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04-21 14:37达海莎
红豆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从专业认证“OBE”理念出发,通过《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结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的培养目标,对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特审美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使得学生将其应用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关键词】“OBE”;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教学改革

一、从“OBE”理念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

艺术教育被认为是促进社会动力的教育,成果导向教育是基于学习产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下,“OBE”理念更是我们教师研究课程教学的关键,它要求学校和教师在进行一门课程教学前首先要思考我们预期让学生取得哪些学习成果;我们要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的原因;我们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以及我们评价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的标准和方式。课程目标如何设定,依据于什么。

结合国家制定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手工课程学习必须要达到以下几点才能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1、教育情怀,教师必须要维护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儿童观。2、保教知识,首先要求培养的学生要具有一定的科学、人文和艺术素养。其次要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教学的基础知识、一般策略和基本方法,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与整合。3、学会育人。要求培养学生理解环境育人的价值,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契机和陇原本土文化资源的价值,调动家庭、社区科学育儿的积极性,形成全面育人的良好局面。4、学会反思。要求学生主动收集、整理和分析保教实践中的相关信息,掌握不断改进保教工作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通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必须通过一个阶段学习以后要达到最大素质能力。那么就需要教师和学校配合和照顾多元弹性的学生个性化、独特化的实际学习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这个学习过程来完成自我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然后再将其成果反馈,进一步改进完善原来的课程设计以及课程教学过程。

二、“OBE”理念下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培养目标

“OBE”理念要求培养学生最大的素质能力,多元弹性的学生个性化、独特化的实际学习需求。具体如何达成呢,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是一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完成了美术技能Ⅰ、Ⅱ、Ⅲ、Ⅳ系列课程之后的综合动手操作课程,它是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造型基础、色彩基础、色彩构成、图案造型、装饰画造型、儿童故事创编等所有的美术技能都融为一体,并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突出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特色,以应用为目的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某一材料基本的手工技能,还要让学生意识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与“知识、技能”同等重要的。要在完成作品这个过程中理解、感受、体验作品的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教师要在该材料的民间手工艺作品的欣赏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主动了解和探究传统手工艺制作。还要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眼界,带领学生欣赏更多的用该材料创作的现当代手工艺作品,让学生具备现代视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表达。

学生的手工作品通过构思设计和制作后要尽可能达到一定实用价值或者观赏价值,有的手工作品最后还需要具有教育价值。那么作为教师在这个“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要不断渗透一个思想就是作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为了完成一个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要主动利用个人美术能力的独特优势如造型能力或者色彩搭配或者创意思维去完成经过思考和用心制作的手工作品,自己做的东西首先要问自己是否喜欢,是否具备审美价值或者使用价值或者玩教具的使用等功能,以及关于自己的手工作品自己有哪些思考,还能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去完善、深入和延伸。一定要让学生将课程所学知识与自身,与实际生活、未来工作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所学的手工制作能力才能内化到心理深处,并持续影响他的一生的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本课程中教师要通过教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喜欢手工制作活动,能通过作品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体验。其间通过培养学生对造型基本造型知识的了解以及不同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和整合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熟练运用各种手工材料,尝试多种表现方式的同时,将各种手工造型操作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对手工以及艺术作品的独特审美与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游戏活动、环境创设中发挥综合优势。最终应用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三、“OBE”理念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的教学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进行某一材料的造型之前教师要鼓励和启发学生首先研究造型材料,从材料的历史发展、质地、颜色、造型可能性等相关方面。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个性化思考问题的能力,不依赖已有经验和固有的造型方式和手段,感性的从多方面和原始的探究手段去感受材料。初步感受之后就会很自然的进入到基础知识,接下来就是材料的基本操作技能阶段。

通过手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并对手工制作兴趣满满,学生不论以独立的方式还是合作的方式都能创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手工作品。突出表现在甘肃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甲组的立体设计手工作品参赛中笔者所指导的学生以不同类型材料造型都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王丰玲同学以爱国情怀为主题,布艺材料为主完成的布艺立体造型《富贵中华》荣获一等奖;马婷同学以幼儿教师为主题,剪刻纸形式创作的《梦和远方》荣获二等奖;王晶和杜金霞同学合作的表现城市建设,以屏风形式结合平面剪纸的立体展示方式完成的作品《年华》榮获二等奖;刘红霞同学以传统绘画为主题,布材料为造型材料的综合造型《花鸟呈祥》荣获二等奖;李欢同学以布材料为主的立体造型《以梦为马莫负韶华》荣获二等奖;刘娜和仇浩奇同学合作的以布材料为主,儿童故事为题材的立体造型《淳朴》荣获二等奖;王红霞同学的以爱国情怀为主题创作的综合材料造型《时代在召唤》荣获二等奖;沈红爱同学以剪纸方式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为主题创作的《谢谢你的眼泪原谅我的叛逆》荣获三等奖;卢婷同学以剪纸为材料,以单个纹样为单位的团花的剪刻纸造型设计《梦的远方》荣获三等奖;王煜同学的以泥材料为主,传统造物文化为主题的综合造型《门栓》荣获三等奖;任莉娟、潘彩霞以布材料为造型材料的综合造型《画眉》荣获三等奖;李文杰同学以纸材料为造型材料,以自己喜欢的画作为主题的立体纸造型设计《生如夏花,菊若灿烂》荣获三等奖;缑莉莉同学以布艺材料为造型材料,以幼儿玩教具为主题设计的立体造型《钟》荣获三等奖;代安娜、王丽、张蕊、赵国艳四人合作的以自然物材料玉米叶子为主,表现乡村生活为主题的综合造型《回归》荣获三等奖。

高校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必须是不断拓展的、开放的美术教育课程。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与社会和自身紧密关联的素质能力。注重过程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审美能力的提升,而非单纯的注重结果。课程实施要层层递进,其间不间断浸润艺术的熏陶,参观博物馆、美术馆。从传统到现代,从基础到应用。逐渐让学生形成独特艺术感受和见解的能力。同时更要充分利用文化的多样性扩展审美眼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教学内容要与学生个人生活相关联,鼓励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充分利用网络,获取最新的美术或与美术有关的信息,培养其创意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施晓秋.遵循专业认证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5):154-160.

[2]申天恩,斯蒂文·洛克.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05):47-51.

本篇论文关联项目:2019年度本科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2019-jy-39起2020.1.7 止2022.1。

作者简介:达海莎,女,汉族,出生于1985年12月,201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科、研究生阶段学习美术学,国画方向,于2013年9月进入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师范学院任教至今,现为讲师,承担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方面相关课程。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