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钧期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讲好中国故事,既需要世界眼光,更需要背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从西方文化反思走向文化自觉,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的实践经验理论化、哲学化,以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根治“言必称西方”的文化殖民心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实践是理论之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从政治学维度摆脱学界“本土化理论供给不足”[2]的窘境。增加中国特色理论供给的新增量,就要“在站稳中国立场、运用中国方法、发扬中国智慧的基础上,把握改革顶层设计的价值导向”[3]。其中的关键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中国实践中提炼真知,创新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发展的价值坐标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丰富的政治意涵,对推动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但不是政治的本质。在不同制度体系下,权力及其运作会表现出本质不同的政治伦理特性,或成就人、发展人和完善人,或宰制人、奴役人,甚至让人异化为“会说话的工具”。对人民的背离是权力异化的端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告诫全党:“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性将共享、生态等元素融入治国理政之中,赋予中国政治伦理以新内涵、新要求。
长久以来,“落后的生产力”限制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使得“求温饱”“求收入”普遍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在此情形下,如何持续做大“经济蛋糕”不仅是内在的发展诉求,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使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第一原则。也就是说,在谋求发展过程中“效率”往往比“公平”更被青睐,实现整体“富起来”具有伦理优先性。不过,这也使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趋严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完成,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从“外延式”向“内涵型增长”转化就成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把握经济规律,特别是强调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要被短期经济指标的波动所左右。”[4]234迈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更加多元,客观上要求新发展理念从偏重于“物”的丰富性供给转为对“人”的内在发展诉求的重视。聚焦到现代化层面,就要坚持走以人为核心、以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城乡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新形势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需要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意涵,克服“唯GDP主义”“见物不见人”等政策惯性,在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基础上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充分借助政策杠杆导引资本,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把“蛋糕”做大,又要坚持“先富带动后富”,从制度层面把“蛋糕”分好。其中的关键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扭转“物大于人”的价值导向,让社会财富的增长更好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经济正义基础上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社会财富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存在[5],资本作为财富的主要形态,唯有把握好资本的属人本质,才能最大化防止其异化为人的对立面奴役人。要树立共建共享新发展理念,从宏观到微观创新性将其融入社会生产实践之中。让各资本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在创新发展中获得更合理的收入。强化科技创新的正向激励,激励人才创新,将人的聪明才智最大化激发出来。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这意味着,生态环境就不再仅仅是一种自然存在,而是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成一种相辅相成的互补互济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维持自我存在的基本前提。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事实。然而,长久以来,人类对这一基本事实却“视而不见”。人在极端理性自利性的支配下,贪婪地注视着大自然的一花一草,对自然资源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开发,使得全球生态赤字不断累积,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6]因此,生态可载文明之舟,亦可覆舟。加速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发挥人的本质力量修复生态,这已不再是一个道德修养命题,而是一个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前所未有,深层的战略考虑就在于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有力托举。
不过,生态文明建设要可持续,就不能只靠政策杠杆的力量,而忽视对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统筹运用。生态环境保护不止关注自然的一草一木,更为重要的是让生态效益实现最大化,让生态惠民、利民、为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市场机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媒介。为此,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产业,让绿色、生态、山水等元素统统“活起来”。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将生态修复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在法治化、市场化轨道上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生态转向。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加大生态治理薄弱环节的监测和整治力度,坚决守住生态红线。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7]必须不断创新生态治理方式,将“生态惠民、利民、为民”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维度,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创新生态文明制度供给,发挥制度激励,推动生态治理走向他律和自律的辩证统一的优势。
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人的普遍历史自觉。在近代,西方列强依仗“坚船利炮”的优势轮番侵略中国,让中国饱尝因“技不如人”而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极端生存险境的沉痛苦难。鉴此,在“睁眼看世界”后,中国加紧从器物、制度及文化层面等全面“师夷长技”,背后的逻辑意涵是推动中华民族凤凰涅槃、再度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项历史夙愿,实现“强起来”的伦理意识早已深度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不仅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政策倾向及施政重点。总体上看,相比于“软实力”建设,长久以来,中国更重视对国家“硬实力”的战略投入,旨在国际力量对比中形成均衡比较优势。然而,时势异也。迈入新时代,中国加快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如何更好地展现自己、讲好中国故事,就凸显出“软实力”的战略价值。政策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也在于与时俱进。新形势下,在持续加大对“硬实力”领域战略投入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国家“软实力”的综合培植,让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赢得更多支持与认同,尤其是要注重化解周边国家对华“近而不亲”的地缘困境。实现这一点,就要重视解决好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后的治理难题,塑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美好生活方式,让周边国家在不自觉中以中国的价值理念来塑造世界,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吸引力、影响力。
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治理是实现价值共享的过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质上是通过制度创新协调好利益关系,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中国正处于“强起来”的关键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中国加强各阶层团结、寻找凝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意义重大。制度是治国安邦的根本。要摆脱“落后挨打”的悲情世界观,应坚持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根植中国大地推进制度创新,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这一点上,中国不仅要坚定制度自信,更要在“转化”上下功夫,向世界阐释好中国“风景这边独好”的制度根源。要及时总结国家治理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创新性将其上升为制度,转化为法律,积极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新选择,进一步丰富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的图景。2019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特别指出,要“总结70年来我国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构筑中国制度建设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为坚定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8]其逻辑深意在于解决好“强起来”后“挨骂”问题,开辟一条强而不霸的新兴大国崛起之路。
