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区酒用小麦栽培技术

2021-04-20 18:11薛光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薛光明

摘 要:該文介绍了颍州区酒用小麦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产地环境条件控制、种植转换期培育、品种选择、施用有机肥、人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关键词:酒用小麦;栽培技术;颍州区

中图分类号 S51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6-0037-02

2018—2020年,颍州区依托小麦收购加工企业和生产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酒用小麦生产基地,签订生产收购合同,开展了标准化规模生产,以高出市场价1倍的价格收购生产基地的订单小麦,为酿酒企业提供了合格的酿酒原料,大幅度地提高了小麦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此,笔者从产地环境条件控制、种植转换期培育、品种选择、施用有机肥、人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酒用小麦栽培进行了深入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酒用小麦栽培技术。

1 产地环境条件要求

1.1 气候 年日照时数≥2300h,无霜期≥200d,年有效积温≥4750℃,年平均降雨量≥800mm,生育期内降雨量≥300mm。

1.2 土壤 土层厚度≥2m,耕层厚度≥30cm,土壤有机质≥20g/kg,有效磷≥20mg/kg,速效钾≥150mg/kg,pH值6.5~7.5。汞(Hg)≤2.4mg/kg;镉(Cd)≤0.3mg/kg;砷(As)≤30mg/kg;铬(Cr)≤200mg/kg;铅(Pb)≤120mg/kg;铜(Cu)≤100mg/kg;锌(Zn)≤250mg/kg;镍(Ni)≤100mg/kg。六六六(C6H6Cl6)总量≤0.1mg/kg;滴滴涕(C14H9Cl5)总量≤0.1mg/kg;苯并(a)芘(C20H12)≤0.55mg/kg。

1.3 空气 二氧化硫(SO2)≤150μg/m3 (24h平均);二氧化氮(NO2)≤80μg/m3(24h平均);一氧化碳(CO)≤4mg/m3(24h平均);臭氧(O3)≤160μg/m3(8h平均);颗粒物(粒径≤10μm)≤150μg/m3(24h平均);颗粒物(粒径≤2.5μm)≤75μg/m3(24h平均);总悬浮物颗粒(TSP)≤300μg/m3(24h平均);氮氧化物颗粒物(NOx)≤100μg/m3(24h平均);铅(Pb)≤1μg/m3(季平均);苯并(a)芘≤0.0025μg/m3(24h平均)。

1.4 灌溉水条件 使用无污染的井水、沟河水灌溉。pH5.5~8.5,氯化物≤350mg/L,硫化物≤1mg/L;总汞≤0.001mg/L;镉≤0.01mg/L;总砷≤0.1mg/L;铬(六价)≤0.1mg/L;铅≤0.2mg/L;铜≤1mg/L;锌≤2mg/L;硒≤0.02mg/L;苯≤2.5mg/L;氟化物≤2mg/L;氰化物≤0.5mg/L;粪大肠杆菌群≤4000个/1000mL;蛔虫卵数≤2个/L。

2 种植转换期培育

在酒用小麦种植前要进行3年转换期培育。在3年转换培育期内,生产基地推广小麦-大豆、小麦-花生2种轮作种植方式,充分发挥大豆和花生的固氮作用,增加土壤中的氮素营养。广泛进行小麦、大豆、花生秸秆粉碎还田,每年秸秆还田量4.5t/hm2左右,还原土壤各种养分,土壤有机质逐年增加。在3年转换期培育期间,生产基地先后实施粮食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示范、小麦专用品牌生产基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农技推广项目,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禁止使用高毒化学农药,保护天敌,维护农田生态循环。有机肥使用量逐年增大,替代化肥,完成3年种植转换期的培育。

3 建立安全缓冲带

建立酒用小麦种植安全缓冲带,将酒用小麦种植区和常规农作物种植区隔离开。阜阳市颍州区西湖、程集、三合、三塔集4个镇23个行政村酒用小麦种植基地同周边镇村农作物种植区有天然泉河、西湖、草河、小运河、驿堂沟自然隔离,种植了田间林网和苗木花卉隔离带。

4 严格控制种子质量

4.1 科学选择品种 在酒用小麦品种选择上,做到以下几点: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小麦品种;经审定推广种植区域在淮北地区或黄淮海地区的小麦品种;高产、稳产、综合抗性较强的品种;符合酒用小麦原料品质要求的小麦品种。阜阳市颍州区酒用小麦可选择淮麦22、泛麦5号、紫麦19、荃麦725等品种进行种植,这些品种均为半冬性品种,高产稳产,抗倒春寒、抗倒伏能力较强,感赤霉病、纹枯病、锈病较轻或中等,品质指标均符合酿酒企业对小麦原料的要求,适宜于阜阳市颍州区酒用小麦生产基地种植。

4.2 严把种子质量关 要求种子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90%,含水量≤13%。阜阳市颍州区将由订单收购企业采购种子,统一供应给种植基地农户和生产合作社种植。在供种期间,种子管理部门对供应的种子进行抽样检验,对达不到种子质量标准的,一律退回重新供种,并进行田间种植鉴定,鉴定种子的纯度和其他性状。

