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可驹
青年演奏家如何能真正在公众面前崭露头角?恐怕,说这是个世纪难题也不为过。事实上,这个问题困扰演奏家和他们的教师、父母远远不止一个世纪之久。仅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音乐比赛的兴起似乎为此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比赛虽长期饱受争议,却依旧被视为一个可行的方式,毕竟演奏家们想要“出来”,确实太难了。
围绕比赛的争议,除了音乐是否适合用来竞争之外,另一焦点,就常常落在比赛泛滥的问题上。某种途径一旦被过度“注水”,人们所期望的收效不免大打折扣。当越来越多的比赛出现,特别有含金量的比赛会显得愈发有价值。英国的“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这一届,本人应邀为从第二轮开始的三场撰写乐评,算是对后三分之二有了相对完整的观感。本篇略谈自己印象深刻的几位钢琴家。
上一届利兹,陈萨是评委之一,她提到保罗·路易斯时曾半开玩笑地说:关于评判选手们的失误,身为钢琴家的评委们不妨先回想一下自己的失误,以及背谱困难(大意)。换言之,评委们应更多站在独奏家的现实处境,来考虑选手是否晋级,而非刻板地根据失误扣分。当然,呈现综合的艺术水平总是负责的评委的美好意愿,可最终牵扯到晋级——筛选之时,不同人的观点彼此角逐,由此呈现比赛备受争议的景观。
本届的可贵之处,首先在于确实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演奏者,哪怕他/她没有进入半决赛,依旧不妨碍我们期待未来能再次聆听这样的演奏。其次,却是更为重要的,这样的演奏者大多不是凭借少数的亮点或优势吸引人,而是能够形成完整的诠释,说出他/她想表达的东西。与之相比,某些技巧难被扣分,诠释也中规中矩,却真的没啥让你真正被吸引的比赛型选手,你真会期待未来在音乐厅中与之重逢?这次利兹比赛也体现出——在学派特征日益淡化的今天,某些传统风格的延留依旧存在。
从第二轮的二十多位选手来观察,演奏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大类:1. 个性突出;2.传统延伸;3. 精美雅致;4. 风格折中。
先说个性突出的一类,第二轮首位演奏的钢琴家,来自伊朗的罗克尼(Arash Rokni)就是其中之一。他演奏中的高度个性化,可说是从选曲到演绎,无死角覆盖。他选择了C.P.E.巴赫的《降B大调幻想曲》(Wq.61/3)、贝多芬冷门的《变奏曲》(WoO 73)、舒伯特《c小调快板》(D.915)和欣德米特《1922组曲》(Op.26)这样一份不讨好任何人的节目单。这位钢琴家的触键十分强调颗粒感,踏板没有任何的盲动;色彩变化不算丰富,但整体音色不错。罗克尼演奏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节奏感很强。其中没有那种变来变去的怪诞,但有时他以节奏主导各种情感表现,也会稍稍生硬。
C.P.E.巴赫的幻想曲,原本情感就很特别,罗克尼的演奏更强调短句。虽然有极强的表达性,但或许,我们也有理由期待他更多提示出乐句连接的逻辑。他处理贝多芬的作品句法较为方正,抒情性的变奏亦然,跑句的完成度好,但有时被那贯穿始终的节奏感带入一种机械的弹性。欣德米特的作品弹得钢筋铁骨,虽然很有压迫感,但钢琴家若能流露更鲜活的呼吸,而非单纯依靠节奏的力量带动,演奏势必会更有魅力。
