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洁
摘 要: 本文首先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分析同义连用的判定标准和性质,其次以《庄子》为语料,从词义和词性两个角度对同义连用现象进行分类;再次总结《庄子》中同义连用的特点,归纳出同义连用具有结构组合的灵活性、意义的单一明确性和词序的基本稳定性这三个特点,同时借助数据和例句分析,更直观地理解特点;最后对《庄子》进行专书研究,加强对同义连用现象的认识,丰富对同义连用现象的研究。
关键词: 《庄子》 同义连用 特点
《庄子》作为先秦重要典籍,是先秦散文发展成熟的标志,创作风格独树一帜、想象奇特、哲理性强、句式多变、词汇丰富,在变化多端的文笔下,有着丰富的同义连用现象。本文从同义连用的判定、性质、类型、特点四个角度研究《庄子》中的同义连用,以更深入地认识同义连用在汉语复音化过程中的功用。
一、同义连用的判定
同义连用是古汉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并列连在一起使用,在句中表示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充当一个语法成分的语言现象”①(73),双音节词居多,三四音节词较少,这种现象在先秦典籍中早已出现,《墨子·节葬下》:“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礼记·月令》郑玄注:“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柴”和“薪”存在体积上的差异,“柴薪”,指柴火,两词并列使用,表示同一概念、指同一事物,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可以判定为同义连用。换言之,判定词的同义连用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词与词的某一义项相同,舍弃其他义项;二是词性相同;三是词与词紧密结合,中间不插入其他词;四是同义连用后的词义是单一而完整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弱:本义是纤细,柔弱;《说文》:“怯,多畏也。”怯:本义是胆小,畏缩。浑言之,“怯”“弱”都是胆小,懦弱的意思,两词相互呼应,共同阐述赵国势力弱一事,但两词中间有一个“且”字连接表示并列,所以并非同义连用。
总之,有一个相同义项是判定同义连用的基础,词性相同和紧密结合是判定同义连用的必要条件,词的意义完整且单一为是判定同义连用的关键。
二、同义连用的性质
在古汉语同义连用的研究过程中,对于同义连用到底是词还是词组这一问题存在争议。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同义连用结构组合不稳定,顺序常常可以颠倒,即“同素异序”,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同义连用应该是词组,王力《古代汉语》:“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在这个意义上,王力认为同义连用属于临时性的词组。
然而,词组是大于词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词组中间一般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很显然大多数同义连用并不能扩展或插入其他成分,所以把同义连用当作词组并不严谨;再者,同义连用的意义并不是相同或相似的语素意义简单相加,而词义与词义的转化与凝固,具体指同一概念或同一事物,在句中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义,所以同义连用可以作为语言里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丁喜霞认为“把‘同义连用说成单音词的临时组合的说法,没有从词和短语的根本区别上认识性质”②(126)。
孔颖达称同义连用为“复语”“连言”“重言”,顾炎武、王念孙、王引之等古文学家都注意到了同义连用现象的存在,但只是处在一个浅显的阐释阶段,没有进行系统且严格的语言学研究;今人对于同义连用的研究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总结出同义连用可以凝固成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规律,这正是判定同义连用是词还是词组的争议所在,面对概念上的矛盾,朱诚将同义连用分为三类:复合词、词组和过渡阶段,三者统称为“同义连用词语”③(21),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同义连用的性质。
三、《庄子》同义连用的类型
《庄子》中同义连用共有149例,从音节上看,双音节同义连用有146例,四音节同义连用仅有3例,从词义上看,多是本义与本义连用及本义与引申义连用,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同义连用为主,形容词和名词次之,虚词最少。本文分别从词义与词性角度對《庄子》中的同义连用穷尽性地进行分析。
(一)从词义上划分
从词义上划分《庄子》中的同义连用时,在本义与引申义的判定上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斧”和“钺”的本义都有“工具”的意思,又分别有“武器”这一引申义;在《庄子·胠箧》中“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一句中的“斧钺”是“武器”的意思,借“武器”义比喻“杀戮”。“斧”“钺”究竟是本义“工具”连用后进行词义变化还是引申义“武器”直接连用,这里存在争议。本文从同义连用的意义出发,探究其本义,在本义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为引申义。“斧”“钺”连用时指“武器”,由本义“斧头”派生而来,所以判定为引申义与引申义连用。依据本义和引申义的基本概念,大致可以将《庄子》中的同义连用分为三类:本义与本义连用、本义与引申义连用、引申义与引申义连用,下面具体分析并举例。
1.本义与本义连用,共50例,同义连用后的词性以名词和动词为主,其中名词19例,动词23例,形容词8例。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内篇·逍遥游》)
《说文》:“尘,鹿行扬土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尘:本义为细的灰土。《说文》:“埃,尘也。”
“尘”与“埃”的本义相同,两词连用,泛指尘土。
