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旭,石文星,于洋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北京市海淀区 100084)
房间空调器的价格便宜、质量可靠、安装使用方便,是一种易于实现行为节能的空气调节装置[1]。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我国城镇居民家用空调器的数量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到2018年,房间空调器的年产量已超过2亿台[2]。房间空调器主要采用分体式结构形式,包括安装在室内的室内机和安装在室外的室外机两部分,二者之间通过制冷剂管道、电源与控制线路,连接成一个直接膨胀式制冷(热泵)系统。由于室外机是向室外环境排放冷凝热(制冷时)或从室外环境提取低品位热能(制热时)的重要设备,因此必须安装在室外。然而,很多建筑没有设置室外机安装平台(简称:安装平台)或平台设计不合理,故在空调器安装、故障维修过程中频发人员安全问题,同时大量的室外机安装在建筑外立面,也严重影响建筑外立面的美观性以及室外机排热的通畅性。
首先,安装平台直接关系到人员安全性,不合理的安装平台增加了高空作业的危险性,也存在有室外机坠落伤人风险;其次,室外机安装还涉及到建筑美观性,为此,近年来提出了诸如“就近原则、一室一位、便于安装、适度遮蔽”[3]、“装饰费用法”[4]等空调机位美学设计原则。然而,过度追求建筑美观,必然会对空调器性能产生影响。不适宜的摆放位置及遮挡物会导致室外机风量衰减、进风温度高于(制冷时)或低于(制热时)自然环境的气温,进而影响空调器的性能,严重时还会导致空调器不能正常运行。
由于房间空调器的能耗占比已经超过建筑用电的40%[2],故降低空调器的实际运行能耗将有效推动国家节能减排方案的落实。探明安装平台的合理结构,是改善空调器实际运行性能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将对近年来我国住宅建筑的室外机安装平台类型及其分布、国内外关于安装平台对进风参数、空调器性能影响、以及安装平台结构参数优化以及其标准实践现状进行总结,以阐明室外机安装平台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为了详细了解当前空调室外机安装平台的设置现状,首先需要明确室外机安装平台的类型。根据安装平台的型式、室外机的安装位置,不同的学者给出不同的分类方式:张春枝[5]通过对武汉市多个新、老住宅小区的实地调研,给出了详细的安装方式分类,从安装型式分为:垂直立面凹槽式、凸窗凹槽式、直接外露式、窗下假阳台式、外罩遮蔽落地式等;按临空面数量(指室外机直接暴露在室外空气的临界面)多少分为一面临空、二面临空、三面临空、四面临空、五面临空(底部支架安装);按同一平台上空调器的布置方式又分为同一平台单台布置和多台布置。
闫艺文[6]调查了重庆地区住宅空调室外机常见安装方式,除了按临空面的分类方式外,还有两种预留平台的安装方式:一种是槽装式(内凹/外凸,平台各面都有遮挡),另一种是飘板式(预设的混凝土板);展圣洁[7]给出了典型室外机的安装型式分类,包括:裸装式、吊笼式、挡板式、假阳台式、凹槽式、纯装饰型等形式。
上述研究虽然定义了各个安装平台类型,但是没有明确给出各个安装平台的分布情况。为此,于洋[8,9]选取了我国人口集中的大城市2232个楼盘项目作为调研对象,采用包括实地考查、网络实景地图调查及建筑设计图纸调研方式,对安装平台类型、主要结构尺寸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安装平台主要包括三角支架平台、百叶窗平台、外墙挑出平台、空调罩四种形式,并给出了这些类型的分布占比。
表1总结了上述调研结果以及不同研究人员提出的分类对应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调研结果均覆盖了室外机平台的主要类型和空调器的主流安装方式。
表1 各研究者划分的安装平台类型及其对应关系
图1是安装平台在调研样本中的分布情况[8],可以看到,百叶窗平台在既有项目中已经广泛采用(占既有项目的66.3%),也是待建项目主要选择的安装平台型式(占55.0%)。外墙挑出平台在既有项目中的使用量仅次于百叶窗平台(占既有项目的24.4%)。因此,临空面比较少(通常1~2个)、采用百叶窗的槽装安装平台成为主要类型。这种结构隐蔽安装,美观可靠;然而,这也给室外机的运行微环境、进风参数以及空调器高效运行带来挑战。
