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价值意涵·核心诉求·实践指向*

2021-04-17 11:00郭子俊
关键词:科技发展

郭子俊

(国防科技大学 文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加强调自主科技创新,围绕“为什么要科技创新、怎样科技创新、为谁科技创新”作出指示和部署[1],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中国特色自主科技创新道路。尤其是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习近平总书记以宏大的全球视野审视和推动创新,深刻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2]。要解决原始创新的“卡脖子”问题,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占领先机,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认识到自主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精准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以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为引领,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的杠杆效能,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

一、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的价值意涵

现阶段,中国进入“强起来”新时代,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才能更有力地支撑中国持续崛起。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具有鲜明的世界性、时代性和战略性,既准确把握、深刻阐述了世界科技创新大趋势,也突出坚持问题导向与超前谋划并重的重要性,积极从国家发展全局来充分肯定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及价值。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价值指向

科学技术不是目的,它的本质是实现人类幸福的工具。某种程度上说,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一定让人类更加幸福。掌握了科学技术,也并不意味着掌握了发财致富和获得人类幸福的法宝。唯有坚持科技向善,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才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积极作用,防止科技异化为人类发展的对抗性力量。甚至可以说,将科技造福人类的本质,异化为奴役他人、他国的战略工具,不仅有悖于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而且加剧了世界科技竞争的强度,进而触发敏感的军备竞赛。历史地看,要防止科学技术异化为不可控的“利维坦”,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把满足人民的科技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迈入新时代,人们的消费需求由量向质转变已是大势所趋。将科技创新与人们的需要相结合,以解决民生难题为着力点,不断满足国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将人们强烈的消费意愿转化为实际购买力,加快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需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否则,“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甚至当作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2]因此,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融入“百姓日用”之中,从宏观到微观层面优化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现实通道。要加大科技惠及民生力度,充分借助市场杠杆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创造出高品质科技产品,让人民群众低成本地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在此过程中,要重点加强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防止平台经济领域诸如强制“二选一”“大数据杀熟”“扼杀式并购”等行为对竞争、创新和消费者权益的损害[3]。更确切地说,高科技企业应将重心放在持续引领和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上,而不是过于唯利是图、与民争利。

积极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在增强中国企业科技竞争意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科技创新。2020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特别呼吁中国企业家:“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4]。当前西方对华技术封锁日益严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重在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让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获得更好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科技创新,要有意识地激发和保护中国企业家精神,引导其培植健康环保的产品理念,加大前沿科技领域的投入、探索和开发。

(二)明确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

科学技术的本质是生产力,是决定关系形态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透过历史的大视野,俯瞰人类从“老死不相往来”走向“鸡犬相闻”的地球村,近代中国从“天朝上国”走向“师夷长技以制夷”,折射出科技创新因素的驱动、变革作用。中国曾因错过两次工业革命而落后于人,遭受百年苦难,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数十年拼搏奋斗才和其他国家站在同一位置;而到了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随时会产生新的科技革命的今天,我们更应当以史为鉴,大力推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创新,才能不重蹈覆辙。“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5]这不仅事关对未来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国家安全和生存状态。

回望历史,针对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屡屡被经济总量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为什么?其实,不是输在经济规模上,而是输在科技落后上。”[6]33这表明:科技不仅是国家强盛之基,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技和产业的变迁是导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最根本的动力,近代以来世界秩序的演进和大国的兴衰都在反复演绎这个逻辑[7]。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从量变走向质变,对世界秩序的结构性塑造正在深化,相比以往更加深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新形势下,中国要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抢占科技和产业革命高地,立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来考量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聚焦当下,世界发展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大变局”中哪些变量是关键因素,对中国从“随势”“顺势”转向积极“塑势”和“造势”,赢得全球竞争的战略主动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西方之乱”的乱象频发,使整个世界陷入不确定、不可预知的恐惧之中,引发了人们对“西方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普遍忧虑及思考[8]。顺势而进者则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9]。新形势下推进自主科技创新,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引发世界秩序解构与重塑的关键变量。因此,倘若将科技造福人类的本质,异化为奴役他国的战略工具,既有悖于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也加剧世界各国强化科技创新投入,甚至还可能触发敏感的军备竞赛。其实,“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6]112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坚持“开放式创新”,促进全球科技合作。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对外开放,减少“科技脱钩”逆流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冲击。把握好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辩证统一性,最大限度地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中国自主科技创新,以此为支撑尽可能地延长中国新一轮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持续时间。

(三)强调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聚焦当下,全球竞争和科技竞争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和急迫,抓创新就是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和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6]40现阶段,尽管我国经济规模总量很大,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不足,使得中国“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就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

