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玥儿 郑作龙*、2 陈嘉颖 王世文、2(.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 2.苏州市大数据与信息服务重点实验室)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创新创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学术创业”作为可以直接将科研成果商业化的有效途径,如当下以高科技成果为基础的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推行,现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创新创业主题。在既往研究中,学术界对于学术创业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总体上倾向于“学术创业是指学者通过创立企业使自身科研成果商业化的过程”[1]这一观点;目前我国关于学术创业的研究方向较为分散,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为洞悉和把握目前学术创业的研究现状,本文将从学术创业概念的界定、学术创业过程和成长机制、学术创业者身份转换、学术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开展综述,最后提出学术创业研究未来展望。对学术创业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探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后续相关理论研究和学术创业实践提供视角和借鉴。
学术创业(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简称AE),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对学术创业的定义更全面的是美国学者罗伯茨的经典著作《高科技企业者》,罗伯茨将“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的含义界定为学术机构的研究者基于科研成果创建新公司[2]。而现如今,所谓学术型创业则是指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现实,由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团队乃至整个科研机构作为市场主体,为实现科研成果更快产业化所进行的创新创业活动而建立的企业[3]。
学者们对于学术创业的定义较多,主要区别或者说争议在于学术创业的边界问题,即学术创业活动的种类与范围[4]。当前学术界对于学术创业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向,分别为侧重学术的学术创业、侧重创业的学术创业、集成学术和创业的学术创业以及侧重于教师主体的学术创业。第一,Chrisman提出侧重学术的学术创业概念,认为学术创业是大学内部任何机构创造企业的活动[5]。第二,Klofsten和Jones-Evans提出侧重创业的学术创业概念,认为学术创业是大学正常的研究和教学职能外的所有商业化的活动[6],比如学术创业是学者将自身的科研成果以创业的形式进行商业化的过程,其中进行创业的学者被称为学术创业者[1],学术型创业企业是由科学家或学术组织通过获取各种资源、识别机会为使自身的研究成果商业化采取各种形式创立的企业[7]。第三,Brennan和Mcgowan提出的集成学术和创业的学术创业概念,认为学术创业是大学内部和外部的组织创造、创新和战略的更新[8]。第四,陈耀和李远煦等提出侧重于教师主体的学术创业概念,认为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属于机会型创业,其特质表明创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已经从创业者个人特质的供给向创业环境的需求转变[9]。比如将教师开展的学术创业定义为:由大学教师创办或参股商业企业,以及与校外单位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即是自身研究成果商业化的过程,包括产学研合作、基于大学的风险投资基金、以大学为基础的孵化器企业、由学者组建的新创企业、在企业和学术部门具有双重身份的研究者等[10]。
从狭义上看,学术创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学者将自身的研究成果通过创业企业的形式进行商业化的过程;从广义上看,是指学者更为宏观的学术生涯战略管理过程,将个人的学术成果创建出新的领域或机构,同时可能伴随商业化行为的过程[11]。Louis等(1989)将学术创业的目的分为五个,分别是参与外部资助的研究、为大学研究获得产业支持、赚取额外的收入、获得专利或产生商业机密、商业化[12]。学术创业本身有以下两大特征:一是学术创业的创业主体,多由科研人员、研究团队乃至科研机构组成;二是学术创业的创业初衷,是实现自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因此,学术创业领域与学术创业者的科研方向密切相关。相比于传统的商业创业企业,学术创业企业的成长更加依赖于技术创新的驱动,科技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成为促进该类企业快速成长的根本力量、最为关键的竞争手段和行为方式[3]。
创业是创业者围绕机会识别、开发和利用的一系列行为过程[13]。创业过程通常包括一项有市场价值的商业机会从最初的构思到形成新创企业的过程,以及新创企业的成长管理过程[14]。学术创业作为整个创业体系下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成长过程特点与创业过程存在共性之处,学术创业过程一般沿用了创业过程的三个经典理论模型[15]。第一个为Gartner创业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包括个人(individual)、组织(organiz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过程(process)等四个维度。个人是新组织的创建参与者(即创业者),组织是所创立的企业,环境是围绕和影响新组织的外部情境,过程是创业者在创建新组织中实施的一系列创业活动,即所有创业活动都围绕这四个变量展开,只有深入研究这四个变量,并深入探讨每个变量的维度及其与其他各个变量的维度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够全面揭示新企业创建过程的复杂性。第二个是Timmons创业模型(如图2所示),Timmons认为在创业过程中商机、资源和创业团队是创业的核心三要素,无论是在创业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还是成熟阶段,商业机会是核心,资源是重要支撑,创业团队是实现创业目标的关键,整个创业过程离不开这三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企业最终才能实现动态平衡。第三个是Sahlman创业模型(如图3所示),该模型认为创业过程就是外部环境、机会、人、交易行为四个关键要素相互协调和促进的过程。外部环境是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其他三个创业因素,同时也受其他三个因素影响,协调是核心思想,只有这四个要素实现协调发展企业创业活动才能走向成功。以上三个经典创业过程模型,涵盖了创业的普遍成长规律,对于学术创业过程机制也具有借鉴意义。
