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革命精神历史演进的深层机理及现实启示

2021-04-17 07:02朱忆天胡博成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精神

朱忆天 胡博成

[提要]革命精神为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历史任务提供了重要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深层奥秘。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革命精神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精神指引是其赓续的逻辑旨归,历史任务是实现其赓续的时代坐标,社会矛盾对立碰撞是实现其赓续的动力之源。在系统梳理建党百年革命精神赓续的历史进程和深层机理基础之上,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坚定不移地用发展的观点审视革命精神,不断在新的社会实践中发展革命精神,创新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方式,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也是“两个百年”历史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期。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转变,当下正阔步走在“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之中。站在这一重大历史节点上,系统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可以划出一条鲜明的红线:这百年既是物质成就积累的攀升过程,更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赓续革命精神的闪耀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革命精神的阐发和弘扬,先后在多个重要场合发表了关于弘扬革命精神的论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1]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的红色基因密码。

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审视百年来革命精神的发展演进谱系,可以发现,革命精神内涵已实现了从革命斗争到自我革命、社会革命的深层转换。为此,从重视和挖掘革命精神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的精神引领作用出发,系统梳理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革命精神赓续的历史脉络,全面把握革命精神赓续的深层机理,这有利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实质,有利于导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启示。一言以蔽之,以革命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研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赓续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建党百年来革命精神的历史演进轨迹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历史,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赓续革命精神、丰富革命精神谱系的发展史。作为始终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共产主义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通过革命精神加强政党建设,保持和激活组织的生机活力。可以说,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重要精神指引,为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艰巨任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回溯中国共产党赓续革命精神的百年历程,可以发现其形成发展,主要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前、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个重要历史阶段。[2]

(一)紧密围绕革命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精神的初步发展(1921-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初步形成发展的历史时期。这一阶段革命精神与革命斗争形势密切结合,形成了众多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的革命精神范畴。一是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在革命精神发展中具有开端意义的“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首创精神的思想结晶,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发展演绎的重要源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3]二是代表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和革命政权建设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苏区精神”。井冈山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历史国情相结合的艰辛探索,全面反映出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摸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不懈奋斗。在井冈山革命道路探索的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形成发展了以“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4]为内涵的井冈山精神,这是不断激励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开拓创新、奋勇前进的重要力量来源。“苏区精神”、“延安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环境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风貌的生动概括。无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乐观地迎接各种挑战,彰显出无产阶级政党的优良作风和坚定信念。三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不折不挠、不畏强暴精神风貌的“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雨花英烈精神”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时期,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是极为残酷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理想信念,不畏艰险,勇于斗争,形成了一系列反映其革命斗争品质的精神范畴。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它不仅为中国革命保留了重要的骨干生力军,而且书写了中国共产党坚定革命理想、奋不顾身争取胜利的不朽的英雄史诗,形成了具有伟大革命斗争品质的“长征精神”。除此之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范畴,还包括革命胜利前夕形成的永远保持“赶考心态”的“西柏坡精神”等。

(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革命精神的形成发展(1949-1978)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从革命转向建设并进一步发展丰富其内涵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全面开展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建设。因此,这一阶段革命精神之演化,必然紧紧围绕新中国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实践中实现革命精神的发展和升华。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以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社会主义政权为旗帜的“抗美援朝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不仅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有利于政权建设的国际环境。面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激烈的冷战对峙及其对我国国防安全的严重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与美军的激烈对抗中,志愿军战士以钢铁般的意志、忠贞不屈的爱国热诚,进一步弘扬和发展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二是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形成的,以艰苦奋斗、自主创新、无私奉献为标识的革命精神新范式。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物质基础的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充分弘扬革命精神在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这一时期的革命精神,呈现出全新的样态。首先,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只有继续保持革命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党的八大上,毛泽东提出“向自然宣战”,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不畏艰难,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摸索新路,形成了以“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等为代表的新型革命精神样态。其次,开展独立自主的科学创新探索,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国防体系。以邓稼先、钱学森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学家,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饱满的爱国激情,不顾个人安危得失,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形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两弹一星”精神,它无疑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创新发展的一种最好诠释。其三,新中国成立是人民主体性地位确立的标志,充分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涌现出“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等,进一步推进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内核。

