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为 胡坚达
摘要:国家扩招政策发布后,高职院校面临着“如何招生”“谁来教”“怎么教”和“教什么”人才培养系统性的新挑战,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扩招基调,如何提供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多元化分类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院校探索的主要方向。以相关政府、园区、院校和企业为多种生态要素的宁波区域电商产教融合综合体,通过教育资源聚集、体制机制创新和教学形态改革进行了尝试,為高职社招联盟化、社会化培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社会招生;产教融合;综合体;联盟化;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03-0053-06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国家高职扩招的政策意图不仅仅是解决越来越突出的招生难、生源荒的教育领域问题,更是国家宏观层面解决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经济社会问题[1]。高职扩招带来生源结构的巨大变化,导致学校内外部治理体系需相应调整,给职业教育带来大变局与新站位。国家扩招政策发布一年多来,高职院校针对社会扩招的主要意义、政策意图和现实挑战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面临着“如何招生”“谁来教”“怎么教”和“教什么”等人才培养系统性的新挑战,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扩招基调,如何理解和有效落实国家扩招政策意图,如何提供有质量、有吸引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如何以此为契机提升职业院校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将是凸显高职教育吸引力,有效赋能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人才素质提升,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契机。
一、扩招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新问题
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多群体作为高职扩招主要生源,给高职院校教育资源配置带来巨大挑战。社招生源在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愿景和学习诉求等方面差异较大,且社会生源流量和流向具有较大不可控性,势必给扩招此类生源的高职院校在学校治理、专业培养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带来新变化和新问题。
(一)治理思维与扩招政策意图的错位
高职院校作为承载社会扩招核心主体,传统“等、要、靠”的计划招生方式失灵,学校治理主体、治理模式、治理手段也将发生深刻变化。高职社会扩招的政策意图不仅仅是解决越来越突出的招生难、生源荒的教育领域问题,更是国家宏观层面解决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经济社会问题。高职扩招以来,部分学校没有正确领会国家高职扩招的政策意图,没有处在办“适合的教育”的新站位,甚至把高职社招简单地理解为传统生源不足的补充,人才培养质量意识淡薄,功利性强,势必会产生新的人才适应性和教育产能过剩等问题。部分院校在扩招专业选择、创新多元化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顶层思考和针对性措施,没有意识到高职扩招给学校治理体系改革带来的新契机,个性化、柔性化、多元化招生模式、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还没形成,需要相关院校主动适应和调整治理模式[2]。
(二)专业培养模式与社招生源学习诉求的矛盾
分类培养和因材施教是高职社招生培养的总体指导思想。很多院校制度设计还远远不能适应社招生的培养特点,灵活学分、学制、学籍管理,灵活教学组织模式,科学学业评价等创新还不能有效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和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探索不够;“一班级一方案”个性化培养模式难以推进落实;送教入企和送教进乡还没形成常态化;部分院校不能聚焦社招生源“二元制”学生独特身份带来的工学矛盾实施“旺工淡学”的错峰教学。部分就业前景好的扩招专业尝试通过“互联网+教学”组织教学活动,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还不理想。部分高职院校的扩招专业培养做成普通在校生培养的“压缩版”、成教培养的“升级版”,大大降低了高职吸引力。
(三)多元化产教融合与社招高质量培养保障的缺失
社招生人才培养更需要工学交替和半工半读学习场景,实现学习和工作的融合。部分区域通过与主管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专业镇街、龙头企业等多主体搭建产业学院,实施协同培养模式。有的院校与培训机构、产业园区和教育管理企业等机构采取外包、托管的全面合作方式,扮演社招培养的“观察员”“监督员”和政策红利“掠夺者”角色,严重违背社招生培养主体职责,导致社招生培养有效性和经济社会适用性差,学生满意度和获得感不尽如人意。此外,以工作室制、导师制、学徒制等为典型的多元校企合作还需不断开创和深化,企业筛选、项目培育、工作室扶植和导师激励等市场化机制探索举步维艰。
二、扩招后高职院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新探索
高职扩招带来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变局,有关院校应在更高站位设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社招学生的特点、差异、诉求和流向,让分类招生、分类培养和分类管理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始终,在造就“宽进严出”技术技能应用型社招人才培养方面尝试新的探索。
