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视角下网络纪录片叙事创新性研究

2021-04-18 12:54赵欢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3期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受众观看网络纪录片时产生的皮电反应数据,研究受众对纪录片的艺术体验感,探讨评价纪录片的新范式。采用生物传感器,通过传感实验的方式收集被测人员的皮电生理数据,以研究网络纪录片的创新表现形式对受众观看体验感的影响。

关键词:生物传感;受众体验;纪录片叙事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3-002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河北省教育厅在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XZZSS202116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纪录片的播出渠道也由传统的电视媒体平台转到新媒体平台。2009年,国内网站开始设立纪录片频道[1]。随着拍摄设备的不断升级,纪录片进入“全民生产”的阶段。2019年,中国网络纪录片贡献了整个纪录片行业的核心增量,中国纪录片进入“网生时代”[2]。各大网络视频平台纷纷布局纪录片市场,打造自有特色品牌。2021年11月13日,哔哩哔哩视频弹幕网站(以下简称“B站”)在上海召开了“记录即有光”2021—2022纪录片发布会,会上公布了B站2022年计划推出的21部纪录片片单。B站作为网络纪录片的头部视频平台,近年来已推出了多部自制爆款纪录片。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势能,B站俨然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纪录片出品方之一。

一、《历史那些事》的受众研究

(一)受众观看数据研究

《历史那些事》自2018年10月24日在B站上线以来,得到了众多年轻受众的喜爱。酷云EYE观看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15日,《历史那些事》第一季累计播放3392.8万次,弹幕48.1万,点赞9.4万,评论3.2万,投币34.7万,追剧158.7万[3]。第二季累计播放2354.7万次,弹幕23.3万,点赞9.8万,投币10.5万,追剧189.3万[4]。从播放数据可以看出,《历史那些事》与受众保持着良好的互动性。

《历史那些事》打出“实验纪录片”的旗号,并加入了“历史小剧场”的表现形式。在豆瓣,第一季评分7.9分,其中有25.1%的人给出了5分力荐。第二季评分8.2分,其中28.7%的人给出了5分力荐。搜索“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等关键词,可以看到很多受众发帖推荐、宣传这部纪录片,他们讨论的重点也在于纪录片中的小剧场。网络纪录片的传播很大程度上依靠受众对于影片的口碑,在网络社会中,《历史那些事》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受众体验研究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受众观看网络纪录片的体验情况,笔者从网上抽取521份问卷,结果显示在这521份有效问卷中,18~25岁的受众比例占总人数的74.66%。与此同时,有74.66%的受众选择使用网络平台观看纪录片。这表明,年轻的受众已经成为网络纪录片最大的受众群体。

在对纪录片题材的调查研究中,笔者发现喜爱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受众占问卷总人数的64.49%,排在第二位。排名第一的是美食类纪录片,占问卷总人数的65.83%。近年来,网络纪录片的形式不断创新。微纪录片、真人演绎、后期特效技术的赋能等层出不穷,颇受能吸引受众。历史小剧场是《历史那些事》系列纪录片独创的表现形式,也是影片“实验性”的具体体现。小剧场有节目直播、人物动漫化、分屏叙事、默片电影演绎、新媒体表现形式(微信群聊)、颁奖典礼等多样形式。

研究重点在于影片中备受关注的小剧场形式,受众能否接受在纪录片当中加入人物表演?对于这种形式受众是喜爱还是厌恶?以往,业界和学界对于一部影片的评价往往采用收集受众情感体验的方式。在受众观看影片时,让他们佩戴生物传感设备,通过皮电反应数据记录他们观看过程中的情绪变化。生物传感器能够生成GSR数据,该数据能作为体现受众情绪反应的依据。与此同时,结合对影片的研究能够反映出受众产生情绪变化的具体内容。

带着疑问,本研究选取了《历史那些事》第二季的第八集作为实验样本影片,并组织了37个被测人员参与到实验中。他们是来自传媒艺术类高校的学生,实验地点是一间小型影院。在完整地观看《历史那些事》第二季第八集的过程中,被测人员被要求始终佩戴并打开生物传感器,以便采集他们在观看时生成的GSR数据。除去设备故障等原因,得到28份有效的GSR数据。笔者通过新华网开发的以Z-Score算法模型为基础的MinMax normalization数据分析系统计算采集到的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如图1所示,图中的X轴代表影片的时间轴,Y轴代表影片的形式,圆圈标注出的红点代表被测人员观看影片时产生的情绪唤醒度。图中四边形的部分是影片中以小剧场形式展现的部分。分析测试结果可知,被测人员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一共产生了11个明显的情绪唤醒度。根据每个情绪唤醒度对应的时间位置,可以看出,有8个情绪唤醒度是在被测人员观看影片的“小剧场”时产生的。由此可见,影片中的小剧场能够使观众出现情绪的变化。那么这种情绪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通过对全体被测人员的情绪变化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如图2所示,图中的X轴代表影片的时间轴,折线代表全体被测人员情绪数据的平均值,矩形内的部分表示在影片的小剧场播出时,被测人员的情绪起伏变化。从图中看,在第一个小剧场播放期间,被测人员的情绪较之前有明显的提升。在第二个小剧场播放期间,被测人员的情绪出现了持续的下滑之后又呈现出攀升的状态。同样是小剧场的形式,被测人员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观看情绪。因此,结合影片的内容分析,笔者认为有几个原因。