(三)贯通改革与革命的逻辑:改革开放新时期革命精神谱系拓展(1978-2012)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创新性转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改革”被赋予了“革命”含义,即改革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的全新实践场域,革命精神的创新发展,突出表现为精神谱系的拓展。一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革命先辈和典型革命事件的纪念,不断深入挖掘革命精神在新时期发展语境中的内涵。革命先辈的人格魅力和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链条上的重要个体形态,围绕“什么是革命先辈精神,为什么要学习革命先辈精神,怎样学习革命先辈精神”,中国共产党掀起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诞辰纪念活动,依托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纪念活动,以革命精神的个体形态丰富了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另外,革命事件纪念是诠释和完善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隆重纪念各种重大革命活动,诠释概括、创新拓展了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革命精神形态。二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改革开放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不断创新发展新时期的革命精神[5]。以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为基础,形成了反映农村改革的“小岗精神”、反映特区建设的“特区精神”以及反映浦东改革开放的“浦东精神”等。此外,以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为基础,形成了反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的“张家港精神”、反映军民团结抗击洪水的“抗洪精神”、反映航天事业发展的“航天精神”等。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紧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中心任务,以革命纪念和改革发展中的重大活动为载体,更加凸显出人民群众在推动革命精神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全面拓展了新时期革命精神的脉络谱系,推进了革命精神更深层次的创新发展。

(四)坚持党的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精神的历史飞跃(2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内涵拓展的基础上,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发展,具体体现在党的自我革命和新时代社会革命方面。一是党的自我革命实现了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内涵的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自身建设是保证实现“四个伟大”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突出强调以自我革命强化党的领导能力建设,“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1]不忘初心、不忘革命者的身份,突出理想信念在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价值意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弘扬革命精神、实现自我革命的第一重含义。“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P.22)以马克思辩证法之思想精髓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弘扬革命精神、实现自我革命的第二重含义。坚持以忘我的无私奉献精神,全力践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弘扬革命精神、实现自我革命的第三重含义。

二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为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重要精神动力支持。首先,新时代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和继续,需要牢牢秉承形成发轫于革命年代、创新发展于建设和改革时期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勇于开展伟大斗争,不断为实现“强起来”之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支撑。其次,“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以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为内在动力,不断接续奋斗。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逆全球化及新冠疫情的冲击,表征着新时代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历程,绝不可能是轻松的,需要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最后,新时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需要革命精神不断为改革创新提供价值支撑和精神指引,引导党和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勇往直前。总而言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依然需要弘扬革命精神,不断完善彰显社会主义本质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为进入更高层级的理想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党百年革命精神演进的深层机理

纵览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尽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但革命精神始终是其一贯坚持弘扬和发展的重要精神范畴。由此,在梳理建党百年革命精神赓续的历史脉络基础之上,深入探究影响革命精神赓续的深层机理,厘清革命、改革、社会革命、自我革命等范畴演进的内在关联逻辑,是在理论上回应、反击历史虚无主义解构革命、建设和改革关系错误动向,更深刻把握和理解革命精神发展内核的重要一环。