(一)招生方面
高职扩招生源具有明显的跨界、跨行、跨域特征,需要整合思考和重构设计。招生作为人才培养的起点,不同的生源渠道决定着不同的人才培养路径,按照“宽进严出”总体指导思想,以市场需求和院校资源配置为依据,推进“二元制”单独招生。按照社会生源的流量和流向划分,主要有订单班、产业学院等招生模式。这类招生依托校企双方紧密深度合作,与区域龙头企业、政府机构、产业协会或集群联合开展紧缺人才培养,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定向生源选拔,定向人才输出。按照高职扩招组织形式划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采取扩招联盟模式,在更大社会生源范围内分类实施精准教学,释放扩招潜力[3]。按照社会生源特点(如年龄和工作经历等)划分,部分院校结合生源诉求调查,实现个性化扩招生选拔和专业组班,为实施“一班级一方案”个性化培养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面
根据高职扩招生源学情分析,为了更加有针对性、个性化地开展教学工作,协调和回应社会生源现实需求,聚焦“二元制”学生独特身份带来的工学矛盾,创新教学模式,依照学习时段、学习场所、学习方式等视角进行教学设计。按照教学时段的划分,一般采取“3+4”“2+5”“白+黑”组织形式,围绕社招生工学矛盾提出教学组织方案,探索旺工淡学、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学训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教学场所的不同,分为校内集中学习、企业多点顶岗、现代学徒制培养、现场教学、工作室制等形式,主要解决工学结合和教育教学适用性等问题,是利用内外部力量办学的资源组织形式。按照教学实施方式的不同,社招专业主要有线上教学、送教上门、学员分享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模式,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和过程管理,部分院校构建人才培养课程资源包,配置线上学习小助手,实施线上分散学习、线下集中答疑和提升的分布式教学模式。
(三)评价方面
学业评价能够客观公正地衡量社招学生的岗位能力和素质,为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提供制度保障。就学业评价内容而言,学业评价注重实践实用性内容评价,社会生源继续学习目的性明确,对所学知识或技能要求实用性更强,评价内容主要选取典型岗位核心能力和关键任务。就学业评价主体而言,社招生学业评价采用校企“二元主体”模式,学校扮演人才培养的“教练员”,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制定技能标准并扮演“考评员”,实现教考分离。就学业评价方式而言,有院校采用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手段,如岗位业绩与课程成绩挂钩、职业技能证书顶替课程群等认定评价,为各类生源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提供便利。
(四)产教融合方面
产教融合能给社招生人才培养提供工学交替和半工半读场景,实现学习内容和工作内容的有机融合。产教融合按照校企合作深度不同,划分为松散型、紧密型和战略型;按照合作形式不同,分为订单班、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和工作室制等。社招班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不同校企合作层次的产教融合,如新生始业教育、零星短期现场教学、企业生产学习中心、现代学徒制和工作室制等。部分院校通过整合多主体资源搭建实体化的产业学院,实现政府、院校、园区、专业镇街、龙头企业相结合的深度合作办学模式,如电商学院、智能产业学院等。还有院校充分整合以教育科技公司为主的多方教育资源,开展协同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提供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深度赋能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4]。
三、扩招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路径
社招生源人才培养需要多元化企业要素参与,高职院校面临着师资短缺、教学条件不一、实践教学不够多元、专业资源平台吸引力不够等问题[5]。院校应转换观念,进一步加大与优化内外部教育资源整合和配置,不断提升院校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构建社招生源专业培养资源共同体
依托当地有关院校牵头的特色产业学院等平台载体,联合有关区域院校,搭建特定社招专业联盟化、协同化组织,统一制定本区域社招生培养方案,精细化专业培养模块,共建共享网络化课程资源,积极布局社招互联网微专业学习、实训基地共享和跨校学分互认等合作。牵头单位联合各院校集体开展学情分析、分类制定培养方案,突破院校边界开展资源配置和联合培养,让本区域社招专业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形成教育资源区域化一体化载体,充分发挥各院校优势资源,提高社会生源招生、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的效率。
(二)搭建社招生源专业培养的政、产、教融合综合体
有关院校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组合拳,整合产业园区资源,建立符合产业发展特点,丰富工学结合要素,完善创业孵化与就业服务综合职能于一体的多主体参与的产教融合综合体。精细化产教融合综合体内工作室、学徒制、导师制和订单班等多元化校企合作运营机制,实现区域内多点分布、集中管理、半工半读和分类培养的教学组织模式。让产教融合综合体内公共实训基地和学习培训就业创业中心成为技能提升和精准就业的重要场所,实现产业链与专业(群)全面对接,切实提升社招人才培养和就业质量,同时为传统常规招生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进一步提升院校内外部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