意大利选手克里玛(Federico Gad Crema),他的个性突出之处,一在于音响风格,二在于对大结构的把握。他的触键颗粒分明,质感偏硬,却没有罗克尼的那种强迫性,色彩丰富许多。克里玛硬质而明亮的触键,表现《水中倒影》里的光影效果一点儿也不违和;用来表现贝多芬《第七奏鸣曲》,更是恰当。该作是贝多芬早期奏鸣曲中规模最大的一首,这位钢琴家的音响造型十分立体,踏板运用得当,色彩构思鲜明。他将声部线条表现得清晰而有力度,更深层的出色之处,是钢琴家能够弹出音乐前进的动力感,兼顾结构。把握篇幅很长的慢乐章,克里玛也能将纵向的声部与横向的气息做出优秀的平衡。
中国选手李昱璋,选择了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及拉威尔的《夜之幽灵》。她弹“暴风雨”,从一开始就强化快慢对比,之后的强化手法也多,但整体的脉动还是能够统一,没有那种忽快忽慢的喘息弹法。音响则较为中性,低音区偏硬质,高音区的旋律往往弹得比较纤细。有时处理乐章不同部分的衔接,钢琴家所安排速度的快慢收放,比她在细节中设计的变化更夸张一些。慢乐章开头,她将乐句放宽、气息放长,着意弹得若有所思。之后处理不同段落的对比,也延续了先前强化的思维。
仅是当主题再次出现,我们听到李昱璋弹出清新自然的歌唱句时,也许会感到她还是少些设计更好。但她的设计基本都是以段落为单位,没有那种想要设计出“灵感”的即兴式变化。呈现拉威尔的精致音响,钢琴家明显更为如鱼得水,整体演奏也是判若两人。句法中的表达性也丰富,却显得自然,同先前的段落划分相比,此时自发性融于结构的效果更为成功。第二乐章中,低声部偏硬质的发音并不突兀,因为整体的音响色调把握得好。最后一个乐章弹得很戏剧化,虽然这是近代法国音乐中最艰难的乐章之一,但此时基本作为超技作品来弹。很多演奏效果几乎过于高能,不过钢琴家还是能将她对印象派的触键心得融入其中。
李昱璋成功晋升半决赛,这一轮就要求钢琴家弹当代作品,她选了阿德斯的玛祖卡。参照拉威尔的演奏,钢琴家擅长在冷色调中提炼多层次的音色。之后她选择了舒曼的《第三钢琴奏鸣曲》,偏冷的音响一点儿不粗糙,附点断得果断,却不太过强调,由硬质而精巧的触键,划分连断与跳音,是不错的美感。优点在于,在不同速度中,触键的分量都能弹出来,这对于塑造乐句的表达性很重要。尤其是该作这样情绪不断转换的音乐,将每一段的音乐表现都弹得实在,才能将长篇的发展表现好。很明显的一点是,李昱璋并未在原作的表情复杂的基础上,再刻意去“做”什么,这实在明智。
英国选手凯利(Thomas Kelly),是本届利兹比赛的一大惊喜,他的演奏风格大气而富有光辉。这位钢琴家的触键颗粒分明,却不特别强调颗粒感,音质自然饱满,有种金灿灿的色泽,也能依据不同作品呈现丰富的变化。他将琶音式的句子弹得力度均匀,质感丰实,跳跃弹得精致而稳妥,不特别强调节奏张力。与此同时,凯利总能呈现立体性的音响,声部勾画与踏板的运作结合得恰到好处。那种坚实而带晶莹质感的指触,在非常端正的结构根底上施展,细节中的呼吸又能挥洒自如。
这样的演奏,并非模仿某人某派,而是传统审美延续至今的证明。当然会让我们想到不少大师,从近里说,譬如利兹1990年那届的冠军皮萨罗(Artur Pizarro)。但或许,他更多让我想到钢琴家奥尔森,那位深受阿劳影响的大师。因为凯利很注重为每个音符保留充分的时值,却不让你感到他明显地“慢”。相反,他很注重歌唱句线条的凝练,配合音色,演奏效果非常富有品位。快速跑句中,色彩与音质的控制难见瑕疵,更是不易。
