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与压岁钱

2021-04-16 05:05潘春华
月读 2021年2期
关键词:聂耳守岁铜钱

潘春华

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到了除夕这天就进入了高潮。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舊布新。除夕的习俗有很多,除了易门神、桃符,贴春联、年画、福字,祭祖,吃年夜饭,给晚辈压岁钱,向亲友和长辈辞岁等之外,还有“守岁”。

守岁,俗名“熬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

古时守岁一般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往往一直吃到深夜。孟浩然诗云:“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们团聚在一起,燃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火炉旁,熬年守岁,祈福呈祥,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作为一种民俗,守岁可上溯至晋代。晋代周处在《风土记》中载有蜀中风俗:除夕达旦不眠,以待天明,谓之“守岁”。

南北朝时,不少文人热衷于讴歌守岁习俗。梁人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诗云:“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反映了当时书香门第之家欢乐待晓的情景。

到了唐朝,李德裕《岭外守岁》诗曰:“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摧。”对人们除夕守岁、一夜不眠的情景做了生动描写。

宋代守岁之风遍及城乡,守岁的概念也有了更严格的界定。苏轼在《岁晚三首序》中说:“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

唐宋时期的除夕守岁,文化氛围十分浓盛,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杜甫就在《杜位宅守岁》诗中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范成大也在《卖痴呆词》中吟道:“除夕更阑人不寐,厌禳滞钝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更有勤奋者,常以守岁为契机,反省思过,不断进取。据《唐才子传》记载,贾岛就有这样一个好习惯,他在每年除夕守岁之时,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细心阅览,去粗存精,年复一年,岁岁如此。明代诗书画全才的文徵明在25岁时,—方面感叹“二十五年如水去,人生消得几番除”,另—方面又抒发自己的志趣,“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阔,一年功课是文词”。大文豪苏轼还写下了“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的名句。可见,爱生命,惜光阴,或许是人们守岁之因吧!正如宋人席振起在《守岁》诗中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其实,守岁是因人而异的。游子守岁会生出孤独、伤感之情,像白居易的诗句“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就表达了游子思乡的一片苦心;张说的《钦州守岁》“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则生动再现了因公务在身,除夕之夜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思念之情。而苏轼的《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中,一个“强”字,把儿童对守岁的迷恋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一年新旧交替之际,各地的守岁活动总是别开生面且丰富多彩的。对此,《万历嘉兴府志》中就有一段专门的记录:“腊月,乡人以朱墨涂面,跳舞于市,行古傩礼。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守岁已趋向简洁,但守岁时人们在吃完年夜饭后那种边看春晚,边等待子夜钟声敲响的欢畅心情,却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

在新年除夕守岁之际,大人还要给孩子们发压岁钱,这是中国人自古传承下来的礼俗。关于压岁钱的由来,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个身体黑、手掌白的小妖“祟”,专门在除夕之夜出来伤害小孩。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的额头上摸几下'孩子就会因受惊而啼哭发热,待热病退后,小孩便成为痴呆儿。有—对夫妇,于除夕夜用红线串了八枚铜钱让孩子玩,孩子玩累后,便把铜钱撂在枕边睡去了,夫妇俩却不敢合眼,点亮灯火坐在床边守护。半夜里,一阵风吹灭了灯,“祟”溜了进来,正要把手伸向孩子时,孩子枕边那串铜钱突然发出道道闪光,吓得“祟”落荒而逃。此事传开后,人们便在除夕之夜用红线串上八枚铜钱,置于小孩的枕边,果然,“祟”从此不敢降灾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正好暗合八仙之数,铜钱上又铸有“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吉祥语,其法力能降“祟”祛灾。因“祟”与“岁”谐音,后来讹为“压岁钱”,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除夕守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

这虽是一种传说,但可以看出“压岁钱”一方面是古人逢年过节时以钱娱儿的行为,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人们欲用钱来镇邪祛魅,以期孩童健康成长的愿望。

清代冷枚绘《闹春图》,描绘的是一大户人家在新春之际于庭院中欢庆的场景。

其实,在唐代就有用钱来为小儿祝福的习俗。王建的《宫词》称:“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述:杨贵妃生子,“(玄宗)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洗儿钱”主要就是给新生儿辟邪之用。

宋元以后,这一礼俗传人民间,逐渐与春节“压岁钱”融合,无论北方还是江南,都十分流行红线与钱币串成的压岁钱,并视作长辈送给孩童的护身符。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说:“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吴曼云的《压岁钱》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压岁钱索系着一颗颗童心,孩童们主要用压岁钱来购买爆竹、玩具或花生、栗子、糖人等。画家丰子恺有一幅《压岁钱》的漫画,画的就是孩子们用压岁钱买玩具的情景,虽只有两个人物和寥寥数笔,可快乐的场面,却形神毕现,令人神往。

明清时,压岁钱的风俗更加丰富了。清人顾禄《清嘉录》记载:“长幼度岁,互为糕果朱提相赉献,谓之‘压岁盘。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觉时食之,取谶于吉利,为新年休徵。”这一切都反映了古人对新年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希望。

民国时期,民间常用红纸包—百文铜钱,作为给小儿的压岁钱,寓意“长命百岁”。而向已成年的晚辈送压岁钱,红纸里包的则是一枚银元,象征“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钞后,家长们往往喜欢挑选连号的、尾数带有6或8的新纸钞给孩子们,期愿后代“六六大顺”“发财顺达”。

聂耳童年时家境贫寒,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每逢过年,母亲还是想方设法给聂耳兄弟压岁钱。聂耳家有一位邻居姓邱,是位木匠,闲暇时喜欢拿一枝短笛坐在门口吹,那美妙的旋律十分动听。年幼的聂耳陶醉不已,忍不住跑到邱木匠家,跟他学习吹笛子。聂耳很聪明,学得很快,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哥哥也跟着一起学。后来,他们用攒了两年的压岁钱买了一支竹笛和一把二胡。从此他的家中乐声不断,常引得路人停下脚步聆听,聂耳就是从这时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最后成为一名卓越的音乐家。

如今,压岁钱已与辟邪祛灾无关,只是为增添节日喜气并对孩子们表示祝福。新年之际,长辈们除了给孩子发压岁钱外,有的还会赠送经典名著、学习用品,或带孩子们外出旅游,以此增长知识和阅历,体现暖暖的亲情,从而使这一传承千年的习俗融入时尚元素,赋予新的内涵。

猜你喜欢
聂耳守岁铜钱
花喜鹊的铜钱
守岁
化险为夷靠淡定
铜钱为什么中间有方孔
铜钱草
化险为夷靠淡定
诗词风俗话守岁
聂耳
古人的过年诗
铜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