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依托短视频做好“+”的探索,本身就是农村、农业与农民创新探索和高质量发展的一种体现,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活力,补齐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短板。文章在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模式价值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和农村发展等融合性角度出发,对“短视频+”模式进行系统探索,旨在为短视频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短视频+”;现状;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3-0001-03
短视频迅速发展体现出了其在传播应用中的广泛性、低门槛、融合性强等特点,同时也彰显更多的可能性。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依托短视频进行创新发展模式的探讨,不仅能够有效应对互联网时代市场的变动,同时也能够借助短视频平台做好农村地区内容的输出,为农村品牌打造、农村信息环境搭建以及发展经验传播与交流提供更全面的平台与路径。同时,短视频本身也体现出了传播内容与市场的一种融合,在实践中衍生出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如直播带货、用户引流等,将这些新内容应用到农村实践发展中,能够引导农村地区进行发展模式的升级与调整,充分发掘短视频应用在农村发展中的效力。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模式的探索价值
(一)有利于乡村自然美的展现
“短视频+”模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弘扬乡村自然风光、凸显乡村个性特征等方面作用显著。乡村短视频创作多以自然风光、农业生产、产品推广为主,内容源于自然,能够让短视频观看者感受到自然之美,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尤其是一些“三农”题材的短视频,与乡村息息相关,能够将乡村自然景观、田园生活展现出来,既体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满足了城镇居民了解乡村、亲近自然的需求。因此可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有效探索“短视频+”的模式,能够促进乡村自然美的展现。
(二)有利于乡村文化的振兴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振兴是一个重要内容,只有乡村文化得到振兴,乡村居民文化素质持续提升,才能带动乡村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引入“短视频+”模式,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拍摄和制作乡村短视频,将乡村的真实生产和生活过程展现出来,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深入了解乡村发展情况提供渠道,还能促进乡村居民之间的“隔空交流”。而随着人们交流渠道的拓展,视野也可以得到开阔,能借鉴其他乡村的优秀经验,促进乡村建设水平的提升[1]。与此同时,这些交流并非仅仅是物质方面的交流,还包括精神方面、文化方面的交流,如通过交流某地区的优秀文化传统,将其传播到更多地方,可以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
(三)有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经济发展是乡村发展中的第一要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有效探索“短视频+”模式,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乡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国土范围较广,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能够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2]。但实践中,很多乡村并没有整合利用这些优势资源,不能及时将这些独有的资源转变为自身的经济发展源泉。部分乡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自然景观,建设了景点,但宣传方式滞后,依靠传统的户外广告或者发放宣传页等方式对乡村独特的景观资源进行宣传,宣传效果并不理想。而通过短视频,在多个平台和渠道对乡村独特的景观资源进行宣传,则可以吸引更大范围的游客,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短视频在农村地区应用的现状
(一)短视频应用体系不全
短视频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打破内容传播的界限,与经济、营销等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应用体系。但是,从我国农村地区的短视频应用来看,存在明显的应用体系不健全的现状,突出体现在“重变现、轻内容”和“重娱乐、轻应用”两个方面。
一方面,多数农村地区的短视频制作者是为了通过内容运营进行社群引流,然后再通过社群运营或者带货等方式,实现用户变现,这就影响了农村地区短视频制作者的认知,使其轻视内容制作的质量,甚至为了吸引用户群体,前期模仿或者搬运他人视频内容,原创性和高质量内容缺少,导致农村地区短视频应用在内容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另一方面,部分农村短视频用户只是将短视频应用作为一个信息获取、娱乐的媒介工具,对其的探索力度不足,难以发挥出短视频各项融合功能的作用,进而影响到短视频应用效果的发挥。了解发现,虽然有部分村民有较高的短视频运用水平,但是并没有认识到短视频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仅仅是拍摄生活琐事,达到娱乐的目的,没有从整体上构建短视频应用体系,无法发挥短视频深层次的作用。
(二)短视频应用针对性不足
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多数农村地区也加大了对互联网内容的应用与探索力度,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内容与新元素的支撑。短视频作为互联网应用体系中最为活跃的构成之一,在农村地区的普及范围和应用频度也逐步提升,但就当前来看,短视频在农村的应用仍旧处于浅层化、单一化层次,应用本身的针对性不足。
一方面,少有地区能从补齐自身短板的角度出发,探索短视频的多功能、體系化应用,难以发挥出“短视频+”应用模式的效用,这也不利于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地区在短视频应用中,虽然有针对性地探索一些新应用平台,如“短视频+基层党建”“短视频+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等,但是实施的深度和广度有所不足,甚至部分地区呈现出应用的“表面化”和“形式化”现象,难以打造出具有品牌效应的农村短视频发展内容和模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农村地区人们思想意识滞后有关,也与地方政府的引导不足存在关系。只有政府加强引导,并主动构建短视频应用体系,才能使农民提升对短视频的重视度,并改变对短视频的认知,从娱乐、消遣功能向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功能转变。
(三)专业人才匮乏
“短视频+”发展模式本身就是以短视频平台为基础,进行多个领域的融合探索,形成创新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地区“短视频+”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既要能够形成自身的发展体系,为相关探索提供方向的引导,同时也要能够着力打造出具有多元复合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短视频+”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助力。但是,就当前来看,多数农村地区在短视频应用以及“短视频+”体系探索实施的过程中,明显存在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3]。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外流一直是农村的一种常态,这就导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地区人才匮乏的问题。细化到短视频应用领域,由于短视频平台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多数村民的视频素养不足,掌握短视频制作、运营和复合发展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而人才是新模式探索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在缺乏人才支持的情况下,“短视频+”模式的应用必然存在后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从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当前多数农村地区的线下培训体系尚未健全,有关短视频培训的内容更是不足,再加上广大村民对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相对较低,这就形成了发展过程中“内生人才”能力较弱的现状,加剧了短视频应用中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因此如何突破人才培养困境,促进短视频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成为短视频在农村地区应用的关键。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模式开展路径