凯利在第二轮弹了勃拉姆斯《小品集》(Op.119),第一首高品质的触键配合恰如其分的沉思性句法,演奏的呼吸很自然,深情之处也不放慢;第三首的节奏表现鲜活,却完全不刻意凸显;第四首,以丰沛的力度配合立体性的音响。演奏拉赫玛尼诺夫改编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中的《谐谑曲》,这首著名的超技作品,凯利不一味求快,而是要将音符细节交代清楚,那放松的音质是钢琴家“来得及”处理音乐的证明,同时他能做出不同音色以区分声部,实为优秀。斯克里亚宾《第四奏鸣曲》中的音色分布更妙,句子没有病态感。第二乐章没有强化戏剧性,跳跃信手拈来,色泽均匀,光辉而有透明感。
凯利在半决赛中,将阿德斯的玛祖卡发掘出意想不到的美感,节奏的生动与均衡也让人难忘。肖邦《船歌》在紧凑的脉动中展开,Rubato鲜活却不易察觉,低声部不刷存在感,却很有分量。丰厚而透明的音色一以贯之,肖邦难于把握的气质,在丰满的声部表现和紧密的句法中,显得非常大气。在颤音的表达上,他或许喜欢阿劳?那宽阔的句法中,呼吸和分句又如此灵活。中段气息放长,注重声部的平衡,二者贯穿于结构线条,以及更深层的质感之中。结尾,那些看似松散的长句、琶音的跑动,等等,都有表达性的考量,却完全不将这个表达放在面上。
在李斯特《但丁奏鸣曲》中,低声部弹得有气派,连续八度的品质、气势与紧张度的调节,都颇为从容。他弹这首李斯特笔下最为“烈火熊熊”的作品,好就好在缓急自如,不仅在速度方面,以自然的流动统一各部分;同样重要的是,那种音质之中的分量感,能做到沉思性的段落中,也有着和八度段落一样的音乐表现的密度。那些连续八度与大跳,弹得从容自若,走向豪迈的边缘,结尾低声部的颤音气势非凡。结束后,听众不仅鼓掌,还发出欢呼。
决赛环节,凯利选择了特别考验钢琴家修养的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开头步调舒缓,指挥家曼泽对于长气息调度出色,毫不涣散。钢琴进入后,句子的塑造没有特别强调推动感,却能将长大的第一乐章弹得相当凝聚,正是修养的体现。晶莹的音色渐渐展现,副题弹得相当美。钢琴家表现高音区如歌的跑动时,弹出富有光彩的透明度,同低声部的配合,尽显结构与音响层次之美。那丰实而通透的触键,在跑动之中,均匀度的控制相当好,有时如同名家大笔。虽然偶尔也出现了瑕疵,但钢琴家在整部作品中展现的结构观念可谓胸有成竹,有成熟贝多芬演奏者的风采。
乌克兰选手古萨琴科(Galyna Gusachenko),选择了拉莫的《a小调组曲》(RCT 5)、海顿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Hob.XVI:50),及李斯特/霍洛维兹改编的圣-桑的《骷髅之舞》。此人的演奏相当强调手指独立性,弹拉莫的作品几乎有点仿照羽管键琴的效果,但表现歌唱句时,又能在符合原作风格的情况下,弹得如此感人。颗粒分明的跑句是真水平,不会让你感到她是刻意显得“颗粒化”,句子没有挺拔感,而在触键的均匀之中,追求充分的精美性,是表现法国巴洛克音乐适宜的风格。
海顿的奏鸣曲音量适中,钢琴家恰当地聚起结构,明晰地勾勒声部线条,同时让音符自然地震响。此曲是海顿后期的作品,彼时的乐器和贝多芬中期已差别不大,这样的变化也反映在创作中。古萨琴科的演奏初听未必提示出“大钢琴”的写作,但随着展开部中戏剧内容的发展,她也将气势放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节奏干脆利落,注重鲜活的气质,绝无那种玩儿局部的速度变化以求“俏皮”的不良趣味。慢乐章中,钢琴家的力度反而相对放开,乐句的表现注意紧凑,微小的分句却也十分用心,Rubato用在了点子上。
