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雅
摘 要:低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设置有关“自我服务”内容的主题教育,这部分教材意在引导学生在多种可能的生活中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如何在这样的课堂中通过活动有效“导行”,教师要从“立足生活,提升技能学习的自主性”“回望生活,促进价值体验的有效性”“借助环境,构建动心氛围”等方面去引导,推动学生的道德成长。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自我服务;价值体验;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04-0044-04
《道德与法治》这套教材目的是要引领教学从知识的学习转向生活的自主建构,引导学生在多种可能的生活中选择“好”的生活——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涵养其德行。在低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设置了有关“自我服务”内容的主题教育,例如一下的“养成好习惯”这个主题中的“我们爱整洁”“让我自己来整理”“干点家务活”等等。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德行的涵养,引导学生真正地学会生活呢?笔者以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整理”系列这个主题为例,结合具体课例,谈谈相关策略。
一、立足生活,提升技能学习的自主性
引导儿童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活动中儿童自主地对生活进行建构,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而教师则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产生习得知识、技能的自主性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精心设计课前调查,关注起点
“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幼儿园阶段。在上课时,课前调查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技能,哪些技能对学生来说是难点。
课前调查,一部分是教师自己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观察儿童,发现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哪些需要教师指导并反复训练的地方。例如,有教师发现在低段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鞋子是“毛毛虫”“懒人鞋”,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系鞋带能力的缺乏。
另外是通过设计课前调查表去了解学生已有的技能,梳理学生缺乏的技能。以“让我自己来整理”为例,本课中所呈现的劳动带给生活的改变和美好是本单元的编写基调。教材以“整理”为抓手,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学生产生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而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整理”能力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何依靠一节课触一发而动全身?课前调查的设计需理清学生的整理方法、态度与情感。可以做以下设计:
调查表中以“书包的整理”为抓手,因为整理书包是学生每天都做的事情,能够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书包的整理中引发学生产生关于“整理”的学习与思考。设计的三个问题是为了调查学生已有的整理技能和整理习惯,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活动方式可以推动学生情感的发展以及习惯的养成。
(二)活动善用“差异”,激发自主性
低段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因而开展有益的活动可以促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我服务”类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用两方面的“差异”合理设计活动,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主动性。
1.善用学生之间技能掌握的差异。活动的开展要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例如有教师在一上“干点家务活”这一课时,课堂上通过“叠衣服”这个环节来教学叠衣服的方法、技能。她是这么展开教学的:
小朋友动手叠叠自己带来的衣服、裤子——帮不会的同学叠一叠——展示不同衣服的不同叠法(有帽子的衣服)——展示裤子的叠法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并不会叠,另外一小部分学生采取的叠的方式并不合适。如果这个环节中教师能够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展示过后再请学生用其他同学的方法来叠衣服、裤子,那么这个技能的学习才到位,活动的目的才达成。
2.善于寻找教材提供的范例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差异。教材上呈现出来的是通用性的材料,给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多空间。例如学习完“干点家务活”这课,教师组织学生叠衣服,之后又播放了“卷衣服”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到了整理的多种方式,再通过聊“卷一卷”的好处,引导学生体会到这样的整理方式有利于腾出更大的收纳空间,给自己的生活提供方便。这个环节的教学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的需要去寻找合适的整理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生成习得实践的智慧。
(三)善用“记忆语言”,归纳导行方法
低段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特点,将“自我服务能力”中的一些要点通过儿童的“记忆语言”——儿歌、课中操等方式加以巩固。例如:
我的“伙伴”真不少,它们都是我的宝。
各就各位不乱跑,每到用时才好找。
用完它们送回家,有空也给洗个澡。
二、回望生活,促进价值体验的有效性
以德树人,有效的德育重视生活的中心地位,将生活视为道德教育的起点、发生的场域和教育的最终归宿。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的活动,已然不是单纯的活动,而是儿童内在道德成长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的使命是从“活动”推进至“价值教育”的目的,借助活动中的“道德价值”推动儿童内在的道德成长。价值教育的首创人莫尼卡·泰勒将它界定为“有其多种形式,旨在鼓励对选择的反思、对机会的探索以及对责任的承诺,并且对于社会中的个体不仅要发展其主流价值偏好,同时还要为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指引正确的方向。”
“自我服务”类内容的活动过程中蕴含着培养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情感目标和生活态度。这类内容是如何通过活动推进价值教育的体验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于情境中转化道德角色
美国教育家兰本达说过:“学习者在学习中卷入得越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与这一过程合作。”在低段的课堂中,情境的创设要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融,让情境中的情感与儿童的心灵发生共鸣。如“让我自己来整理”这个课创设的情境之一:
师播放微视频(小伙伴的烦恼:找不到学习用品,急得直喊妈妈帮忙。)
师:视频中的孩子遇到什么麻烦了呀?
生:找不到铅笔做作业了。
师:是呀,做作业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呢,关键时刻却找不着铅笔了。
生1:而且他不止一次找不到自己的东西了,所以被他妈妈说了。
师:可不,平时不及时整理学习用品,铅笔丢了才知道着急,瞧把他急的,他在想没有铅笔写字了可怎么办?他翻箱倒柜,却怎么也找不到。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呢?
