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百年探索与发展

2021-04-17 07:02:00胡柳娟
关键词:民生中国共产党

胡柳娟

[提要]民生问题既是中国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中国特色主义的本质问题,重视民生、关注民生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民生探索中,经历了以解决人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生存型民生、以解决人民实际生活困难为根本的保障型民生、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改善型民生阶段,积攒了与中国民生逻辑遥相呼应的基本经验。在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习近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实到民生价值内涵中,把党的领导与民生实践结合起来,重视民生实践过程的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理念和民生实践。

民生问题,自始至终是中国政治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正视这个问题远比解决这个问题更为重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决定其前途命运的不单单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政治秩序的重塑,而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政党与人民内在逻辑关系的表达与呈现。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当作必然追求,这种追求的体现不仅在于构建以人民为本位的崭新政治运作模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且在于从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中,构建起满足人们现实利益并得以成长的民生发展体系。因而,能否真正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等问题,决定了百年大党的前途命运,恰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那样:“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P.213)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在结合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理念、分析中国共产党民生历史演进的基础上,论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实践与创新理路。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思想的政治逻辑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在物质匮乏条件下,衣食住行等生计问题自然而然成为了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因此,“民生”二字成为中国传统政治中向来用惯的一个词,被历朝历代视为治国安邦的基本理路,也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家极力推崇的政治主张:荀子告诫“故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2](P.192)老子警示“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3](P.222)可以看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把民生问题与国家建设、政权稳定联系到了一起,这也成为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独特优势。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依然沿用了传统政治中的这一基本理路,与生俱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特征,决定了要以改变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中国现实为己任。同时,面对历史所塑造的社会现实及其蕴含的内在规定,中国共产党并没有通过改变某一政治力量来反作用于经济、社会,而是代表整体社会中的政治力量来重塑崭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体系,实现整体社会福利的改进。这种改进的最强价值取向就是,对民生问题的追求与解决。对此,毛泽东多次提醒党内同志:“我们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4](P.136)“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4](P.137)因而,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中,始终会把“民生”与“大计”协同起来,前者着眼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基本问题,是发展社会民生的逻辑前提;后者着眼于政党——国家的维持和运转问题,是发展社会民生的现实前提。二者已经从人类政治基于“自然力量”安排的认识向基于“共同体存在”的实际运作转变,中国共产党也顺势成为主动作用和影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从这一意义上说,“所以社会问题之发生,原来是要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故专就这一部分道理讲,社会问题便是民生问题,所以民生主义便可说是社会主义的本题。”[5](P.807)

基于这样的理论分析,可以把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视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本质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以发展社会民生为出发点,通过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突破口,朝着社会主义本质所规定的方向努力。另外,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视角来看,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提到:“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6](P.41)这就揭示了: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代表的是无产阶级以及广大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那么,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事的任何活动都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这种最直接的利益表现形式就是,解决关系人民生活的吃穿住行问题。

归纳起来,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核心要义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既是由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所决定,同时也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要求的,更是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7](P.467)并初步提出了“关注民生、为民谋利的解决革命根据地民生问题的宗旨”。[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兼顾和正确处理社会各种矛盾,在解决了绝大多数人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并提出:“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是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9](P.265)“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10](P.2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充分研判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把民生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性质、责任、目标联系起来,并提升到治国理政责任的高度,提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1](P.70),“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12]这不仅回应了人民的新期待,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理路及演进实践

显然,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思考、规划中国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民生思想从来就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历史逻辑相呼应,这种呼应贯穿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之中,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理路。

