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婷,张瑛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2.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缪刺法首见于《黄帝内经》。缪刺法与巨刺法同为一种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左右交叉取穴法。缪刺法在《素问·缪刺论》中作为专篇论述,文中详细介绍了缪刺法的病机及与巨刺法的区别,并列举了病在络脉的相关证候以及取穴部位、施刺方法、用针次数,对后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临床上缪刺法多用于治疗痛证[1-3],而巨刺法除了治疗疼痛性疾病外,亦用于中风、面瘫、面肌痉挛等内科病证[4-5]。相比而言,缪刺法运用时机模糊[6],临床不易把握,故运用范围相对有限。本文就缪刺法特点、病机、使用时机展开讨论,兹论如下。
1.1 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灵枢·官针》曰:“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明确提出巨刺法左病治右,右病治左的特点。《素问·缪刺论》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病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言缪刺法同巨刺法一样,也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并进一步说明了巨刺法采用左右异刺的原因是脉证不符,病痛在左而病脉在右。同时指出了巨刺法与缪刺法的区别为巨刺法刺经、缪刺法刺络。
缪者,异也,丹波元简[7]注:“盖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交错其处,曰缪刺。”认为“缪”为左右交叉取穴,此种解释忽略了巨刺法也为左右交叉取穴。笔者以为,“缪”是相对于缪刺法病在络而言,它与巨刺法病在经不同。缪刺法采用左右异刺,必当有是证用是法,故可知缪刺法应与巨刺法一样,有病痛在左,而“病脉”在右的特点,只是其邪犯部位尚浅,病情尚轻,脉象尚无明显异常,这也是缪刺法时机不易把握的根本原因。经后世发挥,杨冬梨等[8]认为缪刺法与巨刺法的交叉取穴形式包括左右异治、上下异治、前后异治;后又根据生物全息理论,拓展为以脐为中心的手足对应、肘膝对应、肩髋对应者[9]。
1.2 多刺肌表血络或四肢末端穴位纵观缪刺法概念的变迁[10],从《黄帝内经》“络病,与经相缪”到张介宾“缪刺之法,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巨刺亦然。”后世学者渐有对缪刺法概念模糊者,将针刺对侧之法统称为缪刺法[11-13],与巨刺法混为一谈。临证之时,经与络不分,故不能按“在筋守筋,在骨守骨”的原则施治,而在经刺经,在络刺络,常忽略了缪刺法刺络的另一特征。
《素问·缪刺论》曰:“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言缪刺法当刺皮部血络出血。《素问·缪刺论》曰:“耳聋……刺其通脉出耳前者。龋齿……刺其脉入齿中,立已。”“邪客于五脏之间……视其病,缪刺之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均取血络刺而出血,篇中其他络脉病施治时,亦是刺四肢末端穴位或局部可见的血络。关于刺络《黄帝内经》中多有记载,《灵枢·官针》曰:“络刺者,刺其小络之血脉也。”《灵枢·经脉》曰:“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素问·调经论》曰:“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均以刺络出血之法治疗络脉病证。
《素问·缪刺论》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外邪通过皮毛入侵机体,通常经由孙络、络脉、经脉次第传入五脏六腑,这一传变过程最为多见,故刺法多采用常规针刺,亦称“经刺”。如若外邪经皮毛流注于孙络,既不外出,亦不向里传入经脉脏腑,滞留于孙络,导致孙络闭塞不通,流入络脉则生“奇病”。《灵枢·血络论》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血络是也。”明确指出,奇邪实为病在血络。《素问·三部九候论》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其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提出病在奇邪,缪刺法之。由《灵枢·血络论》可知奇邪本为病在血络,《灵枢·官针》曰:“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病在奇邪,刺络当为正治。而《素问·三部九候论》却言病在奇邪,当用缪刺法,故可知缪刺法当包含刺血络和左右异刺两个方面的内容。
