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能和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教授一起,探讨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科发展的相关问题。王黎光教授是著名作曲家,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曾经在媒体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媒体传播的经验,而后也曾在北京电影学院任职党委副书记。2015年,王黎光教授执掌中国音乐学院,任院长兼党委书记。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音乐学院的发展面貌、建设状况、办学观念和建设措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王黎光教授提出的新颖理念也特别引人注目。应当说,中国音乐学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并且作为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的发起者和秘书处单位,代表了中国音乐教育的重要方向。我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围绕中国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教育,以及中国音乐院校的发展等相关问题,尤其是备受关注的“中国乐派”等问题,与您展开对话,给艺术教育以新的景观展示。
周星:关于中国音乐学院,我过去理解它更加注重于“中国”音乐教育,因此,也凸显中国音乐教育的最完备的体系。但是显然远非如此。对于中国音乐学院,也许一些人还停留在以往的认识基础上。王院长能否全面介绍一下中国音乐学院,包括目前的办学理念、主要的发展方向、特色以及现有的规模等相关情况?
王黎光:也许你注意到,2020年在音乐院校中甚至所有艺术院校中,获批确认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消息,这是具有突破性的艺术教育院校的殊荣。中国音乐学院并不是被局限于简单的中国音乐的教育机构,而是受中国文化传统的滋养而建立、并且逐渐成为代表中国音乐教育和艺术教育高端的教育机构。中国音乐学院是1964年9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提议和直接关怀下成立的。2006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2年,获批“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9月,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校;2020年,获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院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有“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的美誉。我来到学院之后,根据学院的办学传统、办学定位,提出了“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理念。具体解释一下涵义:
承国学:国之典,人之学。这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中华儿女的血脉和灵魂,是中国音乐学院信仰的天空和大地。
扬国韵:形之雅,声之悦。彰显传统文化自然本真、含蓄悠远、生生不息的高雅气质,使中国音乐独秀世界之巅,绽放百姓人家。
育国器:天之器,地之品。塑造人文底蕴深厚、道德情操高尚、音乐艺术精湛的综合人才,养学子平凡而卓越之大气。
强国音:礼之国,乐之根。深植中华文化,创建世界一流,奏强中国声音;创艺术包容氛围,建文化警示机制,实现世界一流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们通过办学实践,不断提炼总结出新时代中国音乐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倡导中国乐派”;办学类型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也逐渐形成了中国音乐学院“三步走”发展战略:在第一阶段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道路;第二阶段做好文化传播,提供中国方案;第三阶段实现文化引领,共享中国智慧。
周星:王院长对中国音乐学院办学理念——“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阐释,使我们明显感受到这所国家级的专业音乐院校对中国文化的珍视,及其办学理念中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蕴含的气度。
的确,近日我们看到中国音乐学院获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其实是对中国艺术院校罕见的一种追求及其定位认定。艺术院校一般被认为以艺术演出展示为主,教学培养为其要务,这次对中国音乐学院的“高水平研究型”的超常确认,我认为前所未有,实际上对于艺术价值、艺术院校的功能、艺术教育的高大上认定得到新的确认。不能不说王院长的宏观认知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艺术教育意义,也推进了中国音乐学院的办学思路升级。
周星:近几年人们不断提及中国乐派,中国乐派是中国音乐学院基于中国文化、中国音乐所提出的文化倡导。我自己所在的戏剧影视学科同仁,近年也倡导提出了中国电影学派。无论是做中国电影学派还是中国乐派,我们都是立足于独特的中国文化背景,都必然有提出的动因、坚实的文化传承,以及需要不断去强化的中国学派内涵。那么请问王院长:什么是“中国乐派”?它包含什么样的理念?“中国乐派”倡导的是什么价值?如何看待“中国乐派”对于中国音乐教育,对于中国高精尖音乐教育价值的意义?