把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坚持协调统筹、融合推进,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全面创新。更确切地说,“进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就是想推行用科技创新为中心的整体创新”[10]。要从国家发展全局把创新作为首要的战略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高级发展方式。也就是说,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在政策制定、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中的战略比重。从客观上讲,单纯地走跟踪模仿式的科创道路已走到尽头,难以为继。实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于路径选择,自主地选择创新方向、领域和方式。历史地看,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等要素,更取决于其持续创新能力。“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11]也就是说,全球竞争的本质是创新能力竞争,大规模的科技创新既能带动经济的发展,也能提高国家安全水平,更能回馈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民族自信心,为我们的国际话语权的加强提供助力,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国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优势就没有政治上的强势。”[6]60

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要迅速实现现代化,既要在全局上谋势也要在关键处落子。把握好科技创新的全局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竞争新优势,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诸如“天眼”探空、墨子“传信”、北斗组网等相继问世,推动中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另外一些科技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12]要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基点,就要把创新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尤其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推动更多战略资源投入创新领域,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提升我国发展整体效能。

二、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的核心诉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纵观国际大势,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反复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6]156。习近平总书记辩证地将科技创新与民族复兴、生产力发展融合在一起,为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科技创新道路注入强劲的精神力量。

(一)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大量的先进科技与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然而,中国是大国,不可能一直走“拿来主义”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当下,美国对华心态逐渐失衡,对华战略从“接触”转向“规锁”,中国必须尽快调整发展思路,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例如,近年美国先后对中兴、华为实施“掐喉式”制裁,中断芯片供应,更让中国深刻意识到自主研发的极端重要性,必须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践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2]大国竞争的根本在科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事关中国的大国地位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科技创新道路,绝不能一味依赖技术引进,盲目效仿西方,“总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2]。面对激烈的科技竞争形势,没有强大的科技支撑,我们恐将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中国唯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力突破,才能依靠自主科技创新撬动中国崛起、推动中国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盯紧世界科技发展大方向,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筑牢中国崛起的战略基石。否则,只能永远沦为别人的技术附庸,被规锁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甚至因此错过下一轮科技革命时代。

(二)推动中国在更多前沿领域实现从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

推进自主科技创新,“如果只是跟在别人后面追赶,不能搞出别人没有的一招鲜,最终还是要受制于人。”[6]61要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就要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成为“领跑者”。因此,中国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大有作为,就要提前进行战略布局,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努力成为全球科技竞争中的“领跑者”。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更加主动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开辟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同时不能忽视科技创新中人才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13]。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才松绑,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现代化治理能力。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应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拓宽创新人才吸纳渠道,让广大创新人才从奉献智慧中“名利双收”。具体来说,要激励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沉住性子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作出更多的原创发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三)把握好加强自主科技创新和塑造维护国家安全的辩证统一性

安全是人类关注的永恒主题。在各价值要素的排序中,安全一直居于优先的、主导性地位。近年来,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由接触走向遏制、规锁。在此情形下,迫切需要中国全面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以化解产业被“低端锁定”风险,全面增强科技塑造和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体系化能力。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特别提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伟大号召,同时指出:“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11]因此,必须深刻认识科技安全的新要求,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充分发挥自主科技创新对塑造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支撑作用。不过,强调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并不意味着要关起门来搞科技创新发展。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早已超越国界,关起门来搞创新只会自缚手脚。近代中国的沉沦,亦证明自我封闭是科技创新的天敌,只会导致“落后挨打”。以史为鉴,我们要保持战略清醒,绝不能因部分西方国家遏制我国发展,而自缚手脚,关起门来搞创新。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大国推进科技创新重在担当与贡献。相比于小国,大国在赋能科技创新造福人类上更有实力,更能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开展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推动工程科技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蓬勃发展的中国,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造福子孙后代。”[14]坚持在开放的环境下搞创新,旨在促进全球科技合作、科技共享,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中国自主科技创新。以此为基础,塑造一个“优态共生”的国际安全格局,筑牢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

三、推进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实践指向

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正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依靠自主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不过,还应认识到:中国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要扭转这一局面,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扩大开放中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科技创新道路。

(一)以全球视野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科技创新重在“活”,体系建设重在“稳”,辩证把握这二者关系就要让科技创新在制度框架下“摸着石头过河”。关于这一点,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之后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则将这一表述发展为:“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5]。也就是说,要让科技创新更有活力,就要持续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一是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根本上说,中国之所以能快速崛起,办成许多大事,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推进自主科技创新,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关键领域“弯道超车”,就要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协同攻关。从现阶段看,要瞄准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其中的关键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生产力系统中的各类创新要素整合,推动资本、人才、技术等加速向新兴产业集聚,集中资源助力核心技术攻关。

