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导引术在传统肺康复中的应用*

2021-04-17 19:52王晶波
中医药导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易筋经行气八段锦

王晶波,蒋 杰,张 茜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肺部疾病目前是我国慢性病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且其患者数量不断上升。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群,无论在生活和精神上,都存在较大的压力,因此慢性肺病的康复治疗在近几年是研究热点。2013年由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呼吸学会共同发布的《肺康复关键概念和进展》将肺康复定义为:通过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症状明显且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具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给予相应综合措施的治疗[1]。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而中医导引术作为我国具有传统特色的医疗手法,其倡导的理念是在临床中除了依赖于药物的治疗,依靠功法的训练使越来越多的肺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提高其生活质量,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 传统肺康复的发展情况

传统肺康复是以中医学为基础,并汲取现代肺康复的精华理念,二者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康复方法。以“不治已病,治未病”为指导思想,通过针刺、耳穴、推拿、太极罐、中医导引术[2](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穴位贴敷及埋线、中药内服等方法,针对以肺脏为主要病变脏腑,以咳嗽、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肺系疾病症状为主症或兼症的疾病人群,辨证制定的综合干预措施。《灵枢·病传》云:“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3]可见我国古代医者就已意识到通过呼吸吐纳与肢体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机体的功能,达到治病防邪。

《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诸气者,皆属于肺。”[3]由此可知导致慢性肺系疾病发生的病理因素有二:其一,是由于病邪犯肺,使肺主气的功能受到影响,故不能正常的吸收清气、排除浊气;其二,由于肺气不足,使气不能发挥其正常的升降功能而引发咳嗽、喘息等症状。而传统肺康复在治疗慢性肺系疾病时,是将调息、调心、调身三者为主要理念的传统功法作为指导,配合人体的呼吸运动、意念思想和运动姿势,这样可助气沿经脉运行于全身,通畅气道,并使肺中清气内入,浊气外泄,吐故纳新功能正常,从而使呼吸的调节与肢体运动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发作频率及咳喘症状,增强体质。

2 中医导引术

庄子最早提出“导引”一词,其在《庄子·刻意篇》提到:“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4]此处的“熊经鸟伸”的肢体动作及吐故纳新的呼吸动作皆属于“导引”。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使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古代关于“导引”的有关动作和具体细节[5]。《导引图》中绘画了44个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物形象的动作即为一个导引术式,综合可知导引术的运动形式可分3种:一为人体运动姿态的延伸和扩展,即坐、立、蹲、抻、展,二为模仿动物的姿态,三为针对病症部位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

2.1 中医导引术的作用理念“调身、调息、调心”作为中医引导术的核心理念,从根本来讲是“形”“气”“神”的调节。肢体关节的活动为调身,调身即调“形”;呼吸的运动为调息,调息即调“气”;心神的养护为调心,调心即调“神”。古代医者认为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理需要形、气、神同时进行调节,通过修“形”、调“气”、安“神”,使机体的气血阴阳得以平衡,人体精神状态得以改善,疾病才可以有好转的趋势。而三者之中“调息”则是保障“调身”和“调心”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机体姿势与动作的可控性及心神、精神的充足皆需要在正常呼吸运动的主导下共同完成。

2.2 调息行气方法 早在《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中就已有调息操作技术,其主要是对呼吸形式的调控[6]。调息是为行气,气行则息畅。而呼吸的表现形式包括呼吸时的呼气、吸气和呼吸时吐浊纳清的功能。

2.2.1 调息以助呼吸 调息是指呼吸的节律和频率可以自觉控制和调整,而且也是调整脏腑功能的手段。“息”字,为呼吸,呼吸为呼气和吸气,故有“一息则为一呼吸”的说法。“息”的特点由5个字概括,即深、长、细、匀、轻[7]。其中,“深”指的是深呼气和深吸气,保证肺的吐浊纳清;“长”既指呼吸一次所用的最大时间,又指呼吸时的气息要达到最长;“细”可指呼吸时经过呼吸道的气流要细而连续;“匀”是指呼吸时所发出的气息不可过于急促或缓慢,要保持匀称的速度;“轻”指的是呼吸时发出的声音要轻,并且在功法训练中有特定的呼吸声音。调息虽强调呼吸的锻炼,但不单指于此,也要与调身(即肢体锻炼)相互配合。《修真秘录》中说:“人在气中……养气者需自调息……调匀呼吸,勿令喘息……但随其出人,少加调停尔。”故呼吸次数、呼吸频率及呼吸与运动姿势的结合在肺康复运动过程中应该得到重视。

2.2.2 行气引清吐浊 行气的引清吐浊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吐故纳新,引纳清气,吐出浊气。《墨子闭气行气法》提到:“老子曰:长生之道,惟在行气养神,吐故纳新”[8]。行气时强调呼吸要保持深长吸气,缓慢吐气,做到以鼻纳气,以口吐气,使所入清气布满人体周身,达到经脉的贯通,保证人体呼吸吐纳的正常运行。其二,是指气运行于人体。气可为精化之气,气亦可为呼吸之气[9]。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的生成基于先天,又来源于后天饮食中水谷精微物质和自然界的清气,在功能上具有气化、保卫、温煦、固摄、推动等作用。气的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10],根据其运行不息的特点可知气是激发、推动人体脏腑、组织功能的物质,而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能量。所以说,气的运行通畅可以使其发挥防御和免疫作用以保证人体气机升降的协调,维持人体正常的呼吸运动,维持生命活动,维持脏腑之间的联系。

