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江峰,宗庆波,马毅平,陈盛虎
湖北省果茶办公室,武汉 430070
湖北是“药祖”炎帝神农和“药圣”李时珍的故乡,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是全国道地药材主产区之一。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湖北省拥有中药资源3 974种,居全国第五位,中药材产量居全国第七位。近些年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北省中药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稳步向好,成为决战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亮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但同优势省份相比,仍然存在产业规模不够大、道地品种不够优、知名品牌不够响、创新发展不够快等短板问题,湖北省作为道地药材资源大省,离道地药材产业强省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2021年3月,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将道地药材列入农业10个主导产业链之一大力发展[1],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抢抓发展机遇,在产业调研和生产调度的基础上,本文从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整体情况、发展优势和存在短板、发展展望三个方面作了分析阐述,以期为湖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根据2020年湖北省农业农村系统中药材生产情况调度数据来看,湖北省全省中药材总面积达33 万hm2,其中种植面积25.3 万khm2,产量70万 t,农业产值125亿元,位居全国前列。相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种植面积增加8.003 万hm2,增幅达46.18%;农业产值增长69.62亿元,增幅达125.71%,中药材产业发展增速十分明显。
截至2020年底,湖北省全省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在6 700 hm2以上的市州有7个,分别是黄冈市、恩施州、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孝感市、荆门市。其中,黄冈市人工种植面积6.39 万hm2,产量17.1万 t,产值36.3亿元,位列全省第1位;恩施州人工种植面积5.55 万hm2,产量13.8万t,产值21亿元,位列全省第2位;十堰市人工种植面积4.82 万khm2,产量15.7万t,产值22.2亿元,位列全省第3位。
湖北省全省现有较大规模(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3家。植物类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总面积2 500 hm2,年生产种苗15亿株以上,种子种球茎约1.4万t,年销售种苗9亿多株、种子种茎1.3万t,种子种苗种茎年销售额达3亿元以上。
湖北省中药生产历史悠久、基础扎实,既拥有一批中华老字号工业企业,如马应龙、叶开泰、陈太乙、初开堂、刘天保等,又涌现出了一批优势骨干中药生产企业,为湖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2019年湖北省中药材产业调研数据来看,全省有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152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中药生产企业64家,其中,超过5亿元的有14家,超过10亿元的有6家,超过20亿元的有3家。全省中药加工年产值在8 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40家,其中,前25位龙头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前10位龙头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全省中药材经营主体超过5 000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产地协会有600多家。
湖北省拥有一批知名中药产品和品牌,包括“健民”“龙牡”“马应龙”“本草纲目”“人福医药”5个中国驰名商标以及“叶开泰”“李时珍”2个湖北省著名商标。拥有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龙牡壮骨颗粒等一批深受消费者信赖、市场畅销的中成药产品。全省中药单产品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大品种有9个,最大单产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栓)达10亿元。拥有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劲牌持正堂药业有限公司、九信中药集团有限公司、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中药企业。其中,“马应龙”以413.52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17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位列第171位。
由于区域优势、历史积淀和政府引导,湖北省中医药商业相对发达,拥有全国排名前三的“九州通医药集团”等一批大中型企业,药品零售企业达到7 387家,仅武汉市就有零售药店4 311 家,构建了以零售药店、医药物流性企业、中药保健品营销公司等为主要组成的营销网络。全省共建立县级以上中医医院93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国医堂1 512个,72%社区卫生服务站、65%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同时,湖北省拥有丰富的中药产业文化与旅游资源,形成了神农架、华中药库、李时珍故里、万密斋、九州通、叶开泰等一大批中医药主题旅游资源,建设了一批涵盖医疗康复、养生保健、种植养殖、制药煎药等内容的大健康产业园和体验景区,可提供各具特色的中医药健康项目,如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中医药膳食、中医药康体、中药饮片体验,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膏方的制作等。
2020年,湖北省中药材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过300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超过125亿元、150亿元、25亿元。