(一)生存型民生:以解决土地为中心

生存型民生理念,是指能维持人民基本生存状态的民生理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战争的社会背景,人民群众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首先是要以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为前提。由于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农民占人口多数,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但是,当时仅占人口10%的富农和地主掌控着全国70%的土地,而占人口70%的贫农却拥有不到10%的土地。这意味着,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就是当时最大的民生实际。在这种情况下,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制定的《土地问题议决案》中规定:“无代价的立即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财产土地,没收的土地归农民代表会议(苏维埃)处理,分配给无地及少地农民使用”,[13](P.352)“自此,从根本上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成为共产党的斗争目标”,[13](P.557)也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线。具体表现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政治口号宣传之下,中国共产党把生存型民生理念重点融入农村地区,把对土地的“革命”理念深深融入农民的脑海,在各个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土地革命运动,制定了一系列土地政策,如1928年颁布《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红四军前委制定《兴国土地法》、闽西第一次党代会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1931年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等。这些法案的颁布,不仅在理念上确定了一切土地归农民所有,同时还在土地分配方法、地产使用等问题上进行了细化,让农民彻底从封建地产关系中解放出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站在全民族利益的高度,把争取抗战胜利作为革命主要目标,为了团结一切力量、稳固抗日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将“耕者有其田”政策改为减租减息,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停止收缴富农、地主的土地,兼顾了农民、土地和战争之间的关系,在争取抗战胜利的同时,也维护了农民的民生利益。解放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已经解决,寻求国内和平,让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于是,为了适应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针对新老解放区的不同情况,在老解放区重新修改了土地租佃条例,在新解放区联合当地群众,开展控诉清算和减租减息相结合的土地改革,直到1946年恢复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施土地统一分配,到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的1亿农民获得了3亿多亩土地,逐步改善了生活水平。

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演进历程可以发现,民生理念的产生和演进过程实际上也是党的萌芽、成长和发展过程,换言之,民生与革命是有机统一的,这种统一通过土地这个中介来实现。如果中国共产党没有看到土地和农民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就无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更不可能建立全新的国家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恰如毛泽东在1936年,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所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14](P.208)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解决民生中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还解决了义务教育、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工人8小时工作制等民生领域重点问题,但是土地问题依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心问题。很大程度上,民生理念的演进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努力的体现,成为了平衡农民个体与社会、民主与自由、价值与实践的载体,如果不解决土地这个最大的民生前提,必然带来民生演进实践的虚幻。

(二)保障型民生:以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为根本

保障型民生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一揽子社会政策安排优化民生资源结构,提高民生资源的使用效率,保障好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民生问题都是围绕解决人民的实际生活困难而展开,特别是1956年党的“八大”明确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5](P.248)这就是说,当时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社会物质匮乏,需要快速恢复国民经济。从这个意义上也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要以解决人民吃穿住行等实际生活困难为根本,保障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这一阶段中,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政策的实施上,既有保障民生的宏观设想,也有对具体民生工作推进的微观指导。宏观上的民生设想,是基于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现实,试图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使其成为引领中国社会的支柱力量,促成民生实践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源动力。为此,毛泽东还特别提到:“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我们的群众得到生活上的相当满足。”[4](P.119)1949年-1953年,“对工业的投资共达26.9亿元,占国家投资总额77.7亿的34.7%”。[16](P.285)这对于调节国内市场,尤其是在农民收入提高后,对工业品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刺激工商业发展,并为工业转化为服务业创造了条件。而在微观指导上,是基于对实际问题的关注,沿着宏观战略“高而实”的逻辑展开,关注的领域有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救济等实际民生问题。比如,受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影响,1950年出现了全国第一次失业高峰,失业人口“共计1408492人。此外,尚有半失业者255769人,将失业者120472人”。[17](P.199)对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失业救助与安置并举的措施,解决了失业问题,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稳定,也加深了人民对新生政权的拥护。再比如,1959年出现了副食品紧张的问题,诸如鞋、棉织品、自行车等日用品供应紧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由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集中管理,统一调度。”[18](P.405)另外,在教育民生上,从1958年开始,提出在全国各个地区普及7-12年义务教育,到1968年,十年间培养知识青年1600多万,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了贡献。

尽管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民生建设局面非常艰难,民生建设体系层次还比较低,却创造了稳定的物质基础,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赢得了人民的认同,也形成了维系和谐党群关系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这一力量,独立完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项事业。

(三)改善型民生: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改善型民生,就是寻求民生意识、民生结构、民生过程的高层次化,其价值指向就是要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为目标。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这种效果实现并不是立竿见影,往往需要一定的过程。中国的民生实践,在经历了解决生存、温饱问题演变后,对民生内容积攒了更有效的力量,这个时候,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P.54),相应地,整个民生形态也会随之变化,由此,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改善型民生理念应运而生。这种理念决定了:

一方面,在民生目标的确立上逐步递增。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实现温饱”→“达到小康”→“比较富裕”民生体系;党的十五大提出“翻番”目标,即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变得更为宽裕,这实际上是对改革开放初期设定的“比较富裕”目标的落实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完善人民的收入、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之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明确了人均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翻番的具体目标。另一方面,在民生结构上实施优化和改革,不再单纯在民生基本指标上做加减法,而是注重时代和人民的需求变化对民生内容的新要求,进而提出了结构性民主改革。比如,在教育民生上,不再一味追求“普及教育”、高校扩招等增量指标,而是从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高考教育改革等视角作出改革,从而提高了受教育年限和教育质量。在住房保障上,从1994年开始就取消了住房统一配置政策,明确了市场调控和政府责任的主攻方向,特别是“十二五”期间,还加大了对农村危房的改造、重建力度,2016年全国人均住房面积达40.8平方米。①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还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力度,兼顾和解决了一些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在日常消费上,鼓励对服务型消费品的扶持力度。1978年初期,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超过了60%,2017年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首次低于30%。②可见,大大满足了人民生活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高层次化,消费质量结构明显改善。

从总体上讲,任何形态的民生理念都有与其相对应的阶段化的社会任务,社会中心任务的改变,也决定了民生理念和实践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这一方面与民生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关联性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中国共产党自身承载的使命任务有关。所以,“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20](P.29)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演变历程,实际上就是把个体的独立、自主无限放大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培育中,进而赋予整体社会更大的发展可能。这种发展体现出的最现实社会民生改进,就是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至此,中国民生结构体系的构建框架基本定型,未来民生事业将朝着质量提升目标迈进。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追求幸福型民生的发展与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1]这意味着,人民的需求更加关注追求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需求层级和结构全面提升,体现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并全方位描绘出了对未来社会美好的蓝图:“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21]换言之,这就要求民生建设在内涵、方向、步骤、进程、路径上需要有发展和创新。这种发展和创新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理念和建设模式,其基本要义有三点。

(一)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调节民生利益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2]从基本立场来看,这一思想既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民生理念,也发展和创新了其实质内涵;从依靠力量来看,进一步突出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民生事业需要依靠的力量。“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不仅仅是惠民,同时,还把党和国家一切方针、政策的重点聚焦到了“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23]上,进而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4]比如说,在医疗保障体系上,十九大以来,集中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的改革,改变过去“以药养医”的做法,使用的是民生资源供给端的高质量改革方式,削减了过去社会福利供给不足的问题,形成了超过13亿的城乡人口参保基数,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③特别是在城乡大病保险制度体系上,启动城乡大病专项救助工程,城乡居民大病报销比例平均提高了12个百分点。④在教育领域,重视农村教育、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十九大以来,全国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超过13%。⑤同时,从2017年开始,教育资助不再限于高等教育覆盖阶段,而是建立了覆盖各教育阶段的精准资助计划。全国共1.43亿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获得了免费教科书,其中,1377万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了生活费补助,还有约140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了“两免一补”、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可携带。⑥这不仅使国民受教育机会更公平,也优化了教育结构。在就业上,截至2020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已经连续8年超过1300万。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在促进就业上,一方面通过提升总体经济运行形势、发展“新基建”、不断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在毕业生就业帮扶上,推出鼓励自主创业、扩大升学率等就业“大礼包”,帮助度过了就业难关。

可以看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寻求联民、利民的内在关联性。这种关联,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具体体现,还是这一宗旨的时空延续,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值得一提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理念,与过去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理念相比,更强调和倡导个体解放(即“自我实现”),即中国共产党不仅着眼于呼唤群体的群体性改造(即“民众联合”),而且试图通过共享的现实功能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改造社会的主观能动性。“以人民为中心”民生理念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融入了人民群众之中,代表了社会占大多数群体的根本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共享”本是人类文明的社会本能,“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用传统的伦理命题代替了政治命题,凸显了价值张力。

(二)把党的领导和引导与民生实践结合起来

毋庸置疑,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发展社会民生已然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所在。然而,物质财富的创造、社会民生的发展并不是内生的,而是通过政治重塑改变旧有政治经济结构,然后引入政党——国家力量培育新的经济基础,构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基于这样的逻辑,也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需要在构建新时代的民生体系中,把政党具有的现代权威转化为发展现代经济的能力。所以,可以得出,中国的民生实践是伴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主导而推动的。

