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华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 石家庄 050200
夏季蛋鸡热应激通常在夏季高温季节发生,是由于蛋鸡在高温环境中会发生生理机能与体温调控异常,蛋鸡产生热应激反应,导致采食量下降以及自身代谢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生产性能与机体健康,如果未及时得到缓解与治疗,会引发大规模死亡。而现在集约化养殖已经成为趋势,养殖管理人员不断追求饲养数量与利益,导致饲养密度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容易引发夏季蛋鸡热应激,从而损坏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3~20 ℃是蛋鸡最适宜的生活温度区间,在此温度区间内蛋鸡无应激反应,其采食以及消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与机体散热基本持平,即机体散热与产热基本平衡。但是若环境温度不断升高,超过20 ℃时,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受到抑制,无法正常散热,就会发生热应激反应,引发一系列生理以及病理变化,导致蛋鸡热应激病发生,严重甚至引发死亡。
若鸡舍温度超过20 ℃,会引发热应激,但是通常无显著症状。但是当圈舍温度超过32 ℃,其圈舍通风不良,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鸡群通常会发生热应激,且随着温度升高,热应激不断加重,若圈舍温度超过39 ℃,鸡群则大规模发病,且迅速死亡。
蛋鸡热应激发病后,病鸡采食量急剧下降,甚至禁食,但是饮水量大量增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萎靡不振,活动量减少,大多进行静卧。呼吸短促,流涎,伴有呼噜声,在鸡冠以及可视黏膜部位可以观察到发绀;肛门部位有淤血且色泽变暗,拉稀粪;产蛋量显著下降,蛋壳变薄变脆,重量减轻;病鸡体温升高至45 ℃以上。
急性型病死鸡剖检可以观察到脑膜部分有出血点或者充血现象,肺脏出现水肿、淤血,其他组织没有显著病变。
慢性型病死鸡在剖检时可以观察到皮下脂肪出血,肝脏部位呈土黄色,质地变脆且显著肿胀,其肝脏包膜下有血泡或者弥散出血点,个别病鸡可见肝脏破裂,若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则肝脏表面出现纤维渗出物,并且出现畸形、萎缩等症状。
一旦发现鸡群发生热应激症状,应立即将其移至通风阴凉处,可短时间浸入冷水,并采取放血疗法,用消毒后的针刺破鸡冠处放血,配合服用50 mg人丹以及1滴十滴水,可显著缓解症状。
如果病鸡伴随下痢、拉稀粪等症状,可在日粮中按比例添加400 mg/kg甲硝唑、150 mg/kg维生素B以及200 mg/kg维生素C,混匀后进行饲喂。
如果病鸡有啄癖,则应将被啄伤的蛋鸡挑出并用紫药水或者碘酊进行治疗,如果被啄伤势严重,可以进行淘汰处理。
夏季气候高温高湿,容易引起细菌滋生,如果不及时清理粪便等排泄物,就会快速产生发酵,大量产生氨气、含硫气体等有害气体,影响机体免疫力。因此要注意保持圈舍卫生,做好通风干燥措施,加强消毒管理,在消毒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刺激性气味的消毒剂,以免产生应激或造成呼吸道损伤。
蛋鸡相对于其它动物比较胆小,因此要坚持固定人员进行饲养管理,且饲喂、饮水、开灯、捡蛋等工作尽量固定时间,降低进出圈舍的次数,保障圈舍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与安静,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或者中午,要防止外界干扰引发的应激。
夏季养鸡过程中要做好降温措施,如采用纵向通风方式,减小空气阻力,提升通风效率,也可以采用通风与湿帘降温结合的方式。此外还可以借助水蒸发散热的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如圈舍温度超过30 ℃时,可以在中午使用水喷雾方式进行降温,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圈舍内湿度增加,需要同时加强通风管理,以防引发应激反应以及细菌滋生。
在夏季饲养管理中,要适当调整饲料配方,适量增加各类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的使用量。同时夏季高温环境中蛋鸡饮水量增加,应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同时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小苏打、柠檬酸以及藿香正气水等,有效降低热应激发生概率。
炎热高湿的夏季,蛋鸡产生热应激会降低自身机体免疫力,养殖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流行性传染性疫病的预防管理,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加强对鸡群异常行为的监察,避免发生流行病以及常见病。
蛋鸡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3~20 ℃,目前蛋鸡养殖多为集约化养殖,养殖密度较大,在夏季高温季节,圈舍温度通常较高,而蛋鸡在高温环境中会发生生理机能与体温调控异常等热应激反应,病鸡生产性能下降,如果未及时得到缓解与治疗,会引发大规模死亡。因此,养殖人员应在夏季养殖过程中加强圈舍卫生管理、饲喂管理与通风降温措施,减少应激发生,一旦发现热应激发生,应立即进行对症治疗,降低损失。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