中最有意义的,在共同组成“文化空间”里打上人的烙印最深,正如布迪厄强调社会性和人为性的“场域”一样。人类赋予物特定的社会意义,将物建构成一个物质文化的象征符号和社会规则,在一个特定空间里形成一套惯习存在,又反作用于人,成为人之于物的“地方性空间”与流动时空中人类文化有意义的勾连。

二、源与发展:海马宫茶的生存实际

茶作为与海马宫村人共生共存的“礼物”,近年来,得到很好的发展,2018年参加了匈牙利手工艺产品博览会和巴黎世界博览会。可以说,茶已成为了当地汉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符号。如今制茶技术受现代化的影响,制茶的部分工具和手法被大机器生产代替,但是,关于海马宫茶的故事传说,传统技艺和生产程序以及茶在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和意识依然留在当地汉族的族群记忆里。

(一) 茶的生存空间:海马宫村聚落下的汉族

海马宫村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金海湖新区竹园彝族苗族乡。从与周边的交界来看,其东与大方县东关乡七家田村相邻,南与乡内尖山村、沙坝村,西与歹鸡村、北与革新村相接壤。从全村分布小组来看,共11个村民组,2018年统计人数为981户3763人。主要民族有汉族、彝族、苗族等。总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3242亩。三面环山,海拔1480 米左右,月均相对湿度8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雨热同期,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和小黄泥等,呈微酸性,适宜茶树生长,海马宫茶较为出名。

海马宫村的汉族大多是由明清时迁入,最早进入海马宫村的是韩氏和林氏、接着是尹家、小湾子李家、简家、最后是丁家,如今有赵家和陈家。就其族源和民族的共同体意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经历多次迁徙后,各家族和村落里的彝族、苗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互动涵化,呈现出汉族和彝族、苗族许多共同的文化特质(特别是茶)、文化习俗以及文化记忆里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 茶的生命历程:海马宫茶的源流、分类、制作和发展

1. 历史时空中的茶

海马宫茶的历史,通过笔者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查询,证实海马宫茶现实考古资料未出土,但据当地村委和茶专家介绍,排查出海马宫村有上百株古茶树,同时,毕节市2013年对全市古茶树普查发现,500年以上的有2500余株,其中包括海马宫村[11]。海马宫茶的悠久,其也与奢香夫人[12]在朱元璋时代赴京时间基本一致。传说奢香夫人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赴京师面见朱元璋,以海马宫茶进贡太祖,朱元璋饮后甚喜,大加赞赏,后名为“海马宫贡茶”。奢香夫人回贵州后,发展农业和促成贸易,其中包括茶-盐贸易[13]。清乾隆年间,海马宫村简氏官员回乡时为茶叶加工带来了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名曰:“竹叶青”,送至大定府,深得官方喜爱,而后,纳为朝廷贡品。1925 年的《大定县志》记载“茶叶之佳以海马宫为最,果瓦次之,初泡时其味尚涩,迨泡经两三次其味转香,故远近争购啧啧不置。”[14]据老人(DYJ,83 岁,汉族,海马宫村原村支书) 回忆,在这一带发生的将军山之役,海马宫村也有老百姓参加,帮助红军运送物资,煮茶送饭,救治伤员,最后战役取得了胜利。如今将军山战役纪念碑依然见证着曾经发生的一切。1992年出版的《中国茶经》收录了“海马宫贡茶”,赞誉海马宫茶为“一饮生津破闷,再饮情思朗爽,三饮得道通灵,使君融入和、静、清、园之境地……”[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茶叶》将海马宫茶刊录进“各地名茶集锦”之中,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申东和王彤两位学者对海马宫茶现代制茶工艺及茶树品种适制性进行研究,申翠岗也在2007乌蒙论坛上提出了毕节茶叶发展思路,2017年贵州茶叶科技年会聂宗顺提出了“海马宫茶可以说是我们毕节民族团结和谐的象征之一”的论言,作家史小溪等对海马宫村也着墨甚多,赋予了海马宫茶美好未来的描述。