图1 Gartner创业模型
图2 Timmons创业模型
图3 Sahlman创业模型
在创业模型基础上,学者们对学术型创业成长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体现为三个学术创业成长模型。首先,段琪等(2017)提出的九要素模型。段琪等运用Glaser和Strauss提出的质性研究法对5家学术创业企业进行调研及深度访谈,得出学术创业过程模型(如图4所示)[11]。该模型主要包括创业火线、技术持有、创业意愿、机会识别与获取、创业规律、创业素质、学者资源禀赋、创业要素实现、创业绩效九个关键要素。技术持有、创业火线和创业意愿是开展学术创业的基础;作为技术型创业企业必须遵循创业规律,即需要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研究、商品研究四个阶段才能真正进入市场;创业机会是核心要素,创业机会识别与获取是企业能否开拓市场的关键;学者资源禀赋与创业素质是实现学术创业的重要条件,这不仅需要学者自身具有较好的技术背景、专业影响力、人员优势、经验条件以及其他社会资源,还要求其对市场拥有敏锐的判断力;创业要素是指资金、技术、人才和治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创业要素实现是企业创业成功路上的重要一环;创业绩效便是企业最终达到各项指标的成绩,是整个过程的验收环节。其次,王季(2020)等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支撑,将学术创业行为过程整合为意愿形成和行为转化的两阶段模型(如图5所示)[16]。该模型主要从学者进行学术创业意愿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创业者心理因素对整个创业行为过程的影响,进而构建出从意愿到行为的两个阶段整合模型。在创业意愿形成阶段,学术创业的意愿主要受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在学术创业行为转化阶段,从学术创业意愿转化为实际创业行为需要情境因素和个人特质因素来激活和调节。最后,李纪珍(2020)等以Wood对学术创业的阶段划分方式为参考[17],将学术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技术开发、团队组建、企业创立和商业化阶段(如图6所示)[18]。这四个阶段基本涵盖了学术创业从萌芽到成功的整个过程,前两个阶段是学术创业的准备阶段,通过各种路径获得先进技术,然后通过寻找导师或其他方式组建创业团队,在此期间企业需面临科研网络内部的合法性约束,即获取科研界对该创业行为的肯定;后两个阶段是企业创业成功的重要阶段,涉及到学者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产品的商业化,此过程中离不开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加持。
理清学术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规律有助于今后学者更加理性地参与创业。研究学术创业的过程,也是为了让大众对学术创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从而减少因各种“不确定因素”而陷入死亡之谷的现象发生。就已有研究成果来看,以上三个学术创业的过程模型将学术创业的过程从创业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角度、创业意愿的角度以及创业网络演化的角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得出了较为科学的学术创业企业成长模型,为今后学术创业的创业者提供理论参考。
图4 段琪等(2017)学术创业过程模型
图5 学术创业行为整合过程模型
图6 学术创业四个阶段模型
学术创业者一般指进行学术创业的学者,包括高校的研究生、教师以及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等,他们原本都有各自的学习、教学或科研事业,并非职业创业者,所以二者身份之间存在一个转化问题。郭峰等基于社会身份认同的角度对学术创业者进行学术创业活动存在着双重身份进行阐述,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悖论问题,如若能成功地进行身份悖论整合,则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绩效回报[19]。全方位研究学术创业者的身份转化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关于学术创业者身份转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第一,陈耀、李远煦从大学教师的微观视角分析了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和现实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本体、大学、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可行路径[20]。第二,李怡欣、赵文红等从决策逻辑影响学术创业行为的角度对学术创业者在身份转化过程中对决策的影响[21]。Sarasvathy指出决策逻辑分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因果逻辑指个体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考虑预期回报最大化,并通过竞争性分析和预测行为避免意外事件发生;效果逻辑指个体从当下拥有的资源以及手段出发,在其可承担的损失范围内投入资源,并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结盟、充分利用外部权变因素来控制或降低不确定性[22]。李怡欣等将学术创业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创业者都会使用两种逻辑进行决策,但学者身份促使创业者使用效果逻辑进行决策,创业者身份促使其倾向于因果逻辑进行决策,所以根据不同情况需要创业者即时转换身份与逻辑思维,使自己的决策逻辑跟上事件的发展,从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第三,姚飞从角色认同的角度释意学术创业者身份转化的过程[23]。学者和创业者本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所以学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发生认同变化,该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个人认知因素为内在脉络,以环境因素为外在脉络,分析了学者向创业者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往往也伴随着学者向创业者角色认同转型的过程,不过研究发现,学者通常很难或不愿意放弃对原有角色的认同。