王黎光:我们倡导“中国乐派”意味深长。其核心在于“中国乐派”是以中国音乐资源为依托、以中国艺术风格为基调、以中国音乐家为载体、以中国作品为体现的音乐学派。“中国乐派”将以理论著作、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屹立于中华大地,进一步推向全球,以实践与理论的文化自信跻身于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一个文明古国和现代化强国应有的贡献。“中国乐派”的艺术成就将代表中国音乐文化取得全球瞩目的成就。
同时,“中国乐派”课程体系继承中国传统乐教中“育人”的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办学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和全球文化视野、掌握扎实音乐理论知识、具有过硬专业技能的优秀专门人才。基于此,我们提出“中国乐派”课程体系,重点打造“8+1”课程群、“思政+X”课程群。
我重点阐释一下,作为教育机构,对于课程群落的实施落实在“8+1”上,即学科基础课+专业主课,是学校通过多年努力和探索制定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本科生夯实理论基础的本科课程根本标准。
“8”指具有“中国乐派”特色的八门核心课程,具体包括音乐理论基础、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共8个课程群。对传统的“四大件”课名还要进一步作中国化的延伸,将继续对音乐基础学、音乐织体学、音乐结构学、音乐色彩学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创新性探索。所有专业必修,强化“中国乐派”的课程支撑,为世界音乐贡献中国音乐课程资源。
“1”指专业课,包括专业主课和专业实践课。音乐学科的专业课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对音乐专业艺术实践重要性乃至绝对性的真实写照。“1”是专业归属,是核心竞争能力。
中国音乐学院在“8+1”“X”选修课等方面设立带头人,搭建教学团队及设立首席讲师,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参与竞选团队带头人。我们要求在以往学科的积累之上,全面进行课程内涵化建设,构建精品课程体系。
“思政+X”,是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类课程,以及应用性人文教育的课程。其中,“思政”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X”是全面人文素养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底蕴”,力图在艺术学基础上,逐步加入哲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等方面的课程,形成“新文科”的选修体系。课程在英语、体育、第二课堂等基础上,加入艺术概论、国学入门、中国古典文学精读、西方文学精读等,提升艺术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让学科更加丰满,学术标准更加明晰、准确。
中国音乐学院倡导建设“中国乐派”,不只是中国音乐的理论、作品、音乐家的积累,更是润物细无声的中国音乐教育。“中国乐派”倡导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正是完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国民素质,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实践。
周星:王院长对“中国乐派”的阐释非常精到,相信人们对“中国乐派”从最初的模糊疑惑,到现在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乐派”的价值以及深远意义。“中国乐派”这一概念的提出,既顺应时势,也敢为天下先。克服传统壁垒,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担当和胆略,其本质是一种文化的责任感。“中国乐派”概念领先于时代,观念适应于时代,为中国的文化战略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下的实施和创新,提供了一种可参照的话语概念,发挥了引领作用。长期以来,中国音乐的价值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使原本影响中国人对音乐感知的重要的东西,被各种域外理论所遮蔽。“中国乐派”的价值正在于警醒,且具有理论思辨。它的引领性体现在继承文化传统、适应中国发展的当下现实,从中国的价值观的角度,让中国音乐重新拨除迷雾而确立在世界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地位,这无疑具有无可比拟的意义。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王院长提及的“中国乐派”在学院体制内改革,尤其是思政课程的无形结合,给予艺术教育不少新鲜的启示,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
周星:以往我也略知“中国乐派”,但通过上述交流,我对于“中国乐派”的倡导意义和价值有了更为深入的感受。但作为音乐专业外行,还有许多感兴趣的问题,期望进一步探讨求教:在建设“中国乐派”的背景下,中国音乐和世界音乐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如何能博采世界艺术、世界音乐的优长,又能凸显出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中国乐派”在让世界音乐更多接纳的同时,又如何显示出它独特的悠久的生命力?
