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壮锦图像作为一种视觉符号,来研究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揭示壮族织锦艺术传承的脉络以及作品图像中所蕴含的符号意义。
【关键词】壮锦;非物質文化遗产;图像符号;变迁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4-187-03
【本文著录格式】员帅.融合·变迁:从图像中看壮族织锦艺术的传承脉络[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4):187-18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壮锦艺术在“海上丝路”文化中的传承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0KY11037)课题成果。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和现代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受越来越强的冲击。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地,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对非遗文化保护也十分重视,成立相关的专家库,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以及推广宣传工作。目前,距壮族织锦技艺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已有十余年,关于对其研究的著作、论文已不少,涉及考古学、历史学、设计学、社会学等,这无疑都为壮锦艺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这些理论中对于壮族的织锦艺术地传承脉络虽有提及,但并无完整指出是受何种观念、技术的影响。笔者纵观资料后认为应是受到中原文化、巴蜀文化的影响下而产生的,加之壮锦本身的文化碰撞,演变出融合了汉、壮文化的艺术产物。
一、壮锦的用途及起源时间
壮锦在壮文中被称为mbaw laiz fax,意为“天纹之页”,有着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情感热烈等特点。与云锦(南京)、蜀锦(四川)、宋锦(苏州)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在广西壮族地区所织造的壮锦,一直是作为壮族大众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尽管广西的忻城壮锦曾作为广西壮锦中的精品用于进献宫廷[1],但壮锦更多地具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特性。它来自民间壮族百姓手艺,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更贴近壮族人民的劳动、生活情景,它们被制作成壮族人民所喜爱的被面、褥面、背带心、背包、挂包、围裙等,有着装饰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艺术特性,且图像都具有“吉祥喜庆意义、幸福美好意愿”[2]。
事实上古人最开始设计这种丝织工艺并不是作为日常的服饰来用于活人遮体,而是作为帮助死者升天通灵的“事鬼神而用之”[3]。除此之外,便是作为祭服,或是祭祀用的物品。例如帛书或帛画、丝织礼器等。古人们发现“蚕破茧而出羽化成蝶”[4]的过程万分神奇,认为能保证灵魂升天时候的畅通。这种思想一直保持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的丝绸原料丰富,人们慢慢地将观念转变,将丝绸作为一种相互馈赠的佳品。渐渐地丝绸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不仅死后享有,也用于生前穿戴。
的确,关于壮锦的起源时间,部分专家认为从广西罗泊湾汉墓(西汉时期)的七号残葬坑内发掘出土的数块橘红色回纹锦残片,以及部分纺织所需工具看来,汉代就已经存在了。而有的专家学者则认为壮锦出现在宋代,是在广西原有斑布等织物的基础上吸收外来织锦技术发展形成。[5]不论是哪种结论,都是晚于春秋战国之后,并且多处文献资料中都有略带提及壮锦可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
二、汉越融汇的文化背景
不少专家学者在研究汉文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中确定了这种“相互融合的关系”[6]。先秦时期,“秦瓯之战”开凿灵渠,使得中原的战略物资,耕作、纺织等先进技术和优秀文化成果源源不断地涌入边陲地区,而边疆的奇珍异宝、名贵药材也通过灵渠输送到中原地区,从而加速了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地融合。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始发港定为广西合浦港,四川方向有大量的古蜀文化产物运至广西,再经由广西输出东南亚地区。
此时,有两种重要的汉文化丝织物正随着这两条渠道影响着壮锦艺术——代表中原文化的云锦和代表巴蜀文化的蜀锦。
第一,中原文化以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区为核心,以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云锦所在的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亦是长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业和经济中心,云锦的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其重要特征有二,一是大量用金(圆金、扁金)做装饰,用色丰富自由,纹饰醒目,二是汇集深厚的中华传统吉祥文化,织锦中的装饰纹样几乎都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7]。
第二,巴蜀文化,指四川省、重庆市的地域文化,此一代古称“蜀”,所产特色锦通称为“蜀锦”。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锦多用染色的熟丝线织成,用经线起花,运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几何图案组织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形成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强烈,别具一格。同样,蜀锦织锦中也是“凡锦样必有寓意”[8]。