3 中医引导术在传统肺康复中的应用

3.1 易筋经 易筋经作为中医导引术的一种,从中医角度来说,其是通过改变筋骨来打通全身经络,以达到强身健体、养生防病的目的[11]。且在习练易筋经时还应注重将肢体运动与调息行气之法相配合,每一式动作起始时先进行呼吸的调整,要求呼吸速度缓慢平稳,从容有序,再将上下肢体进行左右对称的伸拉与舒展,用呼吸吐纳带动身体动作,以形引气,以气立形。这样不仅可以使肢体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还可以使气运行于人体经络,实现人体内部气机的升降调和,进而使气血周流全身,调整脏腑机能,达到强身健体与改善肺功能的目的。张敏等[12]将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为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易筋经的锻炼,结果显示,易筋经可以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活动能力,缓解其临床症状,并对情绪的调节和自我护理的能力有较好改善。康知然等[13]对长期进行易筋经锻炼的患者得出的研究结果与张敏相同,与此同时发现习练易筋经还可以减少COPD患者的住院次数及降低死亡率。

3.2 八段锦 八段锦是传统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8个动作组成,习练时动作轻柔和缓,规律有序,伸展适度,通过肢体动作引动呼吸功能,使呼吸达到深长、均匀、有节律。习练八段锦的重点是要保证姿势(调身)、呼吸(调息)、意念(调心)的统一配合,以气为主,调整呼吸,以息引动,调节身体。而调息是八段锦锻炼的重要阶段,是中医理论中“肺为气之主”“肺主气,司呼吸”观念的充分体现。八段锦运用调息来控制肺内容气量,提高吸气深度,最大程度呼出废气,充分保障肺部呼吸功能的最佳状态[14]。因此,身、息、心三者的调和,即为神形和合、气运其中,通过气在体内的正常运行,使精神上的修养与形体上的锻炼相结合,从而达到形与神俱、气血充盈、养生防病的效果。针对呼吸系统疾病而言,八段锦作为肺康复的治疗功法,长期规律的练习不仅可以缓解咳嗽、咳喘、气短等症状,还能改善情绪抑郁,减轻心理压力,使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得以控制。邓维等[15]纳入60例COPD稳定期的患者进行八段锦锻炼,通过评估SGRQ评分(临床症状及活动能力)、6 min步行距离(6MW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来评价疗效,180 d后结果显示,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急性加重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结论表明:八段锦锻炼既可以缓解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又可以增加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唐斌擎等[16]选取39例哮喘患者,在维持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八段锦练习,观察8周后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6MWD、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及肺功能,结果显示,习练八段锦可使哮喘控制水平、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3.3 五禽戏 五禽戏是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5种动物的姿势和形态,以养生防病的一种导引功法。在练习每一式的过程中都以调息作为其核心,去调节人体的呼吸之气,使呼吸达到持久、稳定、深沉,可锻炼呼吸肌,改善肺“吸氧吐纳”的能力。五禽戏惟妙惟肖的形体动作配合规律的呼吸气息,以气导形,将气运行于形体、筋骨、关节、肌肉,使全身的经脉畅通、气息畅达贯穿机体,从而起到强身健体防病的作用。根据五禽戏简便易学,且重视自身调息行气的特点,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中有利于缓解呼吸困难症状、预防呼吸肌疲劳及提升肺功能[17]。王大伟等[18]在探究五禽戏对COPD患者肺功能影响时,观察对照组及加入五禽戏的治疗组FEV1及FEV1/FVC的前后差异,结论为五禽戏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赵岭[19]通过观察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来评估习练五禽戏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中的作用,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康复锻炼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习练五禽戏可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率及肺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3.4 太极拳 导引术太极拳的基本锻炼方法是把调息与行气二者自然的结合起来,通过呼吸吐纳的方式来引导人体的形、气、神,使呼吸达到缓、细、深、长。其运动特点为动作的对称、轻柔、连贯,讲究呼、吸之气与肢体动作的紧密配合,强调通过调息的引导使气运行顺畅,从而流转于人体推动血的运行。太极拳的呼吸吐纳主要采用的是腹式呼吸[20],即在锻炼的过程中以合开有度的形体动作,激发人体内的气息,使呼吸加深加大,保证肺内清气及浊气的正常吸入与呼出,使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得以发挥而改善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因此,长期练习太极拳功法能够缓解呼吸疾病症状,预防和辅助治疗疾病。潘怡等[21]采用太极拳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太极拳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练太极拳,结果显示,太极拳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李绍先等[22]经过3个月时间评价太极拳康复前后两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能力,结果显示,太极拳锻炼有助于COPD稳定期患者改善肺功能,恢复运动功能。

4 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导引术(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作为传统肺康复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治疗技术,其主要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来促进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对人的身心有良性的调节作用,并推崇以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来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控制呼吸系统症状,限制呼吸疾病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减缓甚至逆转疾病发展,进而提高患者的体能、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且对预防疾病也有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易筋经行气八段锦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五 “陈抟睡功(一)”“吕祖行气诀”导引法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五)两手攀足固肾腰
易筋经(九)
易筋经(八)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二) 左右开弓似射雕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