2.本义与引申义连用,共58例,同义连用后的词性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名词10例,动词25例,形容词21例,副词1例,代词1例。
(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内篇·逍遥游》)
《广雅》:“腾,奔也。”腾:本义为马奔腾。引申为跳跃,如《聊斋志异·促织》:“遂相腾击。”《广雅》:“跃,跳也。”跃:本义为跳跃。
“腾”的引申义与“跃”的本义连用,泛指跳跃。
“肌”的引申义与“肤”的本义连用,泛指人的皮肤。
3.引申义加引申义,共41例,同义连用后的词性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名词9例,动词13例,形容词14例,副词1例,连词1例,数词1例,代词2例。
(3)货财弗争,不多辞让。(《外篇·秋水》)
《说文》:“辞,讼也。”按,分争辩讼谓之辞。辞:本义为诉讼,打官司,引申为推让。《说文》:“让,相责让也。”《广雅》:“让,责也。”让:本义为责备,引申为退让、谦让。《国语·晋语》:“让,推贤也。”
“辞”的引申义与“让”的引申义连用,指谦逊、推让。
(二)从词性上划分
词性在同义连用前后一般是不变的,也有例外,对于词性不稳定性,下文将详述。依据同义连用后的词性,大致可以将《庄子》中的同义连用分为五类:名词同义连用、动词同义连用、形容词同义连用、连词同义连用、副词同义连用,数词同义连用和代词同义连用,下面进行具体分析和举例。
1.名词同义连用,共38例,多是本义与本义连用,其中本义与本义连用19例,本义与引申义连用10例,引申义与引申义连用9例。
(4)罔罟之所布。(《外篇·胠箧》)
罔,同“网”,《说文》:“网,庖牺所结绳以渔。”本义为渔猎用的网。《说文》:“罟,网也。”《广雅》:“网,谓之罟。”罟:本义为各种网的总称。“罔罟”指渔猎的网具。
2.动词同义连用,共61例,多是本义与本义连用及本义与引申义连用,其中本义与本义连用23例,本义与引申义连用25例,引申义与引申义连用13例。
(5)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杂篇·庚桑楚》)
《说文》:“如,从随也。”如:本义为遵从,依照;引申为去,往,作动词。《尔雅》:“如,往也。”《史记·项羽本纪》:“坐须臾,沛公起如厕。”《说文》:“往,之也。”往:本义为去,到……去,作动词。
“如”的引申義与“往”的本义连用,仍然是动词,去、往的意思。
3.形容词同义连用,共43例,多是本义与引申义连用,其中本义与本义连用8例,本义与引申义连用21例,引申义与引申义连用14例。
(6)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杂篇·天下》)
《说文》:“弘,弓声也。”弘:本义为弓声,引申泛指大,广大(现多作宏)。《尔雅》:“弘,大也。”大,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本义为大小的“大”。
“弘”与“大”同义连用,指巨大,广大。
4.连词同义连用,共1例。
(7)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外篇·骈拇》)
《说文》:“是,直也。”是:本义端正,端直。又作连词,表示原因,《战国策》:“吴起对曰:‘河山之险,信不足保也;是伯王之业,不从此也。”这里的“是”表示所以。《说文》:“故,使为之也。”故:本义为缘故,原因。后来词性演化为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如《史记·留侯世家》:“夫秦无道,故沛公得至此。”
“是”与“故”连用,表示因此,所以。
5.副词同义连用,共2例。
(8)其递相为君臣乎?(《内篇·齐物论》)
《说文》:“递,更易也。”递:本义为轮流、交替,引申为副词,顺次地、一个一个地。《说文》:“相,省视也。”相:本义为察视,虚化为副词,指先后,表示动作、情况是一方接一方地递次加于下一方,《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
“递”与“相”连用,指轮流(更替)。
(9)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庄子·齐物论》)
《说文》中,庸,本义为用也,后来词义引申为“难道”“岂”,表示反问。
讵:岂,难道,也用于表示反问。如:讵料,讵敢。所以“庸讵”连用,表示反问。
6.数词同义连用,共1例。
(10)夫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而鲵鱿为之制。(《庄子·庚桑楚》)
寻,会意字,本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诗·鲁颂·閟宫》:“是寻是尺。”一句则采用此义。常,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小尔雅·广度》:“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注:“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寻。”“寻常”连用,比喻极小的地方。
7.代词同义连用,共3例。
(11)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庄子·山木》)
彼,词义引申为“那”,与“此”相对。《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其,本义为簸箕,假借为代词,他,那等,如《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彼其”连用,表示远指。
(12)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庄子·应帝王》)
谁,什么,《说文》:“谁,何也。”何,本意为负担,后来假借为代词,什么。“谁何”连用,译为“什么”。
(13)阖胡尝视其良既为秋柏之食矣。(《庄子·列御寇》)
阖,本义:门扇,又通“盍”,译为“为什么不,何不”。如《庄子·天地》:“夫子阖行邪?”胡,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引申为:为什么;何。《诗·郑风·风雨》:“云胡不夷?”“阖胡”连用,译为“为什么不”。
四、《庄子》同义连用的特点
同义连用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有自己的语法特点,通过对《庄子》同义连用的类型分析,可以总结其在结构、意义和词性上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功用。
(一)结构组合具有灵活性
