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工科类高校精准就业的有效途径

2021-04-17 09:20:04刘思利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精准

文/刘思利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高校要“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并针对构建精准就业工作模式,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提出具体要求,2018年9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加强需求、招生、培养和就业的全链条统筹,推动就业与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的有效联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并将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作为实现新时代就业目标、完成新时期就业任务的重大举措[1,2]。

一、高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就业观念转变——学生慢就业现象

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834万人,就业率为91.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0%)持续缓慢下降,较2014届(92.6%)下降1.6个百分点。就业率持续下降,学生慢就业现象频出,究其原因,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发生转变[3]。其一,家庭对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较大,新时代下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较之以往,应届生并不急于就业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同时,家庭择业观对应届生就业提出更高要求,升学、考公、高不成低不就等均是导致慢就业现象的因素;其二,个性化的“90后”“00后”具有新时代择业观,更加追求自我和自由,裸辞、跳槽、频繁换岗等现象对当今年轻人来说并不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其三,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当代年轻人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工科院校而言,“传统工科”的服务、管理、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的工科类人才培养需求[4,5]。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慢就业”缓解了当前形势下的就业压力,缓解了毕业生的焦虑情绪,同时,对于有职业规划的大学生而言,“缓兵之计”可避免毕业生病急乱投医,有利于毕业生寻求到更加具有竞争力的工作。但整个社会下的持续慢就业现象容易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甚至引发毕业生“懒就业”“不就业”等现象,造成社会的不安[6]。

高校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学生择业心理状态的变化,探究高校学生慢就业现象需从新时代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入手,加强研究、服务、管理和教育。

(二)高校就业服务理念滞后

部分高校对就业服务工作思想重视不够,难度估计不足,对就业形势的把握不够准确。他们普遍认为就业服务体系的功能在于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找到工作,于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布就业信息、举办招聘会、指导大学生办理工作派遣手续等常规就业服务工作中,忽视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指导。同时,高校就业工作者由于缺乏相关职业能力指导,就业服务质量低下,贪多求快,忽略现实情况与学生能力。思想与行动上都不重视,造成高校就业服务理念滞后,毕业生缺乏必需的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薄弱,就业目标不清晰,无法实现理想就业。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如何转变工作理念,促进就业指导服务模式深刻变革, 是当前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1.就业指导服务师资队伍建设不足。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责任划分不明、主体意识不强,需要明确的是,高校就业工作从入学教育、就业指导、就业培训、求职成功、后期就业跟踪与反馈,需多部门协同联动,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往往导致就业服务的碎片化管理;再者,缺少专业化、系统化、规模化、资质化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也是部分高校面临的严峻考验,毕业生逐年增加,学校就业管理和服务人员有限,专职就业导师数量较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甚至创业类课程教师多由兼职就业服务人员和辅导员担任,就业工作中的师生比例严重倾斜,必然造成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质效低下。另外,缺乏对于高校专兼职就业服务人员的培训体系和管理考核机制也是导致师资队伍不健全的因素之一。

2.就业指导服务课程建设不足。部分高校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的最后一环,一味冲刺数字上的就业,忽视了就业指导服务框架的打磨,忽视了学校就业指导服务课程体系的建设。有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或学院也多以大班理论指导的形式为主,缺少就业导向的实践环节,难以打造学生的竞争优势。部分高校等学生到了毕业季才开始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指导,低年级学生普遍缺乏就业指导教育。

3.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化建设滞后。高校就业平台没有实现互动互通,就业信息相对分散,学生需从政府、人才市场、高校、招聘网站、用人单位等多途径多渠道获得就业信息。同时,学生办理工作派遣手续繁杂,信息量大,系统缺乏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工作去向、就业类型、薪资待遇等信息进行整合的能力,后续统计工作繁琐。

4.就业服务配套机制不完善。就业服务配套机制包括前期的就业培训机制、中期的就业援助机制以及后期的就业评估机制,部分高校服务配套未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难以顾及援助对象的差异化需求。随着对就业工作的逐步重视,大部分高校都已开展就业指导与培训,但中后期的精准援助和评估反馈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甚至空白,学生毕业后没有来自学生和就业单位的就业服务评价反馈,未形成客观有效的反馈数据用于改善高校就业服务质量。

另外,第三方就业市场发展不健全,招聘需求不清晰,导致大学生就业预期与就业实际反差较大,或就业能力与用人岗位不匹配。社会求职观念偏差也是影响大学生求职观念的一大因素。如何在新时代下健全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这方面的研究性工作还略显不足。

二、实现高校精准就业的建议

(一)搭建顶层设计,大数据下实现资源整合共享

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就业也面临转型,为新时代毕业生搭建顶层设计尤为重要。为实现新时代下工科类高校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务必把握当下就业形势,紧跟就业政策,明确就业主体,整合就业资源。

做好工科类高校毕业生更精准、更充分就业,单靠学校或学院这座孤岛去整合是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的,要明确就业主体不仅是毕业生,更包括学院、学校、用人单位、人社厅教育厅等相关部门。人社部门就业政策宣讲进校园,搭建各校招聘会信息共享平台,与第三方机构就业平台共建,学校定期承办省市级招聘会等,以实现各主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就业数据,实现从政策宣讲、平台搭建、信息共享一体化的新就业模式。