王黎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需要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不断进步。对于我们来说,一定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不忘本来的根本就是要搞清楚我们是谁;吸收外来就是要把所有文明的精华,都能够包容到我们的文化当中来,让我们自身的文化更有特点、更有特色、更强大;当你面向未来的时候,这种文化自信不需要语言表达,走出去的那一步,自信就站在你面前了。
在这方面,中国音乐学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我院于2017年9月10日至12日在京发起并举办“全球音乐院校校长交流季”活动,成立“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并成为秘书处学校;2018年,学校再次组织“2018全球音乐教育联盟校长交流季”;2019年,举办中国国际音乐(钢琴教育)大赛;2020年,参与联合国发起的“表演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暨全球音乐教育联盟2020年年会。学校不断为世界各音乐院校、艺术机构搭建交流合作机制,探索人才培养、音乐研究以及传播普及的新模式,共同推动全球音乐教育迈上新台阶,为人类文明和谐共生与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特别是刚刚成功举办的全球音乐教育联盟2020年年会,是在联盟全体成员共同面对疫情挑战的情况下,全球音乐教育领域的一次跨越时空、卓有成效、影响深远的国际合作。在频繁的国际交流合作中,中国音乐学院也成功展现了中国“礼乐之邦”的深厚内涵和中国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向世界展示中国音乐取得的丰富成果、中国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及中国音乐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上升。
周星:我们相信,王校长倡导的“中国乐派”不是一种只强调中国音乐自身的优势、独特性就足矣的单一性认知,而是着眼于世界音乐的范畴来看待。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乐坛是在世界音乐中独具一格且具有重要价值的中国式的民族音乐的聚合。伴随着与世界音乐的不断交流,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乐派”也会在世界音乐层面获得更多构建中国音乐体系的话语权。那才是博大的“中国乐派”影响世界的所在。
周星:您不仅是中国音乐学院的院长,也同时担任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指委主任。我们把问题拉回到当下,教育部正在推行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对于传统的文科而言,并非是抛弃,而是以创新使得文科更加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同时发挥创造力,让文科的各个门类部分包括艺术的领域有更多的融合,推动为国家培养高精尖的人才、培养人文学科的中国学派等等发展目标的实现,这都与您的办学理念相吻合。新文科的建设观念,对于倡导建设“中国乐派”的中国音乐学院而言,您有什么见解?对于音乐院校而言,我们有什么发展机遇?此外,我们认为高精尖的院校培养精英式音乐人才是天经地义的,而且中国的音乐院校相对规模也并不大。因此,如何看待在时代要求之下,中国的音乐院校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中国音乐学院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措施?如何为新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王黎光:是的,我不仅是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指委主任,也是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小组成员。我认为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意义重大,是非常重大的国家战略性举措。文科教育是培养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新文科建设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与舞蹈学”作为艺术学下的一级学科,发挥艺术学美人化人重要作用,在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等方面努力,建设好“中国乐派”,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新时代文科人才和新时代社会科学家,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作出贡献。
对标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不断增强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提升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等任务,我们责无旁贷,将在以下几方面率先实践:
首先,中国音乐学院将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形成以“中国声乐为牵引,实现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中国音乐教育、艺术管理等各个专业为一体的学科建设体系”。理论、创作、表演是艺术特色,教育则担当着“绽放百姓人家”的文化传承功能。
