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堂教学的思考

2021-04-17 09:20:04杨梅花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新生代毕业生

文/杨梅花

2020年6月17日以来,教育部启动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印发了《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四不准”规定,即: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优秀毕业生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1]。但实际操作中,教育部发现部分高校仍然存在毕业生就业虚假签约等行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为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欠佳,部分学校为提升学校声誉而出现此问题。

现代职教体系下,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的核心。课堂教学最终决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

随着“00后”大学生大批进入大学校园,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在就业职业指导教育中,更是遇到了更多挑战。

1.“00后”新生代学习自主化。“00后”新生代成长环境较优渥,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接受的家庭教育总体要优于以前的学生,具有天生的优越感和自信心,他们的自我主张比任何一代人都强。父母几代人的辛苦打拼和积累,让“00后”新生代在物质方面非常充裕,除了少数特别困难的家庭,一般几乎不为生计发愁,不为物质担忧,他们希望像网络直播一样不靠读书也能一夜成名,奋斗动力不足,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

2.“00后”新生代生活网络化。“00后”新生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一出生便是数字原生居民,对数字文化有着天生的敏感和优势,从电视奥特曼打怪兽到每一款手机游戏,从来不需要人教过,如果说在小学中学阶段,还有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监督,来到大学校园更与网络密不可分,普遍具有较强的网络社交、网络消费、网络娱乐、网络学习,甚至日常话语体系,诸如:打call、佛系、尬聊等网络用语。部分同学便是来到游戏世界的自由天堂,自控能力较差沉溺其中,不仅自己无法自拔,还将舍友和同学带队一起玩得昏天暗地,逃课成了家常便饭,即便来到课堂也是手机不离手,完全沦为手机游戏的奴隶。甚至个别学生实在难以自拔,无法继续学业,最后只能选择退学。

3.“00后”新生代价值追求个性化。当今世界是个多元文化世界,但价值观尚未健全的“00后”新生代大学生在各种新潮文化中难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其价值观选择更加务实,更重视个人价值和个体幸福,导致他们的学习动机也更加务实,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为了找到更好工作,很现实地分析自己的家庭资源及其他外部资源,如果通过家庭和外部资源能解决自己未来一份好工作的话,那么努力学习变得不那么重要,自主学习意识较为欠缺。给高职院校整个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2]。同时,对于学生未来就业至关重要的一门职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

二、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师团队的现状不容乐观。从年龄上看,教学团队以“60后”“70后”教师居多,总体偏老龄化,创新思维受到局限,语言沟通存在明显代沟。另外,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教师大多数由思政老师、招生就业办公室、团委、学工条线的辅导员等兼职教学,对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较为缺乏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培训,课堂教学水平很难得到提升,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从教师方面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前准备不够充分。任课教师团队由多位任课教师组合而成,其中,部分教师不是专门只负责授课,还忙于其他事务,不能集中精力认真备课,存在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教学案例不典型,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作为专职教师,部分教师存在懒惰行为,不愿去接受新知识的学习培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新学期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更新教案和教学内容,影响教学效果。

2.课堂组织不够高效。新生代大学生学习自律性较差,使教师组织上课带来很大挑战。虽然课程实施方案详细明确考勤细则,但通宵达旦地游戏,部分学生缺课、迟到、早退,上课不用心听讲,睡觉、走神等现象较为普遍。主张自由的新生代大学生缺乏基本规则意识,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传统尊师重教得不到很好践行。对教师教学任务的安排不能做到高效执行,总是与老师保持距离,不愿接近老师,上课时如果不固定座位,大家挑后排坐。种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教师如果花更多时间去组织课堂纪律,传授内容时间相对减少,听之任之任其发展,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对老师不满意,老师对学生不满意,教师课堂组织难度加大,课堂效果更难以保证,而课堂教学这一重要育人环节的高效性,正是所期望得到的结果。

3.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教师团队虽然一直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探索,也创新运用了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自由辩论法、小组讨论法、虚实结合法等多种方法尝试,但由于创新教学方法只用在公开课和示范课上,平时日常教学中仍然存在大量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得不够灵活多样,特别是信息化教学中更适合“00后”新生代的网络平台、手机APP等,部分年龄偏大教师难以接受新生事物,其操作非常困难,起不到信息化教学应有的效果,更不能满足“00后”新生代多样化需求,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4.关注学生不够全面。任课教师除了课堂上与学生沟通,对学生课后学习和生活关注度不足。课堂上的关注度也不全面,教师通常只关注到坐在前排的听课认真的学生,其他精力不放在课堂上的学生,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职业指导课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公共基础课,理论24课时,实践12课时,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求职实战技巧、创新创业教育四个大模块设计的教学内容,在理论上符合高职学生够用、实用需求,更关键是需要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结合自身实际运用到公司求职面试、未来职场世界,由此设计实践教学也围绕学生实际需要掌握的求职就业能力而展开。结合自身实际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制作自己求职简历、优秀毕业生创业现场教学等实践环节,这些都是职业指导课程要帮助学生解决的人生大课。但在教学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美好设想不如人愿,从目前现状来看,在实践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合班上课存在局限性。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基本采取合班上课,人数多,而实践环节的完成最好是小组完成,需要小组辅导或一对一辅导才能高质量完成,每学期专职任课老师的基本排到六、七个合班,总人数高达350人左右,每次实践教学任务从布置任务、实施任务、验收结果多个环节需要教师细心跟踪完成,可见要保证高质量完成,真正对学生起到实效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只关注认真完成、积极主动与教师交流的学生,剩下学生实践检验结果质量很难保证,数量与质量的冲突,一直成为困扰教师的难题。

2.校企合作表面化。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主要探索方向,这种模式对制定职业标准,建设课程资源均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高职院校在摸索办学经验很好途径。但是,也存在问题很多。首先,校企合作办学通常雷声大,雨点小,高校和企业轰轰烈烈开展合作仪式,但真正落到实处的效果欠佳。职业指导课离开了职业谈指导,等于天方夜“谈”。为此,确保工学结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各高校也急需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企业需要担起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全方位促进高职教育办学,为国家输送合格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新生代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现代装饰(2018年5期)2018-05-26 09:09:23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