图1 空调器室外机安装平台在调研样本中的分布[ 8]
空调器在运行时,室外机不仅处于室外气象的大环境(即室外无穷远处气象环境)中,同时也处于安装平台的微环境中。因此,空调器的微环境受平台结构、安装位置、室外机排(吸)热量以及附近遮挡物等的影响,如图2所示[9]。从本质上讲,室外机运行热环境的恶化主要受两方面影响:
图2 安装平台中的室外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
(1)安装平台结构导致空调器自身微环境的恶化(室外机风量减小,且制冷(热)时,进风温度tin高(低)于室外机运行热环境温度ta, 当没有其他热源影响时,可以认为ta就是室外无穷远处气象环境温度t∞);
(2)高层建筑各楼层不同平台室外机排(吸)热导致其他空调器微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制冷(热)时,受其他楼层室外机的排热影响,空调室外机的运行热环境温度ta高(低)于室外无穷远处气象环境温度t∞)。
在现有空调器的能耗模拟仿真和实验研究中,空调器室内、外机换热器的进风一般采用均匀的进风风速和进风温度作为其边界条件[10],然而,由于上述室外机微环境的改变,室外机的进风条件(包括:室外机实际进风温度和风量)相较于实验室或模拟仿真条件恶化[9],导致空调器实际运行能耗增大,能效比降低[11,12]。因此,下面将介绍安装平台对单台空调器和不同平台多台室外机(以下多台室外机均指不同平台多台室外机)布置方式对室外机热环境及进风参数的影响,再进一步介绍安装平台对空调器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3.1.1 现场测试分析
徐振坤等人[13]对长江流域10万台空调器近一年中待机与运行时连续采集的室外机运行热环境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时段空调运行室外温度与气象参数偏差过大,图3给出了空调器在不同季节的室外机进风温度统计分布图。
图3 利用大数据测量的制冷与制热季的室外机进风温度tin分布[13]
类似的,丁连锐在进行空调器实际性能测试时,统计测量期内各空调器室外机进风温度的发生小时数,如图4所示[14]。其中,重庆市2 台空调器机,一台室外机组进风温度主要分布在26.0~45.0℃范围内,其中31.0~41.0℃的时间占比达到了82.0%,高于40.0℃的时间占比为10.1%;另一台室外机组进风温度也类似,主要分布在25.0~46.0℃范围内,其中41.0~52.0℃的时间占比为15.7%。
现场测试数据表明,安装平台对室外机进风参数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但现场测试尚难以厘清安装平台对单?台空调器、与多台空调器的布置位置对其进风参数的影响,因此还需要通过理论分析或实际测试进一步探究其相互关系。
图4 实测制冷/制热工况下室外机进风温度tin发生小时数差异[14]
(1)安装平台对单台空调器的影响
为真实反映单台安装平台对进风参数的影响,部分研究者开展了现场或实验室测量。展圣洁[7]对裸装式、凹槽式安装的室外机进行现场测量,获得了室外机的排风温度、后进风温度、侧进风温度。结果表明,裸装式室外机进风温度仅升高0.2℃~0.8℃,而凹槽式室外机进风温度则升高2.9~12.0℃,其中侧进风温度显著高于后进风温度。
闫艺文[6]根据室外机各面周围遮挡物的类型(包括挡板、百叶窗)不同,在实际使用现场测试了不同室外机在6种安装平台下的进风温升。结果表明,槽装式安装效果最差,不合理的安装将使进风温度升高近20℃,而采用飘板式安装或裸装则有效降低了进风温度。
于洋[9]实际测试了办公室某定速空调器室外机热环境情况,并利用KT板分别模仿了三角支架平台、外墙挑出平台、空调罩平台以及百叶窗平台的模型。由于测试的空调器相同,因而结果有更高的可比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夏季制冷工况中,室外机的平均进风温度均高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进风温升,图5给出了测试中不同百叶角度安装平台室外换热器温升/温降分布。
以上研究表明,安装平台会显著影响室外机的进风参数;然而,一方面,这些实验均是在制冷工况下完成的,因而只表现为温度的升高;另一方面,空调器进风温升还必将受到机组排热量影响,而以上文献均未测试空调器的排热量,因而这些测试只能显示一些规律,并不能用于分析室外机进风参数实际温升。
