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鲁迅精神推进鲁迅研究
——“张恩和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2021-04-16 05:11:25解楚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鲁迅研究旧体诗狂人

解楚冰

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4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鲁迅研究与现代文学史书写——张恩和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研究中心’挂牌仪式”,中心主任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担任。此次会议以张恩和先生(1936—2019)的学术思想为基点探讨了其鲁迅研究的独特意义与现实价值。

早在1963年,张恩和就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对狂人形象的一点认识》,在学术生涯伊始便与鲁迅结下了深厚因缘。新时期之初,当鲁研界主要将研究重心放置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与思想梳理上时,张恩和又以《鲁迅旧诗集解》(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推动了鲁迅旧体诗的研究,其严谨稳妥的注解和独具创见的阐述丰富了鲁迅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日后的《鲁迅与郭沫若比较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作为第一部把两位文化巨子进行横向比较的学术专著,较之以往怀挟成见、类比单一的论述,不仅在立论态度和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更从“两个巨大文化现象”的视角整体把握了鲁迅与郭沫若的精神风貌。可以说,张恩和凭借其不懈的探索与坚实的著述,为鲁迅研究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贡献。

一 从文学到文化:鲁迅研究的大气象

在鲁迅的整体创作中,旧体诗所占比重虽小,但其蕴藏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却极为丰富。鲁迅旧体诗作为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关注者不少,但因旧体诗多义难解,此类研究专著在新时期之初还较为罕见。1981年,张恩和的《鲁迅旧诗集解》出版,这为鲁迅研究开辟了新领域。本次会议的多名学者不约而同地聚焦到《鲁迅旧诗集解》,肯定了张先生为鲁研界所做出的独特贡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中良认为,“集解”这一形式体例融合了文献学和阐释学的研究方法,张先生以鲁迅旧体诗的笺注为线索,在广泛辑录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入了个性化的解读,推进了鲁迅旧体诗的研究。他进一步指出,敢于涉足鲁迅旧体诗,这一方面彰显了张先生敏锐的学术眼光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另一方面也隐含了张先生对现代文学史的编写态度。在唐弢主编,严家炎、张恩和等学者共同参与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中,并没有提及鲁迅的旧体诗,张中良借此认为,张先生的《鲁迅旧诗集解》及其1999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鲁迅诗词解析》某种程度上是在为文学史文体结构的失衡纠偏。张恩和对鲁迅旧体诗的研究提醒我们,五四新文学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前代文体的断绝,鲁迅研究也需要拓宽视野,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注入新活力。

《鲁迅旧诗集解》也启发我们以一种全局意识重新考量鲁迅全集的编撰思路。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黄乔生以澳大利亚汉学家寇志明数年来翻译、注解鲁迅旧体诗的学术经历为例,阐明这一文体背后包蕴了鲁迅深广的个人情怀和复杂的思想轨迹。他指出,中国古代文集重诗歌而现当代作家文集重小说的编排差异体现了文学观念的演变,基于此,他建议把《鲁迅全集》中的旧体诗系统归纳,形成专门的鲁迅诗稿集。这一提议与《新文学史料》主编郭娟的想法不谋而合,她强调学界应理性思考鲁迅对旧体诗创作的态度,把编辑出版不同类型的鲁迅著作选本提上日程,并指出《鲁迅全集》既要尊重鲁迅生前的编订习惯,遵循收录齐全、校勘精确、注释详尽的编纂原则,同时也要贴合鲁迅本人的创作观念和精神风貌,两者不可偏废。

绍兴文理学院教授曹禧修分析了张恩和所著《鲁迅与许广平》(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的独创性。张恩和在这部传记中借用了鲁迅小说《药》中一明一暗双线并行的行文结构,在鲁迅与许广平情感发展的明线中,始终辅之以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期间的文学活动和思想变化这条暗线,双重线索共同成就了该著作的可读性与学理性。曹禧修指出,鲁迅介入“女师大学潮”具有多重原因,反映了五四时期启蒙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复杂关系,在与杨荫榆、章士钊、陈西滢等人的激烈论战中,鲁迅逐渐找到了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的交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勇认为,张恩和学术研究的大格局在《鲁迅与郭沫若比较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印证。鲁迅与郭沫若从审美趣味到思想意识都截然不同,比较两者很有难度,但他们建构了各自的思想体系和文化格局,共同带来了中国社会文化面貌的巨大转变,共同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历史景观,因此张恩和将鲁迅与郭沫若视作“两个巨大文化现象”是独具创见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李斌认为,从陈涌的“政治鲁迅”到王富仁的“思想鲁迅”,中间还存在张恩和对鲁迅反封建斗争的深刻阐释这极为重要的一环。他结合《鲁迅——伟大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斗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3期)一文挖掘了张恩和鲁迅研究的坚定立场和开阔视野。不同于王富仁强调鲁迅反封建思想的阶段性,张恩和明确指出鲁迅反封建思想是贯穿一生的,这一结论不仅声援了王富仁的学术观点,而且呼应了新时期的启蒙学术思潮。同时,相较于王富仁所使用的“反封建思想”,张恩和的“反封建主义”在内涵和范围上也更为准确。