2. 现实世界里的茶

海马宫村所产的茶主要为黄茶,按茶叶的种类来分,海马宫茶属于木兰纲芸香目茶科山茶属山茶族小乔木。以叶子的老嫩和嫩芽的大小为标准,黄茶又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海马宫茶属于黄大茶,中国黄茶中的名茶其中就包括海马宫茶。海马宫种茶的历史悠久,从前文可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茶叶种植的一般方法是,先把茶籽培育成茶苗,这一阶段要用较之于茶树正常生长的营养土(农家肥最亦),保证茶籽育苗成功,待到茶苗20-40厘米,就可以移栽到茶树种植的位置,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茶籽种在修整好的土地里,海马宫村天然的气候环境也可以长出茶苗。海马宫村种植茶树有一个较大的特点,茶农会将茶树种植在土坎的边缘,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村子“人多地少”,以此可少占耕地,二是防止土坎垮塌,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三是防山火,形成了天然的隔离带。茶树种植后4-5年可以采摘,现如今,海马宫茶的种植面积达到7500亩,在保护古茶树的同时,也在更新衰老期的树种。海马宫茶采摘基本靠人工,因为其具有茸毛多,持嫩性强,所以,采摘具有充足的时间。据介绍采摘的标准为:一级“一芽一叶”初展,二级“一芽二叶”,三级“一芽三叶”。海马宫茶之所以优质的一个原因是采摘的重要环节,老人(DYN,79 岁,汉族,原海马宫小学教师) 说“茶叶应该勾采和弹采,不能拉采、掐采、捋采。”海马宫村20 世纪90年代以前的制茶工艺是:“杀青-团渥-二炒初揉-摊凉-三炒复揉-烘干”,大概要花52.5个小时,20世纪90年代以后,改变了工艺,其主要程序是把过去的第四道工序“摊凉”改成了“闷黄”,花费的时间为26个小时,时间缩短了一半,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经实验茶树品种“福鼎”通过加工之后,品质呈现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黄青,有毫,香气清鲜,汤色黄亮,滋味鲜纯。目前,传统的制茶技艺也还保留着,但更多的被茶旅公司的大机器,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所代替。值得关注的是,现在海马宫村茶以机器生产为主,传统制茶为辅,传统的制茶技艺还保留在族群记忆里,表1为海马宫村汉族传统制茶常用的工具,表2为海马宫村汉族传统制茶工艺程序。

表1:海马宫村汉族传统制茶常用的工具(单位:厘米)

表2:海马宫村汉族传统制茶工艺程序

到现在到今天,海马宫茶的制茶工具、制作工艺已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在此过程中,机器工具已取代传统的大部分工具和工艺,这也是海马宫村汉族适应社会发展的变迁过程。茶和海马宫村汉族生计息息相关,不管是在其生产生活,历史传说,生产过程,还是人际交往等都离不开茶的历史空间和地理空间,同时也流动于当地汉族、彝族和苗族中,它以象征的意义,对各民族彼此的关系和社会结构进行浸润,成为当地社会文化之网上的符号,贯穿于他们社会空间的始终。

三、“小物质”和“大智慧”:茶的文化空间和人的生存秩序

人类实践过程中,“小物质”也能体现“大智慧”,并且人们把这个“小物质”如庖丁解牛般剖解成“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的功能,我们对于茶的世俗存在和茶在文化空间里的符号意义及人生存流动中价值的研究,是否可以理解为在追问人赋予茶意义后的再实践过程的再研究,而不是日常生活的随意行为,并由此对茶的书写,展示茶表达价值的特殊性和人生存意义的必要性。

(一) 世俗场域内的茶

在海马宫村汉族社会里,茶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无论是在世俗场域还是历史传说中,其所彰显的作用和所拥有的价值以及茶的话语都存在不同的差异性。特别是在当地汉族的日常生活中,茶是必不可少的产品,其甚至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地位,而其主要表现在“礼”的问题和财富象征上,广义的礼可以表示礼物、礼仪等,懂礼体现一个家庭的家风,在海马宫村,礼物的交换很大一部分体现在“茶”上,形成了“送茶-收茶-敬茶-再送茶”的礼物圈和文化圈,成了一种汉族特有的“茶”文化模式。

关于敬茶,笔者在实地调研中,一位李姓(LDQ,76 岁,汉族,海马宫村村民) 老人说:

我们家敬茶分两种:第一种是在自己家人之间,一般是按长幼秩序,小辈要给长辈倒茶、端茶和收拾茶具,倒茶遵循一个原则:“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所以,倒茶只倒到茶杯的一半上面一点点,端茶要先给最年长或德高望重的人,然后依次呈上,因为有的时候不知道顺序,年轻人在端茶之前还要向知道长幼的人询问。收拾茶具和清洁茶杯等,也是由小辈完成。另外一种情况是家里有客时,在海马宫村汉族人家,客人来了之后,喝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也是对客人尊敬的体现,如果客人来了,要拿出最好的茶叶,用家里好的茶具招待,这时,一般由家里的女性来完成这一程序。