《灵枢·脉度》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血络论》曰:“血脉盛者,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络脉由经脉主干横支别出,逐级细化,相互交错,遍布全身。络脉具有纵横交错和双向流注的生理特点[14],络体细小,分布广泛,分支众多,故而血流迟缓,易郁易滞。络脉病证以疼痛为主,治疗多采用刺络出血之法。《素问·缪刺论》曰:“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因为络脉为支而横者,左可以至右,右可以至左,阴络可交阳络,阳络可交阴络,且遍布全身上下,故病痛可左应右,右应左,上下转移,而无固定部位。络脉上下流注、左右交互的特点为缪刺法左病刺右、右病刺左提供了生理基础。《素问·缪刺论》曰:“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即以痹证为例,采用缪刺法。《灵枢·周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由于风寒湿邪侵犯皮肤分肉之间,客于络脉之中,以时痛时止,迅速转移为特征,临床可用缪刺法施治。
3.1 身形有痛而脉象无明显异常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脉象辨病在《黄帝内经》中并不少见。以人迎寸口脉诊法[15]为例,《黄帝内经》多处言及人迎寸口脉象,并详细记载了人迎寸口脉诊法的运用,多篇论述以人迎寸口脉象大小来辨病与不病、病在何经,判断寒热虚实,确立补泻、判断预后,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辨治体系。对经络辨证和针灸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6]。
《素问·缪刺论》曰:“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高士宗注:“病在经脉,则经刺之,刺其俞穴也。病在络脉,则缪刺之,刺其皮络也。”这里将脉象虚实作为诊断的依据[17]。诊断时主证为身形有痛,但脉象尚无明显异常,则病在络脉,为“缪刺”法的使用指征;脉象异常时,病在经,则行“经刺”。《素问·调经论》曰:“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三部九候诊法亦为一种古脉诊法,强调“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以“诊独”之法决生死、处百病。这里“九候莫病”指的亦是脉象无异常。《素问·逆调论》曰:“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因缪刺为病在络,外邪尚未侵入经脉脏腑,故病情尚轻,脉象可无明显异常[18]。
3.2 病痛对称部位周围见异常络脉《灵枢·经脉》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素问·皮部论》曰:“凡十二经络脉者,皆皮之部也”,“邪之始入于皮也……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络脉易郁易滞,邪客络脉时,络失通畅或渗灌失常易导致瘀血阻络、络脉绌急、络虚不荣等基本病理变化,而致络脉出现扩张、迂曲,或颜色改变。《素问·缪刺论》曰:“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病痛对称部位周围若见形态迂曲涨满、色泽淤暗的血络,则行刺络之法予以疏通。
3.3 病痛对称部位按之疼痛或按之痛减《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经过长期观察与实践,古人发现,有时触按疼痛部位疼痛会加重或减轻,有时触按非疼痛部位,则会出现疼痛减轻或消失的情况。古人将其概括为“疾按之应手如痛”和“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因这两种疼痛的性质不同,于是就产生了“以痛为腧”的局部针刺和“左病治右,右病治左”为代表的异位针刺。有学者在此基础上经过大量现代实验研究后,提出了一对全新的概念“正疼痛”和“反疼痛”,亦有称之为“阿是穴”与“反阿是穴”[19]。缪刺法属于反疼痛的类型,病痛在左,而针刺右侧病痛减轻。
3.4 针刺治疗无效时《素问·缪刺论》曰:“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脉象有虚实变化说明邪已入经脉脏腑,此时当属“经刺”的主治范围,故经刺治疗有效。奇者,异也。若奇邪引起的病证,外邪未入经脉脏腑则经刺治疗无效。因络脉双向流动,经盛入络,络满溢经[20],故临床辨证准确而经刺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病在络脉,而采用相应的缪刺法治疗。
以《素问·缪刺论》中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为例,“邪客于足少阴之络……刺然骨前出血,如食倾立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在足少阴之络,出现心胀痛、胸胁支满等,先常规治疗,取然谷穴,治疗无效时则采用缪刺法。《素问·缪刺论》曰:“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针灸是针对经脉所辖范围内的一种特殊治疗,凡属手阳明经脉支配范围的牙痛,刺手阳明经腧穴当有效,无效则说明病不在手阳明经。例如临床上合谷穴可治疗牙痛,但并非对所有的牙痛都有效,如牙痛刺合谷无效,此时也可视为有意义的诊断性治疗,说明此牙痛可能是非牙源性的,提醒医者寻找真正的病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21]。
综上,缪刺法在临床运用时,左右异刺与刺络两大特点不可偏废,其运用时机亦有迹可循。另结合缪刺病在络,可知其多用于病证初起的轻证阶段;结合络脉易郁易滞可知其病证以疼痛为主;由于其治疗多取四肢末梢的穴位或血络出血,功用偏泻,可知其多用于实证阶段。临床如运用得当,则疗效明显,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