图5 制冷/制热工况下采用百叶窗安装平台室外换热器温升/温降分布[9]
实际上,安装平台对室外机进风参数影响包括两方面:(1)室外机排风回流,排热堆积致使进风温度偏离气象温度;(2)室外机风机的风量衰减。
根据图6确定的空气流路图[8],室外机在没有任何遮挡物的理想条件下时,流经室外换热器的风量即为风机的额定风量G0,其室外机的进风温度tin与 外温ta相 同。当室外机安装在平台内时,由于平台结构导致风机的阻力增大,风量衰减至G(<G0);而且因平台结构导致排风回流(回流风量为G1),故使得室外换热器与自然环境的换热风量减小至G2(G2=G-G1) ,导致其进风温度tin偏 离室外温度ta( 制冷时tin>ta, 制热时tin<ta)。
图6 安装平台的空气流路图
为了描述排风回流和室外机风量衰减的影响,文献[15]定义了排风回流系数α[15]:
α的大小反映了因平台结构的遮挡导致的室外机排风短路程度。然而,平台结构也会导致室外机风机的风阻增大,从而导致室外机风机的风量减少,文献[8]注意到这一问题,在排风回流系数α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风量衰减系数β反映平台导致的室外机风量衰减程度,即
通过(1)和(2)式定义的α和β两个参数就能很好地描述室外机平台是室外机进风参数的影响程度,为后续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多台室外机的相互影响
对于高层建筑,为了追求立面的整洁与美观,空调器往往上下对齐或左右对齐的方式布置。而当多台空调同时制冷运行时,室外机排热不仅导致自身微环境的温度升高,由于热风上浮,还将导致上部楼层室外机运行温度过高。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在室外无穷远处空气温度t∞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多台室外机运行导致运行环境温度ta的升高。由于实验室难以进行多层建筑室外机布置方式的分析,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通过实地测试与仿真模拟进行。
Marcel Brulisauer[16]等在现场测试了新加坡某24层建筑中大量室外机运行时各室外机的运行环境温度,实测结果表明,室外机天井温度沿高度方向上升10-13 ℃;而对于更高层的室内机,还因自身的百叶窗安装平台的遮挡,其进风温度进一步上升约9℃。
为了探明更高层的空调室外机进风参数的状态,T.T. Chow[17,18]等采用模拟方法研究了某45层住宅天井内的室外机在制冷模式时的天井内温度随楼层的变化情况,以COP下降均值判断建筑安装各层室外机的散热情况;周德海[19]等人模拟了室外风速、开机台数以及建筑结构对高层建筑室外机周围热环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室外风速对室外机散热影响较大,室外机开机台数影响次之,并指出在不改变临空面的情况下(仅改变百叶窗型式),对室外机运行热环境的改善有限。类似的,张毓敏[20]、胡军[21]等通过对高层住宅室外机进行模拟仿真,其结果表明热压效应导致超过8~9层的室外机的进风温度就可能出现超限。
图7给出了模拟的上下层室外机与室外机水平间距对排风回流系数的影响[22]。研究结果表明,室外机每上升1层,回流系数增加约2%;水平间距越大,同层室外机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越小。
图7 高层建筑排风回流系数
针对高层建筑室外机进风温度容易超限的问题,S.A. Nada 和M.A.Said[23]的模拟分析表明,天井的良好通风有利于降低各层室外机的进风温度,可以通过错位摆放的方式减少热量堆积。
以上研究表明,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楼层及建筑结构的影响,室外机排布不合理极易导致局部空气环境尤其是上部的空气温度过高,如果安装平台结构不合理,将会导致空调器性能的进一步下降。现有研究主要是针对制冷模式开展研究,而对制热模式下的情况未做进一步的探讨。此外,模型认为空调器室外机将同时开启,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很难发生。
