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洛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21-04-16 11:21杜黎明梅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非洛地平米沙坦血压

杜黎明 梅娜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患病人数近3 亿,且患病人数每年新增1000 万以上,有逐年攀升的趋势。高血压可损害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影响人群健康及生存质量,已经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一旦患上高血压病需终身治疗,而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用一种药物并不能取得较好的降压效果,需要联合用药。有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或改药,导致血压管理不理想而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继发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因此,高血压治疗应选用半衰期长、作用持续时间长、配伍应用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患者能够耐受、依从性好的药物。通过门诊工作中非洛地平片与替米沙坦的联合用药,观察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耐受性、联合应用时药物的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门诊2019 年1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128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6 例)和对照组(62 例)。治疗组患者中男43 例,女23 例;年龄42~72 岁,平均年龄(61.4±7.5)岁;病程0~25 年,平均病程16.7 年;其中合并冠心病13 例,糖尿病5 例,高脂血症11 例。1 周前未用其他降压药物,不同时间段测量三次血压取平均值:平均收缩压172.36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舒张压106.69 mm Hg。对照组患者中男40 例,女22 例;年龄41~76 岁,平均年龄(62.7±7.7)岁;病程0~26 年,平均病程15.9 年;其中合并冠心病8 例,糖尿病4 例,高脂血症8 例;平均收缩压171.45 mm Hg,平均舒张压105.38 mm H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选择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排除标准:排除继发性因素所致患者;排除心功能不全及有心功能衰竭病史、合并心瓣膜病、心律失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肿瘤及其他重大疾病患者。

1.2 方法 除患者平时的基础治疗如服用阿斯匹林、降血糖及降血脂药,停用其他降压药物。治疗组晨起6:30 点口服非洛地平片(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H19980034)5 mg、下午1:30 口服替米沙坦片(海南赛立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459)40 mg,1 次/d,可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非洛地平片可增加或减少药量,非洛地平可减至2.5 mg或增加到7.5 mg 或10.0 mg,替米沙坦均用40 mg。对照组晨起6:30 服用非洛地平5 mg,根据患者情况,可调整非洛地平剂量,可减至2.5 mg 或增加到7.5 mg 或10.0 mg。两组观察期均为8 周,随访期间不增加其他降压药物。按以上方法用药后,采用台式水银柱袖带血压计测量血压,每天于上午8:00~10:00 点,下午2:00~4:00 点静息状态下测血压2 次,根据患者对药物反应情况,直到调整合适药物剂量,连续测量1 周血压平稳后,以后每周测量血压1 次。观察期为8 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非洛地平应用剂量。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至正常水平,或收缩压下降>20 mm Hg 舒张压下降>10 mm Hg;有效:血压下降未达正常水平,但收缩压下降10~19 mm Hg 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无效:治疗后血压未达到以上标准或增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非洛地平的用量,以判断联合用药剂量的应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s,mm Hg)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s,mm H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1%,坚持用药,数天后症状自行消失;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9%,坚持应用数天后能够耐受,其中3 例不能耐受心悸及头痛而自行停药。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非洛地平应用剂量比较 治疗组患者非洛地平平均应用剂量为(5.64±2.21)mg,少于对照组的(8.19±2.13)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表4 两组非洛地平应用剂量比较(n,±s)

表4 两组非洛地平应用剂量比较(n,±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心脏和血管,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改变,长期血压高会造成心室肥厚和扩大,影响心脏功能。长期血压高会使血管管壁受压、动脉壁变硬、管径缩小而形成粥样硬化,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损害器官,出现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和肾功能不全,甚至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等,严重影响健康和寿命。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所以高血压的预防和正规治疗必需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

目前医学研究发现,单种药物治疗仅有29%左右的轻度患者血压能够达到标准水平,44%的患者需联合2 种药物,27%的高血压患者需要3 种以上药物联合才能有效控制血压。单种药物对中重度高血压效果不理想,而且增加单药剂量使疗效达到标准水平同时也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导致患者不能耐受而影响持续治疗,并且加大药物剂量使患者血压短暂性下降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抵消降压效果,起到反作用。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是从小剂量开始,选用半衰期长的药物联合用药。临床上合理的联合用药可增加降压疗效,减少药物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血压治疗方案中联合用药的首选是钙离子拮抗剂(CCB)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非洛地平是第三代钙离子拮抗剂,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外钙的内流,选择性扩张小动脉而降低血压,对心肌及肾脏无不良影响[1]。非洛地平具有高度的血管选择性,吸收缓慢,半衰期达10~25 h,作用可维持24 h,能够缓和而持久地扩张血管,平稳降压。有报道非洛地平还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非洛地平地主要缺点是开始治疗阶段有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强,引起心率增快,出现心悸、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2]。在高血压的形成机制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 Ⅱ)在体内会引起许多生理性反应,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ACEI 通过阻断AT Ⅱ的形成,对高血压治疗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干咳的发生率高达15%~20%,使很多患者不能耐受,出现停药,用药依从性差。根据需要,完全阻断AT Ⅱ效应的AT Ⅱ受体拮抗剂随之诞生,为高血压的治疗拓宽了新的前景。替米沙坦属于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在血管紧张素受体Ⅱ受体亚型AT1水平,有效阻断内源性与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的水钠潴留、抑制血管收缩,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起到降压作用[3,4];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血管重构,保护靶器官,并可以逆转损害;可以松驰小动脉平滑肌,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从而对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因为不抑制缓激肽降解,引起干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其在降压的同时,对脂质、糖代谢有良好影响。替米沙坦半衰期长达24 h,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降压时对心率影响较小[5,6]。通过观察对比,非洛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发挥了两种药物的优势,减少了药物的应用剂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种药物价格经济,绝大多数患者可接受,顺应性好,持续治疗依从性高,是理想的联合降压方案,值得临床尤其是社区门诊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非洛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肯定,耐受性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猜你喜欢
非洛地平米沙坦血压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稳住血压过好冬
增溶策略促非洛地平口服吸收的作用研究
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胰岛素抵抗OLETF大鼠血清IL-18水平变化及替米沙坦的干预研究
拉西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