这种领导和主导的作用,体现在需要中国共产党主导民生建设的方向和任务上。民生建设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事业的根本保证和必然要求。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完善,民生领域中的某些问题不能仅单纯依靠党的领导来推动,而是需要把党在民生建设的一些职能剥离出来,以突出民生问题本身自带的社会性、公共性和非排他性那一面。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扶贫事业,过去依靠的是民生福利供给和国家财政倾斜,在这一过程中,党既需要把握宏观大局,又要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决策、执行、验收进行把关。尽管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扶贫工作的公平性,但是在效率和成效上依然会存在差距,返贫问题依然存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首提“精准扶贫”构想,“该思想的最大亮点是扶贫脱贫的对象由区域转到了精准的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25]精细化帮扶对象的确定,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扶贫方式、手段、途径,观念扶贫、产业扶贫、互联网+、公共服务扶贫等扶贫方式应运而生,其中,产业扶贫带来的脱贫成效甚至达到70%以上。可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定位也更为明晰,党在扶贫工作的定位也随之改变,即由包揽到引导。具体来说,就是改变了过去直接介入的做法,而是通过对扶贫战略方向和战略引导的把握,在涉及扶贫方法、手段等方面更多引入社会和市场的力量。这样一来,既可以优化扶贫生态,又可以提高效率;在满足人民群众现实需求的同时,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

所以,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社会,面对人民对民生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合理引导。这里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如何维护和发展民生实践,而在于顺乎自然:在描绘美好民生蓝图的同时,如何融入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和合理引导,实现二者的垂直相交状态。对此,中国共产党作为支撑中国民生系统的力量,其自身建设与民生发展实践是相得益彰的:中国的民生改善依赖中国共产党的智慧与经验,而民生质量的提高也巩固了党的全面领导。

(三)重视民生实践过程的完善与创新

民生问题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历史问题。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它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表现出必然的动态变化性”。[26]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动态变化的特点直接关系到党执政的有效性与合法性。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十分重视民生问题,强调民生实践,不断在实践和实干中完善和创新民生工程。因为只有“实干方能兴邦、实干方能强国、实干方能富民”。[27]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实践来说,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变迁大进步的时代,各种民生问题和挑战相互交织,除了传统的几大基本民生难题需要解决之外,还出现了很多连着内需、连着发展的新问题,并且在覆盖层次、服务水平上提出了更高要求。比较典型的是,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一些新型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成为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因而,人民对医疗服务品质和水平有了更高的期待和渴望。对此,习近平早在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其核心理念就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28]并且把人民健康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规划之中,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9](P.370)因而,国家把“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纳入到了“社会保障兜底”的内容之中,解决了人民的后顾之忧。特别是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这场大考面前,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30]按照应收尽收原则,集中救治患者,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同时,在疫情期间,还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保证主副食品的供应,避免了因生活物资匮乏产生次生灾害。进而,从情感、理性和执行力的角度,满足了人民的期待。

另一方面,持续构建和优化民生制度结构。优化民生制度结构,既是对民生问题的良好反馈,同时也为形成良好民生实践循环创造了基本前提。从党的十九大至今,中国共产党就在解决民生问题、优化民生结构中实现了更新:解决了民生制度碎片化问题,即改变了城乡、区域、人群、所有制之间存在的差异,用同样的民生制度覆盖了这些客观差异。譬如,在社会保障的实施上,过去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保障层次和能力相对较低,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优化了已经构建起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构建以社会慈善、商业保险为补充,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缩小了由于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带来的民生差异,截止到2019年,“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53266万、医疗保险102510万、86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保障、345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保障。”[31]⑦解决了民生制度中存在的非公平化现象,把民生资源分配制度上本身存在的结构性“排他性”问题转变为“普适化”制度来执行。这些努力不仅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民生供应能力相适应,同时也契合了时代和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民生制度优化的现实需求。

注释:

①数据来源:住建部网站:http://www.mohurd.gov.cn/。

②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发改委《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整理而得。

③数据来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0/0323/c1003-31643245.html.

④数据来源: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2/12/c_1122407264.html.

⑤数据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09-25/8964740.shtml.

⑥数据来源:https://gaokao.eol.cn/news/201705/t20170518_1517429.shtml.

⑦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猜你喜欢
民生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16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3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