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军
摘 要:作文在语文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时还是会出现缺乏语言、逻辑混乱等情况。从当前的作文教学看,在小学和初中课程中,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仿写,用写作格式限制了学生写作的自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给学生讲授写作方式和框架,但是都没有充分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改善以往的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语文作文;兴趣
一、 引言
作文在高中阶段是重难点知识,作文又是学生语文知识反应的尺度。在《语文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注重将发展学生的思维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格。在作文课程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表达和想象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离,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就能够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在每个行业中都可以看到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用自己的图、符号给学生传授知识,受到了教师的关注。
二、 注重反思与引申
(一)描绘思维导图
学生要想在习作时充分运用思维导图,首先应该学会绘制思维导图。在教学经验下,学生描绘思维导图,教师给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对思维导图有所了解,明确本节课讲授的重点,以及该运用怎样的方式绘制思维导图。学生从接受到自己运用思维导图,大概在5个课时左右,一般情况下,绘制思维导图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绘制图形的中心区域。学生首先考量作文题目,然后确定习作的主题,将主题通过图像或者文字的形式放到图形的最中间,这就形成了中心区域。中心区域要非常明显,最好是方便阅读的,可以也能够加粗的中心词展现出来,可以用三种颜色将中心区域凸显出来。
第二,从中心区域向外扩散。这个扩散就向文章大纲,需要展现出逻辑性,并展现出一定的层次。扩散区域应该分为主要区域和支流,主要区域应该画粗些,支流可以细一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发挥。
第三,凸显出关键词、图像和颜色。当学生画出线条后,需要填上对应的内容,内容不需要长篇大论,可以用短语和图形展示出来。词语是对内容的概括,当学生看到这些词语后,就能想到类似的知识,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就出现了关键词。每条曲线上只要有一个关键词就可以了,针对关键词,可以用图像展现出来。图像能够让知识直观形象展现出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不用再进行翻译。
第四,突出重點。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应该将最主要最深刻的知识反映到思维导图中,并且突出强调出来。可以绘制有冲击力的图像,也可以运用星星图标,还可以充分运用色彩,不管怎样的方式,只要将内容清晰展现出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可以了。
(二)激发写作灵感
思维导图具有明显的优势,学生可以非常简便地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作文中。学生要意识到思维导图的价值,调动可以运用到思维导图中的资源,找到全新的题目,激发学生的灵感。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应该有清晰的思路,要找到文章中的重点,概括出关键词,并围绕关键词写作。思维导图还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不断激发学生的灵感;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不断对图文进行探索可以活跃大脑,激发自己的潜能。教师运用思维导图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写作方面的资源,突破学生思维的障碍,加深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找到新的写作角度。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学习,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学习的知识,找到明确的主题。从绘制思维导图这个层面看,学生抓住关键词就能明确立意。作文是集思广益的环节,为了不让学生写出相似的文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立意,至于更详细的立意就不用透露给学生了,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绘制独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
然而,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很多小组都只写出了关键词,接下来的创作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调动自己掌握的知识。思维导图主要就是学生大脑的反映,能够让学生找到清晰的写作思路,并不断发挥自己的灵感,对立意进行深层次思考。思考主要是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发散。作文就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环节,学生在写作是又能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改善写作的效果。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保持清醒,挖掘头脑中与立意相关的素材,充分运用到写作中,这样学生不会害怕写作,还能写出完整的文章。
(三)活用他山之石
除了在作文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能运用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写作的思路。学生在写作时不断积累写作的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按照写作思路进行写作。另外,学生装扮思维导图可以让文章更加丰富多彩,写出充实的文章,并且展现出创新力,提升阅读思考能力。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描绘思维导图,让学生在预习中获取知识和能力,从而了解写作的思路和结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断对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体现出逻辑性,从而对文章有透彻的理解。
学生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对知识的记忆力。思维导图色彩比较明艳,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探讨,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生熟练掌握思维导图,可以保证头脑正常运转,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调动学生的知识量。
总之,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虽然需要运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对写作过程精细分析,帮助学生明确立意、选择合适的素材、找到明确的写作结构、运用充分的语言文字,从而提高写作的效率。根据实践显示,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写作的效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思维导图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思维,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工具,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打开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