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2021-04-16 11:21王秀茹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胺碘酮有效率实验组

王秀茹

心力衰竭是一种主要由心室功能不全引起的综合征,老年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死亡,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病情加重随时可诱发其他器官损害,增加死亡率,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是目前临床的首要任务。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不能使腔静脉血容量完全排出心脏,导致腔静脉充血。而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引起心律失常,也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除了纠正心力衰竭外,还能降低心源性猝死几率。心力衰竭包括急性和慢性,前者为心力衰竭持续存在,通过干预或不干预可呈现稳定、失代偿、恶化,该疾病以乏力、呼吸困难等为临床主要症状。随着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因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不能维持心排血量,通常分为左侧、右侧心力衰竭和全心衰竭。而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疾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瓣呈现狭窄情况、肺源性心脏病、室间隔发生缺损、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发生狭窄、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等。而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由于老年人年龄较大,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发生一些退行性改变,代谢能力也在逐渐变差,因此,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特别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对此,医护人员应给予老年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1]。该病在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组织中缓慢运行,呈现较高的亲和力,可直接扩张周围血管和冠状动脉[2]。本文通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就诊于本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共7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 例。实验组患者男15 例,女20 例;年龄60~80 岁,平均年龄(66.8±5.2)岁。对照组患者男16 例,女19 例;年龄62~82 岁,平均年龄(68.9±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均在60 岁以上;②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③所选患者和家属对研究均知情,并在同意书上签字,并自愿加入。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常规检查。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即对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利尿剂等基础抗心力衰竭药物,同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适时监测,观察记录患者的24 h 心电图情况。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胺碘酮80~150 mg 加入0.9%氯化钠溶液20 ml 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如果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转复窦性,应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改为口服胺碘酮,2 次/d,0.2 g/次;如果在第一次进行静脉滴注后心律失常症状没有明显改变,应在20 min 内再次的静脉滴注,剂量与第一次注射剂量相同。第二次给药后,如果心律失常症状仍未改变,应继续静脉滴注胺碘酮,剂量增加至50 mg/h,连续不间断进行滴注5 h,而后调整剂量,控制在30 mg/h,连续治疗48 h,总剂量不得超过1900 mg。48 h 后对患者给予胺碘酮口服,1 次/d,0.2 g/次。连续用药直到患者心律<55 次/min,血压降至正常值范围内,可停止服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心功能恢复到1 级,或改善到2 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恢复1 级,或达到2 级标准;无效:未达到上述任何指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22 例(62.86%),有效6 例(17.14%),无效7 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33 例(94.29%),有效1 例(2.86%),无效1 例(2.86%),总有效率为97.14%;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06,P=0.0241<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属于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患者一旦出现此类并发症,将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3]。如果患者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慢性心力衰竭一般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哮喘症状,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和病情带来的不舒适,严重增加了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4,5]。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是一种高频的死亡原因。据不完全统计,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就具体的治疗方案而言,没有直接的针对性措施。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特点呈现高龄化,增加了治疗的隐形风险,往往老年患者还会伴有其他慢性病,在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的针对性,对其他慢性病是否有引导作用,用药也需要慎重。在临床实践中,心律失常多为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胺碘酮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胺碘酮的特点是耐受性好,减少负性肌力,甚至有一定的正性肌力作用[6,7]。因此,应长期应用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猝死率。抗心力衰竭药物为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可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然而远期疗效不理想。相对比常规药物,胺碘酮不但可对抗心肌缺血,并且可减缓心房、交界区和房室旁路的传导,从而可降低心肌兴奋性[8,9]。

胺碘酮可阻断钾通道,使心室和心房动作电位时间延长,最终减慢传导,控制心律失常。该药对负性肌力效果较小,可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效改善预后。且该药物可对神经内分泌激素发挥激活作用,不会对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因为胺碘酮在体内轮换缓慢,静脉维持与口服治疗相结合,可缩短起效时间,保证药物疗效,呈现较高的安全性。胺碘酮能阻断钠通道,有效减慢心率,无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阻断L 型钙离子,抑制早期后除极电位[1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22 例(62.86%),有效6 例(17.14%),无效7 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33 例(94.29%),有效1 例(2.86%),无效1 例(2.86%),总有效率为97.14%;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06,P=0.0241<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胺碘酮有效率实验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