弹李斯特改编曲,要有深透地触键,方能将复杂的乐句把握于股掌之间。并且弹此类作品,就是应该炫目一些。古萨琴科倒没有刻意高能,连续八度迎刃而解,却并未由此着意推高演奏的紧张。她的炫技之处,或许更多在于完成度和持续力。
波兰选手克鲁平斯基(Łukasz Krupiński),选择了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和李斯特的《奥博曼山谷》。他的音响朴素,开始偏硬,稍后有所改观。此人弹出有品位的中规中矩,演奏贝多芬时,音响的立体感不错,无添油加醋的速度变化。紧凑的结构感,辅以自然的律动,是较传统的演绎风格的流露。克鲁平斯基不赶速度,却弹出一种从结构纹理出发的紧凑,是可贵之处。不过,他的演奏也没有始终做到环环紧扣,某些“点”,譬如第一乐章的结尾部分,不强化戏剧性是一回事儿,但原作层层推进的效果偶尔不很连贯。
终曲偏快,但节奏还是稳的。右手的快速跑动有时轻盈而洒脱。如果在现场,这样的跑动也能将音质传送很好,就是可贵了。因为通过转播,在近距离拾音的情况下听演出,和现场也有很多差别。但如今想听这些人的现场,不知何年何月。此外,我将克鲁平斯基几年前的录音找来听过。虽然不是演奏同一作品,但彼时他的乐句处理更少修饰,跑句也没有比赛中均匀,或许这几年中,钢琴家的技巧和修养都明显进步了。
李斯特的《奥博曼山谷》,音响纯质而朴素,钢琴家将作品弹出了应有的品格,呈现思想性的李斯特,却不是刻意地追求深度。刻画狂风暴雨的部分,跳跃弹得没有任何夸张,节奏很好,不同声部所构成的纵深颇有魅力。
秘鲁选手纳瓦罗(Priscila Navarro),展现的是一个奇妙的传统——南美钢琴家弹出透明音色的传统。弗莱尔曾被问及这方面,他回答说,这未必是某一特定的学派传统或技巧训练,而可能是南美综合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导致钢琴家们有这共同的特点。无论如何,纳瓦罗这位青年钢琴家很典型地体现出那种透明的音质,整体的音乐表现也比较成熟。
钢琴家的台风有时仿佛过度投入,处理方式倒并不造作。尤其是她在海顿的奏鸣曲中弹出丰富的音乐表现,句子却没有过度的晃动,某些音符的悬停,或短小句子中略丰富的表情,都可在海顿的趣味性中找到依据。慢乐章中,触键的晶莹感越发明显。这位初听有些“小清新”的钢琴家,演奏勃拉姆斯的《亨德尔主题变奏曲》时,一方面总不失率性自发之处,另一方面,整体上还是弹得端正有章法。第一变奏中的琶音弹得精致清晰,在把握该作品多声部构思的同时,透明音质保持得相当好。如果在现场,这样的音质也能有良好的传送,钢琴家的手指技巧就真是非同凡响。
把握“亨德尔”这样的恢宏大作,纳瓦罗的演绎确实还不是名家级别。偶尔会出现节奏发硬的片段,需要钢琴家做出特别有力的乐句连接时,她也会演奏得“薄”一些。但整体上,演奏贯穿前述那样的优点,歌唱性的变奏弹得很自然,从不为求“深度”而做出旋律的伸张,哪怕不是明显的造作,也没有轻率而为的变化处理。话筒录音会放大演奏者的优缺点,效果不完全忠实。可听到纳瓦罗将最后一段变奏中的大跳弹得沉稳有力,同时音质还是没有粗糙爆裂的状态,也应该能证明她的控制力确实优异。而此时若要将声部完全厘清,恐怕就非要一流大师方可。
半决赛中,钢琴家呈现了惊世骇俗的选曲——《哥德堡变奏曲》!原本是两套曲目抽签,她可说是抽到了最不利的情况,不仅是演奏“哥德堡”,还是排在当天的最后一个弹。当然“不利”是照常理而言,一位选手能准备这样的曲目,肯定是自认为真有把握。可即便有安德涅谢夫斯基弹《迪亚贝利变奏曲》,而后宣布退出比赛的“奇人奇事”在前,以《哥德堡变奏曲》作为独奏的决胜曲目(决赛就弹协奏曲了),也实在过于大胆。