目前,我院已经被北京市确定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是国内艺术院校中的唯一。我们正全力推动“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为国家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其次,在进一步夯实课程体系方面,中国音乐学院正在建设“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探索独立设置音乐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国家标准,形成科学完整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紧紧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新文科人才。
我们还会坚持聚焦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加大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传播能力的国际一流音乐人才的培养。中国音乐学院依托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开展国际人才联合培养,取得了成效:形成了中国音乐学院和世界一流音乐院校“2+2”本科、“1+1+1”研究生及“4+2/4+1”本硕连读等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并搭建国际网络课程及网络教学平台;组建全球音乐教育联盟成员学校优秀学生的“中国乐派”交响乐团;设立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学院奖”;探索中国音乐学院与世界一流音乐院校之间学生培养的外语考核标准;实现中国音乐学院与世界一流音乐院校之间教师互访常态化等。
中国音乐学院倡导建设“中国乐派”将为国家美育贡献力量。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作为国家级高等艺术院校,中国音乐学院主动承担起国家美育工作先行者和推广者之责任,以“中国乐派”建设成果为国家美育提供抓手和平台,提供一系列国家美育需要的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音乐特色的可执行、可操作、可推广的内容。如积极构建包含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的完整美育体系,避免国家美育建设在推进和落实过程中,仅仅将大中小学音乐课程简单组合,盲目吸收西方音乐及其他西方艺术内容。可以说,“中国乐派”的“大音乐教育”理念契合了国家的“美育”观念。我们期望以“中国乐派”建设成果助推全国美育普及,让中小学美育课本中既要有贝多芬也要有王洛宾、既要有帕瓦罗蒂也要有郭兰英,要有帕格尼尼也要有刘天华……彰显中国音乐的主体地位,展示中国文化自信、培养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自觉。
自2015年任职中国音乐学院起,我就不断强调:大国崛起需要中国音乐重塑自信,中华文化需要中国音乐奋发有为,艺术教育需要中国音乐有所担当。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将以扎实的行动和举措为新文科建设、国家美育、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以中国音乐培养中国人才,用“中国乐派”奏强中国声音。
周星:王院长所论的确精彩,建设“中国乐派”,不只是中国音乐的理论、作品、音乐家的积累,更是润物细无声的中国音乐教育。我从音乐域外人的角度来谈四点认识:
所谓一,即是一种立场。“中国乐派”最重要的立场是要确立中国民族音乐学派的立场,不仅于此,还是昭示中国本土话语描述音乐的方向,很重要的是改变我们既往在中国的艺术中普遍存在的以西方的学理、西方的价值观、西方的理论体系和西方思维希望的话语方式来解说中国现实的情况。“中国乐派”理念具有革新意识。西方理论体系自有它历史成因,是因为西方的理性和他们的知识的建构的话语合理性。但是时过境迁,我们应该勇敢地确立哪怕不完善的中国立场和中国现实的话语体系。不改变这一点,中国的本土优势和意识文化、艺术理论的立足点,永远只能追随着别人走,而很难获得自己的独立的话语体系。
所谓二,即二者相互参照。与不能以世界来覆盖中国一样,也不能以中国来隔绝世界真相,“中国乐派”也就意味着认可既有的他者而确立自我的价值。相互借鉴是最难,但不可或缺。这里就意味着我们要吸纳国外的东西,他之理性思维和我们置换的语言必须强化中国的价值体系和理论话语的检索,如果我们培养的一代一代人都是西方价值观,就永远摆脱不了我们自己的被动局面。
所谓三,指三足鼎立:一是从既往研究出发,把握创作经验;二要强化理论思维的思辨;三是坚持创新,若仅局限在创作经验和理论研究两者之间,依然会发生各种矛盾,不断创新就有可能创立新的思维来为前两项做出修正。
所谓四,即四体并立:要有通上意识,向下基点,环顾既往过去传统,及面向未来。通上意识,是说“中国乐派”是中国音乐学院提出来的对于精英化音乐的一种倡导。音乐原本就是艺术中顶尖的精英化的对象,因此“中国乐派”作为一个观念的出现,引起社会上的各种舆论关注,它必须在精英的意识上强化,而这个强化又适应我们这个时代恰如其分的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的继承。向下基点,就是要接地气。对于大众而言,“中国乐派”也许一开始高深莫测。所以,相对于大众过去所理解的或者被传媒所告知的例如西洋唱法、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等,“中国乐派”如何来解释和被认知还需要进一步阐发。环顾既往过去传统,囊括古往今来中国最出色的作品,而非狭隘地以单一的作品,某一种风格,某一位出色创作者的作品作为他的规范。最后是通向未来,我们大胆想象智能时代的计算机创造的音乐和未来音乐在中西交融之中,中国的音乐将会呈现非凡面貌。
和王黎光院长的访谈让我印象深刻,他对于学院发展的强烈愿望和明晰观念相互衬托,而对于发展“中国乐派”与中国音乐事业的雄心热情令人感奋。尤其他强调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和新时代社会科学家的责任,因此需要中国音乐重塑自信,中华文化需要中国音乐奋发有为,艺术教育需要中国音乐有所担当等观念都给人内心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