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走向深度化,有力而深刻地形塑着中国政治及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与样态[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深刻昭示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10]现阶段,这种自我革命的政治伦理实践,既具有指向性,也呈现建构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将全面从严治党的治理基点从“自我批评”提升至“自我革命”,蕴含着在百年大变局中“确保中国共产党不垮”的深刻政治意涵。政党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螺旋上升过程。在中国治域内,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永葆政治本色,让党始终跟上时代、实践、人民的要求。迈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功,更要保持政治清醒,敢于“刀刃向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失去了革命精神,逐渐进入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敢斗争、贪图享乐的状态。”[11]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敢于正视自身问题,勇于推动自我革命深度化,是确保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相比于以往,这种“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更具紧迫性,需要党立足百年大变局,高度强化刮骨疗毒力度,通过自我净化、自我革命剔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因此,敢于进行自我革命,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关乎政治宗旨实践问题。历史证明,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2]。在承平时期,准确把握党内净化的现实指向性及人民性意涵,才能在持续吐故纳新中纯洁党的干部队伍,实现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诉求。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自身革命性锻造,统筹推进伟大斗争,重在突出“全面”。其中的关键是把握好思想建党、组织建党与制度治党的内在统一性,不断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做到“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隐匿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使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治理压力不断抬升。例如,在香港问题上,部分西方国家频繁插手香港事务,试图借机搞“颜色革命”,颠覆党的领导。要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大国崛起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可能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把握斗争的力度及针对性。总体上看,“西方国家策划‘颜色革命’,往往从所针对的国家的政治制度特别是政党制度开始发难,大造舆论,大肆渲染,把不同于他们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打入另类,煽动民众搞街头政治。”[13]鉴此,要有效防范和应对潜在的重大风险挑战,统筹推进伟大斗争,既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更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性融入政府治理、经济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之中,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系统防线,制度性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新时代党最为根本的“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历史地看,一个政党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理想信念的精神高度与坚守程度。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自觉将拯救民族危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之本,不断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及磅礴之力,将其融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伟大成就来自于伟大奋斗,根源于党对初心使命的不懈坚持。迈入新时代,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极大拓展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秉持初心使命的政治伦理边界。由于全球“四大赤字”不断累积,西方政治孤立主义日益蔓延,致使西方逆全球化浪潮逐渐走向政策实践,使世界运行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再度面临“向何处去”的拷问。纵观人类历史发展,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新形势下,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为民族谋复兴,须将党的初心使命置于更加广阔的地缘历史空间去审视和把握。把“中国梦”与“世界梦”有机融合起来,从共商共建共享中不断化解现实及精神世界里的分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思考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关键在于“抓落实”,构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均衡发展根基。为此,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中,要注重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系统构建,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均衡化发展的基础上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还要保持战略定力,辩证认识和深刻把握百年大变局的“危”与“机”。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也是民生关切。要化解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需要,既离不开市场力量的推动,也离不开政策杠杆对底层人民群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护持。也就是说,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识和价值判断,重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积极以人民需求赋能政府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市场杠杆与政策杠杆的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转化为切实的施政举措,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自身发展。因此,在进行具体制度设计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时应立足当下,以人民的现实需求为重点,从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中谋求新突破、新发展和新均衡。
一是坚持人民价值的主体性原则。现代化的主体是人,人理应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现代化建设越是深入与全面,就越要关照人、成就人和完善人,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关键在于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切实有效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着力解决创新能力不强、共享成果不公等问题,努力把“经济蛋糕”做大的同时,更要注重分好,更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诉求。
二是重视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辩证统一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把握好这一点,要在政策制度框架体系内协调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以分配之公、制度之善为基础,为人们提供实现全面发展的机会。要注重对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要素予以合理引导,防止资本力量主宰一切,窄化、矮化和异化人的丰富性,使金钱多寡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要将优化资源配置同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积极依托市场机制释放人民创富潜能,持续提升新时代社会整体运转的制度效能。注重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以家国情怀激励新时代企业家群体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超越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思维局限,推动其将个人利益、企业经营融入社会整体利益之中。
