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众创空间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探析

2021-04-17 09:20陶慧君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期
关键词:众创校企空间

文/陶慧君

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高校多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这种重视技能训练、创业理论灌输,且多以纸上谈兵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本课题从众创空间建设的视角出发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将众创空间变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要载体,结合高校创新创业发展实际和众创空间基本内容,就如何借助众创空间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破除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学生创业提供网络空间、工作空间和社交空间,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2,3]。

一、众创空间基本概述

众创空间即创新型孵化器是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协同创新和大众创新的产物,它通过市场化、专业化和资本化的方式为公众提供全新的创业公共服务平台[4,5]。众创空间多以国家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创新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为平台,将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等密切结合起来,能够为创业者提供崭新的创新创业空间。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背景

美国、英国等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构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相融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衔接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正式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深入推动,中国也将创新创业教育提上了议事日程,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各个高校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主张。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下,学生的创业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各个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6,7]。但是,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在依托众创空间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资源整合不到位、教学和实际脱节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没有形成有效的闭环模式。高校众创空间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和预期目标脱节的问题,在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教学成果、科研孵化管理等方面没有和学校的教育系统、资产系统打造出闭环模式;第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同质化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面临一些模式同质化问题,不管是在办学思想理念、学科设置,还是教师队伍考核方面都没有将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主张和高校的自身发展结合在一起。还有一些地区学校所采取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以传统课堂为主,对所有学生提供的通识教育比较雷同;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单一。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中一般包含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强化、项目孵化、项目市场推广等。从实际操作上来看,一些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推进到了通识教育和竞赛层面,没有深入挖掘教育的内涵。在技能培养方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大环境脱节。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市场的对接也十分有限,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力缺乏。

四、依托众创空间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一)借助众创空间资源为创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众创空间提供的创新创业内容十分宽泛,具体涵盖技术、金融、法律、物流、生物、电子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可见,众创空间所涵盖的内容远远超过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涉猎到的内容。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教育是由需求驱动的,教育内容会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高校设置的创新创业课程都是由能力驱动的,也就是说在课程开设之前会分析教育者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关联课程。为了能够满足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需要,众创空间的大而全的教育内容会被分割为多个碎片化内容,由此满足创新创业者的个体化学习需要,提升教育效率。

(二)发展高校众创空间,打造创新生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众创空间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很多社会化的众创空间是偏向于社会的,很少侧重教育功能。在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高校众创空间开始完善,整个空间的打造开始和学生的学业平衡。高校众创空间充分整合了学校的学术资源、专业设备资源、社会闲散资源等,在一定设施设备基础上通过主题活动来营造出和谐的创新创业文化,通过配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引入的校外创业精英来对学生的未来社会就业提供指导,通过校企合作强化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

(三)形成全要素资源整合和全链条服务能力

全要素资源整合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核心动力。高校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机构,在学术资源整合和知识加工生产方面拥有自己独有的优势,但是在整合创业要素和综合服务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高校众创空间所具备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法务能力能够在创新创业的各个链条环节和企业深度合作,提升对各个领域资源的整合服务能力,进而为高校创新创业生态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化闭合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不仅包含各类教育资源、竞赛活动、师资储备,而且还包含对创业项目实施的指导培训、项目孵化、融资对接等环节,是一个全面的生态循环体系。为了能够更好地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高校需要统筹资金整合校内创新平台、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借助众创空间来打造出创新创业教育闭环体系,从而有效克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权责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五)加强对创新创业精神素质教育的重视

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包含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行为的培养,也包含一系列和创新创业发展相关素材的积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创业者。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抛弃以往以创新数量、孵化数量、获得融资数量的衡量指标。

(六)打造校企、政企的合作协同模式

在创新创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要注重打破以往校内各个环节联系的局限,加大力度推进学校和政府、企业、其他高校的协同交流,而不是关起门来进行创新创业。我国的一些高等学府,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积极实现校企联合、政校联合,借助联合作用下的众创空间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实现各类资源信息的共享应用,从而更好地推进产教研一体化发展,加快创新创业的教育改革发展。

(七)校企合作交流共同培养创新人才

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发展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在具体实施操作上来看创新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高校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校企合作开展的一个重点工作是面对市场的实践演练,在参与市场演练的过程中最终打造出一种校企合作成长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人才会通过完善组织体系、寻找共同基础、拓展渠道支持、制定奖惩机制等措施来实施。在组织上,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上设置出由企业承担资源配置的任务,打造企业和学校共赢发展的局面。高校也需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技术人才,拓展企业和学校合作交流的渠道,通过项目、技术和人才等模式来加大校企合作交流力度,并在校企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制定出适合的激励机制。

(八)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发展

技术发展和应用革新是一个螺旋结构模式,在彼此互相参与和配合交流的过程中,技术进步作为重要推动力也会反作用于创新的发展。技术进步和创新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网络时代下出现的众创空间是强化科技创新和进步的关键。高校众创空间依托高校技术力量和平台力量来合理把控和利用这些资源,并借助先进的技术形式来将创新成果进行转化。众创空间是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融合,怎样更好地推进两者融合是高校长远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将众创空间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拓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问题域,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同时,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相关人员在有效把握众创空间内涵、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旨在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的长远进步、发展。

猜你喜欢
众创校企空间
创享空间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
莫借众创空间之名装神弄鬼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