4.3 种子处理 利用晴好天气,选择洁净无污染的场地和工具晒种1~2d,可起到杀菌和促进发芽的作用。土传病害重发地块,可用申嗪霉素进行小麦拌种,用1%申嗪霉素悬浮剂50mL加水200mL拌小麦种子30~50kg;地下害虫较多的地块,用BT颗粒剂7.5~15kg/hm2拌750kg/hm2干细土撒施,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不进行种子包衣,不使用包衣种子。禁止使用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过的种子。

5 合理轮作

在酒用小麦生产基地推广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2种轮作种植方式,充分发挥大豆和花生的固氮作用,增加土壤中的氮素营养。酒用小麦选择大豆、花生等前茬作物田块进行种植,充分利用豆科作物在土壤中固定的氮素营养。

6 秸秆粉碎还田

利用收獲粉碎一体化复式作业机械,在小麦、大豆、花生收获的同时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大豆、花生的秸秆切碎长度≤5cm,每年秸秆还田量4.5t/hm2左右。

7 适时整地

在土壤相对湿度70%~80%进行深翻旋耕整地,深翻25cm以上,然后旋耕2遍,达到细碎平整,上虚下实,耕层内无卧垡的标准,旋耕机后面加带铁磙筒镇压。

8 科学播种

8.1 播种期 酒用小麦选择的全部是半冬性品种,根据半冬性品种的生育期,阜阳市颍州区应在10月中旬播种,保证生育期220~230d。

8.2 行幅宽 实行宽行宽幅播种,行距25~30cm,播幅7~10cm,有利于通风透光、行间除草和植株分布均匀。

8.3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3~5cm。墒情适宜,播种深度3cm,墒情不足,播种深度可增加到4~5cm。

8.4 播种量 按照每hm2基本苗数、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净度和出苗率计算播种量。根据酒用小麦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净度和出苗率计算,适宜的播种量在195~225kg/hm2,出苗数在360~390万株/hm2。

8.5 镇压 采取旋耕、播种、镇压一体化复式作业机械播种,播种机后面带有铁磙筒进行镇压,提高出苗率。提高播种质量,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镇压严实。

9 施用有机肥

按照酒用小麦5250kg/hm2的目标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4.5t/hm2或施用充分腐熟的积制有机肥20t/hm2。使用撒肥机把商品有机肥或积制有机肥在整地之前均匀撒施。

10 加强田管

10.1 大田镇压 当小麦出现旺长时,于小麦3叶期进行镇压。用铁油桶灌水在麦地里滚动镇压,镇压时土壤相对湿度在60%以下。

10.2 中耕除草 于11月下旬和开春后2月中下旬用锄头进行2次中耕除草,消除杂草危害,同时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在小麦拔节期和穗期,分别于3月中旬和5月上旬进行2次人工除草,拔除田间杂草。也可用刮草机进行行间除草。

10.3 节水灌水 在播种期、分蘖期、越冬期、拔节期、灌浆期等遇到干旱,及时抗旱灌水,保证酒用小麦正常生长发育。要求浇好“四水”,即播种水、越冬水、拔节水和灌浆水。如果遇到干旱,于10月中旬造墒播种,12月上旬浇越冬水,次年3月下旬浇拔节水,5月上旬浇灌浆水。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治理区的灌溉条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取管道旋转喷头喷灌和微喷灌进行灌溉,灌水450t/hm2左右。

10.4 病虫害防治 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的多样化,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推广达标防治技术,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

10.4.1 选择抗性品种 颍州区酒用小麦可选择淮麦22、泛麦5号、紫麦19、荃麦725等品种,这些品种的抗冻性、抗倒性、抗病性等综合抗性较好。

10.4.2 病害防治 使用抑制真菌病害的纯活性微生物农药防治小麦病害。具体可使用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赤霉病、纹枯病、条锈病等病害。

10.4.3 虫害防治 使用杀虫灯诱杀粘虫、蛴螬、蝼蛄等成虫,在酒用小麦生产基地共购置安装了1800多台杀虫灯,防治面积达4700hm2左右。使用黄板诱杀有翅蚜虫、吸浆虫成虫等,在生产基地田间共悬挂25cm×30cm黄板20多万张,有效防治面达4700hm2左右。使用植物源性农药防治小麦虫害,可使用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等药剂防治蚜虫、粘虫、吸浆虫等害虫。

11 收获

在小麦蜡熟末期进行机械收割。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对生产基地酒用小麦进行单独收获,确保不混杂,纯度高。收获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和工具保持清洁卫生,无污染。

12 晾晒、储藏

对收获的酒用小麦进行单独晾晒和储藏。选择洁净的晒场进行晾晒,一般晒2~3d,含水量≤12.5%。对晾晒好的酒用小麦,使用洁净的运输车辆运送到专用的粮仓进行储藏,防止混杂其他小麦和杂质,确保不受污染。

参考文献

[1]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1-2011[S].

[2]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S].

[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S].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S].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