四川大学教授李怡追溯了张恩和学术思想的源头,认为他与北师大的学术传统存在着坚实的内在贯通。作为时代先锋的北京大学与面向社会、服务民众的北京师范大学,分别发扬和继承了鲁迅的先锋意识与“为人生”的现实理想。在新时期之初的北师大,从杨占升对鲁迅立人思想的阐释,到王富仁“思想鲁迅”的确立,这中间还需特别注意张恩和的鲁迅研究。他从学术史的角度指出,王富仁的《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常被视为新时期鲁迅研究启蒙学派的代表之作,但实际上王富仁鲁迅研究思想的形成秉承着源远流长的北师大学术传统,这其中就包括张恩和为北师大现代文学群体所确立的“为人生”的基本命题和学术追求。这提醒我们在回顾新时期的学术发展时,既要关注到其吸纳外国文艺理论的开放姿态和先锋意识,同时也不应忽视一代代学者在历史烙印下默默连接的精神纽带。

二 实证性与主体性:鲁迅研究的双重路径

与会专家探讨了张先生进入鲁迅文学世界的双重路径,明确了其揭示鲁迅思想本质的历程。1963年,张恩和在《文学评论》第5期发表的《对狂人形象的一点认识》作为其鲁迅研究的起点,呈现出鲜明的实证性和主体性原则。《新华文摘》编审陈汉萍指出,作者反思了以往直接用鲁迅的深刻思想去注解狂人形象的论断,严格按照日常生活的逻辑重新考察了狂人形象的本质,通过对鲁迅创作前后的经历和心态的考证,找寻了狂人的艺术来源和现实依据。陈汉萍以“科学求真、不随世俗”来概括张恩和的研究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振纲认为,张先生提出的“寄寓说”把狂人完全视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疯癫者。以狂人之口所说的是本义上的“吃人”,而作者所要揭露的是封建社会礼教制度的“吃人”,两者虽然共用同一个语言形式,但具体内涵相去甚远,鲁迅通过含义双关的话语,将讽刺和批判巧妙地寄寓到狂人的疯言疯语之中,进而实现头脑清醒的读者领悟其中深意的艺术效果。钱振纲指出,尽管后来有学者对张先生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没有人对寄寓说的基本观点即鲁迅要借狂人的疯语寄寓自己的深刻思想提出反驳。张恩和的“寄寓说”对后来《狂人日记》的解读和研究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认为张恩和是从创作诗学的角度来考察狂人形象的,同样是寄寓,为何选取狂人而非战士?何种原因构成了鲁迅塑造狂人的情感动机?诸如此类从创作者心态和处境出发的问题是张恩和在文本分析时着重思考和探讨的。《文艺研究》编辑部副研究员李松睿认为,张恩和这种贴着作者、贴着作品的研究路数,需要的不仅是研究者的深厚学养,更需要一种对人情世故的深刻体察。而这其实是对研究者学术功力与人格修养的双重考验。

张恩和在《我的鲁迅研究》(《上海鲁迅研究》2019年第1期)一文中总结了其鲁迅研究的立场和态度,认为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需要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鲁迅研究特别需要主观精神的融入,需要把鲁迅当作精神上的对话者与引领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孟庆澍将张恩和鲁迅研究的原则提炼为强烈的主体性,张恩和鲜明的主体性在千篇一律的研究模式中尤为珍贵。

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姜异新则以“为人要稳,为文要野”来概括张恩和在为人治学上的平和精神与开放态度。所谓“野”,即张先生学术观点的创新性。以往《自题小像》被公认为鲁迅经典的爱国诗篇,“是一篇慷慨激越的人生誓词”,张恩和并没有否认这一主流说法,但他认为从鲁迅的情感经历出发,尤其是从鲁迅与表妹琴姑的交往过程中来解读全诗更接近事实,更贴近创作主体的精神成长史。姜异新认为张恩和的观点,绝非是故作惊人之语,其研究理路仍是建立在纷繁史料和扎实论证的基础上。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王秀涛接续了姜异新的话题,认为张恩和的研究思想兼具包容性和反思性,是一种融入主观生命体验并把鲁迅视为精神对话者的研究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恩和之女张洁宇回忆起父亲常说“鲁迅等于半部现代文学史”,这既表明了以张恩和为代表的“第二代学者”对鲁迅和鲁迅研究的重视与热爱,同时也包含了他们对鲁迅与现代文学、鲁迅研究与现代文学研究之间关系的思考。她认为鲁迅与现代文学的关系,本质上是鲁迅与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总体关系。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悠久,政治制度也高度稳定,因此现代中国最艰巨、最重大的历史任务就是反封建,鲁迅所批判、反抗的正是存在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观念的封建思想体系。她由此认为,如果说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使命是反封建,那么现代文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用“人的文学”的精神去反封建,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基点和重心,鲁迅研究是现代文学研究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领域。张洁宇指出,张恩和那一代学者有一个共同特点:无论谈论什么话题最终都会回归到鲁迅。她把这种思维习惯理解为“作为方法的鲁迅”。鲁迅的思想的确可以作为一种方法,鲁迅研究也的确为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很多“元问题”,这也是为何鲁迅精神及其文化意义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恒久话题,鲁迅的价值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今天乃至未来。同时,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执着地探寻鲁迅的思想,积极地推进鲁迅的研究,自觉地继承鲁迅的风骨,这共同促成了鲁迅的经典性和时代性。

