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王忠民
1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徐州 221140 2 天津市北辰医院 天津 300400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引发人们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80万人自杀死亡,成为15~29岁人群的第二死因,自杀人群中自然包括大学生[1],自杀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并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探索出更多更深刻的大学生自杀起因,并根据其原因找出减少乃至杜绝发生此类悲剧的对策,是非常重要的。笔者细致观察分析大学生自杀过程认为,该类学生涉及多因素心理疾病,特别是一些具有心理痛苦临床表现者,均有中医肝主疏泄异常之病机。对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措施,通过疏肝解郁进行心理、情志与体质调节,对预防、干预与降低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具有切实效果。
自杀是一种非正常的心理现象,且与文化现象、社会现象有关,是生理、心理与社会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自杀起因非常复杂,从群体角度来看与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有关,从个体角度来看与遗传、神经生物学、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质等有关。近些年的研究认为,自杀与神经生物基础、认知因素和心理动力因素等密切相关。一些自杀者具有某种自杀的易感性或特质,其重要的生物基础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它的活动水平与基因有关,但易感性也受后天的影响[2]。易感性常与创伤性事件、不良的心理社会环境、自我认知和心理承受能力具有密切联系[3]。情感异常、学习压力、心理障碍等成为常见的自杀诱因[4]。由于生命具有不可逆性,自杀给社会、家庭与个人带来极其惨痛的后果。如何有效减少、杜绝大学生自杀,不仅是大学行政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也是诸多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弄清大学生自杀的常见因素,方可给有效预防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生自杀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社会环境中的诸多矛盾、人世间不公平现象、突出的贫富差距、复杂的人际关系、沉重的学习压力、多变的情感挫折、窘迫的经济状况、严峻的就业压力、不幸的家庭变故、媒体的宣传误导、负面的社会文化、学校珍惜生命教育的缺失等,对于意志不够坚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难以接受逆境、自尊心过强、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等情况大学生来说,常常是引发自杀的重要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有些学生家庭环境不良,成员之间亲密度不佳、凝聚力差、沟通过少或经常发生冲突,容易致使其心态偏激。有些家庭教育失败,或父母处事简单粗暴不计后果,或生活过于完美化,难以承受意外挫折,易于导致情绪恶化,进而产生厌世心理。特别是家人中曾有自杀或自杀未遂行为者,或平素患有精神疾病、心理异常者,发生自杀的几率明显增加。
大学生适值青春发育期,充满活力,乐于接受新事物,内分泌机能旺盛,但脏腑功能特别是肝的疏泄功能常常不够稳定。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不够稳定,肝的疏泄功能容易发生疏泄不及或太过,易于发生冲动与失控,考虑问题粗狂,长此以往则处于严重的心理痛苦状态,在特定情况下处理事情常常不计后果,甚至发生自杀。
社会适应能力差。多数大学生系独生子女,不少人在家被过分溺爱,缺乏社会经验与适应能力,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5],远离家乡进入大学后产生一种失落感、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或发生一些冲突,缺乏抵御与抗击挫折的能力,极易产生轻生 意念。