结合“亨德尔”的选曲,不难发现纳瓦罗对此类兼具长线发展、戏剧性与音乐深度的大型变奏曲,有着天然的共鸣。她的演奏真正让人佩服之处,就是钢琴家绝非故意耸动评委与听众,而是能细致且自然地演奏全曲。钢琴家在此,对于每一段变奏的深入又甚于“亨德尔”,巴赫留给演绎者的空间很大,纳瓦罗却并不急于充分利用这样的空间。
从最初的《咏叹调》开始,她的演奏就显出气质很正,风格安步当车的特点。但避开刻意的“个性”,绝不意味着演奏缺少观点与自发性。第4变奏中,钢琴家突出节奏的力量,却不生硬;第5变奏无论跑动,还是交叉双手,都极为顺畅,速度快,句子弹得很漂亮;第15变奏整体脉动稳固,却在节奏与句子的延展性方面取得成熟的平衡;第21变奏亦在紧凑中,充分发掘乐句的强烈表达性。还是那句话,纳瓦罗的局部偶尔会有点“小清新”,对局部统合于整体,却是有着相当的宏观视野。
乌克兰选手克尼(Dmytro Choni),演奏流露出俄派强力美学的底蕴,音色明亮而质感丰厚,触键十分有力,却是自然的力度而没有强迫痕迹。踏板的运用很恰当,追求大音响而不损清晰。他的发音中略带金属色泽,却“打磨”得十分光洁,从不生硬,更不粗糙。这位钢琴家不仅建立起一套周全的音响风格,对于曲情转折也把握从容。
他在第二轮弹了勃拉姆斯Op. 79,分句的逻辑紧密,有成熟艺术家的风采。第二首中,钢琴家塑造乐句回旋的张力很成功,在他追求的大风格中不见易放难收的弊端。克尼技巧成熟的另一体现,是他能够在音质坚实的基础上,弹出精巧和半透明的质感,对于声部的表现也可谓细腻。在德彪西的《欢乐岛》中,钢琴家对声部层次的把握,颤音的均匀,都是置于中生代之列,也不虚弱。更重要的是,他能根据原作的需要来运用技巧,在完成度的基础上,弹出原作奇异的奔放感。音质的透明与快速跑动的均匀度,实在让人难做苛评。
演奏吉纳斯特拉的奏鸣曲需要很有勇气,第一乐章中,钢琴家对于紧张度的擒纵依旧成熟,色彩变化不逊于德彪西,把握节奏的灵活也让人赞叹。第二乐章跑动的均匀是低调的炫技,无论在细碎的音型还是连续八度之中,都贯穿着节奏张力的高能。
半决赛中,克尼弹阿德斯的玛祖卡,提炼出幻彩色泽,让人陶醉。节奏不特别突出,却在指触的扎实之中被表现得从容,有时更呈现将原作奇特的音型组织在长气息之中的范本。舒曼的《新事曲》,开头就弹得风格很正,好就好在,分部明晰却不仅限于线性,而是不同声部的特质、脉动、旋律性格综合把握,因此在狂热中的复杂情绪呈现得很好。斯克里亚宾的《第四奏鸣曲》的句法自然,没有神经质的成分,第二乐章中,跳跃的气势,复节奏的纹理的表现皆细心,闪过的歌唱片段很美。大片颤音的张力,同样来自细心把握密度,而非刻意催逼高能,结尾越白热化的音乐,钢琴家就弹得越有章法。
克尼在决赛环节选择了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以他追求大气的风格把握全曲,恰如其分。表现古典杰作时,钢琴家收起触键中的金属质感,力量充实而效果自然,高音区的颤音有时出现意想不到的感官美。
本次利兹比赛当中,有部分的钢琴家着意追求精致优美的声音,整体风格也围绕这样的特质。当然,其他人在音响方面也各有建树,仅是当精美性作为一种突出的追求被突显,也会随之带来别的问题。譬如,是否太过追求这方面而沦为刻意?或是突出的特质,同演奏的整体究竟取得怎样的平衡?三位精美一路的钢琴家,在此一并观察。
