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在公路绿化养护中的应用

2021-04-18 17:55田东方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养护管理

田东方

【摘要】公路路域当中的植被自通车后进入养护期阶段,即代表种植任务已经完成,路域当中的植被覆盖面积能有效满足多方面要求,很多人对养护操作理解不到位,殊不知,路域植被养护过程漫长,为了培养结构稳定植物群落,有必要结合植物群落生长规律,对其进行合理改造,确保其朝着目标群落方向不断发展,这一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应用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就生物多样性在公路绿化养护中的应用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对公路绿化养护施工带来帮助。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公路绿化;养护管理

自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公路建设方面要求逐渐提升,且不再满足传统的技术等级要求,还应加强公路周遭环境及行车安全舒适性等方面建设。公路绿化在满足公路交通功能、养护经济性期间,还应充分考虑和周遭环境间的协调,确保周遭生态平衡期间,给驾驶员与乘客提供行车舒适感与安全感。

1、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基础,一些学者站在不同视角就此展开详细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生物多样性能促进生态系统功能优化及发展。生态系统当中还有很多功能速率及强度有赖于种的规律,通常情况下,生物多样性可以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多样性高生态系统中,营养关系多样化,其为能量流动提供不同途径,不同营养水平间能量流动较为稳定;高多样性可提升生态系统抵抗能力;增加了相同物种间的距离,减少病原植物传播,由于各种病原物质都在寄主体内生存,物种多样性仅发生在小范围内;物种多样性,不同种群占据分化生态位,因此可以明显提升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率。此外,并非是物种种类越多,系统就越稳定,系统稳定和物种生物特性及环境适应能力密切相关,唯有在生态系统功能相似,且对环境反应各异种增加才有助于稳定生态系统,种丰富度的减少需要另一个相似功能种补偿,如此方能提升系统稳定性。

2、植物养护操作法

公路由设计一直到养护期间时间通常为两年,这一时间过后,管理部门需要结合不同路段现状,制定植被日常养护措施。即便如此,两年之后,草本植物也会发生明显改变,1.土壤出现板结,植物生长速度不断下降,死亡速度逐渐提升,所以草地中会有很多斑秃情况出现,且越来越严重,直至死亡。灌木植物抵抗外界能力较强,但环境较差,养护方面费用较少,植物得不到良好养护,故而是得其生长力逐渐下降,病虫害相对较多。此外,病虫害防治期间,难以结合实际发展规律,合理应用自然当中的抑制因素。

尊重自然、微生物、动物等方面能力,合理应用自然规律,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将路域植被当作统一整体,并对其进行合理完善。施肥期间应将改良土壤作为主要目的,借助满足土壤健康及营养方面需求,保持植物群落平衡,而非简单将土壤当作营养载体,将施肥建立在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植物养护工作重点为推动自然生物循环。传统耕作方法容易使得土壤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特别是大规模机械操作更容易使得土壤动植物区域发生变化,严重的还会导致物种消失,究其原因主要为,常规农耕操作可以改变土壤野生动物栖息,尤其是土壤生物。土壤生物,尤其是蚯蚓、微生物等,其对土壤发育十分重要;植物养护期间常常会忽视这些生物作用。虽然经常测定土壤当中成分,但结合植物不同生长周期看,虽然经常进行施肥和浇水等养护,但土壤却越来越板结,且植物生长也逐渐变弱,究其原因,主要为将土壤视为植物营养载体,没能将其视为生命物质,所以化肥等物质的大量应用,微生物常常失活,最终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物难以分解,土壤团粒结构常常被破坏,植物难以正常生长。

3、生物多样性在公路绿化养护中的应用

要知道公路路域当中的植物和园林景观绿化不同,公路当中的植被过多的看重防护功能,例如改善行车环境,确保行车安全等,园林身为休闲场所,可观赏性十分重要,为了确保园林可观赏性,势必需要消耗较多物力与人力。园林绿化经费并非是公路绿化可以达到的,尤其是步入养护期之后,经费数量越来越少。所以,养护工作开展应以公路为基础,遵照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力争在确保交通安全过程中合理改造原有植物。

(1)提升群落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即便对于相同物种,改造期间也应选用不同基因型,如此即使这里只有几个患病,也不会对整个物种带来影响。此外,受损的部分还能为其他物种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及空间,覆盖度也会随之恢复,最终不会对群落产生较大影响。

(2)因地制宜原则,合理选择树草,合理应用乡土物种。乡土物种并非是原生物种,但经过长年驯化,多适应本地气候,且生命力较强。公路路域当中的植物立地环境恶劣,很多外来园林植物难以生存,因此有必要结合特殊小气候,合理选择植物材料,然后将景观建筑为辅,便于形成水土保持功能较强,多样性指数较高的植物群落。

合理设计公路绿化体系布局,借助绿化面、线、点等的融合,创建公路绿化生态网络体系。公路绿化设计期间,需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当作主要原则,便于将不同部位绿化当作统一整体,最终全盘考虑设计。

每条公路及各部位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因而使得公路绿化存在明显异域性,加强绿色特性建设可以有效确保生物多样性。深入挖掘并应用本地物种资源,合理引入外域特色物种,建立地域性植被生物多样性格局。便于在保护及推广优良树种期间,合理引入外来树种,提升公路绿化效果,全面展现本地生物多样性,便于健全生态系统。

结合公路植物养护现状分析,其培养目标为将木本植物作为主要群落,故而植物养护期间有必要提升木本植物占比,同时参照植物演替规律,提前加入喜阳植物,一直到最终可以满足路域建设要求,且形成稳定功能域结构。如此,不仅可以提升植物群落功能,还能增加物种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升。

改变养护措施,将植物群落自我调节功能全面发挥出来,还应采取下面这一措施。养护期间将土壤作为主要生命,施肥工作的开展可以合理改良土壤,所以施肥期间应主要使用有机肥,便于调整土壤通风透气性,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高分子化合物降解,确保其能被植物合理化应用;再者,还能促进土壤颗粒朝着团粒化方向转变。

自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发展,公路绿化设计中生物多样性应用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为了形成健全生态系统体系,有必要发挥生物多样性作用。所以,公路绿化建设期间,有必要将生态平衡稳定当作主要思想,同时将生物多样性当作主要基础,合理的选择草、灌、乔,积极营造自然生态环境,如此方能创造最佳生态及景观效益绿色防护体系。

结语:

综上,公开绿化植物养护期间,可借助生物多样性改造当前植物种群,确保其有效满足公路建设要求,同时建立起稳定生态系统,减少公路养护成本。

参考文献:

[1]卜艳梅.生物多样性在公路绿化养护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Z1):62-63.

[2]王涛.公路绿化养护管理[J].交通世界,2017(15):16-17.

猜你喜欢
生物多样性养护管理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探讨
西宁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可行性分析
云南林下经济模式中生态安全问题探析
博斯腾湖湖区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