疾病因素。一些重大消耗性疾病、癌症、艾滋病、重大意外事故导致的伤残等,面对高昂的医疗费和贫困的家庭,极易滋生消极、悲观、怨恨、绝望、厌世等异常情绪,复遇负性事件,精神极度压抑以致彻底崩溃,心理承受能力下降,会大大增加自杀的可能性。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常常导致认知偏差,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与认知观[6],难以正确对待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过低或过高,出现人格偏差,丧失自信与自我意识,压抑、封闭日久则导致情志异常,不能正确认知周围环境与事物,无法正确做出正确判断[7],进而产生过度焦虑、惊恐、冷漠、偏激等不良情绪,大大加重心理上的痛苦。
生命观缺失。对生命存在一种漠视态度,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理解肤浅,片面理解死亡,将自杀看成摆脱困境的唯一手段,甚至把死亡当作是一种到另一个世界追求理想的途径。在这一想法的影响下,人生责任感丧失,认为身体与精神自由,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与家庭、社会与国家无关的个人私事,使自杀时的负罪感与内疚感大大减弱,对生命极为漠视,自杀几率明显增加。
精神障碍。抑郁症是导致大学生自杀最常见因素之一,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动机缺乏、精神抑郁、认知扭曲、焦虑不安、心理痛苦。其中,心理痛苦更加接近自杀的预测变量,是导致自杀的关键性因素。心理痛苦常常表现为内疚、愤怒、被羞辱、孤独、绝望等精神上的痛苦,这一痛苦程度超出个体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将自杀作为解脱的唯一选项,此时极易发生自杀[8]。有关文献显示,自杀者中有60%患有抑郁症。有研究资料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抗自杀意愿的能力大大降低,因其常有思维与行为障碍,在妄想、幻觉及绝望的支配下,自杀率比正常人高5倍[9]。
心理问题的根源。大学生自杀,并非单一因素所形成的。既有形成自杀思维模式的心理基础,又有较多、较为强烈的负性生活事件(个人认为对自己产生消极作用的不愉快事件)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常破坏个体内在的平衡,容易导致个体倾向于破坏性的行为,具有引发自杀的“扳机”作用。
产生负性事件的多种因素。对大学生产生消极作用的不愉快生活事件,诸如升学坎坷、经济危机、亲人亡故、就业困难、学习压力、受到惩罚、人际关系紧张等,如发生在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身上,这些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者的影响,往往因不同的心理类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0]。
心理异常的多种类型。大学生自杀的动机,在心理异常表现方面具有多种特征。心理解脱型:主因是自杀者遭受挫折或打击后心理承受能力差,陷入极其悲观失望、悔恨无助、孤独恐惧等状态,认为死是解除所有问题之上策,非理性认知占据整个思维,这一类型在大学生自杀中,高达半数以上;寻求关注型:此类学生在遭遇挫折与打击后,因激愤丧失理性,企图以死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与勇气,或以此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同情;抗争惩罚型:当遭遇严重的侵犯、羞辱、诬陷等事件后,错误地认为以死抗争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而不是采取非自杀措施,认为只有一死方可报复加害方,该类型在大学生自杀中占有一定比例;要挟型:自杀者常常并非希望结束自己的生命,常常把自杀作为要挟对方的筹码,迫使对方就范或做出让步,这在失恋女性中较为常见,且易演变为自杀未遂。
肝郁气滞的形成,精神与情志异常有一个漫长过程,这一过程,具有肝气郁结形成的病机。情志正常与否,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情志的异常表现,同样可以反映出肝疏泄正常与否,并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判断在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有关人员可根据其具体的心理危机表现,可采取情志与精神调节,达到预防其自杀目的。情绪暴躁,焦虑不安,失眠多梦,行为异常,有时语无伦次、思维混乱与肝的疏泄太过有关。大学生自杀者大多有情志内伤病变,正如朱丹溪所云:“郁多缘于志虑不伸,而气先受病”。气郁为病,常常出现学习兴趣若失,性格突然改变,不顾亲情友情,人际关系异常,此时极易出现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的极端恶性事件[11],一旦出现上述异常,应注意提前从肝进行调理。