以色列选手兰伊(Ariel Lanyi),无论在色彩还是音质上,都有相当细腻的追求。但这位钢琴家不仅不是将所有作品弹成一种色彩,更为不同风格的音乐,找到各异其趣的表现方式。正如他演奏莫扎特《D大调回旋曲》(K.482),连断的构思很用心,音量节制,乐句的表达性亦然。当代对于莫扎特的戏剧性开发,有时也会太过,这样有些复古的弹法,有其说服力。德彪西《意象集》第二册有一脉相承之处,具体的音响呈现当然不同于古典杰作,那种清淡之中有层次的弹法,却是遥相呼应。
印象派作品考验声音控制,兰伊却不仅着迷于音响,而是在建立那样的整体品位之后,一层层将作品的线条与和声效果展现出来。第二首《月落荒寺》很典型地体现出德彪西笔下情感抽离的意境,及看似若断若续的长线发展。这位钢琴家的演奏初听不惊艳,把握长线却真有一功,配合音响控制得一丝不苟,这首弹得耐人寻味。《金鱼》中的音响把握,就更注重于立体感的一面。表现斯克里亚宾《第三奏鸣曲》,兰伊精致而偏内秀的音响仍不改变,却将作品所需要的力度包裹在整体的音响氛围中。虽然低声部的强奏有时未能完全如愿,但整体的音响控制已颇见功力。
第二轮,兰伊演奏舒曼的《幽默曲》时,开头左手的脉动把握得很妙,层次、轮廓,让我们看到舒曼微观世界里的双线构思。快速的主题部分,节奏不多强化,对于重音的果断表现却很留心。《朴素的间奏曲》部分弹得若有所思,却终归没在分句中,失去“朴素”的本质。决赛环节,钢琴家选了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从一开始就没有强推力度。如今越来越多的演奏者以节制的力度表现该作,因为勃拉姆斯没有写那么多fff。而兰伊或许也有现实的考虑,他在此追求光洁的陶瓷般的发音,减去了先前的细腻,强奏的音质却比斯克里亚宾的作品中更为统一。
怎样的力度范围,才能保持音质免于爆裂,钢琴家势必细心斟酌。他在该作中采用较为绵长的线条与呼吸,也是平衡戏剧强度与大结构、精心考量的成果。
日本选手小林海都(Kaito Kobayashi),也是一位以精致色彩见长的钢琴家。此人确实有先声夺人的本事,音响在精致之外,更提炼出独特的色调美感,出手不凡。演奏莫扎特时,他能将精巧可爱的句法,同充分的戏剧表现融合,前者不流于琐碎,后者不过分强烈以破坏尺度。慢速变奏中,偶尔气口延长,也不至于玩儿火。
钢琴家将德彪西的《焰火》中轻盈的跑动处弹得相当精彩,弱奏力度把握得好,非常均匀,不同声部也能做出色彩与音质的层次区分。该作流露来自李斯特式的影响,小林海都亦弹出快意超技,音色控制还不乱,实在不容易。半决赛中,他弹了巴赫冷僻的《f小调组曲》(BWV823),呈现音符清晰分明,又颇有感官美的演奏,踏板是精致的“着色”。声部控制让人满意,并非刻意弹得立体,或在低声部刷点存在感,而是追求自然。钢琴家的个性不可谓不显明,同时弹出那种恰如其分,就更显得可贵。该作品第二乐章是很好的体现,音色、呼吸、声部划分都体现出那种恰当的美。
同时,小林海都还是一位热衷现代作品的演奏者,比赛指定曲目选择了库尔塔格的作品,此外还弹了勋伯格,都是切实发掘音乐之美、言之有物的演奏。尤其是库尔塔格的Selection of Jatekok,原作写得精练,钢琴家以迷人的弱奏维持着极为悠长的气息,不加入速度波动而完全让音乐静静流动,气息的呈现颇为开阔。他在决赛中弹了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保持着音色美的优势,揣摩说话般的句法,有时却未必有他先前的演奏中的乐句表现那么富有魅力。该作要求独奏和乐队配合默契,小林海都对此很用心。声音的塑造固然重要,清晰的触键风格与声部把握都是技巧的核心,然而归根到底,这些也仅仅是一位钢琴家风格的一部分。