无论是安装平台对单台空调器的影响、或是多台室外机布置的相互影响,安装方式不合理将导致进风参数恶化,都将导致空调器的运行性能衰减。
对于单台空调器的性能衰减,早在2003年,叶宏[24]便分析了当时较为流行的空调室外机机柜对室外机运行温度和空调器性能的影响,指出安放不当会导致室外机气流不通畅,空调能耗增加14~50%;张春枝[8]等人在焓差实验室,通过改变室外机的临空面数、百叶角度、百叶间距及安装尺寸等因素,研究以上因素对住宅空调的影响。结果表明,一面临空和两面临空时,空调器的制冷能效比EER较敞开式降低24.5%和9.3%;于洋[8]则在焓差室详细的分析了百叶窗安装平台特征尺寸(包括:百叶窗平台的距离尺寸、百叶角度及开口率,其中,百叶角度是百叶叶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开口率是指平台中的最小进排风面面积和进排风面的总面积之比)对空调器性能的影响,并指出室外机左侧及后侧距离墙壁的位置对空调器性能更为敏感(右侧为压缩机室)。上述研究总结出了安装平台对空调器运行性能的敏感因素。
对于多台室外机的相对位置,金梧凤[25]等给出了两台室外机同一平面相互垂直安装、水平安装以及上下安装的情况,结果表明,同一平面相互水平安装效果最好、垂直安装效果最差。然而,该实验只针对两台室外机的相对安装位置进行了研究。对于高层多台室外机,T.T. Chow[17]等人通过分析高层中室外机的气流组织并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空调外机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能指标。
以上研究虽然指出了安装平台对室外机实际进风温度和风量造成的影响,但是仍存在较大缺陷:一方面,实验研究中,实测的进风温度是风量衰减后实际进风温度,不能反映排风回流和风量衰减各自的影响程度,同时,由于机组的也没有明确排热量的大小,因此结果也并不具有显著参考价值;另一方面,模拟研究中,虽然采用了进风附加了温差后的进风温度,但均默认室外机风量保持不变,忽略了风量衰减的作用。由此可见,现有研究尚未考虑二者的综合影响,更没有给出二者对空调器性能综合影响的定量描述方法。为此,杨子旭[26]提出采用通过在室外温度基础上增加相应附加温差作为室外机进风温度来描述,据此提出反映实际使用状态的空调器“附加温差法”性能模型。
图8 不同风量及室外温度对应的机组性能曲线转换图(当室内温度给定时)
图8给出了空调器制冷模式下“附加温差法”性能模型的物理意义。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室内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当无平台遮挡时,空调器的制冷能效比EER为图中A点,空调器的性能曲线对应图中的曲线1(即f1(t)),当采用安装平台时,由于安装平台导致流过室外换热器的风量减小为G,在实验室内按照风量为G对空调器进行性能测试,则可获得此风量下空调器EER随进风温度的变化曲线则为图中的曲线2(即f2(t))。实际工作点从B点(考虑风量衰减)沿曲线2变化为C点(考虑排风回流)。空调器的EER相当于在设计风量G0时进风温度在室外温度ta基 础上增加了一个附加温差△t(即E与F之间的温差),该△t中包含了因安装平台导致的风量衰减附加温差△t2和排风回流附加温差△t1。同时,C点的EER也是制冷剂与温度为ta的 室外空气进行有效换热风量G2条件下的EER,即对应实际性能曲线3(即f3(t))上的F点。
(3)式是针对单台室外机受安装平台影响而确定的,即认为室外无穷远处空气温度t∞与室外机运行环境温度ta一 致。
对于多台室外机存在排风相互干扰时,如果忽略室外机风量相互干扰、可能进一步降低等因素,则还需要考虑其他室外机排热带来的室外机运行热环境温度ta的变化,因此尚需引入排风干扰附加温升△t3,(3)式则可以进一步转化为:
对于单台安装平台设计优化,关键是确定空调器距离周围壁面的距离。
在距离尺寸方面,赵安强[27]指出,影响室外机散热差的显著性因素为凹槽宽度与高度,并通过风场实验说明,必要时应在出风口添加隔板(导流板),优化排风气流组织,使其直接吹走;金梧凤[28]等人对布置在建筑凹槽内的两台空调室外机相对安装位置对周围热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两台室外机水平安装和垂直安装时的最小间距;国海燕[29]则通过CFD 模拟研究给出了安装平台中空调器与后侧墙壁的推荐距离为150~250mm。