异常的情志,抑郁的心理,致使大学生自杀率高于同龄非大学生青年2~4倍,且有继续上升趋势[12]。改善大学生自杀者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志,及时采取疏导措施。身心健康不利因素较多,有关人员应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同时进行疏肝调肝治疗。临床研究证实,根据其精神状态及时做积极的思想,对预防肝的疏泄功能发生紊乱,是十分有益的。通过良好的思想教育,使当事者意志坚强,具有正确的思想意识、稳定的健康心理,能够在困难面前情绪稳定、决断如常,在心理痛苦时及时化解郁滞,防范效果 明显。
凡独立生活能力、决断能力较差者,常伴有肝疏泄异常,气血紊乱,致使决断不利、思维迟钝,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心胸狭窄、嫉妒猜疑等,易于产生偏激行为。一旦出现情志异常,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改变肝郁状态,做好心理疏导与情志调节,重点人群则是无故缺课、经常出走,或具有自伤自残行为。
身心健康不佳与大学生自杀具有一定内在联系。慢性疾病,特别是慢性心理性疾病,对大学生认知、人际关系、行为等关系极为密切[13]。具有自杀意向者,身心健康状况差,或患有一些慢性疾病,或存在轻重不一的心理障碍,与气血虚弱、肝藏血疏泄异常有关。“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有自杀意向者一定会有肝之疏泄异常的外在表现,其症状为表情淡漠、精神疲倦、抑郁不悦、四肢乏力、体重减轻、注意力涣散,上述症状多与肝的疏泄不及有关;出现过于激动、坐立不安,情绪由悲哀转变高昂或暂时正常时,常常为肝之疏泄太过,提示处于决断失常期。在言语线索方面,表现为语速缓慢、不善沟通,或用日记、短讯等表达;在行为上,精神抑郁症状消失,对周围事物表现尤为淡漠,继而发生偏激行为。
凡有身心健康异常者,即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改善当事人的情志与心理状态,了解、倾听当事人病症,掌握劝解技巧,保持冷静态度,取得对方信任,疏解肝之郁滞,调节当事人心态,以期恢复正常的精神状态。
自杀危险因素与精神抑郁程度重有关,在自杀者中的比例高达40%。自杀者心理危机的形成,与肝的疏泄功能发生异常改变具有内在联系。情志不遂,抑郁寡欢,心理出现严重障碍,症状表现为精神空虚、情绪悲观,性格内向、孤僻冷漠、情志抑郁、恐惧焦虑、优柔寡断、多疑不安、自卑自限、丧失意志、思想狭隘、兴趣缺失、决断失常,自认为处于一种极端的、无法避免的心理痛苦状态,日久将会导致或加重肝郁气滞 病理。
从自杀者的身体与心理状况来看,与肝的生理病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较多、较强烈的负性生活事件,在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中,如得不到及时疏解,就会影响肝调节气血、调节情志,影响肝的决断功能,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进而发生心理痛苦。心理痛苦者抑郁、绝望感对自杀意念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8]。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证实,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失望、睡眠障碍、思维迟缓、自卑自责、缺乏主见、持续疲劳、食欲不振等,均与抑郁症有关[14]。这些症状,均与肝藏血、疏泄等功能异常有内在联系。
我们知道,情志包括心理学的情绪、情感、意志、激情、精神、意识与心理、心境等诸多方面[15]。情志疾病包括心身疾病、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神经疾病及一些功能性疾病,是现代心理学中各种精神、心理因素的概括[16]。有研究资料证明,心理应激反应时间超过4周即致使身心障碍,继而引发机体或精神疾病,导致“海马体”损伤[17]。临床通过改善肝的疏泄功能,则有益于改善应激性海马损伤与修复,有益于缓解精神抑郁,对有效预防与终止大学生自杀冲动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分析,应激生活事件、冲动性人格与抑郁情绪,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14]。