总体看来学术界已经开始重视从个体层面研究学术创业,并且已经有研究指出学术创业者个人心理因素对学术创业成果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不仅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也为之后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随着国内外不少学术型创业企业的成功,许多专家学者将眼光放在了探索这类企业的成功之道上。因为美国学术创业开展较早且较为成功,所以早期学者多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创业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分析。
杨尊伟、李军根据美国研究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学术创业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创业提供了一些借鉴:第一,大学应该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确定学术创业战略。并非所有研究型大学都适合学术创业,这需要大学具备一定的资源基础,我国大学要进行学术创业需要先自我评估和定位,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资源发展学术创业。第二,建立和完善大学的管理制度与政策。有了管理制度和政策的保障就可以为大学教师学术创业提供组织和利益保障,从而激发大学教师的创业热情。第三,培育创业取向的大学文化。拥有深厚的创业历史和传统是斯坦福大学成功的内在关键,而这也正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所缺乏的,因此,做好学术与创业、创新与创业、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有助于我国培育创业文化。第四,完善大学的外部支持环境。比如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加强大学与产业的合作、建设大学科技园区以及创建社会风险投资环境[24]。此外,殷朝晖、李瑞君又从大学教师这一微观主体出发,说明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成功的启示。如完善学术创业的相关政策、提高学术创业平台的服务能力以及改革研究型大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从而构建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保障体系[25]。孙伟则从我国本土学术型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中获取成功经验,总结出这几家学术创业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七个关键要素,分别是优秀的学术型创业家、创业团队的学术背景、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支持、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企业的融资能力、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产销研协同发展的能力。这就启示我国学术创业企业应注重发展企业的基础要素;将产学研协同发展作为企业的战略重点;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加强与其他企业合作[7]。
学术型创业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多方共同扶持,既需要创业者本身具有专业技术和创业能力,又需要大学创业管理制度的配合,同时也离不开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和辅助,以及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到了创业后期,企业的融资能力、持续推出新产品的能力、市场开拓以及产销研协同发展的能力都将是影响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为创新创业带来了全新的机会与机遇,学术创业作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尚且还是新兴主题,存在许多学术界尚未探究到的规律,本文搜集并整理目前已有的关于学术创业的文献,旨在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基于上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对于学术创业的大部分研究主要借鉴的还是国外成熟的方法体系及理论模型,多是以定性研究和案例分析为主,以国外的学术型创业企业或研究型大学作为案例支撑,比如杨尊伟根据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来总结我国学术型创业企业的成功要素、段琪受Timmons模型的启示构建起符合我国学术型创业企业的成长路径模型,还鲜有研究是完全在独特的中国情境下从制度、市场、文化角度去深入剖析并构建基于中国实践的学术创业体系。此外,目前关于学术创业的研究角度仍然停留在发掘企业成长规律模型、创业者身份视角的转换以及企业成功要素分析等这几个方面,还未有研究能够从系统规范的理论层面对学术创业进行深度剖析,缺乏成熟的理论框架体系。学者们习惯从宏观角度、经济学角度展开论述,忽视了创业者个人心理因素对创业走向的巨大影响。比如在论述学术创业企业成功要素时,学者们更多偏向从外部环境等因素去着手分析。
因此,这也为中国未来学术性创业研究指明了方向,要在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结合中国创新创业国情以及各企业发展特点构建符合中国学术创业企业的理论模型。未来中国的学术创业研究要更加注重结合中国特色的制度、市场和文化背景,开发出符合中国情境的创业研究方法体系,加快构建整个学术创业的理论研究框架体系。未来研究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除了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学术创业进行研究,还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细化研究,或结合大量国内外学术型创业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和模型构建,以增强研究的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