教育教学形态创新是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水平的重要体现,院校应根据生源特点和诉求,围绕人才培养实施过程和管理,提升个性化柔性管理机制下院校治理水平。高职社招应在招生模式、课程组织、评价模式、合作模式等方面创新管理模式,让分类招生、分类培养和分类管理贯穿于始终,创新社招管理机制组合拳,提升院校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首先,创新推进“二元制”单独招生模式,实现招工与招生一体,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融合,毕业与就业衔接,采取扩招区域联盟模式,联盟院校开展整体化运作,实现个性化扩招招生选拔、组班和定向人才输出。其次,聚焦“二元制”身份,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开展社招生半工半读教学组织,做好区域联盟跨校课程教学、学分互认和校企双主体学业评价。最后,创新区域内院校资源保障机制,有院校联合多方资源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资源投放方式和策略,科学采用多种市场化手段深化产教融合,激发发展活力。
四、高职院校社招人才培养的宁波新样本
宁波作为电商示范城市、跨境电商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传统制造业和外贸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宁波高等职业教育依托产业学院和特色学院平台,探索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搭建行业产业多元化资源聚集平台,完善和提升高职院校内外治理模式和能力。宁波高职院校以电子商务产教融合综合体为载体,探索社招生区域联盟化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宁波样本。
(一)建设社招生电商类专业培养资源共同体
1.组建社招生区域院校培养联盟
围绕如何突破院校边界开展教育资源配置和区域联盟化社招生培养等问题,组建由院校、企业、园区、培训机构和特色学院等为主体的教育资源区域化一体化培养联盟载体,如图1所示,让专业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配置流动,充分发挥各院校优势资源,提高社会生源招生、师资、课程、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效率。在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和宁波多个特色产业学院牵头和推动下,联盟充分利用各院校课程建设、产教融合和师资队伍的优势,组建电商社招培养联盟工作小组,及时商讨和协调人才培养过程中产教融合合作、工作室和学徒制人才培育、教学管理等问题,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和教学组织形态,设立宁波市高职社招生电商专业技能标准,统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电商社招专业人才培养的联盟化和一体化。
2.完善社招生院校培养联盟机制
联盟院校在现有专业建设基础上开设更具体化的如新媒体营销、农村电商等行业领域细分培养方向,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开设旅游电商、服装电商等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培养方向,细分与深耕传统招生专业的模块方向,组建“互联网+行业领域专业”的大电商类社招专业群。依托区域联盟组织共同制定电商专业群社招生日常管理机制,集体商讨制定統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共享和跨校学分互认等合作。集中开展学情分析,瞄准电商美工、短视频直播、网店运营、农村电商、新媒体和新零售等核心模块,组织院校优质师资团队开展线上课程开发和运营,提高课程建设团队协同合作能力。联盟院校采用“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学习助手”的育人模式,根据意愿就近选择合适的院校课程课堂和电商园区实操实训,实现联盟内院校学分互认、拓展学徒制工作室等多形式联合培养,有效解决院校教育输出在空间、时间和方式等方面与社招生之间的工学矛盾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大各联盟院校课程竞争力度和产教融合合作深度。
(二)创新建立产教融合综合体模式和机制
1.布局电商产教融合综合体生态体系
院校培养联盟通过遴选3~5个拥有独立产权背景、以政府引导、社会化资本运营的产业园区或基地,洽谈合作8~10家具有引领性及总部龙头效应的品牌大企业,吸引并集聚业态多元、模式多样、规模不一等特征的150家专业群对应产业的典型生态企业,整合宁波3~5家高职院校专业群资源,规划设计政、行、企、校、园区多方协同的合作模式和体制机制。区域院校联盟聚焦社招生源专业培养的政、产、教融合综合体运作,明确电商产教融合综合体的发展定位,打造和布局适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具备企业多样化、业态多元化和服务标准化的园区生态和服务体系,规划设计多院校、多园区、多业态的产教融合综合体,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园区与院校指导和深度参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子商务专业(群)产教融合公共教学基地。
2.优化电商产教融合综合体教学服务