(二)完善服务体系,以精准服务打造个性化就业

1.提高责任意识,明确责任主体。从学校层面来说,要有“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责任意识。就业工作并不只是毕业生、毕业班老师和就业指导部门的事情,各级、各部门应提高责任意识,积极联动,每个部门、每位领导、每位教职工都应参与其中,都应当是精准就业工作上的责任主体。为实现毕业季毕业生更精准就业,各级各部门应为就业工作提供有效支持,加强对毕业生工作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就业工作中明确了各学院院长书记在毕业生精准就业中的主体责任制,各级、各部门提供就业工作支持,毕业班老师实现对所带毕业生的精准就业帮扶,层层而下,完善服务体系,以精准服务实现毕业生群体的个性化就业。

2.培养专业队伍,实现精准对接。为应对各大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而就业服务人员不足的局面,首先要提高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实现就业从“量”到“质”的转变。高校就业部门需专人专管平台建设,打造学校个性化平台,实现就业精准化推送,加强数据动态化分析,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才能实现就业精准对接。

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在广东省毕业生就业系统基础上,打造学校就业大数据平台,直接对接省系统,完成数据的互联互通。平台可向学生精准推送招聘信息,各学院老师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向本院任意学生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实现个性化就业服务。学校也定期开展就业指导老师的各类培训,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就业师资队伍进行培训,集体备课会,优秀导师专题分享会等形式积极培养专业师资队伍,打造专业师资团队,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3.增设咨询平台,缓解就业压力。针对学生慢就业、缓就业现象,归根到底,需要对学生的就业择业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不同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服务,除生涯咨询服务外,针对应届生的心理咨询服务等软件服务也需跟上。

以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为例,面上以级会、班会等各种形式开设毕业生群体心理辅导会,解读就业政策、提供就业咨询;线上利用班级心理委员宣传就业咨询服务,定期推送心理调试方法等推文;点上以院系为单位开设“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为学业后进、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咨询,建立“一人一策”关怀档案。

(三)创新教学模式,以精准指导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精准就业下的学生群体,各大高校应创新就业指导过程中的教育教学方法,丰富就业指导服务形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教师队伍可借助新媒体资源,采用“翻转课堂”“雨课堂”等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转“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以“学习+实践”的模式考查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同时,善于发挥就业活动和竞赛对学生的吸引力优势,打造品牌就业活动、培养优质竞赛团队,加强学生在就业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作用。最后,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充分利用宿舍阵地和假期时间,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打磨就业竞争力。

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就业创业必修课,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邀请企业导师进课堂,采取“课程+网络+讲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及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明确职业目标,提升求职竞争力。

学校以“互联网+”、挑战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高质量双创类大赛为载体,充分发动各院系在双创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挖掘创新创业就业类人才,精心培育项目团队,着力培养学生双创精神和双创能力。

(四)改善工作思路,以精准帮扶打造就业服务新局面

1.实现分类指导,开展精准帮扶。为应对毕业季就业指导服务扎堆且成效性不强的局面,各大高校应将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前移,贯穿于学生的大学四年,对学生分年级进行指导。针对大一新生,将就业创业理念引入新生入学教育当中,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意识;针对大二学生,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就业创业氛围,提升学生在就业创业活动中的主动性;针对大三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创业实践,为学生创造贴合社会的就业创业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针对大四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及时推送就业信息,帮助其择业。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学校及学院应给予个性化服务,邀请专业老师、校友专家等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分析,整合专业当前就业形势,以级会、班会的形式展开分析和探讨;对于工科类高校学生,大学全程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多地开展通识教育,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多元化高素质新工科人才。

针对慢就业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进行群体规划教育,开展精准帮扶。群体规划教育主要是将拥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念、生活环境、兴趣爱好、就业困境的学生进行分门别类,个性化开展指导。对于慢就业学生,多予以情绪上的关怀和思想上的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对于学业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跟进学业情况,对接专业老师,缓解学生焦虑情绪,帮助其先毕业再就业;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上予以帮扶,为学生提供正确渠道下的就业创业补贴,为学生推送合适的企业招聘信息,推荐校友企业,为学生求职道路上扫清雾霾,实现建档立卡学生百分百就业。

2.整合内外资源,开展就业实践。各大高校应以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为导向,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各学院应充分利用现有专业老师资源,积极开展院企合作,一方面设立企业奖助学金,搭建资助育人平台,另一方面提供实践实习岗位,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将实习实践纳入培养方案,充分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学校相关部门应积极主动联系校友,挖掘校友资源,通过校友访谈、讲座,聘请校外导师,校企进校园宣讲,推荐优秀毕业生到校友企业实习等形式,搭建更多的对外实践平台,给予学生实践体验,帮助学生转变思路,尽早适应社会;学校相关部门也要充分挖掘地方政府和社会中各种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的资源,与地方政府、产业集群、校友企业等共谋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打造学生实践平台;毕业班老师工作中要加强校家联系,将家长一环纳入到学生就业主题中,充分发挥家长在就业创业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精准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6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8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精准的打铁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22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6:48:02
精准扶贫二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6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