一是在第一个历史小剧场出现之前,影片讲述了唐太宗时期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及多民族融合的状况。第一个历史小剧场讲述了唐宫中的侍卫与他人“吹牛”,说自己见过很多外族的首领。结果他口中的外族“牛人”相继出现在唐宫中,直接戳穿了他的谎话,而跟他一起做侍卫的人也是一个异族王子。这段小剧场中出现了5个主要人物,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了唐朝宫廷外族往来频繁,各民族人与唐朝人之间友好交往的故事。通过幽默的对话设计,展现出很强的故事性。二是在第二个历史小剧场出现之前,影片讲述了唐玄宗时期我国人民的生活、文化都很大程度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在当时,长安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心。第二个历史小剧场讲述了两个现代人穿越回古代长安,探寻当地人的饮食文化。这段小剧场采用了《舌尖上的大堂》的节目形式,通过现代人与古代店小二的交流,详细地介绍了唐代长安常见的胡食——毕罗。在前面的科普部分,两个现代人引用了大量古书、典籍介绍长安的饮食文化,也就是在这时,被测人员的情绪持续下降。毕罗出现之后,被测人员的情绪反应开始持续回升。笔者认为,造成被测人員情绪转变的原因与节目的形态转变有关,美食类的画面能够给被测人员带来直接的视觉冲击。

在被测者观看影片后,以问卷的形式调查研究他们的观看感受。研究采用打分的方式,共有5个分数等级,5分为最高。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测试的37人中,有41%的人对影片打出了5分,35%的人打出了5分,其对影片的故事性表示认可。对于影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只有22%的人打出5分表示喜爱。

二、网络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一)真人演绎

伊瑟尔提出,策略的最终功能是使熟悉的陌生化[5]。《历史那些事》主要采用真人专业演员扮演,用戏剧化的形式表演出来,人物的对话极具现代性。他们讲述的故事来源于《世说新语》《新唐书》《晋书》《左传》《汉书》《吴越春秋》《史记》等史书中的史料。虽然重新编导了故事的讲述方式,但是在演员表演的过程中,画面会以字幕的形式标注出书中所述事件的原文,使得故事真实可信。

(二)让历史文物动起来

《历史那些事》不但直接展现了文物的原有样貌,以历史为依据,“不恶搞,非虚构”,而且通过后期特效制作手段让文物“动起来”,以科技手段赋予文物新的表现方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让更多人看见历史,了解文物及其背后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受众只有看见文物,才能感受到文物的价值所在。第二季的第一集中出现了很多古画中的人物,是利用后期制作技术让画中的人物产生动感。第一季的第七集主要介绍了《快雪时晴贴》《富春山居图》的来历和艺术价值。这些珍贵的文物都与一个人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个人就是乾隆皇帝。乾隆因对文物进行“破坏性欣赏”,被网友戏称为“弹幕鼻祖”。

(三)解說词创新

在《历史那些事》中,解说词采用了全知视角叙述。内容上,引用我国古代著名诗人的经典诗词。例如在第二季的第八集中,为了展现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的高频往来交流,解说词引用了李白悼念挚友晁横的名作《哭晁卿衡》,以此展现李白与遣唐使晁横的友情。为了展现长安城中有很多外族人往来、居住,解说词引用了白居易的《胡旋女》一诗。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既能为叙述历史提供依据,使叙述真实可信,又能引发受众的共鸣。除此之外,解说词中还有很多网络化用语。例如,“世界不很大,他(隋文帝)想去看看”“C位出道”“北宋文学史上的大IP”等。在第一季第一集中,解说词中出现了带有明显B站品牌特点的语言——“引来了无数点赞收藏投币”。这种“网感化”的叙述方式跨越了古今,拉近了影片与网络年轻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

(四)以人为本

在《历史那些事》中,人始终是叙事的主体,片中处处彰显以人为本。第一季第一集主要讲述苏东坡的故事。编导匠心独运,将苏东坡的“吃货属性”与他坎坷的仕途之路紧紧结合在一起,带领受众从美食到美景,领略当时北宋的人文风情和生活习惯。美食类纪录片是当下最受欢迎的纪录片类型,画面中对食物的呈现满足了受众最基本的观看需求。演员呈现了苏东坡的随遇而安和乐观主义,“所到之处用当地的美食装点自己的人生”正是历史中苏东坡的真实写照。

三、结语

如今,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已进入“网生时代”。纪录片从选题到生产再到传播,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受众的参与。因此研究从受众观看体验的角度出发,借助外在设备,使纪录片变得更具有被触摸性。通过这种方法,受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不但客观,而且更符合人的审美要求。当然,因为研究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受众样本的扩大,也可能会出现差异性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宋献伟.网生纪录片美学趣味的变迁与调适[J].电影评介,2021(1):30-33.

[2] 韩飞.中国纪录片进入“网生时代”:2019年中国网络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传媒,2020(8):38-41.

[3] 酷云EYE . B站纪录片榜[EB/OL].酷云EYE-纪录片,https://eye. kuyun.com/pages/bilibili/bilibili?id=2021-12-12&c=4&t=0&a=1&s=1,2021-11-15.

[4] 金铁木.历史那些事第二季[EB/OL].哔哩哔哩视频网-历史人文,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media/md28221121/?spm_ id_from=666.25.b_6d656469615f6d6f64756c65.6,2021-11-15.

[5] 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6-27.

作者简介 赵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