二是着力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成长环境的竞争。要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就要营造“爱才”“砺才”“引才”环境,给科技人才“冒尖”创造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既要及时解除后顾之忧,更要注重人文关怀,激励和引导科技人员将个人奋斗与党和国家号召、民族复兴联系起来,进一步激发他们投身科研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合理设置科研评价体系,营造容许失误、允许试错的工作环境。如此,科研人员才坐得住“冷板凳”,而不是疲于围着论文、帽子转而耗费宝贵的科研时间与精力。

三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新型举国体制下,推进自主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本质上是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聚合而“出新”的过程,以此形成强大的体系化创新能力。要提升这一体系化创新能力,需要打破体制机制的约束,促进高校与企业、政府等精准对接,不断改善和优化自主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依托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集中和部署优势力量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从本质上说,市场经济既不允许也不鼓励垄断,因为垄断会引起市场失灵,进而影响权力,奴役人民。基于此,推进中国自主科技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释放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这一点,要“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障碍,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等基本问题”[15]。为此,需要进一步推进观念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领市场化改革进程,将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唯有如此,才能防止资本力量绑架科技创新,将“第一生产力”异化为奴役人民的“利维坦”。

一是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在科技创新领域,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及现实生产力,处理好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的辩证关系,让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此过程中,要依托产业链布局创新项目,提高创新资金投放的精准性。这是因为,任何一项新技术的突破,都是极为“烧钱”的事,必然要考虑成本与收益问题。唯有重视市场逻辑,注重发挥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作用,才能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益性,切实解决创新与产业之间的“两张皮”问题,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二是重视培育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明确提出:“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4]尤其在当下,我国正处于“强起来”的关键时期,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后更需要广大企业家来推动落地,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现实可能。为此,要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把好政治航舵,将创新基因、利民意识注入企业运营。

三是在推进科技创新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让中国科技创新更具科技竞争力,同时用更加优质的科技产品回馈消费者、服务人民。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开放市场竞争中赢得赞誉,屹立不倒,让中国老百姓更倾向于购买“国货”。进一步说,则要引导企业确立工匠精神的价值观,以需求导向精准推进科技创新,增强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企业在更高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实现更好发展。可以说,只要企业科技产品过硬,广大消费者和人民也是乐于“买单”的。

(三)超前谋划并以开放、担当的姿态推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美国对华战略遏制越来越强势,致使中美“脱钩”愈演愈烈。正确看待、评估中美关系发展,对中国实现体系内低成本崛起意义重大。总体上看,中美全面“脱钩”难以实现,一时的倒退不代表中美历史的全部[16]。展望未来,中国要更善于在乱局中谋篇布局,以开放、担当的姿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从科技创新维度看,中国应将国际科技合作纳入国家总体外交,对接“一带一路”,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强化驱动中国崛起的科技支撑,推动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是将国际科技合作纳入国家总体外交。现阶段,全球竞争格局进入新的重构期,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途径亟需创新。中国加快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坚持开放创新的战略定力是关键。积极将国际科技合作纳入外交总体布局,管控好国际风险因素对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的冲击。因为逆全球化浪潮,只不过是大海激起的一朵浪花,注定是昙花一现。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国际局势,开放创新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我们需要从大历史的视野来把握,主动布局并善于整合、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推进自主科技创新。

二是以开放创新提升中国科技竞争话语权。中国还不是“科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离不开科技支撑。从历史上看,国际科技话语权从来都是竞争的产物,较量的也不只是“技术”。掌握国际科技话语权,需要依托制度优势推进自主科技创新,并将这一创新模式提升为国际技术标准,赢得国际制度性科技话语权。为此要全方位、深度化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创造更多“硬科技”产品,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科技话语权。

三是依托“一带一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在“一带一路”共建中,将更多科技元素注入双边、多边发展战略对接之中,是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升国际科技合作促进经济效应的重要抓手。推动中国技术与国际共享,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外援助的科技含量,从偏重“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优先从边缘地区改善国际关系,拓展中国地缘发展空间。以此为基础赋能“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沿线国家科技创新需求对接,打破美国对华的科技封锁和地缘围堵,加快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自主科技创新的深刻认识和重要判断,为把握前沿科技发展脉搏,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科学技术是国之利器,更是“第一生产力”。推进自主科技创新,只有将其渗透和作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各环节,才能最大化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聚焦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及由此带来的产业变革正在引发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的结构性嬗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积极姿态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就要牵住自主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国竞争的核心在科技,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自主科技创新的全面支撑。也就是说,中国是一个大国,要实现体系内低成本崛起,必须以自主科技创新为支撑,持续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重要性。展望未来,让科技赋能中国大国形象建构,以科技硬实力提升中国软实力。

猜你喜欢
科技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笔中“黑科技”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