(一)结合农村地区发展需求,搭建“短视频+”类别体系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过程中,短视频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应该逐步突破自身的工具属性,成为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化的构成要素。研究认为,各个农村地区要能够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搭建“短视频+”的类别体系,并在体系之内进行更多的探索,充分发掘“短视频+”自身的潜力。各个农村地区可以从产业经济、乡村文化以及基层治理与管理三个角度出发,搭建“短视频+”的类别体系,对短视频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性指导[4]。如在“短视频+产业经济”中,既可以依托短视频探索线上营销、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同时也可以配合短视频内容的传播,大力发展线下加工制作工厂,从农村产业发展角度出发,形成以短视频为核心的健全的链条体系。
在“短视频+乡村文化”的实施过程中,要以乡村特色风俗、文化等为依托,通过相关短视频内容的传播,打造良好的乡村形象,以乡村文化为驱动,使社会大众对乡村地区有正确的了解与认知。在“短视频+基层治理与管理”的探索中,要推进基层党建、基层管理与短视频的融合,通过内容生产、社群互动等方式,加深乡村主体对党建和管理内容的认识与认可,提升基层管理和治理的执行效果[4]。
(二)着力补齐短板,增强“+”的针对性
在探索“短视频+”的过程中,各个乡村主体要以自身的短板为参考,增强“+”的针对性,要发挥出短视频在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中的作用。但是,在应用短视频的过程中也要清楚,短视频的“+”并非是万物可联合,而是在传播学、经济学等理论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的探索,以此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短视频的应用效果。这就需要发挥出政府的把关和引导作用,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对农村发展“短视频+”提出相关的建议,既要确保区域范围内“+”的普遍性,同时也要能够打造出各个乡村的特色,进一步提高相关内容在传播过程中的辨识度和传播效果,为乡村品牌的打造提供支持和保障。
例如,针对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而言,要着力打造“短视频+旅游”模式,将短视频与旅游产品结合起来,通过短视频强大的传播力、穿透力等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打造个性化旅游品牌。这需要旅游乡村注重对旅游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在短视频中凸显旅游资源的个性化,使观看者能够直观了解旅游景点的状况、主流项目,激发其前来旅游的兴趣。再如,针对乡村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言,要着重就“短视频+农业生产”进行建设,通过短视频为观众呈现传统的生产方式,使这种带有古朴气息的生产方式成为吸引受众的一个关键点,并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当然,不同乡村有不同的情况,也存在不同的短板,只有细化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短视频+”模式,才能取得理想的短视频运用效果。在制作短视频的过程中也要寻找特色,展示乡村独有的文化、农业活动,降低目的性,使观众在浑然天成的短视频中自然感受农村的风光。视频博主李子柒的做法就值得参考,视频中她在诗意浓厚的田园背景下制作美食、干农活,在快节奏时代为公众传递了一种慢节奏的生活理念,同时还将短视频上传到YouTube,吸引了众多海外网友的观看,为国外观众提供了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也带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三)立足价值呈现,培养专业人才
在“短视频+”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基层政府也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统筹作用,依托高校、人才孵化中心等单位,搭建起具有专业性和复合能力的短视频人才培养体系,为短视频应用过程中的价值呈现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与保障。一方面,要能够利用地方高校的教师与行业人才资源,根据短视频的发展内容和地方的发展需求,进行培训课程的开发,形成线上+线下的课程开展体系,为短视频人才的培养提供多元的培训路径保障;另一方面,在人才培训的过程中,要突破陈旧的理论思维,结合农村发展的具体实践,引导参训者在实践中进行能力的培养和价值的表达,形成价值意识呈现主题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方式。此外,还要根据不同乡村的实际情况对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例如,可以在每个乡村中挑选出几位长期在家的年轻人,由政府出资为他们提供学习平台,定期组织其到专业机构学习,主要学习短视频制作、短视频营销、“短视频+农业”等方面的知识,以提升短视频制作专业素养。在学成之后,这些人员将作为本村的短视频引领者,向其他人员传递知识,让更多人认识到应用短视频的积极意义,并将乡村资源纳入短视频中,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同乡村的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做好全面分析,并加强各乡村之间的联系,使人才之间能够共享知识,不断提升学习的效果。
四、结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要以短视频的传播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特点,主动探索“短视频+”的发展模式,弥补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的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化实施,打造出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创新化的农村发展路径。此外,在农村发展中应用“短视频+”的模式,也要在人才、方向和制度等方面做好保障,为模式的實施提供全面系统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赵恬,何巍.乡村振兴视域下内蒙古乡村短视频对草原乡村文化的传播:以抖音短视频为例[J].名作欣赏,2020(36):167-169.
[2] 王雅菲.“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振兴研究:以河南省三农题材的自媒体短视频为例[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12):60-61.
[3] 范晓涵.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对乡村文化的建构及传播:基于李子柒、丁真现象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9):4-6,35.
[4] 徐萌.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文旅融合创新路径与策略研究:以丁真走红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1,7(13):86-89.
作者简介 赵子剑,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