三是筑牢人民生命安全的生态屏障。人对生态与文明之间关系的思考从未停止,而今更深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4]。同时,汲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教训,要在制度设计上作出安排,从政策、金融维度持续加大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对待自然绝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15]。也就是说,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既要合目的性,更要合规律性。要在自然生态阀值内,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新时代党自我革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唯有增强党自我革命的政治性、整体性和有效性,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16]鉴此,党要继续推进自我革命,就必须抓住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推动自我革命的成果制度化。要加强制度性思考,使政党权力运行更趋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唯此,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对“关键少数”进行有效监督,防止“关键少数”因能力不足、动力不足而“不作为”“乱作为”。要着力净化优化政治生态,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上的“钙”,推动外在动力向内生动力转化。
一是着力净化优化政治生态。其中的关键是完善党、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权力配置,强化对党和政府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以高质量党的政治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制度优越性向治理效能的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强调:“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17]因此,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既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也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在此过程中,要聚焦关键少数,完善“容纠并举”机制,使其敢担当、乐作为和能作为。要坚持为政以德,厚植良好家风家训,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净化优化政治生态。
二是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上的“钙”。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党自我革命深度化、常态化,要注重在做好物质激励基础上加强党员干部感恩教育,对其思想进行有效升华,推动其一心一意为党和人民工作。实现“不朽”是激励人努力奋斗的根本价值之源。作为人民公仆,“立功”虽然很重要,但“立德”更具有长久、根本性意义。正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党员干部有德行、有追求,自然会感恩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之情,选择亲近人民群众,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惠民政策。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和答疑。党员干部常怀感恩之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祛除升迁去留等利害得失的算计。
三是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利益结构发生深刻调整,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将进一步凸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曾经的垄断利益变成百姓手中实实在在的“红包”,才能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实现这一点,既要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态度推进党自我革命,也要讲究策略、掌握节奏,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合理发展。发展仍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推动经济发展和党的政治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走向平衡融合。坚持以现代化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效能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之治”所蕴含的制度优越性、治理效能性进一步凸显。讲好中国故事,引导世界各国理性、客观和全面地认识中国,亟需中国加强理论供给,有效解释中国问题,并对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给出中国方案。尤其是当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世界将走向何方、人类该怎么办,须跳出地缘政治视域的逻辑局限,站在人类发展的全局审慎思考,才能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引导党和国家推进全面发展、防范化解风险。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深刻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18]可以说,重视从历史和现实的时空架构中把握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
一是增强战略理性应对新挑战。应对大国博弈的挑战,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避免犯颠覆性错误。苏联垮台殷鉴不远,理性从容应对美国对华战略遏制,需要我们放宽历史视野,在更高层次上审视中美关系,把这一问题放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视角和世界格局中来观察。也就是说,对于中美关系趋向恶化,既要把握二者关系的主流,也要看清其逆流。化战略被动为主动,变外部压力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更加专注地修炼好“内功”。重视发挥市场力量加持中美关系的作用,增强以市场空间换战略空间的定力及耐心。尤其是后疫情时代,推动中美关系转圜行稳,更要考虑全球疫情可能带来的超出预期变化,合理配置政策资源,为中美关系调整留足余地和后手。
二是加强对“西方之乱”的制度研究。近年来,西方之乱渐成常态化、泛安全化,并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逆全球化”思潮[19]。其中西方国家的经济议题政治化、政治议题泛安全化、国内问题民粹化尤甚,这给本就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新形势下继续扩大开放,需要从制度层面对“西方之乱”进行反思,从个性中抽象出共性,通过镜鉴他者来审视自我,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政治运行过程看,要防止政府运转“失灵”甚至演化为“关门”现象,就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寻求“最大公约数”中推动形成矛盾自我化解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重视治理末端环节对民意的吸纳、对人民的关怀。
三是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美国对华战略围堵、战略遏制不断加剧背景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实现“破局”的关键,旨在从扩大地缘合作空间中化解美国对华的战略挤压。尤其在后疫情时代,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要注重调整合作领域,可以从民生、卫生健康领域着手合作、深化对接。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推动“一带一路”纵深化发展,让对接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就要将当地百姓的利益诉求融入其中,切实将对接合作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转化为民众获得感,从高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筑牢推动两国关系走向稳固的民生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更加聚焦中国,制度性提升“中国之治”的治理效度、温度具有世界意义。尤其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更使“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以事实为基础的制度反思,给中国政治学构建开辟了新的政治想象空间。在此过程中,须以话语权构建为突破点,进一步深化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过程审视”。镜鉴他者,也要审视自我,“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更好的发展模式提供中国方案”[20]。而要最大化降低社会发展的政治成本,应着力提升我国制度体系的整体效能,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诉求融入共享制度构建之中。推动共享发展由理想变为现实,其中的关键是切实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发展全局和政治使命高度把握和优化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这是因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4]256鉴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强化末端治理,从宏观微观层面推动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让人民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均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加快实现这一点,将进一步巩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定力,让中国从容不迫地抓好、用好百年大变局所催生的历史性新机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