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陆娥,刘红权,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210046
脑为清窍,不论内外之邪均可上犯巅顶,阻遏清阳,闭阻经络,导致气血逆乱而出现头痛、眩晕、中风等脑病。古人认为,外窍归属于脑,现代医学解剖及生理学也反映两者密切相关,因此,脑病可从窍论治。
中医学对人体之窍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黄帝内经》《温病条辨》等,其把人体体表的孔窍,如两眼、两鼻孔、两耳孔、口 (包括喉、咽) 称为七窍,加上前阴与后阴,又称为九窍。《温病条辨》把头面七窍称为上窍,把前后二阴称为下窍。因在功能上有“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不同,所以上窍和下窍又可分别称为“清窍”(阳窍) 和“浊窍”(阴窍)[1]。
体表可见的九窍又可称为外窍,有外窍则有内窍,心为“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因其解剖亦有空道并位置在体内,遂后世有心为内窍之说。由于《灵枢·邪客》称:“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也”,以心包代替心的功能,且心包代心受邪,故邪闭之内窍多指心包。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不难看出,此处空窍是指脑窍[2],上七窍皆与脑密切相关,可将其归于广义脑窍范畴。叶天士言:“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
隋朝杨上善提出:“七窍者,精神之户牖”。七窍为脑之门户,内通于脑且归属于脑窍。《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脑窍不用则诸窍失司。脑为清灵之脏,易虚易实,痰湿、热邪、血瘀等均可上犯巅顶,阻遏清阳,蒙蔽清窍而发为脑病。窍常为邪气入侵之路径[3],若外感六淫邪气,诸窍受邪,可致鼻塞、流涕、耳聋、喉痹、目生云翳等;若逆传至脑,还可致头痛、眩晕、不寐等;若五脏郁火、痰瘀秽浊等内生邪气上传于诸脏外窍,也可致头痛、鼻流浊涕等。现代医学中,脑神经与脑相连,其包含嗅神经、视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前庭蜗神经等,因其解剖关系,两者可互病,如临床的耳源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小脑病变易致构音障碍等。脑主神明,主宰其外窍的感觉运动,若脑被痰瘀等浊邪蒙蔽,则神志昏乱,清窍失灵,不能行使正常支配功能,导致痰浊等闭塞诸窍,从而引发鼻塞不通、口眼斜、口噤不开、舌强语謇、二便失禁等病症。
上七窍与脑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下窍与脑也可互病。大肠与肛门相连,具有传导糟粕的功能,腑气通则气机畅,浊气出。当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腑气不通,燥屎内结,浊气上犯于脑,则导致头晕、头痛、健忘、失眠等,甚则可致神昏癫狂等重症;反之,脑病如中风、癫痫等也可致便秘、大便失禁等,这与现代医学的脑肠轴理论不谋而合。前阴内通膀胱,膀胱经上交于颠顶入脑,膀胱经的证候有头痛等神志表现,脑部病变同样也会导致小便失禁等[4]。
《灵枢·五阅五使》言:“五官者,五脏之阅也。”中医学将外窍分属于五脏,脏腑与官窍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和二阴,当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引起各种窍病。窍与脏腑的关系复杂,心既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又统领各脏相关外窍如目、耳、口、鼻,心主全身之血脉,能濡养诸窍,心失所养则窍失所用[5]。脑窍通过经络、气血津液、脉管等与脏腑相连,脏腑精气、气血津液等上荣于脑,脑窍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脑主宰生命活动,脏腑等正常生理活动依赖脑的支配和协调[6]。因此,七窍受病,五脏不和,常累及脑。