院校充分利用产教融合综合体整合企业兼职师资团队,吸纳企业电商项目和优质园区人才服务资源,联合成立园区企业学习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搭建短视频直播、新媒体营销、农村电商运营、网店运营和电商摄影美工等多个实战基地,吸纳电商社招学生实践多种综合性工学结合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探索学生多点分布、院校联盟集中管理、企业资源多元市场化配置的工学结合分类培养教学组织模式,让园区的公共实训基地和学习培训就业创业中心作为重要的实操技能提升和精准就业的重要场所,不断完善深化学院、产教融合综合体和院校联盟合作的机制。根据院校联盟预设的细分模块培养方向,依托电子商务专业(群)产教融合综合体的服务能力,分设不同容量规模、不同业务范围、不同生源特点的工学结合培养微组织,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分类、分层、分点教学形态,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需求,切实提升学生就业本领和竞争力,构建线上线下学习培训、电商项目创业孵化、实力导师全程辅导的闭环工学结合生态体系。
3.创新电商产教融合综合体市场化运行
联盟单位成员通过与园区达成战略合作,依托人才培养需求制订电商校企合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积极采取合同制、申报制、投标制和评级制等多种市场化手段开展企业筛选、项目培育、工作室支持和导师激励的资源配置方式,确立面向典型行业的电子商务专业群,特色化细分培养方向,不断完善产业园区服务标准、服务规范和企业进入退出动态机制,有效实现校企资源融合和治理。院校联盟依托电商产教融合综合体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市场化特点的电商师生工作室、创业实践孵化基地、园区学习培训中心等教学实践微组织,不断推进电商产品库、导师库和项目库的建设和引入工作,优化、跟踪和动态调整联盟内不同教学组织要素。院校联盟为了提高电商产教融合综合体的服务能力和造血功能,充分发挥其“公共产品”属性,瞄准数字经济产业的服务领域,提升企业人才培训、政府和协会活动举办、人力资源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免费或有偿服务输出,不断提高电商产教融合综合体的社会影响力,打造宁波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区域职教品牌。
(三)探索区域院校多样化联盟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有效发挥“互联网+教学”的优势,院校联盟主体在培养模式、组织模式、学习模式、评价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如图2所示。联盟院校深入学生开展社招生学情调研工作,了解学员学习需求、工学矛盾和毕业去向等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的生态布局和电商产教融合综合体的资源整合优势,创新完善电商社招生线上线下课程学习与学业指导、产教融合综合体内专业实践创业就业结构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搭建互联网“微专业”学习平台
联合区域院校课程建设优势,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生态。创新建设社招生的“互联网+微专业”多样化资源平台。创新院校联盟内社招生在线课程运营机制,有效建立“课程有思政、教学有资源、授课有平台、学习有指导、过程有痕迹、学习有效果”的“互联网+教学”课程生态。探索产教融合综合体内课程混合式教学、电商培训学习社群等更为灵活个性的学习模式,定期公布学生学习状态数据,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2.实施工学结合“微组织”培养形态
根据产教融合综合体服务能力,创新市场化手段,分設不同规模、不同业务范围、不同生源特点的工学结合“微组织”(如工作室、项目组和线上社群等)工学结合菜单,形成本地区多元化特色化的分类、分层、分点教学组织形态,让师资、学生、企业、项目等要素在多元化微组织内形成优化配置,切实提升工学结合和分类培养效果。此外,院校联盟探索多种课堂形式,变学员上学为教师送教上门,设置“角色互换”模块,鼓励学生承担擅长领域内容讲授,不断创新课堂授课方式,使学生在家门口、在岗位上接受学历教育。
3.创新社招生个性化教育管理
为了提高联盟院校电商社招生人才培养质量,围绕课程、课堂、教师、学分、学籍、经费和评价等系列问题,制定个性化弹性化系列管理制度,不断建立和适应社招生需求的院校综合治理体系。积极展开课程顶替、学分互认、互联网微专业运营、产教融合落地实施等诸多改革。深化社招生学业指导、课程评价、导师制培育和企业化项目赋能等管理改革,为社招生个性化教学组织提高条件和保障。
高职社招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高职教育的一次重大考验。有关院校应充分领会政策意图,提高内外部治理能力和综合治理水平,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规划对人才的诉求,尊重社招生源差异和特点,积极加大内外部资源整合力度,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和机制。围绕招生方式、培养模式、学习模式、管理模式和产教融合合作模式等方面加大创新改革,因材施教,履行区域人才培养输送和高质量就业职责。政府主管部门应密切关注社招生培养外包和托管模式,做好职业教育创新载体打造、资源扶植和政策设计,倒逼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匡瑛,石伟平.论高职百万扩招的政策意图、内涵实质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5):92-96.
[2]陈明霞,吴一鸣.百万扩招后高职院校治理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0(5):13-18.
[3]中国教育新闻网.四川示范校牵头组建提质扩招联盟[EB/OL].[2019-05-14].http://www.Jyb.cn/rmtzgjyb/201905/t20190514_233470.html.
[4]甘肃省电子商务职教集团.博导股份携手陇南师专打造高职扩招人才培养新模式[EB/OL].[2019-12-18].http://www.gsdszj.cn/page/151.html.
[5]潘菊素.关于高职院校扩招百万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9(7):12-16.
(责任编辑:张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