在上古典籍中,古人对于同义连用的认识停留在语用阶段,在进行同义连用时一般以满足表达需求为目的,通过联想构词,一个词可以和多个同义词灵活地组合,组成的多个同义连用词语表达同一个意义,如《庄子》中“跃”分别与“腾”“踊”两个同义语素组合成:
(14)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内篇·逍遥游》)
(15)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内篇·大宗师》)
《说文》:“踊,跳也。”踊:本义往上跳。“腾跃”“踊跃”二词虽然语素组合不同,但都是“跳跃、跃起”的意思。
这种组合形式具有较强的能产性。据武振玉统计,魏晋六朝的汉译佛经中两个总括范围副词的同义连用的共有55种形式,分为皆组、悉组、咸组等11类,其中皆组有10种,悉组有12种,咸组有6种④(123-127),这些数据十分直观地展现出同义连用组合的灵活多样性,为现代汉语同义复音词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意义的单一明确性
同义连用的复音词意义明确且单一,往往忽略词义间细小的差别,保留相同的义项,表达一个准确且完整的意义。如:
(16)言未卒,啮缺睡寐。被衣大说,行歌而去之。(《外篇·知北游》)
《说文》:“睡,坐寐也。”睡:本义为坐着打瞌睡。《说文》:“寐,卧也。”寐:本义为睡着。“睡”“寐”表示的是不同的睡眠状态,但两词连用后,明确使用了“瞌睡、打盹”这一义项。
(三)词性的基本稳定性
词性相同是判定同义连用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同义连用后的词性是可以保持不变的,两个名词同义连用后仍然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都遵循此规律。如:
(17)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外篇·知北游》)
状,《说文》:“状,犬形也。”引申为形状,形态。貌,本作“皃”,《说文》:“皃,颂仪也。”本义为面容,容貌。状与貌都是名词,两词连用仍然是名词,泛指形状、外貌。
(18)将妄凿垣墙而殖蓬蒿也。(《杂篇·庚桑楚》)
《说文》:“垣,墙也。”垣:本义为矮墙,也泛指墙,作名词。《说文》:“墙,垣蔽也。”墙:本义为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作名詞;两词本义连用,词性不发生改变。
然而,有的词在同义连用之后,词性也会发生改变,《庄子》中共有17例同义连用词性发生变化,仅占11%。
(19)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杂篇·天下》)
《说文》:“端,直也。”端:本义是站得直,引申为名词,边际。《说文》:“崖,高边也。”崖:本义是岸、水边,后来泛指事物的边际。“端”“崖”取“边际”义时分别为名词。两词连用后,作形容词,修饰“辞”。所以,同义连用的词性保持基本稳定,由于古人语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也会发生变化。
五、结语
通过对《庄子》同义连用进行归类分析,我们对同义连用的性质、特点与作用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首先,在同义连用的判定上,主要从意义与结构两方面进行判定,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阐释,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同义连用的性质上,存在历史语用与现代语法上的矛盾,目前尚无定论。
其次,对《庄子》中的同义连用现象从词义和词性两个角度进行了穷尽性的分析。
再次,对同义连用的特点,历来学者都进行过详尽的分析,本文从同义连用的判定入手,总结出《庄子》中同义连用词语在意义、结构、词性三个角度上的特点。
最后,同义连用的专书研究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笔者通过对《庄子》中同义连用的分类与分析,以献出绵薄之力,希望各位学者批评指正。
注释:
①王其和.《史记》同义连用研究[J].语言科学,2003(4).
②丁喜霞.联想构词:同义并列双音词的构成模式[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1).
③朱诚.同义连用浅论[J].古汉语研究,1990(4).
④武振玉.魏晋六朝汉译佛经中的同义连用总括范围副词初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4).
参考文献:
[1]王其和.《史记》同义连用研究[J].语言科学,2003(4):73-78.
[2]王力,主编.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丁喜霞.联想构词:同义并列双音词的构成模式[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1):126.
[4]朱诚.同义连用浅论[J].古汉语研究,1990(4):21.
[5]庄子.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
[6]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武振玉.魏晋六朝汉译佛经中的同义连用总括范围副词初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4):123-128.
[8]李素娟.汉语同义连用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2009(4):245.
[9]吴鸿逵.论同义复词的类型及其作用[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1):95.
[10]江傲霜.《左传》同义复词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1):76-77.
[11]刘海燕.古汉语同义连用的特点[J].宜春学院学报,2010(5):91.
[12]徐流.论同义复词[J].古汉语研究,1990(4):14.
[13]孙园园.论《六度集经》中的同义词连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84.
[14]曾昭聪.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1-3.
[15]王其和.从《史记》看同义连用的作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