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三法”乐学科学课

2021-04-18 23:36林海莲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教学方法

林海莲

低年级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全新的教育课程,由于缺乏前人的教学经验,在该课的教学中,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当然,低年级小学科学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三法”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对三种方法进行示范性介绍,阐述其在低年级小学科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人类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相互促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因此,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必要。然而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因此,为低年级小学生增设科学课,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认识、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应有别于传统教学,以兴趣培养为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学习,有效增强他们的交流能力。此外,老师还需做好教学记录,运用评星奖励法、代币奖励法等来给予小学生鼓励性评价,端正其学习态度,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其科学素养。接下来,就低年级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展开论述。

一、趣味教学法

黑格尔说:“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由此可见,兴趣之于人学习的重要性。于小学生而言,对万事万物的好奇之心是其天性使然,老师要充分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的这种特性,在教学中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天性得以保持,满足小学生好奇心重的性格特点,因势利导,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激发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趣味教学的方式可以以趣味性丰富的问题为导向,利用有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可以运用抢答、有奖问答、小组问答等多种趣味十足的方式来调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胜心,使其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例如,在学习《我们关心天气》时,老师组织学生到教室外去亲身感受天气,让他们从感性的角度去理解天气。首先,让学生对今天的天气进行描述,通过积分的形式来进行问题抢答,让小学生踊跃回答问题。随后,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猜谜活动:“云见而散,树见而弯,花见低头,草見颤。”学生积极开动思维,踊跃回答,猜出谜底为“风”。最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编故事的方式来描述雨水的形成。将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引入科学知识的讲解中,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乐学其中。

二、生活化教学法

科学本就源于生活,在低年级的科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科学紧密相连,有效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愿望,使其主动参与科学学习,进而提升科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首先,老师可以通过设置生活化情境来开展教学,让学生自主地从生活中探寻科学的存在,找到两者的结合之处,将科学学科的学习转化为熟知的生活学习。其次,引导学生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建立感性的学习材料,随着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转化为理性的科学理论,让科学素养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形成。例如,在教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用力以后》一课的时候,让学生分组玩掰手腕游戏,在掰手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地感受到用力之后的变化。还可以分给学生一些面团,让学生感受用力之后,面团出现的各种形状,发现力的真正形态。对于科学这门新增的课程,老师既要想方设法进行创新性教学,又要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既定的规则,才不至于造成教学混乱的局面。对于遵守规则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

三、实验教学法

人们对科学的认识起源于生活,但是也离不开实验的探究,如果没有科学家孜孜不倦的实验探究,科学的规律也不会被发现。同理,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也应该通过一些基础性实验来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发现科学真理。因此,老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实验教学法成为首选。学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形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虽然无法独立地去分析实验中的基本现象,但是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事物的变化,体验其中的奥秘,从而形成最基本的科学素养。例如,在教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形状改变了》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用手通过向上拉眼角、嘴角,向下拉鼻子,观察自己脸部的改变,发现变成了狐狸的模样。这种简单的实验不需要实验器材,但是能够让小学生真切地观察到人脸部特征的变化。还可以拿一块透明的玻璃,让小学生把脸贴上去,观察脸部的变化。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小学生对于形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小学生对各自形状的改变进行交流,并进行记录,针对形状改变,进行小组讨论,让小组成员对于形状改变发表更多自己的见解,老师从旁给予适当指导。另外,实验教学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工具,通过视频,让学生认知实验变化过程,发现科学奥秘,培养科学素养。

教无定法,法贵必行。在教学过程中,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学生的新鲜感,让学生喜爱上科学课堂,进而提升教学效率。然而,比这些更为重要的是具体落实过程。好的方法,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才能行之有效。以上所述的三种教学方法只是较为典型的,实际上,小学科学的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也能够相互融合,因此,各种多元化的方式都能够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作为科学老师,必须时刻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从小就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进而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带来更多的动力。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科学教学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拔牙
我的教学方法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