从上述访谈内容可知,海马宫村汉族的“礼”,不但包括礼物,而且也包括礼仪(礼节),无论是在家庭内部,还是在族际之间,茶成为了链接个体与个体,家庭与家庭,民族与民族的物质实体,在各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茶礼”成为了当地汉族生存之网的粘合剂,通过饮茶这一过程内的聊天,互相交换信息,分享信息,诉说情感,饮茶的过程联结起海马宫村汉族特殊的关系网络。人们利用茶的智慧得到体现,从而使茶就具有了“工具性”。

当然,茶的“工具性”不仅体现在“送茶-收茶- 敬茶-再送茶”的礼物互赠过程,在海马宫村,拥有财富关乎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地位,而海马宫财富的其中一个载体就是茶叶,实地调研中,有的家庭就以拥有多少面积的茶叶,年收多少斤茶叶,甚至以请了多少人员来摘茶为荣,交谈时能够明显感觉到其满足感和自豪感。汉族人群中礼物流动的过程很讲究,送茶时,送贵重的人和请人办事要茶中的优品,“一芽一叶”初展加工成功的为上品,送一般的人和办公用茶是略次的“一芽二叶”,如果不是特别的重要,送的是“一芽三叶”,甚至不送。当然,笔者所列标准为普遍情况,具体的还要视家庭单位拥有财富而定。从送茶的不同情况来考察,人们赋予茶财富的象征时,茶也体现了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使用价值在人类社会的流动中十分重要,这样传统的制茶意义便与当地社会的经济交易连在一起,从经济的层面上讲,“制茶-送茶-售茶”成了汉族人群构建族群社会和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载体。首先,就制茶而言,是当地汉族获取财富的生计,在社会转型发展中,茶依然展现着从其“礼物交换获取利益”直接转变为售卖获取利益,其在社会里财富的象征意义依然重要,同时,笔者发现,传统的制茶也存在着男女结构的分层,在制茶的过程中,种茶和采茶主要是由女性来完成,制茶和售茶(出售数量较大的) 由男性来完成。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制茶的效益和收入已很难满足家庭的支出,一段时间以来,男性外出务工赚取家庭的额外支出,制茶逐渐成为女性的活动,女性创造的价值也在不断的增多,财富也一定程度的向女性身上转移,女性的地位也随之提高。韦伯提出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以财富、权力、地位这三个维度对社会结构进行划分,他认为财富实质上是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会, 这种生活机会是人们在市场上以其经济收入和财富来交换商品和劳务的能力[16]。因此, 具有较多财富和经济能力的人在市场上具有较大优势, 也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所以,海马宫村的财富以茶为一定的载体,在送茶的秩序规则合理存在和制茶的时空转移过程中女性、老人地位提高表明,“送茶-收茶-敬茶-再送茶”的礼物互赠过程就承认了这一程序的合法性,以及在完成互赠的过程里承认了彼此的财富地位,而时空转移中的制茶主体的变化,则体现了韦伯社会分层以财富、权力、地位这三个维度的合理性。

(二) 民族话语中的茶

福柯对于话语的研究,可看成是语言与言语结合而成的丰富而复杂的社会形态,指与社会权力(关系) 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在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17]。因其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呈现,所以话语具有社会性。在海马宫村的叙事历程里,因其为黔西北腹地(原大方县辖区),从秦汉到元朝土官制度形成以前,中央王朝对这一地区的统治主要是羁縻制度,这是一种较为宽松的政策[18]。所以在这段历史里这一区域内的行政和经济贸易的话语更多的是世居民族在讲。元朝二十年(1283)七月,改顺元路宣抚司为顺元路宣慰司,是月,置亦溪不薛宣慰司及三路土官,派兵驻守。洪武四年(1371),置贵州卫,该顺元宣抚司为贵州宣抚司,洪武六年八月,升贵州宣抚司为宣慰司[19]。大方县海马宫村为与中央王朝的联系更加紧密。洪武十四年(1381),奢香摄政,任贵州宣慰使,修路设驿,打通西南与中原的交通,茶的流向亦随道路流动,据此历史事实,这时茶叶的话语权主要在世居民族彝族精英集团。乾隆年间,海马宫村所出简氏官员时,茶的话语中心逐渐转移到汉族的话语体系中来,简氏族谱记录时间与历史相符,乾隆时到现在280多年,李氏较简氏早入海马宫村,历13代,时间基本一致。到1949年,海马宫茶逐渐进入了新中国的话语体系。时下,海马宫茶的种植和加工主要分布在当地汉族人口较多的几大姓间,分别是李姓、丁姓和简姓等。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汉族建起了茶叶基地,做起了茶产业,海马宫茶的主要话语在汉族中得到叙述,同时,海马宫茶品名也在被重视,其中有“彝家女”“海马宫贡茶”等品牌,在宣传上,借用苗族女孩的形象,海马宫茶在彝族和苗族中得到一定的展现。其话语的叙事历程凸显了两个社会话语结构,一个是中央政权与地方精英团体之间的权利博弈,中央政权趋弱时,地方精英集团趋强,中央集权示强时,地方精英集团示微。第二是民族间的社会话语结构,就体现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对于茶的话语,主要的是汉族与彝族、汉族与苗族、彝族与苗族之间的权利互动,但一直到现在,各民族之间的话语平等,各族对于茶的表达呈现共同话语的共同发声。

