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加强乡村文化自信培育有利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厚植乡村文化根基、保护乡村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夯实乡村经济基础是培育乡村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乡村社会;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乡村社会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进一步彰显了党和政府对于乡村建设的坚定信念和有效决策。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层面的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一环,树立高度的乡村文化自信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条件。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意蕴积极肯定的精神状态,是延续文化命脉的精神能量,是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培育乡村文化自信,能进一步增强村民对于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村民的团结意识,提升乡村凝聚力,是繁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保证。
1 乡村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意义
乡村文化发轫于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是广大乡村居民的心灵住所与精神养分。乡村文化自信是村民对本群体文化内容、形式及价值等各方面的理性认同,培育乡村文化自信,能激发村民主体的自豪感,引导其自觉参与乡村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1 乡村文化自信培育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力武器
文化自信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没有文化自信的乡村,就会迷失文化建设方向,难以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乡村文化是指生活在乡村这一特殊地理位置下的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产方式及观念体系的总称;乡村文化振兴是指乡村主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乡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和历史意蕴的文化细胞的深刻挖掘及转化创新,以实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村文化振兴之根本”[1]。农民作为参与乡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认可乡村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热爱乡村特色文艺、特色建筑,才能树立乡村主体意识,坚守乡村优秀文化的引领作用,积极主动地为乡村文化建设出谋划策,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1.2 乡村文化自信培育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出的重大战略规划,囊括了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机制体制创新以及农民个体发展等各个方面。就本质而言,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关注乡村民生的战略,始终以实现人民幸福生活为出发点和目标,不断提升乡村村民的物质满足与精神需求,以促进村民的自由全面發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小细胞,是华夏文明之根,乡村社会保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以自身的文化为立足之本,才能有效促进乡村全面建设发展。习近平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文化建设作为铸魂工程,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保障,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1.3 乡村文化自信培育是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的最小细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我国传统文化发轫于乡村农耕文化,千百年来不曾间断且取得了螺旋式发展,从传统社会的农业文明,到封建社会的封建农业文明,到工业社会的机器农业文明,再到如今信息化社会的生态农业文明,都展现出了我国农业文化强大而坚韧的生命力,是乡村社会数百年来形成的历史结晶,是维系乡村村民向心力的精神纽带。农民是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重要建设力量,乡村文明几千年的延续发展离不开农民的维系和传承,离不开农民对本民族坚定的文化自信。乡村文化自信的构建是推动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精神支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进一步提升其对于本土文化资源、社会风俗的认知与认同,激发农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发挥农民的创造力,由农民再造乡村,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2 乡村文化自信培育的现实困境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民价值观出现偏差,乡村文化生存土壤逐步缺失,乡村传统文化传承遭遇阻碍,乡村文化自信培育面临诸多困境。
2.1 村民价值观偏差致使乡村文化秩序崩塌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我国农村以地缘关系为纽带,以聚集性村落为交流空间,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在日常生产劳作和生活中,农民形成了勤劳勇敢、朴实无华的人格品质,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观念,乡村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秩序及价值体系。但随着农村社会变迁、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开始忽视生态环境,过度追求金钱利益,受市场化的诱导,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在乡村社会蔓延开来,农村原有的质朴勤恳的传统价值观逐步被物质功利的价值观取代,乡村交际也由温暖的熟人社会转变为冷漠的半熟人社会,乡村文化秩序逐步崩塌。农民价值观及乡村社会原有价值体系的不良转变必然造成乡村文化氛围的淡化、乡村文明程度的降低以及农民文化自信的缺失,不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
2.2 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乡村文化资源流失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加快了国家现代化的步伐,给中国农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收入大幅提升,生活质量迅速提高,农村形势整体向好发展,但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也使得乡村文化资源流失,导致乡村文化日益衰落。梁漱溟先生说过:“从中国近代开始,乡村的衰落和破坏就一直在继续着。”[3]首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许多传统村落逐步消失,一部分特色传统建筑和传统文艺被舍弃,乡村文化的物质载体遭到破坏;其次,在城镇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民流入城市,造成乡村“空心化”,乡村文化的人力资源流失;最后,在城乡一体化的助推下,城市文化悄然流入乡村,诱导乡村生活方式和价值认同发生转变,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遭到冲击,城乡文化矛盾逐步突出。总之,乡村文化资源的流失破坏了乡村文化的整体性,成为乡村文化自信培育的现实阻碍。
2.3 转化创新的不足造成乡村文化传承断裂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产生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和民族值得骄傲的记忆和精神财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不容推卸的使命和责任。乡村文化是在几千年农耕文化中孕育实践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乡村淳朴风情的集中展现和代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乡村文化资源遭到破坏,古村落的文化建筑、习俗规范和精神信仰等逐步失传,加上转化创新不足或者脱离本真的“转化创新”,优秀传统乡村文脉传承断裂,动摇了乡村村民的文化自信心。
3 乡村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理路
建构乡村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精神涵养,助推文明乡风的实现,是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内在动力。面对各种现实困境的冲击,必须厚植乡村文化根基、保护乡村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夯实乡村经济基础,以重树乡村文化自信。
3.1 厚植乡村文化根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凝结不是凭空实现的,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借鉴,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培育乡村文化自信应当厚植乡村文化根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领作用,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动力,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管齐下,在乡村社会建构文明城墙,加强农民文化素质培养,引导农民厚植马克思主义文化信仰,唤醒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农民主动参与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构想的实践。对此,要加大教育力度,拓展教育空间,创新教育方式,利用多媒体进行传播引导,以确保农民能够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准则,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3.2 保护乡村文化资源,促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
在乡村培育文化自信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基础是乡村拥有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这些乡村文化资源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载体。“乡村文化振兴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以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以及复兴为根本诉求。”[4]因此,为更好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应该加强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实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从物质文化层面看,要保护古村落的基本格局,古村落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及经济社会价值,是一个乡村民俗民风的重要展现。同时要加强对乡村河流、森林、田野风光等自然景观和传统建筑、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的保护。就非物质文化层面而言,要加强对传统戏曲、民间歌舞、民族节日及体育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發展。在人力资源方面,为解决乡村主体力量流失问题,可坚持以乡村居民为中心的理念,制定相关政策满足主体需求,激发主体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自信心和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3.3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打造乡村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生活是广大农民的精神养分。在农村地区拓展文化交流方式及传播途径,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民的思想境界,增强农民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坚定信心,是建立乡村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一是引导村民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民族特色体育、民族歌舞、民族曲艺小品等,促使村民充分释放自己的文化激情、展示自己的文化才能、提升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打造乡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乡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在农村建立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数字图书馆及农家书屋等,通过这些惠民文化工程,确保农村地区必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供应,以提高农民精神文化追求,打造农村文明乡风。
3.4 夯实乡村经济基础,助推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经济的繁荣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就难以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因此想要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必须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现实保障。一方面,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文化资源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只有夯实乡村经济基础,真正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农民才有余力和资本追求精神文化的满足,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乡村文化自信,从而更加自觉地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4 结语
只有深刻地认识乡村文化自信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理解乡村文化的深刻内涵与价值特质,理清在现代化进程中重构乡村文化自信面临的现实困境,才能加快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只有建构起乡村文化自信,才能充分挖掘乡村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实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以增强农民主体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广大乡村主体参与乡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为实现乡村文化繁荣振兴提供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 沈一兵.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危机及其文化自信的重构——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J].学术界,2018(10):56.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3/4).
[3]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3.
[4] 范建华,秦会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J].思想战线,2019,45(04):95.
作者简介:程晓霞(1996—),女,贵州遵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