(一)精神引领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赓续的逻辑旨归

尊重革命精神发展演绎的内在客观规律,挖掘革命精神对实践活动的引领作用,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革命精神的逻辑旨归。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革命精神发挥精神引领的领域和指向有所不同。不同发展任务、不同社会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中国共产党要在深谙唯物辩证法精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革命精神对物质活动的引领作用,这必然要求结合具体现实,不断推陈出新。譬如,邓小平反复强调“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7](P.81、113),特别重视革命精神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引领作用。作为辩证唯物主义重要范畴的革命精神,其运行发展必然要遵循精神和物质的辩证逻辑关系。第一,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物质条件,是决定革命精神发展样态的根本所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8](P.581)新时代是建党百年发展历史进程中物质条件最为丰盈的时期,因而这一时期革命精神的表现样态,呈现出更具多样化的特质,如更高级别的社会革命、自我革命等。第二,革命精神对物质发展具有能动作用。革命精神可以充分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主体对客观物质条件的推进和把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革命精神对发展的引领作用,希冀通过思想观念的解放与物质活动发展的紧密结合,实现革命精神的现代性转化,进而全面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始终重视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在具体时代语境中创新发展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具体的历史现实出发,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实现了革命精神与建设时期艰苦创业、与改革时期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丰富发展了革命精神的内涵,拓展了革命精神之谱系。

(二)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赓续的时代坐标

建党百年来革命精神发展演绎的机理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既涉及精神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涉及客观社会发展现实及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历史任务,是革命精神创新发展的时代标尺,是革命精神呈现出不同时代特征的总体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历史任务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摆脱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落后挨打状态”。这一时期革命精神发展紧密围绕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主要任务,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意识和具体行动方面形成了拥护党的领导的统一认识,并致力于为争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做出贡献。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权。革命精神主要围绕当时的两大中心任务展开,即为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凝聚力量。这一时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等精神品质的提炼,显然是对革命精神在这一时期核心理念的生动演绎。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历史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革命精神发展紧密围绕“富起来”的主要任务。革命精神聚焦于经济建设,重视激发精神对物质生产的反作用,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强起来”的艰巨任务,革命精神围绕历史任务发展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自我革命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强起来”提供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保障;二是通过伟大社会革命激活一切社会积极因素,为实现“强起来”不断积蓄力量。

(三)社会矛盾对立碰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赓续的动力之源

矛盾的对立碰撞是事物获得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致力于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并且伴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宏大历史进程中,社会主要矛盾不断发生变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有三个: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尖锐矛盾;二是封建主义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三是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发扬大无畏革命精神、积极开展革命斗争的目的,就在于推翻“三座大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变化,在党的八大上将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群众对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这一时期弘扬革命精神的主旋律,在于激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斗志,以艰苦奋斗、独立自主的姿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敏锐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将其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时期弘扬革命精神的主要目标,在于不断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注入新能量。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研判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发展动向,在党的十九大上将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时期弘扬革命精神,主要目的就是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力量支持。概言之,百年来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赓续提供了重要发展动力,从为建立新中国做政治动员,到新中国成立后为建设社会主义汇聚共识,再到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发展注入新能量,继而在新时代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神聚力,这些都是社会矛盾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服务于化解矛盾、不断推进社会进步的现实逻辑之必然。

三、建党百年革命精神演进的现实启示

从根本上说,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念的生动演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必须要坚持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9](P.395)回首百年来革命精神赓续的历史轨迹和深层机理,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重视弘扬和发展革命精神,旨在深挖其理论积淀,不断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新的发展成果提供精神指引。基于此,考察建党百年来革命精神赓续的历史和深层机理,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启示。

(一)要坚持以发展的观点审视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进程中不断结合具体历史任务创新发展形成的重要精神范畴。百年来革命精神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获得新的内涵和新的表现样态,为新时代深化认识和把握革命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支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以发展的观点审视和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赓续,是把握其理论精髓的关键所在。尽管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呈现出了与革命年代截然不同的语境,但革命精神也并非程式化、固定化的精神范畴,它在不断推进的社会实践中获得了反映时代现实的新内涵。某些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将革命、建设和改革对立起来,认为革命精神形成于革命年代,并不能适用于改革开放时期。这种机械、静止、孤立看待革命精神的观点,显然违背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视点,可谓典型的形而上学思维。