对于目前应用最广的百叶窗安装平台,百叶窗的开口率、百叶角度等参数也至关重要。安装平台的百叶设置除了考虑考虑有防雨的作用[30][31],更重要的是考虑美观性,而百叶角度不仅导致排风回流,还对空调室外机排风阻力有影响[32]。程卓明[33]等人对比了百叶角度对室外机进风温度的影响,推荐百叶角度应当小于45°;刘万龙[34]等人在焓差实验室搭建百叶窗平台,针对多联机的变工况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推荐百叶角度应小于15°;杨阳[35]采用CFD 模拟方法对多联机室外机的百叶角度和开口率进行了优化,推荐在百叶角度45°时,开口率不低于80%。以上研究主要通过实验研究或模拟获得,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研究所给的百叶窗尺寸、开口率等边界条件各不一致,因而研究推荐百叶窗参数存在一定差异。
于洋[9]根据建立的安装平台空气的流路图(流体网络图),以β(排风回流系数)和α(流量衰减系数)为判据,给出了不同容量室外机安装平台的最小推荐尺寸,为安装平台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由此可见,在百叶窗安装平台尺寸合适、百叶参数合理的前提下,空调器室外机运行环境能够接近室外环境的真实温度。
对于高层建筑,除了安装平台的优化,多台室外机布置相对位置也应当优化。G. Wang[35]等人模拟了高层建筑中多联机因排风不畅对实际运行性能的影响,并最终给出了安装方式的建议;胡军[21]给出了高层建筑室外机安装方案,即室外机每两层设置一个隔层,每层室外机设置一个静压箱;李义奇[37]则提出,竖直排列相比交错排列室外机进风温度更低,且凹槽的进深不能太大,超过1200 mm时可能导致绝大部分空调器不能正常运行。
目前,由于建筑的体型、结构各异,室外机与建筑的结合方式(窗下、阳台下、天井)也不尽相同,因而目前仍缺少通用的、有具体参数的高层建筑室外机布置方式。
实际上,对于安装平台预留位置,各个厂家在产品技术手册中针对不同容量的空调器都给出了如图9所示的室外机安装预留空间的要求,但是由于建筑设计的原因,这些预留空间常常难以满足。
图9 不同厂家安装设计手册对室外机安装位置的要求
针对室外机的安装及平台建设,我国已制定了相关标准,如在GB 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38]中就规定“当阳台或建筑外墙设置空调室外机时,其安装位置应能通畅地室外排放空气和自室外吸入空气,在排出空气的一侧不应有遮挡物”;GB17790-1999 《房间空气调节器安装规范》[39]也给出了安装空调器室内机及室外机时的注意事项。这两部标准仅定性地给出了室外机的安装原则,但难以有效指导室外机安装平台的设计。
为了更为定量地为室外机安装平台设计提供技术支持,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也出台了地方性标准或技术规程来规范室外机的安装。如:2013 年,重庆市发布了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外立面空调室外机位技术规程》[40],涉及到空调室外机位的设计尺寸、材料要求以及施工方法等,要求机位最小净宽尺寸不应小于0.9m,最小净深尺寸不应小于0.5m。同年,湖北省《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1]的第4.2.5条的规定“当采用住宅空调时, 空调室外机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位置,并避免气流和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给出了室外机的搁板的尺寸设计要求。
尽管如此,但在建筑设计中,往往更重视建筑美观性和人员安全性,但对室外机的排热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鉴于此,全国人大代表李金波提出了制定空调室外机安装平台设计规范的提案,国家部委对此高度重视,对行业组织提出了制定相关标准的要求。2019 年,土木工程学会根据住建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898 号建议的答复》意见精神[42],起草了团体标准《建筑物外墙空调室外机安装平台技术规范》[43],规范了空调室外机安装平台的设计、施工、验收要求,确保空调器的安全、高效地运行,在其附录A中,明确给出了不同额定制冷量空调器室外机安装平台的尺寸、净高及正面无遮挡距离等参数。
