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子祥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为社会和企业输送所需人才的重要机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要求中职学校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力度和速度,还要求加强对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培养,这不仅需要中职学校深化与企业之间的进一步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择业就业环境,还需要中职学校加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推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促进中职学校为社会发展输送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通过这种更贴近实际的管理和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以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工作环境当中;另一方面,通过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提升意识,还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培养效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中职学校教学水平提升等方面。
第一,在学生培养效果方面,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验证专业知识,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在一定程度是哪个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起着积极作用;第二,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学生在不断地实践操作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动手能力,提高技能熟练度,还能够为合作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在推动中职学校教学水平提升方面,随着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不断推行,不仅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会有很大提高,而且中职学校还可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出一套更加先进、更加有效的教学体系,这对于中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学校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机构之一,而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则是为了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该模式的开展,需要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来实现,既能降低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成本,提高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又能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从而使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活动[1]。但是,由于部分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交流深度不高,实践活动多集中在即将毕业的实习阶段,这种合作活动并没有深入到学校的教学活动当中,更没有对教学活动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和改进,使得这些中职学校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和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是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得以推广和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部分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还比较陈旧,不仅没有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和改进专业课程[2],而且没有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培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资源投入,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规划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不仅会对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开展带来较大的影响和阻碍,而且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效果下降,从而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以及发展缓慢等问题。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应用,不仅促进了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也丰富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同时,信息化教学手段也成为开展产教融合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仍有一下中职学校教师存在着信息化教学能力偏弱的情况[3],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信息化教学辅助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方面,依旧存在较大的不足,信息化课件的制作要么过于简单,要么直接使用在从网络上所收集到的资料;二是在信息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难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培养和锻炼作用。
中职院校教育评价工作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检验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为了了解教学效果,从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但是,目前部分中职学校仍然存在教育评价模式较为单一的问题,其评价对象更加侧重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熟练程度,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心理素养等方面的考核存在较大缺失,因此,难以切实地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更没有形成由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合作企业共同参与的考评体系,使得教育考评工作很难对学生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养进行全面详实的了解,并没有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工作对学生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中职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是开展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基础条件,因此需要中职学校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沟通,并与企业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校企合作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以及人才培养成果提升方面有哪些益处,从而实现中职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同时,中职学校应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求适当调整教学方案,合理规划学生的实践与实习活动,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并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完善,确保人才培养效果能够满足企业各岗位的实际需要;而在企业方面,可以在企业内部单独规划出学生实践和实习活动所需的区域,也可以为中职学校提供相应的生产或实践操作设备,并与学校共同完成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从而为中职学校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
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是培养和锻炼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主要学科之一,随着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深入,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适当调整和优化。
第一,中职学校要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一方面,要保证专业课程设置能够更好地完成职业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另一方面,要保证专业课程的设置能与企业生产实际进行有效对接。
第二,在调整专业课程的过程中,中职学校还应考虑到现如今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以及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和快速发展,并根据学生的就业和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以提高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及其实效性。
实践教学活动是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实践活动管理机制和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对于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既要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规划好课程计划,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好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还要注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思想变化情况重视学生消极心理疏导工作。
第二,在实践活动当中,应由学校教师或企业师傅全程对学生进行带领和教导,一方面,结合实践操作向学生们讲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表现出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以促进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岗位责任意识的提升。
第三,在教学评价机制的改进方面,除了应做好学生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记录,将其纳入到教学评价工作参考依据当中,还应重视关于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了解,从而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参与成效进行更加全面、详实地了解和掌握,并针对考评结果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推动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不断成熟与完善。
教师作为中职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其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随着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化,对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立,在提升中职学校教学水平的同时,推动中职学校进一步发展。首先,中职学校应加强教师团队的进修培训工作,除了应重视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以外,还应通过实践训练活动全面提升教师在专业技术操作方面的能力,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融合;其次,中职学校还应重视教师考评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师考评标准,从教学成果以及创新成果等各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详实的考核,并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自我提升意识以及创新积极性,建立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
产教融合是中职学校适应教育行业新形势的必由之路,更是现如今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需要中职学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建立和完善中职学校学生实践与实习的教学基地,更需要中职学校加强对专业课程的改进工作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从而推动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方法的逐渐成熟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