(三) 生存流动里的茶

马林诺夫斯基把“库拉”交易描绘成社会-经济构建体系的形成过程,认为人们通过物与物的交换,建构起了社会结构关系。海马宫茶与当地群体社会的经济生活紧密联系,从这一层面来讲,茶的流动成了当地汉族生存,获取经济利益和构建族群关系的重要载体,茶在当地财富性的象征也证明了这一点。就制茶的原材料而言,茶叶本身是当地拥有的,这是原材料导向型产业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马宫茶的发展不仅仅是留在海马宫村的行政范围之内,附近的村镇也种植茶树,出产初级的茶叶,海马宫汉族的原材料开始从自给自足到向外采购,采购市场在不断拓展,同样,制茶的工具也是购于邻乡的市场(东关乡),比如,炒茶用的大铁锅,镰刀等。在茶叶的出售过程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较大宗的茶叶成品交易,客户是外地的商人、慕名而来的客人及政府单位,供货方式又分为固定和不固定两种,固定方式是政府单位和商贩;另一种出售方式是小额的买卖,通过女性和老人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其他乡镇的人们购买回家,值得注意的是,大方县和毕节市的人也会专程到东关乡的市场购买。

茶农把茶叶卖出后,他们会购买自己的生活必须品,诸如盐、铁还有补充人体所需元素的果蔬,形成了外围市场的一个中等交易圈,这个圈也是最传统和稳定的交易圈。同样,在村内,也形成一个隐形的交换圈,主要还是以物易物,类似于“借贷”但又不是借贷,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有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因为各民族和各家族之间可以用茶叶来换取需要的东西,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交换,这是最小的交“易”圈。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便利,人们购买车辆,他们的市场贸易圈逐渐扩大,茶叶逐渐走出大山,走向省内外,大的交易圈也在形成,它不但是一种交易体系,也是一种社会-经济体系,形成了以海马宫村为中心的“小-中-大”的三级交易圈,同时也成为海马宫茶文化为辐射的文化区和特有场域。

结语

“凡是人造物,其背后都可能隐含有一种文化的意义。”[20]这种隐喻的文化意义,实际上就是人们作用于物后的人的烙印,简而言之就是人于物的行为和思考。不与人发生接触的物,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失去了它应该拥有的在人类世界彰显的“权利”,成为了简单纯粹的存在,当然,“存在即合理。”是人类建构出来的,它是否在为自然存在辩解笔者不得而知。而人一旦在物上留下印记,物的存在以及它被赋予的价值和象征意义的再表达,与物自然存在的简单表达比较,显得更加复杂、抽象和符号化,人类赋予给物的“人性”和更加强大的力量,目的是以此来规范人类自身的社会,这就是人的智慧,不是直接的用A 物来影响B物,而是善于用A物通过B物来影响C物,所以,行文从海马宫村汉族茶的“礼物圈”和财富象征的事实书写到“送茶-收茶-敬茶-再送茶”文化模式的构建,从对海马宫村汉族茶话语历程的梳理到茶作为权利博弈的角色扮演,从海马宫村汉族茶时空里的贸易情况到“交易圈”的考察,书写了茶“文化空间”里的海马宫村汉族社会的多重逻辑,文化结构和符号意义,深刻展现了人们把这个“小物质”如庖丁解牛般剖解成“麻雀虽小”功能俱全的“大智慧”。

猜你喜欢
制茶海马汉族
海马
举办镇巴手工制茶比赛刍议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基于ADAMS的制茶三自由度振动筛设计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谈谈茶树引种与适制茶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
萌萌哒之长满痘痘的豆丁海马
最佳操控奖 海马3运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