克罗地亚选手马鲁西奇(Lovre Marušić),他的触键让人难忘,颗粒分明,质感精美更有着雅致的色彩。但听过片刻,就发现此人问题较明显,他改了原定曲目,新的曲子又似乎不熟。斯卡拉蒂的K.380乐句衔接的气口偏多,慢速中的Rubato总有一种迟疑感,效果不自然。舒曼《克莱斯勒偶记》的开头有记忆失误,触键偏纤细,气息把握倒不错,但整体上有时太柔弱,某些部分还有生涩感。终曲的开头几乎是一字一顿,实在不自然。钢琴家能在快速的句子里,维持那样的音色与颗粒的清晰,确实不容易,但仅有局部的美而无法顾全整体,终究是很难走下去的。
另有一些钢琴家,风格在前述几类之间,也可能有所偏向,但还是大体视为折中或者综合。可惜不知不觉,篇幅所限已无法谈太多,这部分就集中于两位钢琴家。
中国选手臧小橹,他在第二轮的选曲非常大胆,只有一部大作:舒伯特《c小调奏鸣曲》(D. 958),最后三首奏鸣曲中的第一首。
通常,比赛选曲应该分成多首,以“分摊风险”,这一方面在于评委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在于钢琴家连续演奏的压力。臧小橹如此冒险,确实是对该作有心得。开头强调乐句的紧凑,之后则为抒情旋律赋予细腻的指触,主、副题之间的对比很强,副题的速度放慢了些。钢琴家的声部控制不错,演绎思路则是强调紧张与内省的两种因素的对比。其优点在于,演奏整体的节奏脉动是紧凑的,每一种因素,无论具体的速度如何,都是以较大的版块来构思,没有那种忽快忽慢的倾向。
慢乐章水平更上一层,开头歌唱性的旋律弹出丰富的音乐表现,律动却不受干扰。钢琴家也将这样的追求贯穿于整个慢乐章,是成熟的演绎,除了某些段落的曲情变化实在过于复杂,非大师级演绎者,难以将气息表现得畅阔。第四乐章手指独立性不错,触键细致而节奏紧张,声部线条也能理清。但有时,节奏的紧张度一直推得比较高,呼吸只是以自然的弹性做出,曲情复杂的难关还是需要继续深入。
半决赛中,臧小橹演奏了舒曼的《幽默曲》,起初速度偏慢,却是舒展而不造作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内声部撑得很开,很有说服力。其后他表现把握短小连音与跳跃节奏的配合,同样得心应手。相对于之前的舒伯特,此时钢琴家的演奏更有着音质厚实、轮廓圆润的特点,某些爆发式的快速段落,节奏与音质也都很自然。希望在现场听,这些品质也会得到良好的传送,估计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听到这位新秀在国内的演出。
不过臧小橹最出色的演奏,还是《致意大利》[选自布佐尼的《挽歌集》第二首(BV 249)]。他在那种稠密的复调写法中显得如鱼得水,把握声部丰满的长句也很成熟,轮廓有力度而无刻意。长篇的跑动或反复跳跃,都没有生硬感。更重要的是,钢琴家表现各部分的分句,彼此的衔接,都有那种成熟的风采,继而显示出他确实了解作品独特的风格。
哈萨克斯坦选手阿里姆·贝森巴耶夫(Alim Beisembayev),他是本届“利兹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可说是一位“综合性的”演奏者的典型。一如钢琴家的选曲,从第二轮即展现出相当多面的特点。当然更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将每一面都表现妥当。贝森巴耶夫所展现的综合性,可概括为:探寻传统的根底,由此为不同作品找到恰当的表现风格,个性、传统、多面性的特征,没有哪方面完全成为主导,也没有哪方面受到忽略。