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就是一部革命精神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以发展观点审视革命精神,其根本在于革命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发挥历久弥新的作用,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纵观建党百年的发展史,可以发现,革命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深层奥秘,而且是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精神指引。无需赘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组织保障。新时代只有坚持以发展的观点审视革命精神,才能不断推进其在新的实践中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也才能更好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力量。总之,建党百年来革命精神赓续的历史和深层机理,为新时代弘扬和发展革命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即要坚持以发展的观点审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全面把握革命精神的理论精髓,实现革命、建设和改革时代革命精神的内在融通。

(二)要不断结合新的实践拓展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是对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共同革命精神风貌的概述,是超脱个体精神追求的社会集体意识。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社会实践基础不同,革命精神必然呈现出反映不同时代发展特质的精神特征。结合新的实践创新发展革命精神,不仅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理论要求,也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把握建党百年革命精神赓续的历史轨迹及深层机理,可以借助其历史分期和表现样态进行深入剖析,并在历史梳理中全面理解革命精神的涵义和重要价值,以此为基础构筑起重要精神财富宝库,这也是在新的实践活动中拓展革命精神的真正意义所在。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不断在新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突出表现在时间和空间拓展两个方面。一是在新的实践中实现了革命精神的时间谱系延续。马克思主义从哲学角度将革命界定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百年来革命精神赓续始终都是在演绎着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本质的宏大叙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时代,尽管时代主题发生了转换,历史任务亦发生了巨大变迁,但这不仅没有割裂革命精神的历史传承,反而实现了革命精神从革命斗争领域向社会主义建设领域的有序转换,深化拓展了革命精神的理论谱系。二是在新的实践中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空间范围的延展。原初意义上的革命精神,主要包括革命时期的革命前辈、革命事件和革命地域,在新的社会实践发展的推动下,革命精神突破了原初意义上的革命空间局限,逐渐演变成能够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神风貌的宏大理论谱系。换言之,人民群众成为演绎革命精神的主体力量,一跃登上了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中心舞台。

(三)要不断创新革命精神宣传教育形式

革命精神是不断指引中国共产党前进的精神力量,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源泉。坚持以发展观点审视革命精神,并结合新的实践拓展革命精神,这是从宏观层面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保障。从宏观层面来说,要重视以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激发一切积极要素;另外,从微观层面而言,则要不断创新强化革命精神宣传教育形式。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0](P.165)革命精神不是高高在上的抽象理论体系,而是生动具体的精神范畴,它的每一种形态,都是通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细节中表达落实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现实生活中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最终汇成了激励全民族不断奋勇向前的瑰丽精神画卷。

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革命精神宣传教育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不断创新革命精神的话语表达方式,及时将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有序实现新时代转化。新时代革命精神不仅包含自我革命、社会革命、伟大斗争等具有新时代实践指向的范畴,而且还包括百年历史进程中围绕抗击外辱、争取独立、实现富强等主题形成的反映各历史阶段特征的范畴。如何将历史中的革命精神话语与新时代实践结合,实现革命精神话语表达的升华,这是实现革命精神宣传教育的基础前提。二是要密切结合党的最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创新开展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四史教育”、“十四五规划”、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等活动,是新时代开展革命精神教育活动的鲜活载体,只有真正将革命精神融汇到当下最为迫切的理论学习中,才能更有效地提升革命精神宣传教育效果。三是要善于借助新媒体来开展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媒介是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学习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借助最新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人民群众认识、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强化革命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精神纽带,并发挥其不可替代的正能量作用。

结语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发展和弘扬革命精神,全面推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的生根开花。回溯建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发展历程和深层机理,从革命年代强调斗争的革命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强调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再到改革开放时期强调革命精神的积极转化,均深刻验证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时俱进和一以贯之的思想逻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发展和弘扬,要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遵循,不断激发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全面发挥好革命精神对物质生产的支撑作用,为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行稳致远积极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