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中的“悲悯”意味

2021-04-18 23:44李晓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郑振铎笔者初中语文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要么侧重于认知,要么侧重于情感,又或者是认知与情感的综合,这实际上也对应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课程改革当中,曾经有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如今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區,回首20年前开始的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再思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笔者以为,在实际的教材分析或者文本解读过程中,固然没有必要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完全切割,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之下,偏重于某一方面还是必要的。比如对于一些应用型课文而言,更多的应当侧重于工具性,而对于一些散文或者小说而言,可能又必须侧重于人文性。抓住文本最主要的特点向学生进行解读,应当是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或者文本解读的基本价值取向。基于这样的思路,笔者注意到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有一类课文,当中蕴含着一些“悲悯”意味,解读这种意味,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在课文解读中的情感,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情感动力的作用之下,更好地领会这些文本的内涵,同时也有利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猫》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著名作家郑振铎。这篇课文当中描写了三只猫(不包括那只黑猫),仔细研读课文可以发现,课文对这三只猫的描写各有不同,课文中的主人公对这些猫的感情赋予也并不相同,研读这些猫,尤其是第三只猫,可以让读者或明显或隐晦的感受到其中的悲悯之情,对于文本解读而言,从悲悯之情的角度切入,可以为文本的解读打开一个新的空间。

一、关注细节,寻找值得关注的那只猫

悲悯是一个积极复杂的问题,它源于感动,它是从超然的人生态度中幻化出来的。[1]对于学生在课文解读过程中生成的悲悯之情而言,或许学生自身并没有感觉到自己被感动,又或者说感觉到自己有超然的人生态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像《猫》这样的课文解读,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而学生的情感又是复杂的,在不同的文本意境当中,学生在文本解读的时候所生成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更好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是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的一个重要思路。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须细读文本,研究文本特质,发现文本“干货”,并读取助读信息,明确学习方向,提取教学“干货”。[2]

干货来自于对文本细节的关注,《猫》这篇课文的解读,学生所关注的毫无疑问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猫。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课文中描写的第一只猫带给读者的是可爱的感觉,因为这只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课文中描写的第二只猫带给读者的往往是欢快的感觉,因为这只猫“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课文中描写的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大不相同,因为课本中明确说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

正是由于这种不同,其实更使得第三只猫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当然,除此之外,课文中对第三只猫的着墨也最多,课文中的“我”之所以产生愧疚之情,并发誓再不养猫,也是因为这第三只猫。但即使撇开后面的描写,就从第三只猫出场时的描写来看,这依然是值得琢磨的一个细节。又或者说,相对于前两只猫而言,这第三只猫更值得重点解读。

二、体会悲悯,在第三只猫中感悟人情

其实对第三只猫的关注很多时候是自然发生的,正如有研究者说,郑振铎《猫》一文的文本从关键词语、心理描写、主旨探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认为文章对第三只猫的描写细腻灵动,尤其以“蜷伏”这个动作为最,充满深情和歉疚,“永不养猫”写出了人性的复杂,而“不能语之”的表白写出了“我”内心因为无法补救而产生的苦闷悲凉,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3]这一阐述,虽然最终的落脚点是对知识分子的判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判断正是建立在对第三只猫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在笔者看来,面向初中学生进行的文本解读,正可以从悲悯的角度切入,去让学生在对第三只猫的解读中感悟人情。这里摘录课堂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在课文解读的过程中,班上的一个学生张同学读完课文之后,对课文中的“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这一句产生了兴趣,虽然说作为教师在课文解读的时候,笔者也关注过这一句,但是这个学生之所以对这句话产生兴趣及其理由,以及在其他同学心目中引起的共鸣,仍然让笔者感觉到诧异。这个学生的理由是:我从这句话的描述中似乎看到了自己!这个学生在班级上成绩中等,属于不容易引起教师注意的那一类,一个事后判断并非巧合的现象是:感觉这个学生的理由有道理的,也正是班上那部分不容易引起教师重视的一部分学生,当然也包括部分学困生。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最初提出这个观点的学生,正是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在课堂上的那一瞬间,笔者意识到这是课堂上的一个生成,在那一瞬间,笔者下意识的将这个同学与第三只猫联系在一起:都是胖胖的,都不活泼,更重要的是在外人的眼里,或许正是“若有若无”。而这一共同点的发现也让笔者意识到,对课文的解读可以再深入一点——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能够将课文中的描述对象与“人”结合在一起,这显然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契机。于是在课堂上笔者进行了这样的阐述,并提出一个问题:能够在课文解读中看到自己,这是一种可贵的课文解读品质。听到刚才张同学的理由,大家有何感想呢?

同学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也各不相同:有学生说,人跟猫一样,性格不会完全相同,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许会自然的喜欢那些可爱的活泼的同学,但对于一些默默无文的同学,其实也应当有自己的关注;也有学生提出问题:第三只猫被冤枉,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分析学生的这些回答与问题,可以发现价值还是比较丰富的:学生说“人跟猫一样”,这是一个大胆的解读,而且学生的解读并非没有道理,当学生从“读猫”转向“读人”时,意味着对课文是一种深度解读;而学生提出的那个问题,这更是将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推向更深的深度:如果是偶然的,又或者说是必然的,那理由各是什么?事实上在课堂上的文本解读中,学生确实也各持观点,各找理由……在课堂上,笔者针对不同观点学生所给出的理由给予了不同的评价,但是没有非此即彼,这实际上留给了学生一定的空间,保证了对课文的解读存在多元性。

三、感悟生活,在“猫”的解读中思考人生

在上面的教学例子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现场气氛值得阐述,那就是学生在思考、提问、回答的过程中,并没有此前多次出现过的喧嚣场景(学生常常会充当探案者,试图为第三只猫洗冤),而是带有一种悲悯的情怀,这种悲悯来自于对第三只猫的境遇的感同身受,来自于对课文文字背后的情感体验。

有人说,《猫》是郑振铎先生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4]其实在笔者看来,当课文中蕴含的悲悯意味能够为学生所发现并感知时,这就是人文价值的充分体现;而当学生将课文中的猫与自己联系起来时,实际上也就是在感悟生活,思考人生,课堂上这种意境的生成,应当说正是初中语文教学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陈丽萍,李圣民.浅议莫言笔下的悲悯[J].萍乡学院学报,2015(5):42-45.

[2]张霞儿.“教读课”该让学生获得语文“干货”———以郑振铎《猫》的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11):16-19.

[3]王春红.蜷伏里的悲悯——郑振铎《猫》的文本解读[J].语文教学之友,2017(5):30-31.

[4]宋新竹,黄光明.简简单单教语文——郑振铎《猫》的教学反思[J].湖南教育:中旬,2010(2):39-39.

李晓荣,吉林省长春市一零八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郑振铎笔者初中语文
十二点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郑振铎炒股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郑振铎与冯孟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