从壮锦形成的文化背景,结合其用途、起源时间,我们可以确定出这三种织锦艺术有着相同的共性:一是起源时间相近了;二是图像均需要有符号作为象征意义的作用。
三、图像符号地融合变迁
这种文化迁移,有两种体现:一是原有的符号被改变其意义,经过思想演变后,被动的与外来文化符号中的意义一致;二是本身就没有此种符号,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符号中的意义。
在中原文化、巴蜀文化中,有很多关于“龙”的传说、物品,它代表着智慧、勇敢、吉祥、尊贵。从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来看,壮族似乎也有着许多关于“龙”的传说故事。但壮族的“龙”并非上文提到的“龙”的文化意义,而是呈鳄鱼形的“图额”“蛟龙”[9],是壮民畏惧的神物,而不是好运的象征。 但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极大地偏离了原生文化形态,而广泛地受到中原汉族龙神文化的影响,重组与再生形成了具有岭南巫教文化特色的龙神文化”。从初始的模糊的认知结合中原文化中“龙”的意义,到成为壮族心目中风水信仰的图腾“龙”。
在這三幅代表作品中可以窥探出一二。图1、图2、图3均是刻画“龙”符号的丝织物,却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并且每幅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这三幅作品中也可以清晰看出“龙”的符号从中原的写实到巴蜀的提炼到岭南的图腾,是将“龙”这种文化符号与自身民族不同文化一步一步融合的过程。在这种“龙”符号的织锦作品中可以看出 “图像,不仅是视觉文化传播的方式,同时也是视觉传达的语言”[10]的端倪,此时画面中的“龙”的符号所代表的言语意义已是相同的。
汉字是汉人文化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本身具有信息传达的作用。“寿”字是最受人喜爱的汉字,其字面的含义就带着吉祥的寓意。当这种构成书写成独具特性的汉字,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演变发展,字体书写的艺术样式逐渐也就演化成为了一种带有中国传统意味的纹饰符号。壮族有着本民族的语言,并无本民族的文字,也就是意味着“寿”字纹样不是该族原有的纹饰图案,但随着清代逐渐丰富的“寿”字样式,让壮民们也十分喜爱和接纳这种汉文化中的视觉符号,壮锦中自然多了这种喻有美好意义的汉字纹样。
图4、图5、图6分别是三种织锦品对寿纹作品的具体表现。云锦、蜀锦都以寿纹为主中心图,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意义的图案为辅环绕四周,如代表“福气”的蝙蝠造型,代表喜庆之事的龙凤呈祥。在壮族的寿字纹作品构图中,除了传统文化寿纹,还同比例地出现壮族文化中“花”文化的花树纹,这种特有的纹饰与壮族信奉的“花婆神送子”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见,壮民对“寿”字纹的符号意义是没有改变的,仍是赋予了他“福寿延绵”的美好祝福,并且与本民族信仰传统相结合,呈现出了新的艺术风格。
四、结语
壮锦画面常体现出壮族人开朗欢快的劳动、生活情景,和他们对天地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从其文化背景结合图像分析来看,该艺术体系受到了中原文化、巴蜀文化的影响。在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中,壮民将中原、巴蜀的优秀文化、新思想融会贯通到自身传统文化中,创作出汉、壮融合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超越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界限,站在全人类高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1]。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推动“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头堡,必将在这一过程中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凤祥,徐杰舜.壮族文化及其对东南亚文化的影响[J].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11):10.
[2]张仃主编.中华民间艺术大观[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87.
[3]赵丰.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M].合肥:黄山书社,2016:21-24.
[4]赵丰.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M].合肥:黄山书社,2016:24-30.
[5]吴伟峰.壮族织锦技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9.
[6]施维达.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58-171.
[7]王宝林.云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86-110.
[8]梁文婷.蜀锦艺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地应用和探讨[J].福建茶叶,2016(10):169.
[9]邵志忠.图额 蛟龙 蛇龙 风水龙──壮族龙图腾及其文化演变初探[J].民族艺术,1994(2):84.
[10]林钰源.视觉艺术的图像方式与图像语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
[11]新华网.习近平:超越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界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OL].(2020.9.23)http://www. xinhuanet.com/world/2020-09/23/c_1126532733.htm.
作者简介:员帅(1988-),女,汉族,山西沁源,硕士研究生,馆员;研究方向为美术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