三 用学术生命阐扬鲁迅精神:鲁迅研究的根本底蕴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继凯从“张恩和的鲁学与书法”这一角度,把书法作为接连鲁迅与张恩和的文化桥梁,阐释了张恩和对鲁迅精神的创造性承传。他指出,张先生的书法有功底、有意趣,即便是意连藕丝之笔也极具质感,深沉坚韧而兼具舒展秀美,形神似启功,而韵致则归功于鲁学。鲁迅诗文作为张先生书法的内容主体,一方面承担着借鲁迅语言抒自我胸臆的文化功能;另一方面,其柔美隽秀的艺术风格也与鲁迅书法存在潜在的契合。

清华大学教授解志熙指出,鲁迅精神不仅表现在张恩和严谨求实、得体凝练的学术风格中,同时渗透到其内容广博、情意真挚的散文创作当中。他结合张先生的三部散文集《国门内外》《深山鹧鸪声》和《灰羽随风》指出,其书写主要集中于旅欧游记与人生随笔,这两类主题承载的是张恩和丰赡的文化品位和深沉的人文关怀,其中的记游怀人之作,与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一系列回忆性散文有着相通的艺术追求,二人均是以通畅明净的语言从细枝末节处展现世态与风俗,在含蓄的情感张力中蕴藏着洗尽铅华的大境界。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邹红回忆了学生时代张先生在讲解鲁迅杂文时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学者风采。新时期之初,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三卷唐弢、严家炎合作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为国内高等教育中文学科普遍采用的教材,其中“鲁迅的生平和思想”与“鲁迅杂文”这两部分内容由张恩和编写。邹红指出,张恩和一方面揭示了鲁迅杂文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剖析了其杂文的艺术特色,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史论著中对鲁迅杂文分析得较为全面的代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晖从鲁迅之于儿童文学研究的意义入手,认为鲁迅关于儿童生活、教育和前途的观点以及对儿童文学理论问题的见解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前沿性,她特别指出,张恩和在《论鲁迅小说中的理想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年第5期)中把鲁迅对童年回忆的深情描写理解为“理想和激情的潜流”,是一种别具新意的解读。陈晖提出,《故乡》《社戏》《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常被视作鲁迅经典的儿童题材作品,关于此类研究课题的既往成果也主要围绕“鲁迅的儿童观”“鲁迅作品中的儿童视角”以及“鲁迅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等维度进行论述。张恩和虽然没有专门阐释鲁迅与儿童文学的关系,但他从“理想主义”的角度切近《社戏》,认为小说中美好的儿时回忆其实是对未来政治和社会的憧憬和构想,更贴合鲁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本质。

北京大学教授吴晓东从“第二代学人”的求学经历切入,总结了这代学者的历史特征:频繁的政治运动和艰难的生活处境使他们的学院派和贵族气较少,使命感很强,既富于理想又关注现实,并善于从复杂的社会问题中把握背后的文化现象和精神内涵。他指出,张恩和达到了人格境界与治学境界的高度统一,其人格力量、道德修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灌注到学术研究中,形成了他鲜明的学术个性。《踏着鲁迅的脚印:鲁迅研究论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收录了张恩和跨度五十年之久的文章,不管时代如何风云变幻,学术风潮如何更迭趋新,张恩和对鲁迅的评价判断始终如一,始终在民族、历史与思想中来定位鲁迅,强调鲁迅与现代传统的合一,强调鲁迅身上集思想家与革命家于一体,作家与战士于一身的伟大。此外,吴晓东从孙玉石与张恩和的学术友谊中体悟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的理想主义,他由此感慨,老一辈学者的深挚情谊是建立在学人的志同道合和对学术的敬仰和尊重的基础上的,这启发我们今天要致力于创建有担当、有使命、有情怀的学术共同体。

猜你喜欢
鲁迅研究旧体诗狂人
老舍的旧体诗
中华诗词(2022年8期)2022-12-31 07:39:36
重返旧体诗世界的鲁迅
中华诗词(2022年4期)2022-12-31 06:22:18
鲁迅研究中的“大问题”与“小问题”
旧体诗词的现代走向
中华诗词(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2
《鲁迅研究文集》
文学自由谈(2020年3期)2020-01-02 18:06:55
《鲁迅研究年刊》的传播与影响
名作欣赏(2018年17期)2018-01-28 14:38:29
周豫才著 “狂人”的那一晚
南方周末(2017-09-28)2017-09-28 20:27:46
李书福 从“狂人”到“网红”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
游戏狂人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0
试论当代语境下段维的旧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