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冰,祁 欢,王梁敏,田亚娟,刘 苗,石晓君,胡海荣△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北京 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北京 100078;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07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IBD)中发生在结直肠最为常见且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其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病程呈难治愈、易复发、癌变风险高等特点[1-2]。有临床研究认为,给予患者有针对性地门诊护理干预有利于增进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知,缓解临床症状,降低临床复发率,提升患者康复信心和治疗依从性,加快病情的康复[3]。本研究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接诊的活动期UC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就连续性门诊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制定适用于UC患者的门诊健康指导策略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活动期UC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3例;年龄16~68岁,平均(43.46±11.67)岁。共发放问卷72例,回收71例,内容前后矛盾的问卷1分,回收率为98.6%;有效问卷70例,有效率为97.2%。研究经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北京)》中有关活动期UC的诊断标准[4];(2)年龄为18~65岁;(3)具有基本读写能力,能够独立沟通;(4)患者自愿参加本试验。排除标准:伴有其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的心、脑、肾疾病,肠痿、穿孔、胃肠出血等;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对患者进行门诊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问卷分为3个部分,患者结合最近2周的情况进行自评。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饮食、生活起居、情志、服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建立微信群,发放与疾病相关的宣传册。此外,医护人员还将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求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需要进行定期复查[5],具体如下。
1.2.1饮食指导 让患者了解坚持合理饮食对治疗的重要性。(1)指导患者规律饮食,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低纤维素、少油腻、富含营养及有足够热量为宜,避免摄入高纤维、高糖、辛辣、过冷过热、产气的食物。忌食红肉、牛奶及奶制品[6]。(2)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腹泻、腹痛症状加重,应禁食,并采用胃肠外营养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3)教会患者运用排除饮食法来进行饮食管理,避免摄入可诱发或加重消化道症状的食物。(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5)避开过敏食物,避免食用虾、蟹、海鲜等易引起肠道过敏的食物。
1.2.2生活起居 (1)指导患者重视生活起居,作息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酒,避免受凉。(2)患者急性期存在频繁腹泻、便血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肠蠕动和肠痉挛,减轻腹泻、腹痛症状;待病情稳定后要适当活动,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进行自主调节,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或诱发并发症。(3)根据病情严格掌握活动量,以不感到劳累和诱发腹痛为原则。餐后避免剧烈运动,起床和如厕时动作宜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而晕倒损伤[7]。
1.2.3情志护理 UC的发病及复发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8]。(1)指导患者以听音乐、体育锻炼等方式调节其负性情绪,或以发泄、移情等情绪调节方法达成自我调整。(2)采用移情法和放松法等进行情志调适。(3)提高社会支持,鼓励家属、亲友、同事对患者给予情感支持,消除其消极和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9]。
1.2.4用药指导 (1)指导患者餐后服药,大量饮水以减少药物对肝肾的损伤;不要随便停用药物,以减少疾病复发。(2)柳氮磺吡啶宜饭后服,服用柳氮磺吡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等,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10]。(3)遵医嘱予美沙拉嗪和(或)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使腹痛缓解。
1.2.5中医护理技术指导 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遵医嘱予以特色中医护理技术辅助治疗,向患者讲解各项中医护理技术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技,如艾灸、耳穴压丸、穴位贴敷、五音疗法等,鼓励患者接受非药物治疗[11-12]。
1.2.6临床观察指标 采用IBD生活质量问卷(IBDQ)和IBD自我效能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IBDQ共4个维度32条目,包括肠道症状(10个条目)、情感功能(12个条目)、全身症状(5个条目)、社会功能(5个条目),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分值大于或等于170分时,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良好[13]。IBD自我效能量表,自我效能越高,说明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的信心就越强[14]。
2.1干预前后患者IBD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患者干预时、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自我效能评分分别为(192.57±49.83)分、(236.09±34.87)分、(268.57±20.67)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干预前后患者IBDQ质量评分对比 患者干预时、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及IBDQ总分不断提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IBDQ质量评分比较分)
目前,UC作为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非特异性炎症,其临床常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虽很少危及生命,肠梗阻、肠癌等并发症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躯体及精神带来痛苦,还会带来诸多的社会、情感及经济问题[15]。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保守疗法进行缓解及维持治疗,但患者普遍用药依从性差,缺乏对疾病相关养护知识的了解,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困难[16]。因此,对患者实施科学完善的门诊健康教育,针对饮食、生活起居、情志护理、用药指导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对促进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传播疾病相关的医学科普知识,指导患者正确认知疾病相关的发病因素,帮助患者克服疾病恐惧心理,增强疾病治疗信心,有利于患者遵从医嘱,配合疾病治疗[1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3、6个月,患者IBD自我效能评分,IBDQ量表总分、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IBD自我效能感越高,对自身疾病治疗的信心越强,其在院外进行自身护理的实践中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掌握有关UC的疾病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多元化的门诊健康教育使UC患者IBDQ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说明门诊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及优效性。在门诊开展的UC患者健康宣教,可以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医患沟通,缓解UC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对门诊患者进行如饮食指导、情志护理、用药指导、中医护理技术指导等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对疾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此过程中,通过评估UC患者的心理与疾病认知水平,制定适合患者本身的科学护理方案,能明显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决心,继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应当重视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并根据不同UC可能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及在生活中的潜在因素,进行个性化门诊健康宣教,并采用辨证化的护理思路,实施有效的护理指导,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本研究初步调查了门诊健康教育对UC患者自我效能及IBDQ生活质量的影响,但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干预观察时间尚短等。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继续通过大样本、更长时间的干预随访调查,更深入地了解门诊健康教育对UC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UC的门诊健康宣教提供更加合理科学完善的方法、内容,为临床治疗UC提供更加高效的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