一是政策机遇空前利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指出,“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2]。”《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4]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中医药得到高度重视并快速发展。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进中医药事业,大力支持道地药材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同样空前利好。2019年4月,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湖北省道地药材“一县一品”优势品种的通知》[5]。2019年7月,《湖北中医药条例》公开发布[6]。2020年12月,湖北省政府印发《湖北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7]。2021年3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更是把道地药材列为10个农业主导产业链之一,政策机遇期已然来临。
二是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湖北是“药祖”炎帝神农和“药圣”李时珍的故乡,庞安时、万密斋、杨际泰等名医辈出,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且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境内土地辽阔,地形复杂多样,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孕育了湖北丰富的中药材资源[8-9]。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湖北省有中药材资源4 457种,蕲艾、半夏、苍术等特色道地药材50余种。截至2020年,湖北省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43个[10-11]。
三是优势区域布局形成。已形成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江汉平原五大优势产区,区域特色鲜明。2021年8月,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药材生产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鄂农办发〔2021〕39号),进一步强调要优化区域布局,在大别山区重点发展蕲艾、福白菊、茯苓、苍术、野菊花、射干、天麻等药材;在武陵山区重点发展黄连、马蹄大黄、木瓜、玄参、独活、厚朴、天麻等药材;在秦巴山区重点发展苍术、山茱萸、虎杖、黄精、连翘、娑罗子、白芨等药材;在幕阜山区重点发展金刚藤、黄精等药材;在江汉平原重点发展半夏等药材[12]。
四是重点品种优势突出。根据全省农业系统调度情况来看,湖北省蕲艾、黄连、茯苓、苍术、天麻、半夏等30个道地药材重点大品种2020年总面积达15.46 万hm2,其中采收面积8.96 万hm2,产量32.6万 t,农业产值78.3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占全省总量的比值分别为46.8%、46.6%、62.6%,已占到全省半壁江山,重点品种发展优势十分突出。其中,蕲春蕲艾、麻城福白菊被列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蕲艾获批全省唯一的2020年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蕲春蕲艾品牌价值达到90.3亿元,位居中国品牌价值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第39位,同时跻身全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强。“麻城福白菊”通过欧盟地标互认。
五是社会效益明显。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动就近就业、促进脱贫致富、有效抗击疫情、保障民众健康的社会效益不断显现,使得社会各界对于中医药的认可度大幅提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13],中医方舱医院成为阻止轻症患者转重症的“桥头堡”,证明了中医药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殊价值。中医药诊疗方案和相关方剂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与全世界共享。随着国外疫情大暴发,国际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大幅增长,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又进一步拉动了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后疫情时代,“生命至上、健康为重”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道地药材产业迎来新的机遇期。
一是发展质量不高。虽然湖北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但湖北省道地药材缺乏全面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优势大品种种植分散,品种无序开发和竞争,种子种苗标准化程度低,品质很难得到保障,规模化、生态化、机械化种植水平低,忽视药材的生产年限及采收时间,品质严重破坏,药材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监测薄弱。
二是龙头拉动不强。湖北省中药材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核心竞争力较弱、产地初加工粗放、机械设备简陋、精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开发能力不足等短板问题。省内药材资源综合利用不够,部分龙头企业(如马应龙、健民等)大量从外地购买药材原料,没有优先采购湖北本省道地药材。呈现“三产两头强中间弱、腰身不硬”的状况。
三是道地品牌不响。虽然历史上湖北是炎帝神农和“药圣”李时珍的故乡,但在市场经济中,缺乏在全国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道地药材品牌,对道地药材产业发展拉动能力不够,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
四是科技支撑不力。全省从事道地药材技术研究、推广和品控的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各地从事中药材生产技术推广人员和行业队伍紧缺,整个行业普遍存在“基层无脚”的情况,亟待培植湖北领军人才,强化科技支撑、技术培训和生产服务指导。
五是产品研发不足。湖北省中药科研机构少,研发投入不足,中小企业无能力开展研发,大企业缺乏创新意识,耐不住研发周期长、风险大的寂寞,导致全省中药新药研发面临极大困境。一些传统的老药流传多年,生产工艺亟待改进,产品质量和疗效亟待提高,产能方向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大量多年临床应用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缺乏高水平循证医学研究,未能及时研发为新药推广上市。