生2:我也弄丢过我的铅笔,没办法及时做作业。
生3:我上美术课还忘了拿水彩笔。到用的时候才想起来。
师:那你是怎么上那节美术课的?
生3:我向同桌借,可是如果我们要用同一个颜色,我就只能等。
师:看样子,这样的事情带来的麻烦不少啊。小朋友们,你们还遇到过哪些因为自己没有整理好学习用品而带来的麻烦啊?
生4:我要上学前找不到红领巾,家里人本来要去上班,结果害得他们都得留下来帮我找。
师:有时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还会给别人添乱。这样的习惯你觉得怎样?
生:真不好。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通过播放一个学生生活中的小视频,把学生拉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且通过“说他人的”到“说自己的”这个交流过程中,转换了学生的道德角色,从关注现象到关注自己,引发了学生对不及时整理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产生学会整理的共鸣。
(二)于交流中推动道德成长
不管哪种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总在不断推动着教育目的的达成。品德课中的对话更是成为了推动学生道德成长的催化剂。
1.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以引领者、指导者的身份激励学生反观自己的生活,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真正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自发行为、信念和价值观。
如“干点家务活”这节课,在展示叠衣服这个环节中,教师请学生上来展示叠好的衣服并介绍叠衣服方法,请其他小朋友评价一下。
师:小朋友,你来说说她的衣服叠得怎么样?
生:她叠得很整齐,这样的话,下次穿起来不会皱皱巴巴。
师:呀,你肯定是个很注重礼仪的孩子。是的,整齐地叠衣服还可以让我们生活很体面。
师(采访叠的学生):你是用了什么好办法把衣服叠那么整齐?
生: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教过我们一首儿歌:把袖子当成两扇门关起来,再在中间斩一刀。
师:这是你幼儿园就学到的本领。我猜,你肯定在家也经常这样做,所以才能叠这么好吧?
生:是的。
师:掌声送给她。
这个对话过程中,教师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能力,还提醒其他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从而将本节课的理念——“在家要干点家务活”内化于心。
2.借助教材中的辨析栏目,引发学生与自己进行对话,以培养学生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的理性能力。如:
环节1 师先出示课前调查表——很多人不爱整理,接着引导学生猜一猜为什么不整理。生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说不整理的各种理由。
环节2 图图的求助
小朋友,图图看到大家这么能干,也想像大家一样,自己去整理物品,但是他的好朋友却告诉他——
(1)一位好朋友说,反正妈妈会整理的。
这位小朋友说的对吗?
(2)还有一位好朋友告诉图图说,等我长大了再整理。
环节3 辨析环节
生1:妈妈一天到晚有很多事情要忙,白天上班,晚上还要整理,她会很累的。
师:是呀,不给妈妈添麻烦,相信你肯定是个很懂事的孩子。
生2:我认为等长大了再整理也是不对的。从小都不整理,长大后肯定也不愿意整理。
师:说得真好,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习惯。
环节4 现場调查 现在想做家务的小朋友举手(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40多个)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就是借助辨析栏引发学生产生对自己的思考,再通过引导学生辨析来推动学生内在的道德成长。
部编版教材的辨析栏强调德育价值的引导作用,倡导在开放的对话、多元的背景中学会反思批判,帮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与道德情感之间复杂的关系,在价值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提炼正确的自我道德价值判断,提高正确、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细细研读,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把握这个栏目中体现出的隐含的教学目标和德育重难点,引领学生自觉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借助环境,构建动心氛围
纵观《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编排,课程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但单靠课堂是仅仅不够的,需要教师拓展课后的延伸。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教育场域,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所以,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努力在校园和家庭中寻找和开发课外活动的途径,构建利于学生道德成长的环境。
(一)校园生活助力成长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品德的实践成长离不开校园生活。道德与法治教师大部分是由班主任兼任的,这就可以用学校组织的活动、班队课活动、班级环境的布置来展现学生的实践成果,助力学生课后的道德成长。如“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完毕后,就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整理小达人”的评比,并结合“雏鹰争章”等活动展开争章行动。
(二)家庭生活助力成长
除了校园生活以外,学生的道德成长更离不开家庭生活。怎样将学习扩展到家庭,引领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践行美好生活的愿景呢?笔者认为,主要还是通过转变父母观念、依靠父母评价等方式促进学生在家庭生活中锻炼自己。例如我校曾在“感恩”主题的活动中倡导低段学生在母亲节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就可以将“让我自己来整理”这课运用起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在家整理来落实技能的训练,强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主人翁精神。并且还可以开展“妈妈夸赞我”的评价活动,激发学生产生对劳动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活动,更能展开课本中的内容,锻炼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也为学生传递了走出课本、走向生活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张 悦,张新颜.以“我”为主,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J].中小学德育,2017,(8).
[2]王源源.辨析栏:儿童道德自主建构的新途径[J].中小学德育,2018,(8).
[3]贺静霞.近十年国外价值教育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8,(10).
【责任编辑 张 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