通窍药是指具有轻清、辛散、芳香、走窜特性,治疗上窍闭塞的方药。由于通窍药或特异性作用于某一窍(如目、耳、口、鼻等皆有其相应的通窍药),或通走诸窍[7],可依此对其分类。目窍药如枸杞子、菊花、夏枯草、谷精草、蔓荆子、决明子、蝉蜕等皆有明目退翳之力,可用作眼窍药,治疗目生障翳、目暗不明等病症,方如蝉花散、谷精草汤、杞菊地黄丸等。耳窍药如磁石、冰片、骨碎补、石菖蒲等,专治耳鸣耳聋,方如耳聋左慈丸等。其中石菖蒲为耳窍常用药,干祖望临证多用之,常以石菖蒲配合走窜之麝香治疗耳病重症。磁石因其性重坠而入肾开耳窍,肾虚耳聋者常用之。口窍药如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冰片、朱砂、硼砂、珍珠等常用,主治口疮齿痛、咽痛音哑、喉痹、口舌生疮等病症,如冰硼散、万应吹喉散、珍珠散等。其中薄荷、牛蒡子、蝉蜕疏散风热;升麻、冰片、朱砂等清热解毒。鼻窍药如细辛、白芷、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等,专治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等病症。因肺通于鼻,故鼻窍药多为肺经解表药。辛香走窜力强,能通诸窍的药物如麝香、冰片,皆善通脑窍,诸窍重症常用之,方如至宝丹、苏合香丸等。
另外,因为窍与脏腑皆可通过经络与脑联系,如足厥阴肝经连于目系,督脉下行会阴又上达巅顶进入脑内,因此临床上脑病治疗时常配伍少许起到引经作用的窍药,通过引经药的归经作用发挥最佳疗效,如天麻归肝经,具有直入脑络,熄风醒脑的功效;柴胡可升清降浊;川芎能上行头巅和下达血海,具有活血行气、祛风通络的作用[8];吴茱萸为厥阴经药物,善治厥阴痰涎头痛等。
脑为“清阳之府”,易被邪蒙,邪气壅塞脑窍,治当以通为用,因此,通窍法为脑病重要治法。病有因气、血、痰、火、瘀等不同,故通窍法又有祛风通窍法、理气通窍法、化湿通窍法、化痰通窍法、化瘀通窍法、补气宣窍法、熄风通窍法等[9-12]。
祛风通窍法:用以治疗风邪阻滞脑窍所致的头痛、项强等病,辛温通窍常用药有麻黄、桂枝、荆芥、细辛等,辛凉通窍常用药有桑叶、菊花、连翘、淡竹叶等,常用方剂有银翘散、荆防败毒散等。
化痰通窍法:运用化痰祛浊通窍的方法治疗痰浊蒙窍所致健忘、失眠、中风、厥证等,常用药有半夏、陈皮、茯苓、郁金、石菖蒲等。痰热蒙窍用涤痰汤合安宫牛黄丸;风痰上扰所致头痛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痰浊上扰之健忘常用温胆汤加减。
补气宣窍法:运用升阳益气通窍的方法治疗气虚清阳不升而致眩晕耳鸣等病症,常用药有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葛根等,方如补中益气汤。
理气通窍法:用于治疗肝失疏泄,气郁于脑而致眩晕、头痛等,常用药有柴胡、白芍、枳实、木香等,方如逍遥散。
化瘀通窍法:用于血瘀脑络所致头痛、中风、偏瘫等,常用药有桃仁、红花、当归、丹参、川芎等,方如通窍活血汤。
化湿通窍法:治疗脾失健运,湿浊内生,上犯清窍之眩晕、头痛、耳鸣等,常用药有清半夏、陈皮、茯苓、炒白术、天麻等,常用方有半夏白术天麻汤。
熄风通窍法:多用于治疗阴虚阳亢动风所致癫痫、中风、眩晕、厥证等,常用药有地黄、钩藤、枸杞子、天麻、生龙骨、生牡蛎、怀牛膝等,方如镇肝熄风汤。
在脑病的治疗中,通窍法为重要治法之一,若是能运用得当,则能效如桴鼓。由于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常将脑的功能隶属于心[5],心主血脉和神志,历代医家常从心治脑。需要注意的是,邪气壅塞脑窍与邪气闭阻心窍不同,前者通窍,后者开窍[13]。通窍药物大多味辛走窜,若无清窍闭塞,则不能滥用通窍药物,以免破气耗血。脑病涉及的病类多且复杂,对其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传统中医理论层面,应利用现代医学,结合实验、临床实践,阐明脑病的病理发展及药理作用,以拓宽诊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