由于空调器的实际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空调器的运行能耗和性能[45],室外机安装平台标准的实施将有效提升机组的性能。根据前文调研的平台种类分布和每台空调器的全年能耗计算结果,可以对一个房间、一栋建筑、一个区域乃至全国的室外机安装平台所带来的节能效果进行估算或评估。
根据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空调器拥有量和家庭户数数据[2],以长江流域9个主要省份的空调器数量进行分析。经估算,这一地区空调器的保有量约为1.87亿台。百叶窗平台的比例为66.3%。根据文献[26]提出的按照1hp,1.5hp及2hp空调百叶窗平台优化后的全年节电量、各匹数空调的占比[45],以及文献中提出的隔层布置室外机排布方式[21]的节电量,估算长江流域整体全部空调的节电量。计算结果表明,百叶窗平台的优化就可以给长江流域城市每年带来约19亿kWh的节电量,相当于节约20.1万吨标煤、减排18.9亿千克CO2。
对于高层建筑,采用隔层布置室外机排布方式则能带来约12.1亿kWh的节电量,相当于节约12.7万吨标煤、减排11.9亿千克CO2。由此可以看出,安装平台的优化设计对于降低住宅空调器能耗意义重大。
使用习惯、控制水平和安装方式直接影响空调器的运行能耗和全工况性能,其实际运行性能普遍低于实验室性能。特别是,室外机的安装方式导致其运行工况恶化,导致性能衰减尚属目前关注不够的问题,因此优化室外机安装平台具有重要且明确的意义。现有研究已基本阐明了室外机安装平台对空调器性能影响的基本特征,但尚需深入开展如下研究工作:
(1)研究平台对变频空调器性能的影响。目前,针对定频空调器室外机的影响规律已经基本探明;然而,变频空调器是目前的主要类型,且其输出的制冷(热)能力和能效比均随室内负荷变化而变化,且室外机的风量也将随着进行调节,因而从室外机排出(提取)的热量也随之变化,因此,尚需进一步探明安装平台对变频空调器性能的影响规律。
(2)探明高层建筑中室外机安装平台美学设置以及各层空调对室外机微环境的相互影响。目前的高层建筑中多台室外机的相互影响研究主要依靠模拟仿真完成,并给出一些解决方案,如隔层布置、增加静压箱等,但是相比于单台安装平台,多台室外机布置受到建筑结构(如:不同建筑室外机布置位置各异)、住宅体型(如:窗下布置是否有隔层布置空间)的影响,难以给出定量的描述,而且受邻里关系(如:隔层布置的噪声问题)、空调厂家(室内外机配管长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还需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并综合考虑建筑学、美学、社会学等多方面因素,才能解决好高层建筑室外机的布置问题。
(3)研究安装平台在室外自然风环境条件下对空调器性能的影响。目前分析室外机进风参数及空调器运行性能时,通常认为室外机外部环境自然风速为0、或仅有某一相同方向的风速。但是空调器实际运行时,室外机外部环境的风向、风速均不是固定值,且不同的建筑布局也会对建筑风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应进一步探明不同楼层、不同建筑朝向、不同风向及风速下分析室外机进风参数及空调器运行性能。
(4)安装平台的标准宣贯与完善。团体标准《建筑物外墙空调室外机安装平台技术规范》已经颁布实施,为了强化标准的重要性,尚需进一步对建筑师进行宣贯,以引起建筑行业的重视并贯彻落实,才能有效地推动建筑节能进程;另一方面,该标准规定了新建建筑中使用量最广的百叶窗型、外墙挑出式的技术措施,但对目前老旧建筑美观性改造主要采用的空调罩型安装平台,尚未给出具体的结构参数要求,也没有明确规定高层建筑不同层之间上下、左右的布置原则。
(5)考虑安装平台分布和使用行为空调器住宅能耗预测。能耗预测是电网建设、能源调度、能源价格制定的基础工作,以家庭为单位,结合室外机安装平台结构分布和气象条件,基于实测探明其空调使用行为、空调器能效与能耗特征,准确获得空调器用电数据,研究住户、小区、城市、区域以及全国层面的空调器用电规律,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