应激生活事件是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外因,而冲动性人格与抑郁情绪则属于内因。其内因往往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人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有人则不堪一击,这种差异与自身的思想意识[5]、自我认知[6]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情志致病的内在因素属内因,在自杀事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其病机与肝、心、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特别是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有关。肝藏血,主疏泄,对人体气血影响至关重要。肝气郁结可致百病,肝郁系诸郁之首,一旦发病,足使五脏六腑等受害。由此可见,及时、有效调节内因,是尤其重要的措施。中医药从肝调理,属于从内因入手。据临床观察,大学生自杀或自杀未遂者中,与肝相关的病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包括肝之气血不足导致身心疲惫、肝气郁结导致的精神抑郁和肝与他脏共同引发的心理痛苦。
情志与心身疾病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情感活动正常与否,受脏腑功能的影响,五脏化生的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平素体质虚弱,或素有慢性疾病等,均会导致肝之阴血不足,肝的疏泄功能就会发生紊乱,情志、心理等就会发生异常。肝气疏泄因虚不力,则阳气不升,五神失养,这是在心理疾病中是较为常见的病理现象,故有百病之始一说,一经发病五脏六腑皆受其害,且变证多端[18],也是导致心理痛苦的重要病机,其基本特点是以虚为主。
肝藏血不足、疏泄无常,气机失和,神气郁结,不仅影响血的正常功能,也会损害脏腑功能,影响情志与心理的正常调节[19]。肝血充盈,魂有舍则情志如常,情绪得以宣泄;而肝出现病理改变时,诸如忧、狂、怒、怨等情绪均会出现。自杀者因肝之气血亏虚等病机,常出现四肢乏力、体质虚弱、情志抑郁、精神空虚、面色萎黄、神志迟钝、两目昏花、兴趣下降、食欲不振、惊恐不安、失眠健忘、悲伤痛苦、嫉妒沮丧、焦虑寡欢、恍惚妄见、孤僻多疑、心境低落、多愁善感、易怒善恐、垂头丧气、时而欠伸、肢体冰冷等,女生可见月经量少或闭经、或见月经后期,脉弦细,舌质淡。上述轻重不一的症状,与肝气不足、气血虚弱有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如《古今医统大全·郁证》所云:“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
肝气疏泄功能不足,需要采取养肝补肝等法,临证配合心理疏导对防范大学生自杀具有较好的作用。在诸多自杀或有自杀意向者,常以体质虚弱为主者,肝气生发无力、疏泄不及,出现一系列肝气、肝血虚为主的症状[20],对此,应引起辅导员、校医等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将该类人员列为重点保护对象,进行相应的中药治疗与心理调节。凡肝气虚弱、肝血不足者,应补肝气、养肝血、益心肾、健脾胃、助疏泄,使气血、情志、身心等恢复正常[21]。药用:黄芪、人参、黄精、白芍、枸杞、沙参、当归、柴胡、桂枝、香橼、佛手、山药、白扁豆、炒麦芽等,从根本上进行调理,以冀改善体质、舒爽情志、调节心理,使有自杀意向者及时摆脱心理痛苦,对有效终止自杀行为有益。不便服中药者,可用人参健脾丸加逍遥丸。
肝为刚脏,性喜调达而恶抑郁。肝既可疏泄无形之气,又可条畅有形之血,对机体的生理与病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22]。事实上,肝对情志、对五脏等影响,均与肝的生理病理出现异常有关。这些联系,主要是通过肝对气血的影响所致。肝疏泄功能失常,引起气机失调,形成肝气郁、肝气滞等症。肝疏泄异常多由精神不良刺激、长期情志抑郁、相关脏腑病证日久不愈引发。《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说明在思维情绪变化、精神活动、决策分析等方面,肝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当肝气郁结产生抑郁时,大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显著降低,这一观点得到实验动物大鼠的证实,通过服用疏肝解郁类中药,则可对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产生一定的提升作用,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改 善[23],进而改善抑郁症的症状,对具有抑郁特征的大学生自杀冲动者,可改善其情志,缓解其烦恼,进而消除具有自杀意念者的痛苦心理。