要完全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所面对的,必然是一位大师级演奏者。贝森巴耶夫仍在前进之中,关键在于,综合性确实是他所拥有的天赋素质,后天的训练又将其开发得到位。他在第二轮选了几首斯卡拉蒂的奏鸣曲,搭配贝多芬最后一首奏鸣曲Op.111。钢琴家的触键精美而不刻意雕琢,声音控制颇有层次,句子的处理很自然,斯卡拉蒂快速的K.87弹来十分洒脱,音色体现出优秀的掌控能力。但更让人惊艳的是贝多芬的奏鸣曲。
贝多芬的晚期杰作看似自由,其实是结构的思维越发缜密,如何理清内在的逻辑很重要。贝森巴耶夫的演奏好就好在绝不试图出奇制胜,而是谋篇布局尤为成熟,结构的转折点有时会稍稍强调一下节奏的紧张,但不过分。音响自然通透,声部表现出色。钢琴家对于大的脉络,无论节奏脉动还是结构比例都把握得好,戏剧性的营造有章法,能够放开来弹又始终得体。第二乐章速度控制亦显明演奏者的成熟性,主题没有弹得过慢,同第一变奏的速度表现有细心的区分。戏剧化的变奏中,钢琴家宁可略微保守,也不过度发挥。而几段变奏连续发展,始终气息顺畅,合到一起效果自然,是最为不易之处。
半决赛中,面对比赛所要求的现代作品,贝森巴耶夫选择了利盖蒂的两首练习曲。《魔法师的门徒》狂飙速度,两分钟解决,听起来却非猛赶,技巧有富余,声部线条能有灵活的表现。《魔鬼的阶梯》中,多声部进行与节奏错开都弹得从容,面对原作骇人的技巧要求,钢琴家依然能顾及触键的品质,不弹出粗糙的声音。拉威尔《镜子》中的《悲鸟》与《海上孤舟》也是耐听的演奏。《悲鸟》中,贝森巴耶夫弹出纤细而有品位的音色,指触颗粒分明,踏板又用得好,完全是色彩的构思,没有音响的模糊化。演奏强调“悲”的意境,句子的处理多主观投入,效果却不过分。
《海上孤舟》的最初音响层次就把握得甚好。音质统一,具半透明感而有分量,跑动与滑奏皆有统一美感。细腻的音响层次,竟是越来越迷人,有时低声部弱化至朦胧,却仍不失其分量。除了以音色区分声部的技巧不同凡响,钢琴家对于曲情的区分,也是很用心的。《悲鸟》中的主观投入,“孤舟”偏客观抽离,都自成一体。
对于普罗科菲耶夫《第七奏鸣曲》这部热门作品,贝森巴耶夫弹出深思熟虑、却又激动人心的演奏。他的处理,完全是从作品的结构层面入手,以第一乐章为例,钢琴家由奏鸣曲式的脉络统合全篇,各部分表现风格的设计,很多也是依此脉络而行。主题部分高度强调节奏,刻画出尖锐感,副题却弹得若有所思,有时是近乎纤细的指触,对比非常强烈。展开部注重刻画节奏张力,却并不在力度上推,钢琴家始终维持音质的精巧控制,节奏虽强有力,却也有弹性。再现部的演奏更为紧凑,声部的立体感得到关注。
慢乐章的节奏脉动非常凝练,却能在紧凑的时值中,弹出生动的表达性,中段的层次表达出彩,质感晶莹的指触,同原作奇诡的氛围调和在一起。终曲是普罗科菲耶夫最著名的独特节奏,贝森巴耶夫将其独树一帜的表现力详细剖析,层次分明。低音区确实弹出俄派那种深透的强劲效果。技巧的完成度是一回事,钢琴家在此呈现的音响、技巧的魅力、风格的把握,都到达更深层的音乐性层面,能让人听得非常专注,有真实的吸引力。这就是一位适合走独奏道路的钢琴家。
贝森巴耶夫在决赛中没有选择大型协奏曲,而是弹了相对短小精悍的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演奏不仅体现出钢琴家风格中的精美与技巧的完整,更显明他确实对于该作问世时的演奏风尚,以及作曲家本人的演奏艺术有所了解。如今,不少新锐钢琴家都能“强有力”地弹奏拉氏的音乐,像贝森巴耶夫这样追求简洁和高雅风格的,却依然显得珍贵。顺便一提,贝森巴耶夫很早就来到英国生活,目前在皇家音乐学院跟随俄派大师阿历克塞耶夫学习,前述那位令人激赏的托马斯·凯利正是他的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