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生活化构建策略分析

2021-04-19 17:32付勤
考试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生活化英语教学

付勤

摘 要:高中英语课标倡导生活化,现行教材上也存在很多生活化语篇,说明生活化课堂应当是英语课程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实际上学术界对生活化课堂非常关注,并且提供了很多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但是从英语教学实践上来看,生活化课堂成功的不多,失败的也不少。因此文章首先对生活化课堂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总结,其次针对生活化课堂实践情况做了探讨,明确了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最后依托现有成功经验,思考了生活化课堂构建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以期能够完善相关理论研究以及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英语;生活化;教学

一、 理论基础

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当促使学生具备一定语言意识与语感,能够在具体语境当中整合英语已经学会的语言知识,理解口头表达和书面语篇表达,能够有效地利用口语或书面语进行人际交流。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一定的支撑来确认英语的价值作用,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支架理论为英语课程教学的生活化提供了理论支撑,支架理论是一个覆盖范围较广的一种理论思想,它包含很多种基础理论,但其中最重要的却是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支架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无根浮萍,必须要有一定的支架来支撑学生的学习,所以引入了工程建设领域的脚手架的内涵,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支架,而且是永久性的支架。从建构主义上来看,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自主自觉地建构知识体系,在最近发展区当中,学生有两个发展区间,即现有实力和潜在实力,现有的实力相对于最近接触到的生活经验,而潜在实力则是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但没有被发掘出来。于是生活化的课堂,就是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下,由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出来,并由此完成更高一级的任务,直至学生不需要教师引导,就能自己从生活经验中总结提炼知识,此时就会演变为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二、 高中英语教学状况

结合文章主题,目前相关研究中,基本都是对生活化课堂模式构建的探索,比较少涉及生活化课堂现状的探究,因为从课堂教学上来讲,部分课堂存在缺少生活气息的问题,更多的研究成果中将重点放在生活化课堂构建上来。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现阶段生活化已经不是一个新鲜概念,相关的理论也比较充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发现生活化课堂构建并不如研究中所分析得那样美好。为此针对某普通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定的对象中,有约50%的学习喜欢英语,也有部分不喜欢英语,大概占比10%,剩余的40%持一般态度,英语是否重要,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选定的调查对象中60%左右的学生认为英语很重要,还有7%认为不重要,剩余的部分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通过数据对比学生基本上都知晓英语的重要性,但是却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英语,如此肯定还有其他的原因在影响学生的选择。

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来进一步调查学生的情况,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只有23%的学生能够使用英语去进行交流,其中只有10%能做到英语脱口而出,10%需要视具体情况去做决定,有60%的学生能够做到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却并不会去做,因为缺少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景。这说明一个情况,生活化教学还是一种概念上的东西,如此之多的研究方案,并没有给高中英语带来较为明显的改变。为了证明这一点,针对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发现英语课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是教师讲的内容还是非常多,课堂氛围不浓,有的学生在英语课上自娱自乐,有些则看课堂主题来讨论。总体上来说学生对课堂是不满意的,生活化课堂研究如此之多,却出现课堂实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是应当深思的一个问题。

当然文章所列的数据并不是在强调以往研究的生活课堂构建就没有用了,很有可能是教师的理念,学校教育理念还未转变过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能因为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师生活化教学实力还不强等情况导致生活化课堂实施不起来,或效果不好,特别是生活化课堂需要生活化的情景,而老师不了解学生情况,所设定的生活化情景并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同时由于英语课程要求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培育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生活化课堂也不是随时都能运用,如果语篇强调的是书面语,那么生活化教学就不是很合适,因为生活更适合口语表达。所以现阶段构建英语生活化课堂,关键还是要从实践中吸取经验,以求生活化教学发挥实际效用。

三、 高中英语生活化课堂构建

(一)成功英语生活化课堂分析

生活化课堂构建的研究很多,但真正用在实践上,并产生效果的比较少,研究中措施提出了很多,但是真正用起来的不多,如果通过对成功的生活化课堂进行分析,以求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以便指导生活化课堂的具体构建。

例如,人教版高一英语一“Unit One Friendship”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描述自己朋友的表达方式,并且列出朋友之间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按照课标要求,即掌握谈论朋友和友谊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Are you afraid that”等句式结构,通过谈论朋友和友谊,在情感态度上明确朋友之间的相处方式。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设定情景。任课教师采取的方法是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来引导话题,话题主要内容为关于新学校和新朋友,由于本课是高一学年的第一课,这一话题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学生初次接触高中阶段,新的学校、新的同学,都需要去了解,加上本次课难度并不是很高,而且主要巩固初中阶段的知识,所以可以采取上述情景内容,注意为了让学生保持兴趣,并将注意力转移至教学主题,需要在情景中设置一些问题,如“How did you spend your summer holidays? How did you feel? 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new school? Do you like it? 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 Do you like making friends? How do you get in touch with your fiends?”基于這些问题,学生在情景中先谈论新的学校,然后再谈论朋友,可配合播放一些关于朋友的英文原声录音带,并提问录音当中的内容如何。当然为了保证话题能够顺畅展开,课前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是新学生,具体情况如何不好把握,由此可以在情景当中设计相应的问题来测试学生,了解学生基础,再考虑后续的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生活化英语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