该类型大学生常常表现为情志抑郁、欲寻短见、焦虑不安、胸闷不舒、急躁易怒、神思迟钝、静而少动、运动迟缓、太息频作、胸胁腹胀或见窜痛、精神不安、多疑惊恐、悲观失望、口苦口干,女生可见月经不调、痛经、经量或多或少、或见闭经、乳房作胀,脉弦,舌质暗,或见瘀斑瘀点。上述脉证,与肝气郁结导致气血异常、脏腑功能失调、情志失去调控等有关。朱丹溪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肝气郁结引发的气郁、气滞等气机失调病机,从具有自杀冲动的大学生性格来看,大多具有肝气郁结的基本特征。对此从疏肝解郁入手,防止肝之疏泄不及与太过,旨在促使气血恢复正常、脏腑功能和谐、精神抑郁消除,对预防大学生自杀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精神抑郁所引发自杀冲动,与肝主疏泄动能异常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应用疏肝解郁之法,使肝气顺、气滞通、气血和、脏腑调,抑郁得到缓解,精神状态好转,自杀冲动可除。药用柴胡、枳实、紫苏梗、姜厚朴、降香、制香附、沉香、佛手、香橼、炒白芍、郁金、炒麦芽等。对于肝郁化热者,可加丹皮、栀子;肝郁犯脾者,可增炒白术、陈皮等。中成药可根据病情选柴胡疏肝散、沉香化滞丸等。
大学生具有自杀意念者,大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尽失,悲观失望,缺乏主见,思维迟钝,肢体乏力,自卑自责,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精神疲惫,情志不悦等等,这些症状,虽然与肝的生理病理具有重要联系,但情志活动并非肝脏独主。《内经》认为情志与五脏有关,情志活动的异常系五脏功能失调,“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素问·示从容论篇》),说明不仅肝虚、肝郁等令人情志异常,而且脾、肾、心乃至肺也会对情志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临床调肝的同时,特别是病程较长、病机复杂者,务必要根据病机的转变的具体情况兼调他脏,不可拘泥仅调肝木。
脾主运化如常则有助于肝气疏泄与肝血涵养,脾虚失运则失其制,横逆克脾,肝之气血失和则血不归肝,进而使肝的疏泄功能异常。不仅如此,脾藏意在志为思,与人的认知、意志行为、情绪情感密切相关,故在调肝郁时应顾及健脾;肾藏精、肝藏血,二者相互滋生转化,精血同源。肾精上充于脑,主志,肝郁久则化火灼伤阴精、耗伤肾阴,肾精亏虚则脑海空虚、脑神失养,出现精神抑郁等症状,故在柔肝时应注重资济肾阴、填补肾精;心主血脉、肝藏血,肝之阴血不足,久病累及于心,即母病及子,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神无所主。气为血之帅,肝气升降失调或疏泄不力,同样会导致心血运行失常,主神明功能受损,出现心烦、失眠等症,故在调肝活血时应重视养心;肺主气,对全身气机调节尤其重要,肝与肺在人体气机升降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故临床疏肝解郁之时,但见肺气不足脉证时,应注重肝肺同调。《素问·调经论》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以行气血,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 而生”。
在大学生具有自杀意念的人群中,对其所具有的临床表现,需要综合分析,需要综合治疗,同时重视心理调节。“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临床根据患者具体脉证,进行辨证施治。由于病情复杂,脉证繁多,变证不一,要注重抓住主要矛盾,切中要点,在调肝时根据变证轻重主次,分别佐以健脾、益肾、养心、补肺等法,以使五脏协调,情志复常,有效避免悲剧发生。从实践中笔者认识到,调节患者身心健康,祛除所患疾病,强壮患者体质,对改善心理痛苦具有重要意义,同样是消除大学生自杀意念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预防大学生自杀,是医学干预的一个难题。从临床研究资料来看,大学生自杀的因素较多,与所处环境、自身因素与异常心理等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预防大学生自杀方面,应注意改善其不利环境、关心其身心健康、纠正其心理痛苦。根据具有自杀意向的大学生,运用中医肝藏血主疏泄的理论,对伴有抑郁症者,根据辨证施治原则,分别进行养肝补肝、疏肝解郁、兼调他脏等法治疗,实践证明对改善该类大学生身心健康、缓解抑郁症状、降低自杀冲动,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