六是三产融合不够。湖北省中医药传承、守正、创新不够,第一、二、三产业链存在脱节,创新链与产业链不配套,组织化程度低,加上政策支持不足,导致规模效益差、主体抗风险能力差、发展动能不足、营销手段落后。且中医药科普宣传匮乏,民众信任度、参与度不高。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品牌打造、科技引领,坚持“大基地、大龙头、大品牌、大市场、大健康”发展战略,坚持“两加快三提高”(加快有序、安全、有效发展,加快产业化市场化步伐,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品牌竞争力,提高全产业链效应)。大力培植实力强、市场大、前景好的龙头企业,构建湖北道地药材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到2025年,湖北省中药材总面积稳定在35.6 万hm2左右,其中道地药材生态种植面积17.3 万hm2以上,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0个以上。打响“十大楚药”道地药材区域公用品牌。培植产值超过30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7家。带动全省道地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超过50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超过180亿元、中药工业产值超过20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超过120亿元,实现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的跨越。
依托道地药材产业链专家团队,瞄准市场和生产需求,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促进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重点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道地药材提升工程。加强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加快中药材种质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培育。利用快繁、脱毒等生物技术生产优质种苗,从源头保障和提升湖北中药材的品质、产量。推进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依据产地适宜性原则,制订蕲艾、黄连、茯苓、菊花、半夏、苍术、天麻等湖北道地中药材种植、采收、产地初加工、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加快湖北省道地药材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增修订工作,开展重要中药材品种质量评价,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提升中药材生产标准化水平。
二是龙头企业振兴工程。大力培育壮大省内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重点扶持九信中药集团有限公司、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湖北南章莆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强、潜力大、市场广、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做强做大。采取壮大一批、发展一批、引进一批的方式,推进中药材炮制和初精深加工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中药材种植养殖、初加工、饮片与颗粒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和销售一体化的现代龙头企业。
三是道地品牌打造工程。加速湖北道地药材向品牌化、良种化、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方向迈进,学习借鉴浙江、湖南、云南、河南等药材大省强省的成功经验(重点突出打响“浙八味”“湘九味”“云药十味” “四大怀药”),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尽快遴选推出蕲艾、黄连、茯苓、菊花、半夏等“十大楚药”道地药材品牌,实现湖北道地药材在“十四五”期间由资源大省向品牌强省的新跨越,为助推乡村振兴、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提供强力支撑。
四是科技支撑创新工程。根据市场和生产需求,紧盯当前湖北道地药材产业的技术瓶颈,统筹对接大品种,全产业链跟踪指导。加强引领型、创新性的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围绕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链需求,有针对性落地一批重大项目,解决一批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提供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战略规划等综合性科技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带动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中药材产业人才队伍,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培养造就湖北省行业领军人才和专业型人才。
五是健康产品研发工程。研发一批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加快医疗机构制剂向创新中药的转化力度。以培育壮大知名品牌、加快产品升级更新为重点,支持企业对特色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和技术提升,培育一批中药大品牌。推进从经典名方中挖掘健康养生保健品,大力开发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功能食品、药膳以及传统动植物为原料的美容日化产品的开发。鼓励中药企业向健康养生、保健、康复、养老方向延伸融合发展。推进辅助降糖、增强免疫力、调节代谢、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等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开发,推进功能性快速消费食品、药膳保健食品等面向普通人群的大健康产品开发与推广。
六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工程。大力发展“道地药材+”大健康产业,引导和支持道地药材第一、二产业与科普、文化、培训、旅游、康养等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旅游城镇、文化街,形成一批与道地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基地。大力弘扬湖北中医药文化,讲好“神农尝百草”、李时珍等湖北中医药文化故事,出版精品湖北道地药材专著,创作道地药材专题片、影视剧等,延伸产业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